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11)
- 2023(2046)
- 2022(1400)
- 2021(1097)
- 2020(637)
- 2019(1453)
- 2018(1315)
- 2017(2410)
- 2016(1295)
- 2015(1494)
- 2014(1480)
- 2013(1610)
- 2012(1561)
- 2011(1333)
- 2010(1344)
- 2009(1314)
- 2008(1234)
- 2007(1216)
- 2006(1032)
- 2005(1064)
- 学科
- 济(6428)
- 经济(6414)
- 管理(4562)
- 业(4248)
- 企(3148)
- 企业(3148)
- 农(2764)
- 中国(2653)
- 财(2214)
- 业经(2122)
- 农业(1964)
- 地方(1759)
- 制(1704)
- 环境(1587)
- 发(1507)
- 方法(1338)
- 体(1293)
- 划(1224)
- 发展(1219)
- 展(1212)
- 学(1207)
- 融(1174)
- 金融(1171)
- 收入(1163)
- 策(1163)
- 银(1147)
- 银行(1147)
- 教育(1132)
- 行(1130)
- 税(1091)
- 机构
- 大学(20569)
- 学院(20431)
- 济(8696)
- 经济(8502)
- 研究(8337)
- 管理(6935)
- 中国(6165)
- 理学(5697)
- 理学院(5620)
- 管理学(5551)
- 管理学院(5509)
- 财(5075)
- 京(4526)
- 科学(4356)
- 所(3941)
- 中心(3734)
- 江(3704)
- 财经(3522)
- 研究所(3443)
- 农(3378)
- 经(3244)
- 院(3216)
- 范(3156)
- 师范(3135)
- 北京(2959)
- 省(2809)
- 经济学(2775)
- 州(2693)
- 财经大学(2628)
- 业大(2533)
共检索到368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郭飞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论断,并全面阐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为引导经济学理论工作者立足新时代,以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课题为主攻方向,加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构建研究,本期开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笔谈",特邀请五位专家,从不同角度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深入阐释,探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
共同富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居民财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六周年的日子里,我们在高兴地回顾统计工作已经取得的光辉成就的同时,应该更多地站在未来的角度冷静地分析现实,选择新的突破口,作好向新的目标迈进的准备。统计工作历来是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小生产的思想占统治地位的封建社会,只有原始的统计;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道衰落,谈不上发展统计事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史娟娟 丁鹏
共同富裕与人类最终目标——自我价值的实现,两者之间有着重要的关系。富裕的美国评选出的十大奢侈品都与物质无关,我们在迈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应该借鉴这样的事物并时刻明确共同富裕的最终目标。各国首脑、哲人等领导人之间的合作是保证共同富裕发展的关键。我们应该让共同富裕尽可能地保证共同实现最终目标——自我价值的实现,并且始终保持清醒的状态,从而促进中华文明更加源远流长。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董生强
对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理论与现实的思考●董生强一、共同富裕目标的理论含义邓小平把人民的共同富裕当作社会主义运作的目的并从本质规定的角度把它提出来,至少蕴含着以下四方面的深刻含义。第一,社会主义是富裕的,不是贫穷的。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必须摆脱贫穷”。...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忠民
8月17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明确提出,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是我们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大战略安排。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要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这是一个涉及各行各业千家万户的重大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剑林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不动摇,以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为根本,致力于更具市场经济体制特点的集体生产运营模式创新与升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可凝聚分散力量而强村富民,也可统筹区域生产而构建现代农业产业链、优化人才机制而增加农村发展动能。既强调基层党委统筹下的发展性与公平性并存,合作共享基础上的发展性与互利性并存,也注重市场运作基础上效益性与普惠性并存、开放多元体系下原则性与灵活性并存,以农村产业高质量增长促进共同富裕。为进一步发挥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对共同富裕的加速效应,应以产权制度建设为切入口,创新农村资源要素流通渠道、加速城乡资源互动,并拓展多元主体参与农村发展的路径渠道。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振滨 吴露露 艾盈杉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而商贸流通业作为经济的血脉和神经,在共同富裕目标实现过程中应有所为。本文在测度共同富裕指数的基础上,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商贸流通业发展对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商贸流通业发展对于共同富裕目标实现存在直接与间接作用机制。其中,商贸流通业发展对共同富裕实现有显著促进作用。而基于中介效应的间接作用机制分析显示,商贸流通业发展可以通过带动制造业升级推动共同富裕目标实现。基于发展程度差异的异质性分析显示,商贸流通业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的作用呈现东部、中部到西部逐渐增强的效果。
关键词:
商贸流通业 共同富裕 制造业升级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吕光明 陈欣悦
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的总体奋斗目标和“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具体实现建议。在此背景下,监测2035年共同富裕实质性进展阶段目标的实现过程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在现有研究达成的富裕水平和共享程度两个维度共识的基础上,分别从世界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统计司、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五大国际组织的国家发展分类变化和中国收入分配近期变动特征的剖析出发,分别探讨两大维度监测的重点问题。在此基础上,借鉴UNDP的经不平等调整的人类发展指数(IHDI)做法,尝试给出2035年阶段目标实现的综合指数模型框架,并进行相关的收入富裕水平实现指数、其他富裕水平匹配指数、收入共享程度指数和公共服务共享程度指数设计。初步的测算分析结果表明,该综合指数模型基本能够满足2035年阶段目标实现的政策监测需求,但仍有一定的扩充改进空间。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来明 李建伟
促进共同富裕,不仅要推进收入分配公平,而且要着力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机会均等,促进健康公平,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资源普惠,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当前促进共同富裕仍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包括收入分配差距大、收入分配制度不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高、发展不平衡,机会均等仍有待提高,健康水平及健康机会的公平性有待改善,精神文明与文化普惠发展还存在短板等。未来还面临来自经济转型发展、人口老龄化、新型城镇化、技术进步、财富差距扩大、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和中西方文明冲突、社会诉求多元化和社会矛盾多样化、外部发展环境复杂化等多方面挑战。促进共同富裕,需要坚持先富带动后富、坚持适度差距、坚持消除两极分化、坚持共建共享、坚持效率与公平有机统一,基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确立阶段性发展目标,将促进共同富裕融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稳步推进收入分配公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机会均等、健康公平、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资源普惠。
关键词:
共同富裕 收入分配 收入差距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震
党的二十大提出“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公共服务的高质量发展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本文以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为视角,分析和提炼了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三个内涵,并以此为逻辑线索提出实现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在匹配居民需求结构升级和转变层面,应优化公共服务的供给结构,扩大供给规模,提高供给品质;在实现优质公共服务的均衡共享层面,应打破地域和人群分割局面,促进全民共享,同时改革服务供给的“等级制”,实现全面共享;在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层面,应通过技术创新及治理模式创新提高供给效率,实现公共服务供给的可负担与可持续。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高鸣 魏佳朔
实现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远景目标,短板和弱项在农民农村。当前,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和消费差距仍有缩小空间,也还需将农村居民内部的收入差距和消费差距稳定在合理区间内,农民的精神面貌和文化生活建设有待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等公益事业仍有发展空间。对此,中央及有关部门、部分地区已有一些政策安排,但在范围上和内容上还有优化空间。面向2035年加快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还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健全完善优先向农业农村投入支持的长效体制机制、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扎实开展乡村建设行动并实现更高水平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实 朱梦冰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实现共同富裕既是一个远景目标,也是一个长期发展过程。本文首先阐述共同富裕的内涵和根本要求,然后从收入差距,财产分配差距和公共服务等方面论述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挑战,及其实现共同富裕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提出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提高全体人民的全面发展能力为宗旨的共同富裕实现路径。
关键词:
收入差距 财产差距 公共服务 共同富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邬跃 李德龙
促进实现共同富裕,农村是重点也是难点。在推动农村共同富裕过程中,农村职业教育具有人才支撑、智力支撑、技术技能支撑等功能,是促进农村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的有效途径。但当前农村职业教育,从外部来看,不被社会认可,普遍受到鄙视和歧视;从内部来看,存在办学定位不清、质量偏低、供给不匹配需求等问题。要发挥农村职业教育在促进共同富裕中的作用,应提高认识,以整体性治理思想为指导增加政策供给;明晰农村职业教育的功能和目标定位;提升质量、以质图强,赢得社会认可和存在感;涵养生态,夯实生存根基,增强发展后劲;适配需求,回应外部变化拓展功能挖掘潜力。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农村职业教育 整体性治理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中南 包倩文 高德步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在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个阶段,党和国家领导人始终高度重视共同富裕问题,带领全体人民取得了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居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改善,但贫富差距依然存在。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阶段,国有资本划转社保和社保基金入市在公有制的运行机制上实现了突破,使公有制经济的分配形式与制度逻辑相一致,是新时代公有制促进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之一。既有助于发挥公有制经济在促进共同富裕中的重要作用,使全体人民共享国有企业利润和发展红利,又能够在不损失效率的前提下提高社会公平,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缩小收入差距,构建更合理的财富分配格局。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骈茂林 董圣足
基本公共教育是教育领域促进共同富裕的优先政策选项。在不同学科视角下基本公共教育具有不同属性特征,相应地对促进共同富裕目标实现具有再分配调节、个体能力增长、社会规范传递等多种作用方式。共同富裕要求发挥每一名社会成员的主体作用,这并不能仅仅通过“再分配”形式给予每个个体均等的教育资源予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更重要的价值在于,能否改变具有不同经济社会背景个体的能力差距,能否引导个体获得基于主体作用发挥的社会认同。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宗旨下,基本公共教育在主体维度、条件维度、目标维度分别从确认个体公民身份、赋予个体门槛发展能力、促进社会认同程度等角度作用于共同富裕目标,在作用过程中形成了身份确认、能力平等、群体认同等既独立发挥作用、又相互依存的价值实现逻辑。基本公共教育对促进共同富裕价值的实现过程,本质上也是基本公共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