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58)
- 2023(12364)
- 2022(10368)
- 2021(9427)
- 2020(7765)
- 2019(17604)
- 2018(17052)
- 2017(32122)
- 2016(16669)
- 2015(19053)
- 2014(17868)
- 2013(18010)
- 2012(16671)
- 2011(15063)
- 2010(15025)
- 2009(14028)
- 2008(13592)
- 2007(11785)
- 2006(10059)
- 2005(8946)
- 学科
- 济(75032)
- 经济(74976)
- 业(59821)
- 管理(56984)
- 企(47909)
- 企业(47909)
- 方法(36191)
- 数学(32514)
- 数学方法(32357)
- 中国(23962)
- 技术(20902)
- 农(18533)
- 财(18300)
- 贸(17510)
- 贸易(17491)
- 易(17145)
- 业经(15830)
- 制(13971)
- 技术管理(13695)
- 融(12633)
- 金融(12633)
- 银(12625)
- 银行(12612)
- 农业(12423)
- 行(12178)
- 地方(11327)
- 务(11173)
- 财务(11152)
- 财务管理(11133)
- 企业财务(10662)
- 机构
- 大学(238261)
- 学院(235585)
- 济(112619)
- 经济(110855)
- 管理(97689)
- 理学(84806)
- 理学院(84037)
- 管理学(83216)
- 管理学院(82735)
- 研究(80044)
- 中国(63229)
- 京(49643)
- 财(48546)
- 科学(41958)
- 财经(39277)
- 所(37603)
- 中心(36533)
- 经济学(36261)
- 经(36144)
- 研究所(33895)
- 江(33065)
- 经济学院(32792)
- 北京(31887)
- 农(29880)
- 财经大学(29489)
- 院(29130)
- 范(28751)
- 业大(28686)
- 师范(28550)
- 商学(27727)
- 基金
- 项目(159403)
- 科学(129474)
- 研究(121849)
- 基金(119825)
- 家(102965)
- 国家(102163)
- 科学基金(89643)
- 社会(83311)
- 社会科(79394)
- 社会科学(79378)
- 基金项目(61794)
- 省(59107)
- 教育(56001)
- 自然(53934)
- 自然科(52818)
- 自然科学(52810)
- 自然科学基金(52014)
- 划(49815)
- 资助(48583)
- 编号(46974)
- 创(39172)
- 成果(38097)
- 部(37635)
- 国家社会(36431)
- 创新(35738)
- 重点(35578)
- 发(34639)
- 教育部(33625)
- 人文(32508)
- 课题(32368)
- 期刊
- 济(114733)
- 经济(114733)
- 研究(73544)
- 中国(49803)
- 管理(38322)
- 财(36523)
- 科学(29910)
- 学报(28351)
- 教育(26902)
- 农(25561)
- 技术(23601)
- 大学(23280)
- 融(23244)
- 金融(23244)
- 学学(21328)
- 经济研究(21147)
- 财经(20221)
- 农业(18173)
- 经(17563)
- 业经(16621)
- 贸(15799)
- 问题(14643)
- 技术经济(14476)
- 国际(14040)
- 世界(13812)
- 图书(13525)
- 科技(12476)
- 业(12363)
- 坛(11782)
- 论坛(11782)
共检索到3556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崔日明 宋换换 李丹
当前中国正处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本质所在。本文利用WIOD数据库,测算了中国制造业生产投入的服务质量水平,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投入服务质量对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投入服务质量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区分投入服务来源后发现,投入的国内外服务质量均能显著促进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但国外服务质量的促进效果更明显;区分投入服务结构后发现,不同类型服务质量都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具有正向效应,但信息通讯和金融保险服务质量的效应更显著;区分制造业要素密集度后发现,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投入的服务质量促进了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而知识密集型则表现出抑制作用;机制分析发现,技术创新是投入服务质量影响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的重要作用渠道。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旭 邱斌 刘修岩 李松林
本文基于制造业出口企业面板数据从多中心结构视角探讨了区域空间结构对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动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多中心结构对中国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存在先抑后扬的U型特征,在区分了企业所处城市规模、行业要素密集度和生产规模的差异之后,此结论依然稳健。同时,本文测算结果显示,目前中国大约有1/3省份的全球价值链地位已处于随多中心结构发展而上升的阶段。此外,区域内多中心城市网络能够通过推动市场一体化、促进要素流动以及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等途径提高企业的全球价值链地位。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彬 高敬峰 宋玉洁
在数字经济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交汇时期,研究数字技术如何影响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对于打造贸易强国和发展高质量经济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从生产要素角度提出衡量全球价值链分工新思路,并使用投入产出表对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程度及中国各行业使用的数字技术进行测算。研究结果显示,数字技术显著促进了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程度,并且中国使用国内数字技术更能促进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此外,数字技术的使用对于中国参与欧盟地区全球价值链分工、农业采选业和制造业以及复杂全球价值链分工的促进作用更大。中国应重视发展国内数字技术,发掘国外数字技术潜力,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带来的机遇和机会,进一步深化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程度。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邵朝对 苏丹妮
技术差距是决定地区间贫富差距的关键因素,探讨日益兴起的国内价值链与地区间技术差距之间的关系对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至关重要。利用2002年和2007年中国30个省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本文将省份两两配对进行研究发现:国内价值链贸易缩小了地区间技术差距,而在考虑国内价值链贸易之后,区际双边贸易则扩大了地区间技术差距,反映出国内价值链贸易主导了区际贸易的技术差距缩减效应;这一结论在以方言异同、遗传距离、地理距离为工具变量的内生性检验中仍然成立。生产率动态分解进一步显示,通过促进资源再配置效率的空间收敛是国内价值链贸易缩小技术差距的重要途径。同时,国内价值链贸易的技术差距缩减效应在初始技术差距较大的省份间、国内价值链位置差异较大的省份间以及东部和中西部省份间更强。最后,纳入全球价值链后发现,国内价值链贸易对全球价值链贸易参与不平衡带来的技术差距具有矫正作用,而传统区际贸易则放大了传统对外贸易依赖差异造成的技术差距。总体而言,本文从国内价值链这一全新视角为探索新时代中国技术差距收敛和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可行的实践路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铭
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是中国提升全球价值链地位的重要驱动力。选用2010-2020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从影响机制、非线性特征和空间溢出视角,探析人力资本结构对全球价值链攀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结构对全球价值链攀升具有显著推动作用。作用机制显示:技术创新是促进全球价值链攀升的重要动力。门槛模型表明:人力资本结构与全球价值链地位不存在非线性关系,但与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存在非线性关系。空间模型显示:人力资本结构对全球价值链地位和嵌入程度均存在显著空间溢出效应,且本地人力资本结构对邻近地区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的正向影响大于本地区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基于此,应深化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健全技术创新的市场传导机制、发挥地区强大示范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朱勤 周祥祥
数字贸易发展为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带来重要机遇和动力。文章测度了2013~2017年中国257个地级市数字贸易发展水平,以出口技术复杂度衡量全球价值链地位,研究了数字贸易对于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城市数字贸易发展显著促进了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门槛效应检验显示,该影响呈现边际递减的非线性特征。经过跨境电商试点政策多期DID检验及Bartik工具变量等检验,研究结果依然稳健。机制研究表明,城市数字贸易发展促进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的两条路径分别是技术创新和成本节约;相对于成本节约效应,技术创新效应需要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异质性检验表明,城市地理区位、所属城市群、城市层级的差异都会影响研究结果;对中国西部地区、稳定型城市群及四五线城市而言,数字贸易发展对于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的影响明显,说明数字贸易发展具有重要的普惠效应。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梁碧波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郑丹青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迅速发展改变着全球价值链的格局。本文利用2004—2011年中国微观企业数据,采用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倍差法全面评估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价值链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与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之间存在显著的因果效应,对外直接投资明显促进了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提升,并呈现出递增的持续滞后效应;不同类型对外直接投资的价值链效应存在显著差异,投资发达国家相对于发展中国家表现出更大的价值链升级效应,当地生产型企业的价值链推升效应明显大于商贸服务型;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表现出超过整体平均水平的价值链分工地位促进效应。本文研究为中国继续有效推进企业"走出去"战略,逐步构建以中国企业为主导的全球价值链提供了有力的微观经验支撑。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宏亮 张为付
利用WIOD世界投入产出与中国制造业面板数据,从全球生产网络视角分析数字化投入对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网络地位的影响。结果发现:第一,数字化投入显著促进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网络地位攀升,表现为数字化投入强度越大,行业全球价值链网络中心度越高;第二,产业链自主可控通过增强制造业关键链节的控制力和国内供给率从而对数字化投入与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网络地位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而贸易壁垒限制要素跨境流动,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数字化投入的促进效应;第三,异质性检验显示,数字化投入对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影响更为明显,并且数字基础设施投入有利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网络地位攀升,但数字媒体及交易投入的影响有限;第四,机制检验发现,数字化投入带来的成本降低和资源错配缓解效应是提升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网络地位的渠道。研究结论为推进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以及增强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提供了经验证据与政策依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伟 薛景
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空间集聚及污染扩散都有可能会造成空间相关性和异质性,为了克服传统计量方法分析区域问题时产生偏误,本文构建了空间计量模型,采用2001—2012年间我国30个省市的工业行业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对工业行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表明:全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环境规制强度对工业行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呈现U型关系,即随着环境规制强度的由弱变强,对技术创新水平产生先降低后提高的影响,而在中部地区,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呈现线性关系,没有统计意义上的显著U型关系。因此,我国应适当提高环境规制强度,灵活运用各种规制工具,加强环境规制政策与技术创新政策的交互,并根据地区特点制定差异化...
关键词:
环境规制 技术创新 工业行业 空间计量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赵玉林 高裕
随着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换,提升高技术产业在全球价值链的分工地位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依据2002-2016年湖北省高技术产业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方法实证分析创新要素对高技术产业价值链地位的影响,揭示技术创新驱动高技术产业全球价值链升级机制,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创新驱动高技术产业全球价值链升级路径。研究发现:基础创新、产品创新和创新绩效对于提升高技术产业在全球价值链的分工地位具有重要作用。其中,产品创新的贡献最为显著,基础创新和创新绩效都有明显贡献,政府支持有待加强,企业家精神亟待培育;技术创新驱动高技术产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中介效应因创新要素而异,基础创新主要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创新绩效主要通过提高产业效率和增加产业效益,产品创新则通过产业效率提升、产业结构升级、产业效益增加来提升价值链地位。
关键词:
技术创新 高技术产业 全球价值链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亮雄 林子月 王贤彬 肖霞
在全球范围内日益增强的“机器换人”趋势,不仅促进当前全球化的生产组织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变革,还对全球价值链的动态演化产生重大影响。本文运用双边随机前沿分析法,测算全球价值链议价能力指数,选取2002—2019年71个经济体12个行业的面板数据,结合理论推导和实证分析,检验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工业机器人应用对经济体各行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有正向促进效用,且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究其机制,工业机器人应用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该效用在资本相对充裕、制度环境相对稳定的经济体和资本密集型行业上表现得更为明显。本文深化了对于工业机器人应用如何影响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理解,为制造业智能化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政策参考。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彭
绿色技术创新是中国扭转制造业全球价值链“高端封锁”和“低端锁定”的重要抓手。基于OECD投入产出数据与世界银行STRD数据,利用全球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和面板模型,实证探讨绿色技术创新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攀升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技术创新数量和绿色技术创新质量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攀升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中绿色技术创新质量促进效应更为明显,且这一结论在考虑内生性及多种稳健性之后仍然成立;绿色技术创新对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东部地区、国有企业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攀升的影响效应更强。据此,应夯实基础,完善价值链绿色创新体系;兼顾全局,实施差异化创新激励措施;聚焦重点,引领绿色核心产业崛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远记 韩存
文章以A股“专精特新”上市企业2009—2021年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爬虫软件对样本企业年报的关键文本进行分析,构建了衡量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的指标,实证检验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市场价值的影响及中介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正向影响企业市场价值,且对企业市场价值有异质性影响;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投入和技术创新质量,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投入在数字化转型与市场价值之间存在中介机制,但技术创新质量存在“遮掩效应”。上述结论经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信超辉 毛艳华
文章从金融发展视角探讨外资进入是否导致中国全球价值链地位的“低端锁定”。在分析金融发展约束下外资进入对东道国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机制基础上,利用2003~2016年中国282个地级市城市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金融发展通过融资效率、风险投资和价值发现渠道制约外资技术溢出,外资进入对中国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金融发展门槛效应,特别是在金融发展水平较低时,外资进入显著地加剧了中国全球价值链地位的“低端锁定”;随着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外资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开始显现,对中国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有显著的推动作用,考虑内生性和动态性问题后,结论依然成立。文章还发现,当前我国大部分城市金融发展仍未达到外资进入促进中国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的最优水平。研究结论可对于“十四五”规划期间推动中国贸易高质量发展和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带来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数字贸易如何影响全球价值链位置攀升?——基于RCEP框架内国家的经验证据
产业上游度、出口品质与全球价值链攀升——中美“悖论”的经验证据及启示
绿色技术创新、媒体关注与企业价值——来自重污染行业的经验证据
市场结构、行政壁垒与技术创新——来自中国高技术产业的经验证据
技术创新与全球价值链升级
双向FDI与全球价值链韧性:来自跨国数据的经验证据
研发双循环溢出、价值链攀升与制造业技术跃迁——来自2008—2020年的经验证据
国有股权能够推动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企业异质性、公司治理与技术创新——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数字化转型、政府补助与企业技术创新——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