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142)
- 2023(21554)
- 2022(17866)
- 2021(16427)
- 2020(13821)
- 2019(31678)
- 2018(31234)
- 2017(60266)
- 2016(32431)
- 2015(36003)
- 2014(35477)
- 2013(35097)
- 2012(32096)
- 2011(28740)
- 2010(29157)
- 2009(27162)
- 2008(26803)
- 2007(23822)
- 2006(21291)
- 2005(19408)
- 学科
- 济(138889)
- 经济(138711)
- 业(109307)
- 管理(103457)
- 企(94281)
- 企业(94281)
- 方法(59704)
- 数学(49787)
- 数学方法(49017)
- 财(40752)
- 农(40381)
- 中国(38222)
- 业经(37185)
- 制(30479)
- 地方(29034)
- 农业(27968)
- 务(26762)
- 财务(26682)
- 财务管理(26634)
- 企业财务(25296)
- 贸(25203)
- 贸易(25182)
- 易(24462)
- 学(24059)
- 理论(23696)
- 技术(23292)
- 银(22666)
- 银行(22608)
- 融(21882)
- 金融(21878)
- 机构
- 学院(458078)
- 大学(455442)
- 济(191335)
- 经济(187492)
- 管理(178571)
- 理学(153182)
- 研究(152552)
- 理学院(151559)
- 管理学(148737)
- 管理学院(147887)
- 中国(118649)
- 京(96411)
- 科学(91650)
- 财(91149)
- 农(80230)
- 所(76742)
- 财经(71111)
- 中心(70578)
- 江(70535)
- 研究所(69058)
- 业大(68703)
- 经(64649)
- 农业(62751)
- 北京(60526)
- 经济学(58296)
- 范(56964)
- 师范(56283)
- 州(55412)
- 院(55110)
- 财经大学(52576)
- 基金
- 项目(303751)
- 科学(240315)
- 基金(221625)
- 研究(219542)
- 家(194169)
- 国家(192509)
- 科学基金(166124)
- 社会(141525)
- 社会科(134235)
- 社会科学(134199)
- 省(119573)
- 基金项目(116355)
- 自然(107882)
- 自然科(105499)
- 自然科学(105470)
- 自然科学基金(103608)
- 教育(101721)
- 划(100223)
- 资助(91044)
- 编号(87959)
- 成果(70935)
- 重点(68578)
- 发(66852)
- 部(66674)
- 创(65117)
- 课题(61079)
- 创新(60412)
- 国家社会(59022)
- 科研(58192)
- 教育部(57505)
- 期刊
- 济(215012)
- 经济(215012)
- 研究(134301)
- 中国(95649)
- 农(73934)
- 财(73746)
- 管理(71966)
- 学报(71544)
- 科学(66319)
- 大学(55631)
- 学学(52405)
- 农业(50147)
- 教育(48710)
- 融(45718)
- 金融(45718)
- 技术(42685)
- 业经(36194)
- 财经(35778)
- 经济研究(34611)
- 经(30884)
- 业(28874)
- 问题(27842)
- 技术经济(23961)
- 统计(22857)
- 贸(22395)
- 版(21919)
- 策(21413)
- 商业(21076)
- 图书(20965)
- 现代(20721)
共检索到6974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志远 裴长洪 吴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逐步形成了由外需带动的高增长高顺差的外向型增长模式,而服务业却出现了高增长高逆差的新增长模式,这与传统贸易理论提出的服务业与服务贸易高度相关的结论相悖,也与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增长模式完全不同。我国服务业近年来的高速增长与服务贸易之间的相关性为什么没有体现在外向型的增长模式上呢?本文在Grossman-Helpman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技术外溢参数,以此分析了服务资本要素跨国流动对服务业增长模式的动态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服务资本跨国流动通过作用于服务市场开放度和服务资本外溢性来影响服务业与服务贸易相关性,进而改变服务业增长模式。上述结论意味着服务产业政策与服务贸易政策的协调对于...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冯国强 赵昆 曹耘心
广州、深圳作为珠三角地区的核心城市,共同表征的金融服务业集群所呈现的空间关联成为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基于珠三角经济区域内9大城市金融业集群的状况及关联性,扩展式运用引力模型分析广州、深圳两地金融服务业集群呈现的空间关联,研究结果表明:广州、深圳金融服务业集群与珠三角其他城市间的关联性呈现差异,但具体到二者集群的关联性上,却表征出互补关系。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熊俊
决定经济增长的两个直接因素分别是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长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索洛增长核算方程清晰而又简明地表达了这一思想,但其过于严峻的假设条件大大降低了该模型对经济增长事实的解释力和政策含义。本文对索洛模型的假设条件进行了分析和放松,并在借鉴内生增长理论的基础上对索洛模型进行扩展,从而得出一个具有较强适用性的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模型。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模型 生产要素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云 龙志和 陈青青
将文化资本作为重要投入要素引入经济增长模型,构造了扩展的MRW模型分析框架。在测算我国31个省份2004~2009年的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文化资本存量基础上,研究各资本投入要素在稳态经济运行和实际经济运行情形下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目前我国经济还未达到稳定增长阶段,现阶段经济增长仍为物质资本推动型,人力资本和文化资本的作用有限;当经济增长达到稳态时,我国经济增长的粗放模式将得到调整,物质资本的贡献大幅下降,而人力资本和文化资本将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关键词:
文化资本 MRW模型 面板数据 经济增长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德煌 夏恩君
人力资本综合存量的度量方法有采用产出法分析,也有用投入法来分析;有从理论上推理,也有从经验数据上论证。分析方法有从教育人力资本角度出发,也有从健康人力资本角度出发。而绝大多数文献很少将教育和健康因素同时纳入考虑,仅分析其中一个方面无疑会带来测量的误差。若能同时考虑教育和健康,由新的度量方法产生新数据,由此带来新结论或是能对已有结论作进一步地论证,则是对以往文献研究的一个补充。因此,本文从四个维度建立新型人力资本综合测量体系,通过因子分析法对人力资本的综合水平进行了衡量。其中四个维度主要是指教育、劳动力再培训、身心健康和劳动力合理流动。在此基础上,把人力资本综合存量这一指标引入Solow模型中,...
关键词:
人力资本 经济增长 扩展Solow模型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曹聪丽 陈宪
本文拓展了新经济地理学研究模型,构建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模式、结构调整和城市经济发展的综合理论分析框架,基于2003-2014年中国27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统计数据,运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模式与结构调整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模式和结构调整的经济增长效应受到城市经济发展阶段和人口规模的约束。(1)随着产业结构升级和城市规模扩大,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发展的边际收益随专业化向多样化模式转变增加。(2)处于"三期叠加"的中国城市经济一、二产业调整的"结构红利"正在逐步消失,但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和多样化水平的提升以及专业化向多样化发展模式的适时转变,有助于二、三产业调整中"结构红利"的进一步释放。(3)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和城市规模,专业化、多样化发展模式的空间溢出效应存在较大差异。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杉 茅宁
在人才高度市场化、市场高度细分化的环境下,流动团队正在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组织形态。本文整合国内外关于流动团队有效性的研究成果,首先通过对流动团队特征的分析,界定流动团队的含义并阐述与其相近的概念的区别,据此提出流动团队有效性的内涵及其测量维度。其次,以团队有效性理论为基础,详细分析了影响流动团队有效性的前因变量、过程与机制及调节变量。最后,本文构建了一个扩展的IMOI模型,即跨期视角下流动团队有效性整合模型。该模型表明,流动团队具有跨期性和成员重复合作的特征,这促使团队成员在前期合作中积累的情感、知识、技能、经验等隐性的基因可以有效地传递到新的流动团队中。因此,跨期性的流动团队具有灵活、适应性强等鲜明特征;同时,团队成员重复合作作为传承的基因在跨期团队中的传递,有助于在传统IMOI模型的动态性、反馈和调整的基础上形成对流动团队有效性的全新理解。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小筠 刘戒骄 谢攀
中国经济增长正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创新的源头是基础研究,而基础研究的投资主体是政府。为考察政府基础研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对Romer (1990)和Jones (1995)内生增长理论模型予以扩展,将研发部门扩展为基础研究部门和私人研发部门,将政府公共支出细分为基础研究支出、私人研发部门补贴和消费性公共支出,将劳动力细分为非熟练工人和科研人员且两者不可替代。对扩展后的模型求解一般均衡发现:提高政府基础研究支出比例会推动经济增长;政府补贴对私人部门研发支出具有挤出效应,减少补贴不会抑制经济增长;政府消费性公共支出会抑制政府基础研究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选择税率分别为10%、20%和30%的数值模拟结果也印证这一结论。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清杰 任德孝 刘倩
跨国经济具有高度的空间依赖和关联关系。基于新经济增长理论,在传统的FDI溢出效应模型中引入空间加权变量,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样本,探索FDI的空间溢出效应以及中国对外投资在其中的角色。研究表明:经济增长在空间上表现出联动特征;FDI对本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刺激作用;FDI对地理距离相近或经贸联系紧密的地区经济增长表现出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在影响程度上受到地理距离的影响更强烈,也强于本地溢出效应;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吸引的FDI中,来自中国的投资有利于本地区经济增长,而对于其他地区经济影响不显著,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尚未释放出显著的跨区溢出效应。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范兆斌 苏晓艳 李晓玲
跨国公司与区域一体化间的关系主要涉及两个核心问题:区域一体化如何影响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行为;跨国公司的存在如何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收益。文章通过一个扩展后的垄断模型将以上两个传统上分割开来的命题统一于一个框架内进行探讨,分析显示,区域一体化对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影响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跨国公司的存在也使区域一体化的收益趋于模糊,国家特征和生产技术特征因素在两个互有联系的问题上均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关键词:
跨国公司 区域一体化 社会福利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永刚
在标准的拉姆齐模型中引入一种固定生产要素(例如土地)来进行模型扩展。固定生产要素是指那些总量固定的要素,但随人口的增加这类要素的人均数量会减少。模型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是固定要素对经济的长期增长起着重要作用,人均固定要素的减少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可通过人均资本的增加来弥补,这种程度取决于固定要素与资本的替代弹性。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邵骏 张捷
服务业具有典型的制度密集型特征,本文基于中国市场化改革的制度背景,实证检验了政府支配经济资源的比重、非国有经济的发育程度、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城市化进程以及行业竞争程度等五个制度指标对1990—2010年全国28个省市服务业和新旧两种行业分类标准下各细分服务行业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政府主导的资源配置结构构成国内服务业增长的阻碍;非国有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形成对服务产品的有效需求显著促进了国内服务业的增长;高质量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和充分的市场竞争有利于国内服务业的快速增长,而糟糕的产权保护和市场竞争环境则产生显著的负效应。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吴冠之
本文动态地分析了复合服务模式的演进过程,在确定复合服务价值提供的基础上,描述了对应的集中战略,并结合自助服务和自动化服务对原GAP模型进行了"差距"分析及修正,使扩展的GAP模型对复合服务具有更好的解释力。
关键词:
复合服务 服务质量 GAP模型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陶长琪 徐晔
基于IT企业成长的特点,本文将人力资本分为集约型人力资本与增量型人力资本,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转化。首次运用新增长理论,从人力资本单个维度和多个维度构建了IT企业成长的模型,并以我国IT上市公司为例开展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满足一定条件下,人力资本及其溢出对促进IT企业保持持续增长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同时,IT企业的成长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人力资本的集约性程度、网络外部性强度、生产资源量对产出的弹性系数等人力资本的多个维度因素共同博弈的结果,只有在它们之间建立好协调机制,IT企业的成长才能得到保证。
关键词:
IT企业 成长 人力资本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陈红
全要素生产率是生产要素的综合效率。它有别于我们平时说的劳动生产率、资本生产率等。他们的区别在于后者是单要素生产率,而前者是众多生产要素产生的综合效率。单要素生产率分析已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就开始了,时至今日已相当成熟,而且单要素生产率本身也相当简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论世界工厂模式下知识产权保护对工资率水平及经济增长的影响:一个简单的技术扩散模型
一个包含数据要素的经济增长模型:生产率效应与数据要素化
人力资本跨国流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扩大再生产的动态最优模型——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的一个解说
技术扩散和经济增长:一个空间计量模型研究
知识产权保护对工资率水平及经济增长的影响:一个修正的技术扩散模型
知识产权保护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一个基于垂直创新的技术扩散模型
将消费看成是人力资本积累的一个来源及其意义——一个动态经济增长模型和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检验
一个基于产品水平创新和人力资本的内生增长模型
经济增长中企业生产率变化的要素分析——一个管理要素报酬递增规律下的生产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