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
- 2023(80)
- 2022(60)
- 2021(62)
- 2020(51)
- 2019(155)
- 2018(160)
- 2017(283)
- 2016(128)
- 2015(139)
- 2014(122)
- 2013(137)
- 2012(132)
- 2011(95)
- 2010(118)
- 2009(126)
- 2008(108)
- 2007(104)
- 2006(90)
- 2005(72)
- 学科
- 学(375)
- 木(335)
- 森(288)
- 森林(288)
- 林(284)
- 杉(221)
- 杉木(212)
- 树(165)
- 材(145)
- 生态(144)
- 其他(137)
- 生态学(120)
- 木材(114)
- 生物(105)
- 济(104)
- 经济(104)
- 防(104)
- 虫(95)
- 治(91)
- 防治(91)
- 害(85)
- 树木(84)
- 虫害(83)
- 病虫(73)
- 病虫害(73)
- 及其(70)
- 叶(65)
- 物(62)
- 植(60)
- 和(59)
- 机构
- 大学(1973)
- 学院(1870)
- 林业(1415)
- 研究(1327)
- 科学(1293)
- 业大(970)
- 所(925)
- 研究所(895)
- 中国(856)
- 院(806)
- 农(778)
- 研究院(727)
- 京(719)
- 省(686)
- 科学研究(656)
- 实验(620)
- 室(610)
- 林(597)
- 林业大学(590)
- 实验室(584)
- 重点(547)
- 北京(543)
- 林学(540)
- 农业(513)
- 林学院(496)
- 中国林业(492)
- 局(443)
- 江(438)
- 学林(435)
- 家(427)
共检索到30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天龙 刘秀英 姜恩来 李华 余如龙
为配合宁波保国寺大殿保护和未来修缮的需要,对保国寺大殿古建筑主要木构件木材进行了属种鉴定。采用切片、光学电子显微镜拍照、宏观和微观特征分析等方法,对287个试样进行了属种鉴定。结果表明:保国寺大殿的木构件共有9个属种,分别是杉木属、硬木松属、云杉属、扁柏属、落叶松属、水松属6个属的针叶材和龙脑香属、锥木属、板栗属3个属的阔叶材。
关键词:
古建筑 保国寺 木构件 属种鉴定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巍 李得发 常晓舟
本文在遵从民族文化和地域特色的基础上,从民族精神哲学的视角对郎木寺镇中心区的功能、街巷、建筑、景观做了有关研究,通过对建筑与环境的规划设计起到继承和发展当地历史文化和弘扬民族精神的作用,力求探索一个和谐的具有民族特色景观的城镇街巷空间。
关键词:
宗教 文化 郎木寺镇 规划与设计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录仓 李巍
空间转向是目前社会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问题。郎木寺镇是甘南州最主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郎木寺镇的整体空间序列,依山就势,形成三重空间,即"神性的佛教寺院空间"、"静谧的传统民居空间"和"喧嚣的商业空间"。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活动的介入,打破了传统社区演替的滞缓性,引起空间结构转向。这种转向不仅体现在外部空间形态上,更表现在内部结构上。在多元文化和多种利益的群体性渗透、参与中,三重空间开始了剧烈的入侵与演替。在旺盛的旅游需求推动下,寺院空间的纯净性遭到浊化,神圣性、主导性"塌缩",开始向世俗化转向,并衍生出与旅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蔡君
在过去十几年间 ,许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倡导一种新的旅游形式———非大众旅游 .该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介绍非大众旅游的起源、概念及特点 ,并根据中国西部的区位、自然、社会经济、旅游资源条件 ,阐述非大众旅游在中国西部发展的可行性 .通过对郎木寺进行实地调查 ,同时对郎木寺乡政府的工作人员、寺院喇嘛以及一些游客进行访谈 ,结果表明 :郎木寺在社会经济、旅游资源、旅游市场等方面具备了发展非大众旅游的条件 ,但目前缺少相应的政策引导 .根据郎木寺的特点 ,作者提出了发展非大众旅游的相关策略 .在中国西部有很多与郎木寺相类似的乡村和小城镇 ,地方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引导、制定科学的旅游规划等工作 ,优先发...
关键词:
非大众旅游 中国西部 郎木寺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翁礼华
在中国财税博物馆古代展厅中有一个南北朝时期开设在佛寺里的当铺场景,叙述着梁武帝与当铺的故事。梁武帝(公元464—549年),名萧衍,字叔达,南兰陵中都里(今江苏常州市)人。他多才多艺学识广博,不但政治、军事才能在南朝诸帝中堪称翘楚,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信佛的皇帝。梁武帝经常到佛寺讲学,认为孔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润 杨永春 李巍 顾磊 卢红
在全球化、城镇化和市场化的新发展背景下,以牧业经济为主的藏区城镇传统经济格局受到冲击,传统经济形态与新型经济形态并存格局日渐形成。为阐述不同经济形态对商业空间结构的影响,以郎木寺镇为例,通过社会访谈与问卷调查,解析了牧业经济、寺院经济和服务经济三种经济形态对其商业主体结构与商业客体结构的影响,并基于经济形态间相互作用探讨了商业空间结构演变机制。最后指出:商业空间是社会空间的重要构成,商业空间结构的变化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发展状况。
关键词:
经济形态 藏区 商业空间结构 郎木寺镇区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戴波 张邠
人口较少民族整乡帮扶和脱贫模式的调研和解读,可为全国不同地区,不同少数民族以借鉴和示范。木老元布朗族彝族乡的美丽乡村建设、生态补偿政策、安居搬迁模式、生态产业模式等具有鲜明的山区地方特色和因地制宜的特点,其政府主导、多项目融合、企业或合作社为依托、贫困户参与的经验,以及对培养贫困户自力更生意识的重视,都是典型喀斯特山区少数民族贫困区整乡脱贫的重要因素。适当给予农户选择自主性,加强农户专业化培训,开拓融资渠道,创知名品牌,建设电子商务服务中心等,是进一步稳定脱贫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
布朗族 整村帮扶 脱贫 生态模式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贾发义
寺学的兴起是唐代社会文化环境下的产物。寺院独特的自然、社会、文化环境是寺学兴起和发展的基础。寺院的名僧和造访的名士为寺学提供了充足且优质的师资力量。寺学的开放性和平等性吸引了僧人和社会各阶层俗人前来受教。寺学的教学内容包括佛教内典和中国传统文化两大类。寺学的教学方法兼具异域风格和宗教风格,是中国传统教育方式的有益补充。寺学不仅促进了佛教的中国化,而且对唐代文化的繁荣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关键词:
唐代教育 寺学 寺院 佛教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闫红霞
随着休闲、旅游元素的加入,汉地佛寺园林环境的发展日益世俗化。文章分析了汉地佛寺园林环境的形成和发展,归纳了汉地佛寺园林环境在历史上形成的独特特征,探讨了汉地佛寺园林环境的构景手法和意境营造,得出汉地佛寺园林的旅游开发和环境保护有利于促进利用佛教风景名胜环境指导实际的佛寺园林规划设计的结论。文章认为,佛教强调生命体与自然环境相互依存的生态伦理思想,为解决汉地佛寺园林当今的环境问题和汉地佛寺园林环境的保护性发展提供了一个精神基础。
关键词:
汉地佛寺 园林 环境 保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