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11)
2023(4941)
2022(4421)
2021(4131)
2020(3404)
2019(7502)
2018(7474)
2017(14306)
2016(7857)
2015(8783)
2014(8635)
2013(8774)
2012(8592)
2011(7902)
2010(8535)
2009(8504)
2008(7606)
2007(6825)
2006(6371)
2005(6085)
作者
(25642)
(21353)
(21231)
(20204)
(13467)
(10502)
(9522)
(8156)
(8128)
(7909)
(7443)
(7293)
(7039)
(6994)
(6937)
(6667)
(6319)
(6294)
(6274)
(6177)
(5397)
(5378)
(5357)
(5042)
(4855)
(4789)
(4755)
(4662)
(4493)
(4370)
学科
(31823)
经济(31777)
管理(21128)
(19614)
(14424)
企业(14424)
(11150)
方法(9893)
中国(9380)
地方(8653)
(8489)
数学(8314)
(8140)
数学方法(8103)
(7774)
农业(7619)
(7067)
金融(7066)
业经(6904)
(6847)
贸易(6843)
(6616)
(6312)
银行(6286)
(6023)
(5241)
理论(4752)
(4704)
财务(4678)
财务管理(4660)
机构
大学(115900)
学院(115680)
研究(48221)
(45926)
经济(44847)
中国(37434)
管理(37422)
科学(30643)
理学(30610)
理学院(30134)
管理学(29387)
管理学院(29188)
(27054)
(26870)
(25809)
研究所(24206)
(22219)
中心(21390)
农业(20499)
(19552)
业大(19007)
北京(17604)
(17278)
财经(16584)
(16445)
(16347)
师范(16192)
(15559)
科学院(15135)
(14897)
基金
项目(72093)
科学(54450)
研究(50828)
基金(50319)
(46378)
国家(45969)
科学基金(36573)
社会(30240)
社会科(28417)
社会科学(28408)
(27805)
基金项目(25606)
(24673)
自然(24527)
自然科(23900)
自然科学(23888)
自然科学基金(23452)
教育(23144)
资助(21662)
编号(20313)
成果(18043)
重点(17432)
(16682)
(15803)
课题(15558)
计划(14303)
(14152)
科研(14022)
(13478)
创新(13329)
期刊
(59345)
经济(59345)
研究(38470)
中国(26953)
(25184)
学报(23005)
科学(19824)
农业(17132)
(16999)
大学(16830)
学学(15790)
管理(15762)
(14334)
金融(14334)
教育(14210)
业经(9347)
经济研究(8997)
技术(8892)
(8678)
财经(8447)
问题(7958)
国际(7688)
(7410)
(7385)
世界(6703)
业大(6375)
(6250)
(5433)
论坛(5433)
农业大学(5380)
共检索到1939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姚勤  
一个国家拥有核武器的意愿往往比其拥有核武器的能力更起决定性作用。朝鲜具有拥有核武器的强烈意愿而非突出能力,朝鲜的意愿来自对其自身安全的深刻忧虑。但朝鲜仍然希望通过与美国实现正常的外交关系而非拥有核武器来解决其安全问题。要根本解决朝鲜半岛问题不仅要解决朝鲜的安全问题,还要解决朝鲜的发展问题。要透过朝核危机对中关关系、多边安全机制、非对称外交、中国面临的核态势等问题进行探讨。中国对地区的安全负责,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负责,其实也就是对自己的国家利益负责。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红梅  
朝鲜核危机爆发后,一度升级并演变为僵局,对东北亚地区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中国为缓解危机作了大量的调解斡旋工作,促成了北京三方会谈和六方会谈,所发挥的建设性作用表明中国作为上升中的地区大国,正对地区安全与稳定产生日益重要的影响。同时,美国在东北亚的大规模军事存在及其盟国体系仍然是亚太地区安全的重要力量。中国必须妥善处理与美国及其盟国体系为核心的东亚安全机制的关系,立足自身国家利益,寻找各国利益交汇点,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郭锐  马金言  
朝鲜核危机最为有利的解决途径无疑是和平对话 ,但是从中长期分析 ,在外交等对话途径日显弱化的情况下 ,动用战争手段解决问题的潜在危险性还是存在的 ,并有可能渐成强势。在朝鲜半岛南北关系出现好转 ,朝日两国也决定恢复邦交正常化谈判的情况下 ,朝鲜核危机的再度泛起将会产生巨大负面影响 ,但也存在着部分促进东北亚地区安全机制加快建立的可能性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崔志鹰  
朝鲜半岛“核危机”的上升,使朝美关系再度陷入紧张状态。美国如何处理朝鲜“核”问题与它在朝鲜半岛和整个东北亚地区的基本战略有关,从长远看,朝美关系仍然有改善的可能性。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贾海薇  
7月16日,李克强总理已对彻查长春长生疫苗做出了批示,7月23日,李克强总理再次指示:此次疫苗事件突破人的道德底线,要求国务院立刻派出调查组,对所有疫苗生产、销售等全流程全链条进行彻查。在由全面的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当前我国的医疗与医药体系逐步转型为市场经济中的特殊领域,医院由全部公办逐步转型为公办、民办皆有,药企由全是国有企业转型为国企、民企皆有(其中不少国企通过改制、吸纳民资转变成了民企)。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张超颖  
"逆全球化"是当前国际社会一大热点现象,以英国脱欧公投、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贸易保护、边境俢墙、控制移民等一系列"黑天鹅"事件的爆发为标志,在国际社会引起广泛关注。以美英为代表的曾经的全球化的积极倡导者如今成为"逆全球化"的积极煽动者和决策执行者,不顾国际责任与担当,试图从本国利益出发,向国家主义回归。通过"逆全球化"在经济、政治等领域的表现可以发现,"逆全球化"背后体现着新自由主义经济失衡诱发的深刻危机。新自由主义"效率"与"公平"的失衡,不仅是"逆全球化"产生的经济根源,而且显露出资本主义"自由""民主"与"人道主义的自由主义"的虚伪,也是当前欧美国家政治、文化领域出现全球化逆动的根源。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慧智  
2017年的朝核危机实质上是特朗普政府实施边缘政策而带来的一场危机,即,通过极限施压迫使朝鲜在战争和让步之间做出选择,以推动半岛无核化进程。然而,特朗普政府对朝核问题的危机管理因朝鲜的外交对冲、美国国内政治因素的制约以及国际合作的缺失使双方谈判陷入僵局,美国国内甚至出现是否会默认朝鲜有核的争论。若要真正推动朝鲜半岛无核化取得实质性进展,特朗普政府的现实方案仍是设定有限目标,并由联合国安理会制定可逆条款,约束美朝不信守承诺的行为,以国际社会的担保减少美朝互信缺失带来的消极影响,加快推进半岛无核化的和平进程。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彭文生  洪灿辉  谢超  
市场普遍关注硅谷银行高期限错配和高业务集中度导致的风险,以及美联储从过度宽松到急剧加息带来的货币条件大逆转,文章认为也应重视过度金融化、混业经营等制度环境的影响。未来,欧美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值得密切关注。欧美货币当局面临在维护货币(物价)稳定和金融稳定之间平衡的难题,经济可能陷入衰退和通胀并存的滞胀局面,不利风险资产价格。文章还分析了这一金融风险事件对中国的影响。
关键词: 欧美银行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巴殿君  
朝核危机问题作为重大的国际危机事件,其影响与破坏力已经危及到地区甚至全球的和平发展环境。目前来看,美朝双方都寻求能在朝核危机上取得一些突破,但美朝之间在一些问题的认识上还存在差距,美国会力争以利比亚的模式来解决朝核问题,而朝鲜方面即使不寻求印巴模式结束这场核之争,也将会通过这一边缘政策寻求利益最大化。因此,尽管朝核去功能化已经出现曙光,但朝核问题的解决还会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且不会一路平坦。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晨  陈璞  
中国的学术职业近年来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因传统治学思想的余绪,单位体制下的学术流动机制缺乏以及以差序格局为主的社会结构关系的影响,现代中国学术职业的发展面临一些深层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学术职业准入没有严格的筛选制度,职业发展中面临着偏低的薪酬,学术自主与诸威权之间的矛盾,以及晋升中的学缘关系的近亲繁殖,社会关系的差序格局,政治关系的交换干预,学术共同体没有完善的学术退出机制等,从而使中国学术职业难以形成良善的学术秩序。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法律和道德两个层面探讨如何建构一个涵有良好学术秩序的学术共同体。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凤英  刘凯旋  
金融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与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有密切关系,但公允价值不是金融危机的"原凶",充其量只是"帮凶"。正确认识公允价值,充分发挥公允价值会计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对应对和解决当前的金融危机有现实意义。我国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的做法,而应结合具体实际,对公允价值会计进行改进和完善,使之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丁一凡  
欧元从诞生起就是国际战略平衡的产物,欧元区债务危机的爆发也似乎是一种国际战略博弈的产物。随着欧洲债务危机的深化,人们似乎忘记了美国才是这场国际金融与债务危机的起源地。然而,美国的危机似乎并未结束。为了解除危机,美欧激烈竞争,吸引新鲜资本。欧洲要走出货币危机,似乎需要更进一步的财政一体化。方向虽然定出,但要具体落实还需时日。中国应支持欧洲统一财政,渡过危机。让欧盟在世界舞台上扮演重要一极的角色对中国来说非常重要。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海月  
受产量下降、供需缺口急剧扩大和库存大幅减少等影响,国际主要粮食价格出现大幅上扬,美国政府应对次贷危机的相关举措、美国资本在全球粮食期货市场上的呼风唤雨、美国政府为降低对进口原油依赖程度而实施的生物能源战略,是推动本轮全球粮价上涨的根本性因素,而全球经济结构失衡则是粮价上涨的长期隐忧。中国平稳粮价宜采取以下相关对策:一是应该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二是应积极推动农业集约化生产;三是加大对农村金融的支持力度,鼓励农民在农业生产方面加大投入;四是应该采取更加严厉的措施控制粮食出口;五是能源替代策略不能盲目跟风。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曾旺明  蔡静  李蔚  
食品是每个人每天都要消费的物品,然而,几年来发生的多起食品安全事件,使企业面临危机的同时,也使人们在消费食品时心有余悸。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廖泽芳  雷达  
在竞争激烈的国际货币领域,美元占据了先导优势和霸权地位。为了巩固自身的国际货币地位、谋取更多的利益,本世纪以来,欧元与美元竞相扩张,由此加深了两大国际货币中心和全球经济的虚拟化,导致了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利用美元霸权地位,美国将金融危机的风险转嫁给了欧洲,欧元区成为危机的最终接力手。欧债危机的事实证明,美元依然是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角,欧元只是配角,这为人民币等新兴市场货币国际化提供了机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