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36)
- 2023(12443)
- 2022(10611)
- 2021(9707)
- 2020(8335)
- 2019(19389)
- 2018(19127)
- 2017(38026)
- 2016(19613)
- 2015(22108)
- 2014(21541)
- 2013(21385)
- 2012(19656)
- 2011(17523)
- 2010(17364)
- 2009(15691)
- 2008(15239)
- 2007(13055)
- 2006(11381)
- 2005(9765)
- 学科
- 济(85092)
- 经济(85011)
- 管理(60125)
- 业(58566)
- 方法(46920)
- 企(46246)
- 企业(46246)
- 数学(42250)
- 数学方法(41863)
- 贸(26052)
- 贸易(26038)
- 易(25364)
- 中国(23413)
- 财(22876)
- 农(20626)
- 业经(17528)
- 制(17270)
- 银(15257)
- 银行(15249)
- 行(14552)
- 务(14135)
- 财务(14099)
- 地方(14090)
- 财务管理(14068)
- 技术(14024)
- 融(13709)
- 金融(13707)
- 企业财务(13261)
- 农业(13100)
- 环境(11985)
- 机构
- 大学(279533)
- 学院(276831)
- 济(127062)
- 经济(124874)
- 管理(117632)
- 理学(102914)
- 理学院(102075)
- 管理学(100770)
- 管理学院(100256)
- 研究(81222)
- 中国(64578)
- 财(58815)
- 京(55365)
- 财经(48243)
- 经(44138)
- 科学(42984)
- 经济学(40794)
- 中心(39760)
- 江(37998)
- 经济学院(37509)
- 所(36432)
- 财经大学(36397)
- 业大(35051)
- 北京(33913)
- 农(33432)
- 研究所(32701)
- 商学(32573)
- 范(32382)
- 商学院(32276)
- 师范(32120)
- 基金
- 项目(189865)
- 科学(153228)
- 基金(143243)
- 研究(142665)
- 家(121993)
- 国家(121083)
- 科学基金(107162)
- 社会(95928)
- 社会科(91602)
- 社会科学(91582)
- 基金项目(75850)
- 省(71035)
- 自然(66607)
- 教育(65554)
- 自然科(65192)
- 自然科学(65178)
- 自然科学基金(64058)
- 划(59603)
- 资助(58333)
- 编号(58004)
- 成果(45954)
- 部(44320)
- 国家社会(41553)
- 重点(41421)
- 创(40382)
- 发(39934)
- 教育部(39740)
- 人文(39259)
- 创新(37785)
- 项目编号(36889)
- 期刊
- 济(122755)
- 经济(122755)
- 研究(78564)
- 中国(43557)
- 财(43055)
- 管理(41617)
- 学报(33037)
- 科学(32147)
- 融(27738)
- 金融(27738)
- 农(27183)
- 大学(27084)
- 学学(25275)
- 技术(24193)
- 财经(23485)
- 经济研究(22272)
- 教育(21423)
- 贸(20801)
- 业经(20491)
- 经(20140)
- 农业(18846)
- 问题(18231)
- 国际(17078)
- 图书(17052)
- 统计(15457)
- 理论(15356)
- 商业(14895)
- 策(14058)
- 技术经济(14033)
- 实践(13942)
共检索到3931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赵迪 张宗庆
随着开放环境下我国服务贸易增长和结构变化,细分服务进口知识外溢效应并据此而有差别地推动本土服务部门效率水平提升,既利于我国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也有利于增进居民服务消费的福利。在充分考虑服务分行业研发知识源异质性前提下,用面板数据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我国服务贸易进口存在较显著的知识外溢,对本土服务部门效率水平提升具有推动作用。在更高协同性要求下,服务产业间进口的知识外溢比服务产业内进口表现出更显著的效率水平提升作用。还需重点加强与欧美等发达市场更直接的联系,进而获得源于这些市场更高质量的服务贸易进口知识外
关键词:
服务进口 知识外溢效应 服务效率 协同性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英
通过利用中国与15个OECD成员国1999年~2006年双边服务贸易和直接投资的面板数据,运用加权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于中国服务部门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虽然影响程度较小,但贸易伙伴国在中国的直接投资显著阻碍了中国服务部门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关键词:
FDI 服务部门 产业内贸易 面板数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红梅 王林 黄艳
本文以1997—2015年中国各省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各省进口贸易的国际研发溢出及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对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效应的影响,并控制了各省研发资本、研发人员的投入。实证结果表明,进口贸易的国际研发溢出对各省的全要素生产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尤其是资本品的进口。国内研发资本只对技术进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研发人员越多越能带来技术效率的改善。分区域的回归结果表明,进口贸易的研发外溢只对东部区域的全要素生产率和西部区域的技术进步有促进作用,中部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主要来自于本区域内的研发资本投入。各省知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红梅 王林 黄艳
本文以1997—2015年中国各省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各省进口贸易的国际研发溢出及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对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效应的影响,并控制了各省研发资本、研发人员的投入。实证结果表明,进口贸易的国际研发溢出对各省的全要素生产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尤其是资本品的进口。国内研发资本只对技术进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研发人员越多越能带来技术效率的改善。分区域的回归结果表明,进口贸易的研发外溢只对东部区域的全要素生产率和西部区域的技术进步有促进作用,中部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主要来自于本区域内的研发资本投入。各省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越严格越有利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也能使进口贸易研发外溢资本,尤其是资本品进口贸易的研发外溢资本带动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建东
在我国利用国际技术溢出的诸多途径中,传统的国际贸易特别是进口贸易的作用已被普遍认可。随着近年来产业内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比重的提高,人们开始关注这一新贸易方式的技术溢出效应,但大部分现有研究都是基于行业内层面的分析,对产业内贸易的跨行业溢出效应的研究较少。本文使用1999—2008年我国制造业各行业的面板数据,对产业内贸易的跨行业技术溢出进行回归,结果表明产业内贸易在我国制造业各行业间的技术溢出虽然存在,但溢出效果有限。
关键词:
技术溢出 产业内贸易 行业间溢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健 赵迪 郑丹青
全球服务贸易的快速增长及其蕴含的创新知识,构成了开放条件下知识外溢的又一重要源泉。本文基于跨服务行业面板数据,在充分考虑行业研发知识源异质性前提下,经研究证实:中国服务贸易进口下的研发知识外溢效应是存在的,经由外溢结构分解,其不仅表现在产业内知识外溢效应方面,更体现在产业间知识外溢效应方面;由于技术禀赋差异和更高的协同生产要求,服务产业间知识外溢相对服务产业内知识外溢具有更显著的效率水平提升作用;研究最后亦证实,服务产业内、产业间知识外溢效应均存在明显的非线性作用规律,而这并没有妨碍两者的互补效应及其正向影响。
关键词:
服务贸易 进口 知识外溢 结构分解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程大中
本文基于1997~2005年的面板数据对中美两国服务部门产业内贸易的水平、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基本结论是:(1)在此期间中美服务部门产业内贸易的总体水平高达0.7957,以MIIT指数(即"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衡量的中美服务贸易的增长是产业内贸易型的。(2)分部门看,"客运服务"、"旅游"、"其他运输服务"的产业内贸易水平最高;但"金融服务"、"教育服务"、"商务服务、专业服务和技术服务"、"建筑工程咨询服务"以及"专利权利和特许费"等部门或项目的产业内贸易水平最低;产业内贸易水平上升明显的服务部门较少。(3)同时期的平均产业内贸易指数与MIIT指数正相关,表明对于具有相对...
关键词:
服务部门 贸易型式 产业内贸易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健 赵迪 李剑锋
在考虑国别和行业层面研发知识源构成情况异质性前提下,本研究基于制造与服务行业投入-产出关系表,构造了考虑制造业和服务业关联效应下的多样化进口技术外溢,并由此考察了其对我国相关产业部门效率水平提升的影响。分析证实:(1)在考虑本土产业间和产业内关联效应的情况下,进口技术外溢对我国各产业部门效率水平的提升作用均非常明显,关联效应起到了重要"催化"作用;(2)尤其关联效应下,相比各产业部门内直接进口技术外溢,无论制造业还是服务业,通过间接进口技术外溢获得的效率水平提升均更加突出;(3)受关联效应下的逆向需求和前向投入关联影响,制造业或服务业进口技术外溢均表现出对另一方效率水平提升更显著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进口 技术外溢 产业关联 效率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汪震 刘萍
世贸组织服务部门分类是服务贸易实现可操作性的根基,它界定了世贸成员服务承诺的范围,影响着服务贸易争端的胜负,关系到服务贸易规则的走向。本文回顾了现有服务分类的起源,总结了争端案件对于服务分类问题的启示,并对服务分类规则的谈判现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世贸组织 服务 部门 分类 争端解决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耿伟 左昊华
本文基于我国2000~2003年间制造业30个行业的数据,运用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验证了产业特征因素对我国水平与垂直产业内贸易形成的影响,以检验国际水平与垂直产业内贸易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只有资本密集度的检验系数与预期符号相悖。产品差异系数的符号虽然与预期一致,但对中国产业内贸易没有显著影响。厂商数目和外国直接投资(FDI)对中国水平产业内贸易与垂直产业内贸易都发挥着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张宝友
本文运用协整与格兰杰等方法从整体上对我国运输标准与运输服务贸易竞争力关系进行实证,结果发现:我国运输标准对其贸易竞争力具有积极促进作用;我国不同运输部门的标准对运输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海运部门标准对运输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力最大;运输标准对不同运输部门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程度也存在差异;对FDI作为我国运输市场开放程度的替代指标的研究发现,运输市场开放度的提高不仅不能提升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竞争力,反而起到了负作用。
关键词:
标准 运输服务贸易 竞争力 中国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龚静 尹忠明
在当前经济服务化、服务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本文从服务贸易成本的视角切入,利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的大样本数据对全球1995~2011年间40个经济体以及19个服务部门的服务贸易成本进行了广范围、多视角的测度。结果发现:(1)国际服务贸易成本表现出总体下降的动态演变趋势,且在不同经济体和部门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2)年均服务贸易成本最小和最大的经济体分别是卢森堡和土耳其;年均服务贸易成本最小和最大的部门分别是航空运输业和有雇佣人员的家庭服务;(3)服务贸易成本期末值下降幅度最大和最小的经济体依次是土耳其和中国台湾;服务贸易成本期末值下降幅度最大和最小的部门依次是除汽车摩托车外的商品批发代理销售业和房地产业。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龚静 尹忠明
在当前经济服务化、服务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本文从服务贸易成本的视角切入,利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的大样本数据对全球19952011年间40个经济体以及19个服务部门的服务贸易成本进行了广范围、多视角的测度。结果发现:(1)国际服务贸易成本表现出总体下降的动态演变趋势,且在不同经济体和部门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2)年均服务贸易成本最小和最大的经济体分别是卢森堡和土耳其;年均服务贸易成本最小和最大的部门分别是航空运输业和有雇佣人员的家庭服务;(3)服务贸易成本期末值下降幅度最大和最小的经济体依次是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崔日明 张志明
本文运用序列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基于2005-2010年行业面板数据,测算了中国服务业9个细分行业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增长率。在此基础上,利用FGLS和系统GMM方法从整体和分行业两个视角实证检验了进、出口对技术效率及其分解的影响。结果发现,就整体服务业而言,进口对技术效率及其分解均产生了显著正向影响,而出口的影响显著为负,进、出口对技术效率的影响主要通过影响规模效率来实现。由于传统和新兴服务业在行业特征及经营管理水平等方面存在的显著差异,以上结论在两类细分行业之间的表现不尽相同。
关键词:
服务贸易 技术效率 纯技术效率 规模效率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航 王乐
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优质产品进口对于促进内外循环畅通具有重要意义。进口品所含来源国技术属性除了影响进口主体生产率,还能够通过创新激励和横向技术启发渠道,对相关部门产生二次溢出。本文将我国工业行业数据与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三位数代码下分国别进口数据相匹配,实证检验进口品技术属性对水平和技术邻近行业的二次溢出。结果显示:第一,进口品技术属性对水平行业有显著的创新激励效应,但无法起到横向技术启发效应;第二,技术邻近行业可同时获得创新激励与横向技术启发效应,但主要是后者,即借助技术原理相通的进口品得到灵感触发或知识迁移;第三,提高国有资本比重有助于放大进口品技术属性对水平和技术邻近行业的创新激励,但难以通过放大横向技术启发使技术邻近行业实现更快的技术进步。面对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大的现实压力,我国应加强利用高质量进口提供的竞争压力、创新激励和学习窗口,促使进口品蕴含的优质创新要素通过国内大循环充分溢出,推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内外一体的标准对接、人员流动、监管认证,发挥国有资本在开放创新中的引领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出口贸易的技术外溢效应:基于三部门模型的实证研究
不同贸易方式技术溢出效应的比较——基于我国1987-2008年数据的实证研究
人力资本、研发强度与进口贸易技术溢出——基于我国吸收能力的实证研究
进口贸易、R&D溢出与相对工资差距:基于我国制造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自主研发、服务贸易进口溢出对生产率影响的比较分析——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国货意识、品牌特性与消费者本土品牌偏好——一个跨行业产品的实证检验
国际产业转移、实际有效汇率与进口贸易——基于我国1982-2007年数据的实证研究
中国服务业增长的制度因素分析——基于拓展索洛模型的跨地区、跨行业实证研究
全球价值链分工条件下的贸易增加值核算——基于制造业的跨国跨行业比较分析
国际R&D溢出与工业能源效率——基于进口贸易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