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94)
- 2023(12351)
- 2022(10741)
- 2021(10047)
- 2020(8592)
- 2019(20502)
- 2018(20009)
- 2017(37659)
- 2016(19989)
- 2015(22865)
- 2014(22780)
- 2013(22463)
- 2012(20603)
- 2011(18466)
- 2010(18250)
- 2009(16898)
- 2008(16741)
- 2007(14318)
- 2006(11957)
- 2005(10478)
- 学科
- 济(83832)
- 经济(83754)
- 管理(55598)
- 业(55270)
- 方法(44605)
- 企(42788)
- 企业(42788)
- 数学(39781)
- 数学方法(39301)
- 贸(24513)
- 贸易(24502)
- 易(23823)
- 中国(22451)
- 财(21783)
- 农(21515)
- 业经(16903)
- 学(15708)
- 地方(15385)
- 农业(14036)
- 制(13970)
- 务(13805)
- 财务(13760)
- 财务管理(13726)
- 企业财务(12901)
- 理论(11948)
- 银(11920)
- 银行(11895)
- 技术(11765)
- 和(11761)
- 融(11674)
- 机构
- 大学(282660)
- 学院(281317)
- 济(121141)
- 经济(118825)
- 管理(112673)
- 理学(98195)
- 理学院(97206)
- 管理学(95433)
- 管理学院(94905)
- 研究(90593)
- 中国(68426)
- 京(57766)
- 科学(54630)
- 财(53306)
- 农(45199)
- 所(44260)
- 中心(43916)
- 财经(43416)
- 业大(41737)
- 江(40526)
- 研究所(40388)
- 经(39569)
- 经济学(37825)
- 农业(35784)
- 北京(35348)
- 范(35110)
- 师范(34758)
- 经济学院(34508)
- 院(32926)
- 财经大学(32346)
- 基金
- 项目(195840)
- 科学(154638)
- 基金(144303)
- 研究(141242)
- 家(125627)
- 国家(124641)
- 科学基金(107775)
- 社会(91146)
- 社会科(86615)
- 社会科学(86592)
- 基金项目(76349)
- 省(75620)
- 自然(70015)
- 自然科(68482)
- 自然科学(68463)
- 自然科学基金(67253)
- 教育(65219)
- 划(63724)
- 资助(59445)
- 编号(57557)
- 成果(45638)
- 重点(43866)
- 部(43864)
- 发(41252)
- 创(40897)
- 科研(38671)
- 国家社会(38625)
- 创新(38267)
- 教育部(38034)
- 课题(37646)
- 期刊
- 济(119586)
- 经济(119586)
- 研究(76022)
- 中国(49797)
- 学报(43738)
- 财(41797)
- 科学(38709)
- 农(38650)
- 管理(38099)
- 大学(33262)
- 学学(30932)
- 农业(26534)
- 技术(25460)
- 教育(24390)
- 融(22512)
- 金融(22512)
- 经济研究(21161)
- 财经(20492)
- 业经(19793)
- 贸(19160)
- 图书(19150)
- 经(17707)
- 问题(16987)
- 统计(16392)
- 国际(16190)
- 业(14815)
- 策(14539)
- 理论(14201)
- 技术经济(14181)
- 商业(13843)
共检索到4056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成柏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服务贸易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程度的主要标志。服务贸易在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文章以1982—2006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采用协整和误差修整模型揭示了我国服务贸易变化与就业增长之间的内在依存关系,表明服务进口对就业人数的增长具有促进作用。文章通过建立计量模型考察了在此期间我国服务贸易对就业增长的影响程度。
关键词:
服务贸易 就业 协整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徐佳蕾 汲伟玮 熊德平
本文运用了中国1983—2009年的时序数据,实证了中国农业投资与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关系。结果显示:财政支农增长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但对中国农产品的进口贸易却是负面效应;农户投资的发展对农产品进口贸易发展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农业外商直接投资的提高不管是对农产品出口还是对农产品进口贸易发展都有着显著的抑制效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两者关系作出了解释,并依此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杨凤美 肖红
文章分别对香港1980~2009年服务贸易进出口额,金融服务、旅游服务、贸易及物流服务、专业服务及其他工商业支援服务四个主要部门体系的服务进出口与GDP的数据进行了计量分析,得出结论:服务贸易出口促进了香港经济的增长,进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明显;四个部门的服务贸易进出口对经济增长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服务贸易结构不尽合理,应采取措施进一步扩大服务贸易,并促进新兴服务业的发展。
关键词:
服务贸易 经济增长 结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韩振国 王玲利
本文分别对我国1985-2006年服务贸易出口总额,旅游、运输、其他商业服务三个部门服务出口与GDP的数据进行了图示分析和OLS回归分析,并得出结论如下:服务贸易出口是经济增长的原因;三部门服务贸易出口对经济增长有不同程度的贡献;我国服务出口占世界服务出口的比重太低;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不尽合理,应采取措施进一步扩大服务出口,并培育新兴服务业的发展。
关键词:
服务贸易 经济增长 出口结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马慧敏
本文以1989-2004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采用VAR模型揭示了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依存关系,并进一步通过建立计量模型考察了在此期间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关键词:
出口商品结构 经济增长 VAR模型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陈银娥 魏君英
文章使用了1997~2007年中国服务业外包和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及工资水平等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了对外服务承接和对外服务发包对中国就业结构及工资水平的影响。作者发现总体上服务外包对就业结构和工资水平存在正的净效应,其中对外服务承接影响更为明显。国际服务外包对各产业就业与工资水平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这可能会制约国际服务外包的就业扩展效应。作者认为,只有消除劳动力产业间自由流动的各种制约因素,才能更好地发挥国际服务外包的就业扩展效应。
关键词:
国际服务外包 就业结构 工资水平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薇 李兆青
文化贸易不仅对提升一国国际形象和国际竞争力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逐渐成为各国关注的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利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理论,运用1996~2009年数据,分析了文化贸易和中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得出如下结论:文化贸易进口、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均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且文化贸易出口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
关键词:
文化贸易 经济增长 协整 误差修正模型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吕海霞
本文构建了以工业制成品和初级品出口的相对比重衡量的贸易结构指标,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协整回归分析,发现我国贸易结构和经济增长间存在正相关的单向因果关系,贸易结构每提高1个单位,实际GDP增长率提高0.01个单位,而经济增长对贸易结构的影响没有得到实证支持。因此,我国应加快贸易增长方式转变,逐步调整和优化贸易结构,进一步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件值。
关键词:
贸易结构 经济增长 外贸发展方式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曾国平 刘娟 曹跃群
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与就业之间存在相对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出口对就业的影响在短期上有促进作用,长期上有冲击作用;而进口对就业在短期上有滞后的促进作用,长期上有稳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对外贸易 就业 动态效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彩霞
文章研究农业外商直接投资的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效应,运用协整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就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农产品贸易商品结构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与农产品出口贸易之间存在互补关系,无论是初级农产品贸易还是农产品加工贸易,这种互补关系都是确定的。从长期来看,外商直接投资有利于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的优化,短期内外商直接投资对农产品加工出口贸易促进作用有限。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张珺 张雨露
国际服务外包作为全球服务产业转移的新浪潮为接包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提供了一次重要契机。本文采用中国1991-2010年时间序列数据,利用回归分析对中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与产业结构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表明中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能够显著地提高服务业的产业水平值,但是对整体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第二产业的拉动作用不显著。
关键词:
国际服务外包 产业结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董有德 马力
本文就我国不同部门服务贸易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三个部门的服务贸易均通过增加人均资本,加速制度改革和技术进步的途径来促进人均产出,但人力资本对人均产出的影响却很不明显,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服务贸易 经济增长 人力资本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熊启泉 张琰光
本文根据出口扩展型总量生产函数模型,利用1982~2006年的GDP、服务贸易进口、出口、进出口、资本投入以及劳动投入的数据,分析中国服务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结论表明,1983~2006年中国服务贸易总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平均为18.90%,中国服务贸易总体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低,其中服务贸易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大于进口的贡献。文章最后得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汉君
汇率是影响贸易条件的要素之一,在当前人民币升值背景下,研究人民币的汇率变化对我国贸易条件的影响显得非常必要。文章依据2005年7月到2008年6月的月度时间序列数据,利用协整分析、格兰杰检验等方法研究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贸易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汇率与贸易条件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汇率对于贸易条件的影响过程符合J曲线效应;汇率是贸易条件的格兰杰原因被接受。
关键词:
协整分析 格兰杰检验 有效汇率 贸易条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郭健全 张鹏
本文通过采用1979年~2011年的数据,实证分析了城镇化率对我国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化率与我国城乡居民消费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但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而且实证表明城镇化率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有很强的正效应,其中对城市居民平均消费影响更为显著,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不显著,原因可能是城镇化发展使农村相对富裕居民市民化,农村剩余居民消费能力难以快速填补"富裕居民的流失"。
关键词:
城镇化率 城市居民消费 农村居民消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加工贸易的就业效应——基于行业面板数据的检验
中国农村金融效率与农产品对外贸易——基于1982-2009年数据的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分析
国际物流绩效的贸易效应分析——基于Heckman模型的实证检验
我国对外贸易就业效应的区域差异分析——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检验
中国价格贸易条件变动趋势与出口商品结构——基于1981-2007年的时序数据的研究
我国服务贸易就业效应的区域差异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服务贸易开放对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传导机制检验——基于技术促进路径的中介效应分析
出口退税与我国贸易出口增长——基于时间序列数据的协整分析和政策效应检验
环渤海地区农村居民消费固定时序效应计量分析与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