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35)
2023(9048)
2022(8126)
2021(7821)
2020(6570)
2019(15350)
2018(15334)
2017(29626)
2016(16276)
2015(18335)
2014(18349)
2013(18118)
2012(16409)
2011(14727)
2010(14472)
2009(13141)
2008(12543)
2007(10713)
2006(9163)
2005(7808)
作者
(47248)
(39035)
(38772)
(36888)
(24888)
(18798)
(17551)
(15600)
(14954)
(13832)
(13507)
(13016)
(12305)
(12246)
(12044)
(11903)
(11862)
(11595)
(11138)
(10970)
(9799)
(9562)
(9367)
(8884)
(8750)
(8716)
(8670)
(8565)
(7879)
(7818)
学科
(61468)
经济(61402)
管理(44346)
(42054)
(35563)
企业(35563)
方法(30034)
数学(25730)
数学方法(25441)
(18209)
(15696)
中国(14943)
(14175)
业经(13354)
地方(12278)
理论(11687)
(10703)
农业(10354)
(10277)
贸易(10272)
教育(10171)
技术(9954)
(9946)
环境(9704)
(9359)
财务(9302)
财务管理(9283)
(9227)
企业财务(8794)
(8559)
机构
大学(229051)
学院(225969)
管理(92134)
(82999)
经济(81062)
理学(80703)
理学院(79793)
管理学(78421)
管理学院(78022)
研究(73764)
中国(51615)
科学(49345)
(48799)
(37904)
(37197)
业大(36764)
(36133)
研究所(34471)
中心(32688)
(31137)
(30941)
师范(30594)
北京(30569)
农业(30017)
财经(29998)
(27305)
(26828)
(25944)
技术(24885)
师范大学(24845)
基金
项目(162394)
科学(126289)
研究(117379)
基金(116682)
(101947)
国家(101092)
科学基金(86363)
社会(71094)
社会科(67142)
社会科学(67123)
(64186)
基金项目(62957)
自然(58071)
自然科(56680)
自然科学(56665)
自然科学基金(55628)
(54065)
教育(53825)
编号(48583)
资助(48076)
成果(39271)
重点(35906)
(35024)
(33876)
(33721)
课题(32913)
科研(31398)
创新(31349)
项目编号(30346)
大学(30324)
期刊
(87480)
经济(87480)
研究(63565)
学报(40159)
中国(38273)
科学(35386)
(33857)
管理(32164)
大学(29339)
学学(27487)
教育(27094)
(25720)
农业(24364)
技术(19012)
图书(14594)
业经(14545)
(14286)
金融(14286)
财经(13835)
经济研究(13456)
理论(12059)
科技(11999)
(11873)
(11576)
实践(11385)
(11385)
问题(11255)
情报(10943)
(10697)
业大(10682)
共检索到3127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建  赵鑫  陈倩倩  宁伟  
为从细胞水平探明朝鲜蒲公英花粉败育的原因,通过卡宝品红染色和石蜡切片法观察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及雄配子发育过程。结果表明: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存在大量落后染色体、染色体桥、断片、染色体分离不同步以及不均等分裂等异常情况,染色体行为异常导致四分体时期出现二分体、三分体、含微核的异常四分体以及多分体等现象;朝鲜蒲公英成熟花粉为3–细胞型,存在多核的异常花粉粒。综合分析,认为朝鲜蒲公英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异常和雄配子的生殖核异常发育是导致花粉败育的主要原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建  邢艳萍  赵鑫  宁伟  
采用根尖压片法确定长春蒲公英染色体数目,经分析长春蒲公英核型和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确定其倍性。结果表明,长春蒲公英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4条,核型公式为2n=2x+x’=24=(8m+6sm+2M)+(5m+3sm),属于2B型。长春蒲公英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属于同时型胞质分裂,四分体排列方式以十字交叉型居多。后期Ⅰ减数分裂异常,出现落后染色体,导致四分体存在二分体、三分体、四分体以及多分体等类型,并存在微核现象。结果表明长春蒲公英为异源三倍体,进行不均等的减数分裂。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智群  孔博  程雪桐  李亮  张平冬  
【目的】研究高温处理对银灰杨小孢子发生的影响,揭示高温处理导致杨树花粉败育的细胞学机理,旨在完善高温处理诱导配子染色体加倍、选育林木三倍体的技术。【方法】本研究以银灰杨为试验材料,利用38℃和41℃的高温,对不同减数分裂时期的银灰杨花粉母细胞进行3、6 h处理,研究处理温度、减数分裂时期以及持续处理时间对败育花粉比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未经高温处理和高温处理后银灰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微管骨架动态变化以及减数后绒毡层细胞发育的差异,揭示高温处理诱导银灰杨花粉败育的细胞学机理。【结果】(1)减数分裂时期、处理温度、持续处理时间以及减数分裂时期与处理温度、减数分裂时期与持续处理时间的交互作用均对败育花粉比率具有极显著的影响。41℃高温于中期Ⅰ持续处理3 h的败育花粉比率最高,为(25.11±4.28)%。(2)与对照组相比,银灰杨雄花芽经高温处理后,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微管骨架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解聚,中期Ⅰ和中期Ⅱ的部分纺锤体微管缺失,致使后期Ⅰ和后期Ⅱ的同源染色体或姊妹染色单体分离异常,产生大量的落后染色体。这些落后染色体被遗弃在细胞质中,引起微核的产生,四分体时期形成多分体而导致花粉败育。(3)高温处理可导致银灰杨花药绒毡层退化延迟,但仍能正常开裂,释放出花粉粒,因此绒毡层延迟退化不是高温处理诱导银灰杨花粉败育的原因。【结论】高温处理诱导银灰杨花粉母细胞中期Ⅰ和中期Ⅱ的部分纺锤体微管缺失,致使后期Ⅰ和后期Ⅱ产生大量的落后染色体,引起大量多分体的产生,是高温处理诱导银灰杨花粉败育的细胞学机理。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宁伟  贾庆飞  李海娟  宋文婵  吴杰  李天来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东北地区7种蒲公英植物的花粉进行了观察和研究,从花粉形态特征角度,探讨了东北地区7种蒲公英在分类学类上存在的种归并问题。结果表明:蒲公英花粉为近球形或近扁球形;花粉粒极轴(P)大小为19.6~31.7μm,赤道轴(E)长为24.5~36.4μm,P/E变化范围不明显;萌发孔孔型为圆形凹陷、扁圆形凹陷和近圆形凹陷;外壁纹饰均为刺状雕纹,条脊宽和条脊距因种各异,内部穿孔的有无也存在差异;脊上突起的小刺密度不同,最大的为斑叶蒲公英,最小的为蒙古蒲公英。根据花粉形态特征差异支持《中国植物志》的分类结果:将卷苞蒲公英(T.antungense Kitag)和丹东蒲公英(T.urban...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传友  孙兰珍  
从细胞学的角度对小麦83(21)35核背景的T型、V型和K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花粉败育机理进行了研究。发现三类不育系的小孢子发生过程基本正常,T型不育系的花粉主要在小孢子后期发生败育,以典败型和圆败型为主;V型不育系的花粉主要在小孢子后期至二细胞花粉期败育,以圆败型和浅染败型为主;而K型不育系的花粉主要在二细胞花粉后期至三细胞花粉期败育,以浅染败型和深染败型为主。药室合并现象普遍发生是T型不育系花药的一个突出特点,而V型和K型人育系花药各壁层的发育是正常的。核质发育关系不协调是不育系花粉败育的根本原因。细胞学观察结果可以作为不育细胞质类型划分的一项参考指标。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邢艳萍  张建  吴杰  陈倩倩  宁伟  
以东北地区5种蒲公英为试材,在离体培养条件下研究其花粉数量以及花粉萌发率。结果表明:东北蒲公英、丹东蒲公英、亚洲蒲公英、蒙古蒲公英和朝鲜蒲公英的单花花粉数量分别为5028粒、2948粒、3184粒、2460粒和3017粒。花粉在含有PEG和ME3培养基上才能萌发,萌发率为2.8%~16%;蔗糖对蒲公英花粉萌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不同开放阶段的花粉活力不同,柱头为Y字状时活力最强;相同开放阶段的花粉在9:00~10:00时活力最强。此外,各种蒲公英花粉的离体萌发均有多重花粉管现象,二重花粉管的比例为9.8%~24%,三重花粉管的比例为0~13.8%。试验蒲公英花粉需要PEG和ME3互作才能萌发,花...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凤珍  韩海  栗仲兴  屠骊珠  李勇  
本文对大麦雄性不育和可育花药形态和花粉发育进行了细胞胚胎学比较研究,结论如下: 1.可育和不育大麦的花药在外部形态上有明显区别,主要在于不育花药基部成为戟形,且开花时花药变得瘦小。 2.可育大麦的花粉发育类同于一般的禾本科植物。而不育花粉不能发育到二核期,并很快解体形成“无花粉型”花粉;其小孢子和雄配子体发育过程中有几种异常现象:(1)早期发生异常;(2)绒毡层过早退化;(3)属绒毡层解体较晚者,小孢子能发育到二细胞阶段,但形态扭曲,内含物贫乏。 3.可育的药壁发育正常同于单子叶型,直到2细胞花粉粒时期绒毡层才全部退化。而雄性不育药壁发育异常,主要体现在绒毡层早期退化或药壁分化不完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莎  姚家玲  
应用石蜡切片技术和脱氧核糖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对光敏核不育水稻农垦58S和可育水稻农垦58N的花粉及花药壁发育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农垦58S雄性败育起始于花粉母细胞形成期,在发育过程中持续进行,终结于单核晚期,形成典败型花粉;TUNEL检测显示,农垦58S的绒毡层细胞在花粉母细胞时期启动细胞程序性死亡(PCD),但解体过程缓慢,一直持续到花粉发育后期,使单核花粉无法获得所需的营养物质而败育。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邢艳萍  宁伟  
研究蒙古蒲公英生殖特性可为其野生抚育与人工培育提供理论基础。通过野外观测、显微观察和套袋试验,计算杂交指数和花粉-胚珠比,对蒙古蒲公英开花动态及繁育系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蒙古蒲公英单花开放过程中花柱逐渐生长至柱头开裂呈羊角状,花药在靠近柱头一侧开裂,花粉在花柱生长过程中被带出花药;群体花期一般为19d,每年5月上旬开始到下旬结束,花期重叠,其花粉和柱头活力在9:00~10:00活力最强;异交指数(OCI)=5、花粉胚珠比(P/O)=2460,为异花授粉且需传粉者,套袋试验中异花授粉与自然对照结实率接近,分别为97.8%和95.7%,去雄去柱头后套袋结实率为50.8%;风对其远距离传粉作用不明...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潘学军  李顺雨  张文娥  刘崇怀  
以种子败育型葡萄火星无核、康能无核为试材,系统研究其胚发育及败育的细胞学进程,分析胚乳败育与胚败育的关系。结果表明,种子败育型无核葡萄与有核葡萄的胚均能发育到球形胚阶段,但不同品种发育到该阶段的时间不同,火星无核在花后28~37 d处于球形胚阶段,康能无核在花后31~40 d,有核葡萄白香蕉的球形胚阶段是花后28~40 d,随后无核葡萄的胚逐渐败育,而有核葡萄的胚历经心形胚和鱼雷形胚阶段,最后发育成熟。种子败育型葡萄胚乳败育均早于胚败育,可能是胚败育的直接原因。火星无核、康能无核胚挽救适宜取材时期分别在花后34 d和花后40 d。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福青  程显峰  孟祥霞  董树连  赵永厚  
大白菜雄性不育两用系 88 3雄性败育过程的细胞解剖观察结果表明 ,大多数小孢子母细胞能正常形成 ;败育从小孢子母细胞至二核花粉粒皆有发生 ,高峰期出现在末期Ⅱ前后 ;败育形式主要有小孢子母细胞不能进入减数分裂和小孢子母细胞不能完成减数分裂及小孢子不能正常发育 3种形式 ;败育特点是败育一旦发生便彻底解体或凝聚成一团 ;成熟花药内无花粉粒 ;中层组织、绒毡层组织及药隔维管束异常均与雄性败育有关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传虎  张秋平  姚家玲  陈春丽  
【目的】研究和确定禾本科无融合生殖植物——龙须草(Eulaliopsisbinata)的染色体数目并进一步判断其倍性。【方法】采用根尖压片法确定龙须草的染色体数目,通过分析龙须草核型和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确定其倍性水平。【结果】龙须草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为40条,核型公式为2n=40=18m+2sm,属于1B型。龙须草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为连续型胞质分裂,终变期染色体构型为20Ⅱ。在其减数分裂过程观察到中期Ⅰ出现不配对染色体(34.3%),后期Ⅰ出现落后染色体,变幅为1~3个(32.4%),末期Ⅱ~四分体时期可观察到明显的微核(20%)等异常现象。【结论】龙须草是异源四倍体植物,具有...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志  刘少卿  余筱南  陈金湘  
特棉S-1是一个新发现的高温敏感型雄性不育材料.体外花粉培养试验表明,在15,20,25,30,35,40℃处理中,特棉S-1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长度均低于对照苏棉16;特棉S-1的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长度最高值为37%和450μm,而对照苏棉16分别为51.8%和682μm,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细胞学观察发现,受到高温的影响,花粉母细胞不能形成和减数分裂发生异常不能发育成正常四分体是特棉S-1雄性不育发生的主要原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单奇伟  陈龙正  徐海  宋波  安林海  胡俏强  苏小俊  袁希汉  
对不结球白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S2108A和Y3611A及其相应的保持系S2108B和Y3611B进行了花器官形态比较和花药发育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两套不育系和保持系之间在花器官的多个性状上差异极显著,而两个不育系S2108A和Y3611A之间除花蕾大小、雌蕊长和花瓣长有差异外,其他均不显著,说明从不同不育源转育来的两个不育系在花器官外形上差异不大;两个不育系花药败育表现均起始于四分体时期,且由于绒毡层的液泡化和径向膨大,挤压四分体小孢子导致败育,表明败育与绒毡层的不正常发育有关。此外,与Y3611A不同,在不育系S2108A中还存在另一种败育形式,绒毡层细胞壁发生融合,成为紧贴药室壁的类似于...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宁伟  张建  陈倩倩  赵鑫  
以无融合生殖的四倍体斑叶蒲公英为材料,研究其种子萌发特性。考察授粉与否、冠毛有无,浸种时间、不同萌发温度和光照处理等对斑叶蒲公英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授粉处理的蒲公英种子比未经过授粉处理的种子发芽率高40%。授粉与否产生不同萌发类型,授粉种子属于爆发型的机会主义萌发策略,而未授粉种子属于低萌型的谨慎萌发策略。缺少冠毛的种子发芽率比有冠毛种子低16%,并需更长时间萌发。浸种时间长短对发芽率影响不同,浸种12h种子发芽率最高,浸种超过48h,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均降低。而对未授粉处理的种子,浸种却有促进发芽率和发芽势的作用。斑叶蒲公英种子在高温(>30℃)及低温(<5℃)情况下,种子萌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