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826)
- 2023(2517)
- 2022(2292)
- 2021(1942)
- 2020(1675)
- 2019(4214)
- 2018(4207)
- 2017(8388)
- 2016(3995)
- 2015(4890)
- 2014(4770)
- 2013(4883)
- 2012(4668)
- 2011(4223)
- 2010(4407)
- 2009(3923)
- 2008(3769)
- 2007(3087)
- 2006(2786)
- 2005(2542)
- 学科
- 贸(18115)
- 贸易(18106)
- 易(17637)
- 济(15397)
- 经济(15382)
- 业(11171)
- 管理(8465)
- 方法(7190)
- 出(6783)
- 服务(6039)
- 关系(6000)
- 数学(5835)
- 数学方法(5804)
- 出口(5693)
- 出口贸易(5693)
- 口(5693)
- 企(5623)
- 企业(5623)
- 国际(5214)
- 服务业(4823)
- 工作(4732)
- 中国(4527)
- 融(4245)
- 金融(4245)
- 概况(3693)
- 地方(3665)
- 农(3662)
- 进出(3582)
- 进出口(3582)
- 进出口贸易(3582)
- 机构
- 大学(57095)
- 学院(56283)
- 济(30186)
- 经济(29607)
- 管理(21214)
- 研究(20185)
- 理学(17733)
- 理学院(17594)
- 管理学(17477)
- 管理学院(17373)
- 中国(15886)
- 京(11858)
- 财(11776)
- 贸(11017)
- 所(9645)
- 经济学(9472)
- 科学(9250)
- 财经(9195)
- 中心(9002)
- 国际(8880)
- 经济学院(8740)
- 研究所(8530)
- 经(8321)
- 江(8143)
- 院(7602)
- 北京(7561)
- 贸易(7042)
- 范(6817)
- 师范(6788)
- 州(6782)
- 基金
- 项目(35409)
- 研究(28805)
- 科学(27126)
- 基金(25331)
- 家(21363)
- 国家(21221)
- 社会(18717)
- 社会科(17909)
- 社会科学(17904)
- 科学基金(17535)
- 基金项目(12930)
- 编号(12764)
- 省(12456)
- 教育(12106)
- 成果(10946)
- 资助(10549)
- 划(10468)
- 自然(9363)
- 自然科(9165)
- 自然科学(9164)
- 自然科学基金(8995)
- 发(8406)
- 部(8321)
- 项目编号(8206)
- 国家社会(8054)
- 重点(7867)
- 课题(7790)
- 中国(7751)
- 社科(7651)
- 性(7506)
共检索到955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朱福林 杨圣明 赵绍全
国际R&D溢出是发展中国家获得技术进步的重要路径之一,本文采用影响经济变量之间关系时序变动情况的空间技术模型,测算基于中国服务贸易进口渠道产生的国际R&D直接溢出与间接溢出存量,并运用协整与状态空间模型检验中外R&D存量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就长期而言,国内R&D投入及国际R&D溢出与全要素生产率处于较稳固的协整均衡关系,但国际R&D的间接溢出大于直接溢出,该协整关系因受到政治和经济等环境因素的冲击而表现出较大的波动幅度。
关键词:
服务进口 国际溢出 协整 状态空间模型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朱福林 杨圣明 赵绍全
国际R&D溢出是发展中国家获得技术进步的重要路径之一,本文采用影响经济变量之间关系时序变动情况的空间技术模型,测算基于中国服务贸易进口渠道产生的国际R&D直接溢出与间接溢出存量,并运用协整与状态空间模型检验中外R&D存量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就长期而言,国内R&D投入及国际R&D溢出与全要素生产率处于较稳固的协整均衡关系,但国际R&D的间接溢出大于直接溢出,该协整关系因受到政治和经济等环境因素的冲击而表现出较大的波动幅度。
关键词:
服务进口 国际溢出 协整 状态空间模型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杜庭旭
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从一国的角度出发,国际贸易往往被称为对外贸易、海外贸易或进出口贸易。由于国际贸易的复杂性,作为国际贸易中的一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龚清华 张建民
实施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可以实现贸易与环境双赢,但一些国家出于顾虑使得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进展缓慢。深入研究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对进口国的效应十分必要。笔者试图通过建立环境产品贸易模型详细分析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对进口国的效应,结果表明,削减环境产品关税会使进口国环境政策变宽松;会增加环境产品进口;但对环境质量的影响不确定。中国应积极谨慎地推动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
关键词:
环境产品 贸易自由化 环境政策 效应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何琬 孙晓蕾
为了确保石油供应,我国以及世界上主要的石油进口国家都积极建立多元化的石油供给体系,力求做到石油进口多元化,从而降低石油进口风险。本文对主要石油进口国家的在进口石油时的风险选择问题进行了研究,并进一步计算主要石油进口国家的石油贸易多元化指数,分析了各国的石油贸易多元化情况,以此对我国石油贸易的开展给出建议。
关键词:
石油进口 风险选择 贸易多元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唐保庆 陈志和 杨继军
本文运用90个国家1998~2007年的面板数据研究不同要素密集型服务贸易进口的国外R&D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只有高强度的国内R&D投入才能显著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提升以及技术进步,不断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有助于强化这种作用;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服务贸易进口无助于进口国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提升和技术进步,不断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也难以改变这种状况;技术与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进口通过国外R&D溢出效应显著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提升以及技术进步。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钱静 杨成平
本文利用月度数据,研究进口国名义汇率、名义汇率波动率、实际汇率、实际汇率波动率对福建省出口贸易的影响,通过协整检验来估计各变量间长期均衡关系。研究表明,福建省向美日韩、欧盟等国的出口与该国汇率及其波动无关,而福建省向香港、台湾、新加坡等地的出口则很大程度上受到其汇率水平变化的影响,但汇率波动率的影响却较小。同时,实证检验还发现,对于关注汇率变化的进口国而言,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水平的变化,对贸易的影响程度基本相同。
关键词:
名义汇率 实际汇率 汇率波动率 协整检验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滕玉华
本文构建了包括国内R&D资本、国际R&D溢出和工业能源效率的分析框架,运用1998-2006年中国工业32个行业的面板数据,采用6种计算外国R&D资本存量的方法,运用固定效应模型,检验了国内R&D投入、国际R&D溢出对工业行业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工业行业国内的R&D资本对提高能源效率有显著促进作用;通过国际贸易渠道的R&D溢出对工业能源效率的影响表现出明显行业差异:在高能源效率行业,因工业企业的吸收能力较弱,阻碍了对国际R&D溢出的学习与消化,进而影响了能源效率的提高;在低能源效率行业,通过国际贸易渠道的R&D溢出的确对提高能源效率有促进作用。工业各行业不同的人力资本存量、技术发展水平及...
关键词:
国际贸易 R&D溢出 能源效率 聚类分析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冯丽娟 姚予龙
以国际视野角度,从资源稀缺度、经贸紧密度、产业契合度、运输可达度、战略合作度等5个方面构建评价体系总体框架,并进一步分解为12个指标,建立主要石油进口国与俄罗斯石油贸易合作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利益相关者分析视角,选取中国、日本、韩国、美国等亚太地区及欧洲、独联体等共15个国家,利用Delphi和层次分析法对相关指标进行定量计算与实证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相对其他石油进口国家而言,中国是与俄罗斯未来石油贸易合作潜力最大的国家;2中国在资源稀缺度、经贸紧密度、运输可达度、战略合作度等方面具备明显的合作优势;3中国在石油产业技术和设备方面不及日本等国家,技术支撑合作潜力受到制约;4中国应明确本国相...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赵素萍 葛明
由于外贸政策、贸易结构的国别差异和变化,加上不同的制度影响国际贸易的方向和程度不同,进口国制度质量对出口国出口贸易效率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构建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和非效率模型,采用"一步法"测算2000—2014年中国对34个样本经济体的增加值出口贸易效率和潜力,分析发现:中国出口贸易效率呈现倒"U"型趋势,当前处于低位,出口增长空间巨大,且国别和地区差异明显。进一步的检验结果表明:样本经济体制度质量对中国出口贸易效率的影响具有制度异质性和地域异质性,进口经济体的市场化水平、贸易开放度与中国出口贸易效率显著正相关,而政治环境、投资自由度则表现出负相关性,且在不同的子样本中存在差异。因此,中国应积极推进经济全球化,扩大对外开放,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和出口空间格局,以有效提高出口贸易效率。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潘子纯 马林燕 田蓬鹏 朱玉春
本文基于2002-2021年中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56国的农产品出口贸易数据,定量分析进口国突发性社会安全事件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发现:进口国突发性社会安全事件的发生抑制了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这一结果在经过调整样本及引入工具变量等检验后仍然稳健,以私人及其财产为目标的突发性社会安全事件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抑制作用更明显。进口国发生突发性社会安全事件后,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会转向与该国制度距离较近的国家。进口国政治全球化指数、进口国反恐行动水平、进口国加入“一带一路”倡议情况均缓解了突发性社会安全事件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负向影响。本文认为,中国的农产品出口企业应做好前期突发性社会安全事件预测与评估、提升危机处理能力,政府相关部门应客观识别突发性社会安全事件的异质性影响,国家层面应加强反恐行动国际协作,以缓解进口国突发性社会安全事件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消极影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苏珊珊 霍学喜
针对中国谷物进口国营贸易的贸易扭曲及福利损失问题,借鉴不完全竞争市场的贸易扭曲测度理论,构建中国主要谷物进口国营贸易关税等值模型,利用1992—2017年度进口贸易和国内价格等数据,评估基于不同关税配额分配方式的中国小麦、大米和玉米进口国营贸易的贸易扭曲程度及社会福利损失程度。结果表明,追求利润最大化经营目标可以有效矫正和降低三大谷物进口国营贸易的贸易扭曲和福利损失;行政化配额分配方式形成谷物进口市场的不同垄断程度,导致小麦进口国营贸易的贸易扭曲和福利损失最为严重、玉米次之、大米最小。为此,从优化配额分配方式、深化国营贸易企业市场导向改革视角,提出有效降低贸易扭曲程度、改善社会福利的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谢建国 周露昭
本文利用1992~2006年中国省区的面板数据,研究了国际R&D通过进口贸易对中国省区的技术溢出效果,结果表明:国际R&D通过进口贸易对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影响,国际贸易技术外溢主要是通过促进中国的技术进步而实现的,但是对技术效率的改进作用相对较小。研究结果同时显示:国际R&D通过进口贸易产生的技术溢出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进口贸易溢出效应呈现中、西部强而东部相对较弱的特点。经验研究表明,人力资本吸收能力因素显著影响了国外研发的技术外溢,而国内研发投入对中国技术效率的提高却起了相反的作用,因此,提高国内研发投入效率、加强人力资本培训将是近期中国政府一个基本的政策导向。
关键词:
进口贸易 吸收能力 技术溢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宏 郑琳凡 王春艳
笔者以我国服务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现状发现两者存在明显的非协调发展。通过相关检验和协整检验发现变量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和长期均衡关系;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发现短期内服务进口贸易对产业结构优化有负效应但其贡献在0附近波动,长期内服务进口贸易对产业结构优化有正响应且贡献次于服务生产和就业;同时发现,长期内服务就业对产业结构优化有正响应且其贡献仅次于服务生产自身。
关键词:
服务进口贸易 产业结构 贸易结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韶泽 婧赟
国际服务贸易的相关理论韶泽,婧赟国际贸易理论作为国际经济学理论框架的两大支柱之一,其理论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重商主义学说。然而,在国际贸易理论的创立和发展过程中,重商主义并没有获得其应有的历史地位。一般认为,国际贸易理论只是到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