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32)
- 2023(17243)
- 2022(14763)
- 2021(13633)
- 2020(11530)
- 2019(25998)
- 2018(25914)
- 2017(50036)
- 2016(27089)
- 2015(30286)
- 2014(29873)
- 2013(29499)
- 2012(26718)
- 2011(23805)
- 2010(23826)
- 2009(22659)
- 2008(22233)
- 2007(19686)
- 2006(17583)
- 2005(15854)
- 学科
- 济(107130)
- 经济(106966)
- 业(101390)
- 管理(95095)
- 企(91302)
- 企业(91302)
- 方法(46348)
- 数学(36376)
- 数学方法(35979)
- 财(35877)
- 业经(34304)
- 农(33497)
- 制(28025)
- 中国(27301)
- 务(25397)
- 财务(25324)
- 财务管理(25289)
- 企业财务(23953)
- 农业(23116)
- 技术(21046)
- 理论(20685)
- 和(19890)
- 贸(19739)
- 贸易(19727)
- 地方(19544)
- 学(19330)
- 易(19170)
- 银(18776)
- 划(18745)
- 银行(18738)
- 机构
- 学院(381043)
- 大学(377413)
- 管理(155160)
- 济(151341)
- 经济(147929)
- 理学(132929)
- 理学院(131563)
- 管理学(129581)
- 管理学院(128863)
- 研究(120296)
- 中国(94867)
- 京(80275)
- 财(74568)
- 科学(72299)
- 农(59728)
- 所(59325)
- 财经(58349)
- 江(57954)
- 中心(55288)
- 业大(54264)
- 研究所(53110)
- 经(52849)
- 北京(50450)
- 范(47723)
- 师范(47335)
- 州(46780)
- 农业(46500)
- 经济学(44248)
- 院(43988)
- 财经大学(43049)
- 基金
- 项目(251996)
- 科学(199379)
- 研究(189416)
- 基金(182660)
- 家(156759)
- 国家(155347)
- 科学基金(135596)
- 社会(119379)
- 社会科(112991)
- 社会科学(112961)
- 省(99187)
- 基金项目(96871)
- 自然(87099)
- 教育(86110)
- 自然科(85060)
- 自然科学(85042)
- 自然科学基金(83534)
- 划(81799)
- 编号(79043)
- 资助(74180)
- 成果(63969)
- 重点(55486)
- 部(55044)
- 创(54542)
- 发(53171)
- 课题(53092)
- 创新(50232)
- 制(49930)
- 项目编号(49531)
- 国家社会(48381)
- 期刊
- 济(174879)
- 经济(174879)
- 研究(113491)
- 中国(74404)
- 管理(61286)
- 财(60947)
- 农(55933)
- 学报(54163)
- 科学(51111)
- 大学(42074)
- 教育(41405)
- 学学(39409)
- 农业(38397)
- 融(36664)
- 金融(36664)
- 技术(34233)
- 业经(31129)
- 财经(28693)
- 经济研究(26778)
- 经(24524)
- 问题(22113)
- 业(21625)
- 图书(21399)
- 技术经济(19452)
- 现代(18786)
- 理论(18712)
- 财会(18014)
- 商业(17731)
- 科技(17674)
- 版(16976)
共检索到5719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姜黎辉
制造业服务转型是国际产业竞争的必然结果。面对全新的服务竞争领域,许多制造企业仍然沿袭产品成本加成定价法,这种定价方法不仅会严重侵蚀企业服务业务利润,而且很难在服务与产品、服务与服务之间产生协同效应。卓越的服务绩效来源于精准定价,为了在服务市场中获取竞争优势,制造企业必须超越内部成本视角,对服务价值、服务复杂性、服务与产品的协同关系以及服务竞争环境等关键因素进行整合,构建一个基于战略视角的制造企业服务业务定价机制。
关键词:
服务转型 定价机制 服务价值 竞争环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朱永跃 夏正晶 胡桂兰 白光林
基于理论和文献分析,结合对国内200多家制造企业的现状调研,从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在企业内所处的层面和对企业服务化转型的应对态度这两个维度,构建了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结构矩阵,提炼出四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战术被动型、战术主动型、战略被动型和战略主动型。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明确了具体的分类标准,并以某公司为例进行了案例分析。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煜华 廖承军 向子威
本文以“技术-组织-环境”理论框架为基础,构建制造业服务化转型驱动因素模型,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以中国28家代表性制造企业为样本,探讨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多因素复杂因果关系。研究发现:(1)产品技术升级、数字平台搭建、企业战略转型、人才体系建设、企业竞争压力和客户需求变化均不是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必要条件,单个因素对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解释性不强;(2)驱动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4个组态路径被分为3种类型,分别是技术-组织-环境协同主导型、技术-环境主导组织协同型和组织-环境主导技术协同型,这3种类型的组态路径均能有效实现制造业服务化转型。该研究结论有助于揭示制造业服务化转型产生演化背后多重因素之间的作用机制,并为数字经济背景下中国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和高水平发展带来有益的实践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春芝 Heiko Gebauer
通过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对制造企业服务业务开发中的战略安排体系及其关键活动进行了确认,以期在实证分析层面上对制造企业服务管理理论体系进行丰富,并对制造企业服务管理实践提供一定的决策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企业服务业务的开发应基于客户价值生成过程;业务开发组织应注意市场导向并应成立独立的服务部门;服务营销应从内部、外部及多层互动展开;服务开发战略的实施需改变传统以产品生产为主流的企业文化,创造产品与服务共生的文化氛围。
关键词:
制造企业 服务业务 战略安排 业务开发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高寿华 魏艳秋
基于产业关联视角,根据2002年、2007年、2012年浙江省的投入产出数据,利用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的测算指标,初步分析了浙江生产性服务业及其细分行业与制造业之间的联动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应用2000-2015年浙江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增加值的时间序列数据,构建计量回归模型,对两者的长期联动发展关系以及行业差异性进行了实证分析。针对浙江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水平较弱以及不同行业差异性较大的现状,提出要结合行业特性,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共同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发展,深化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产业联动发展。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联动发展 浙江省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三峰 杨德才
本文基于中部地区分析了产业转移背景下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互动关系。研究表明,中部地区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商务成本较高。通过中部地区81个城市2003~2007年的面板数据的联立方程组模型,得出的结论是,中部地区服务业与制造业并没有形成较强的互动关系,服务业发展对制造业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而制造业对服务业则具有挤出效应,服务业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相应地,中部地区应适当调整发展思路,采取积极措施发展服务业,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产业转移 制造业 服务业 中部地区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姚战琪 姚维瀚
构建中国制造业和服务业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的模型,结果显示:我国从各国的进口贸易获得的国际研发资本存量显著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提高;通过外商投资获得的国外研发资本存量不利于中国产业结构高级化;我国通过国内研发支出占比消化吸收后的我国制造业OFDI技术溢出对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存在积极影响;通过服务业对外投资获得的国外研发资本存量对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促进作用显著为负。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高寿华 魏艳秋
基于产业关联视角,根据2002年、2007年、2012年浙江省的投入产出数据,利用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的测算指标,初步分析了浙江生产性服务业及其细分行业与制造业之间的联动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应用2000-2015年浙江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增加值的时间序列数据,构建计量回归模型,对两者的长期联动发展关系以及行业差异性进行了实证分析。针对浙江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水平较弱以及不同行业差异性较大的现状,提出要结合行业特性,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共同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发展,深化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产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联动发展 浙江省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武光
商业模式微创新在本土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和获得持久竞争优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采用探索性单案例研究方法,基于服务化转型背景,探讨本土制造企业如何微创新商业模式。研究发现:商业模式微创新经历了从按需定制的注入产品服务到交付即用的嵌入方案服务进而到即需即应的融入平台服务的创新逻辑演进;微创新过程中制造企业分别使用边界跨越策略来不断推出新型商业模式,采用边界保护策略来运用各类商业模式;商业模式微创新是由规则型战略节奏所引发,依靠组织身份的局限变换和组织惯例的扩展更新来实现。这些发现进一步深化了制造企业商业模式的动态性研究,并对本土制造企业成功实现服务化转型有一定的启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Heiko Gebauer 王春芝
面对越来越低的产品边际收益和越来激烈的市场竞争,制造企业不得不寻求新的利润空间,服务业务的开发无疑是一条有效的途径。本文前期调查研究中发现目前制造企业对服务的有效投资以及服务投资的整体收益水平仍很低,就此现象本文对21家机械设备制造企业进行了跟踪调查,结合相应的理论分析对制造企业服务业务开发中的认知及行为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过程依据服务投资驱动、服务目标设定及服务目标实施的技术路线来进行。
关键词:
服务管理 制造企业 行为因素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罗建强 杨子超
首先,在考虑服务特性的基础上,界定了制造企业衍生服务业务的类型。然后,解析了制造企业服务业务外包的动因、影响因素和动态决策过程。最后,展望了未来可拓展研究的几个方向。研究发现:随着制造企业主导逻辑的演变,服务外包呈现差异化特征;服务外包动因是降低服务提供成本与增加服务价值创造;服务外包的影响因素主要有4种;服务外包决策是制造企业动态权衡服务价值创造能力的过程,要求与服务提供商共同进行契约治理。
关键词:
制造企业 衍生服务 服务外包 外包决策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仁发 刘纯彬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有利于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产业升级。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价值链环节上活动的相互渗透、延伸和重组,是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反映。价值链高度相关是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基础动力,技术创新是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内在动因,规制放松是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外在动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过程实质是价值链分解和重构整合的过程,生产性服务业关系性地融合到制造业价值链的基本活动中,以及结构性地融合到制造业价值链的辅助活动中。根据价值链之间作用方式的不同,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价值链分解和整合的方式和过程各不相同,从而形成不同的融合模式。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价值链 融合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颖 许月朦
基于2007~2018年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采用超效率SBM模型与GML指数法对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进行测算与分解,并用三重差分与门槛模型,实证检验营改增背景下制造业服务化对企业GTFP的影响。结果发现:总体上,在营改增背景下服务化制造企业GTFP较其他企业有明显提升;从企业生命周期来看,营改增实施后,处于成长期与成熟期的企业通过服务化显著提升了GTFP;从服务化程度来看,过高与过低的服务化均不利于我国制造企业GTFP的提升。最后,提出企业应利用好营改增所带来的政策红利,依据不同情景适时、适度地实施服务化发展战略。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肖挺 叶浩
在贸易自由化背景下,进口对我国企业的经营战略调整与绩效产生较大影响,本文基于2011—2019年期间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中我国的上市企业等数据构建均衡模型开展研究,分析贸易自由化对制造业企业经营战略和绩效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贸易自由化显著提高了制造业企业涉足服务业的概率,但企业主要涉足的是与自身生产活动高度相关的嵌入式服务;企业也会因竞争而将生产活动转移到国外实现离岸生产,其中选择在发达国家建厂的概率大于发展中国家。大部分企业受限于技术、人力和财务等资源,不会同时选择上述两类活动。企业在贸易自由化的背景下也会出现绩效亏损可能性提高的问题。高生产率的企业更容易参与提供服务业务或进行离岸生产活动,而出口企业受到贸易自由化影响出现亏损的可能性较小。企业实现制造业服务化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在内部将制造部门的员工转向服务部门。来自印度、越南等新兴国家的竞争对于企业战略调整的影响大于来自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的影响。本研究对于贸易自由化下我国企业应对进口竞争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