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16)
2023(9236)
2022(7060)
2021(6667)
2020(5298)
2019(12112)
2018(12376)
2017(23812)
2016(12982)
2015(15203)
2014(15226)
2013(14182)
2012(12236)
2011(10891)
2010(11197)
2009(10218)
2008(9852)
2007(8722)
2006(7865)
2005(7108)
作者
(34531)
(28618)
(28530)
(27402)
(18323)
(13416)
(13044)
(11047)
(10977)
(10299)
(9798)
(9740)
(9141)
(9102)
(8784)
(8599)
(8571)
(8501)
(8354)
(8141)
(7202)
(7123)
(6928)
(6527)
(6489)
(6484)
(6382)
(6305)
(5811)
(5617)
学科
(49922)
经济(49880)
(34042)
管理(33506)
(24630)
企业(24630)
方法(21852)
数学(19625)
数学方法(19117)
中国(17376)
(15391)
业经(12837)
农业(10190)
理论(10159)
地方(9993)
(9837)
(9308)
教育(9241)
(9052)
贸易(9045)
(8802)
(8259)
工作(8236)
教学(7961)
(7887)
(7782)
银行(7776)
(7474)
服务(7322)
技术(7179)
机构
大学(175455)
学院(173308)
(66381)
管理(66288)
经济(64697)
理学(57040)
理学院(56453)
研究(55319)
管理学(54964)
管理学院(54670)
中国(41182)
(37291)
科学(33462)
(29903)
(26811)
(26465)
中心(25612)
(25273)
师范(25060)
(25057)
业大(24285)
研究所(23937)
北京(23650)
财经(23617)
(21823)
(21437)
(20764)
技术(20088)
经济学(19945)
师范大学(19777)
基金
项目(116977)
科学(92372)
研究(89659)
基金(82064)
(70360)
国家(69763)
科学基金(60555)
社会(56216)
社会科(53173)
社会科学(53157)
(47480)
教育(43697)
基金项目(42164)
(39431)
编号(38829)
自然(37396)
自然科(36614)
自然科学(36611)
自然科学基金(35912)
资助(33708)
成果(32611)
课题(27723)
重点(26664)
(25740)
(25066)
(24841)
项目编号(24046)
大学(23951)
(23192)
创新(22922)
期刊
(73867)
经济(73867)
研究(53010)
中国(39573)
教育(32659)
管理(25031)
学报(24973)
(24250)
科学(22810)
(22326)
大学(21184)
学学(18213)
技术(17567)
农业(16582)
(14914)
金融(14914)
图书(13988)
业经(13532)
经济研究(12572)
财经(11337)
书馆(10168)
图书馆(10168)
(9901)
问题(9600)
统计(9525)
(9196)
职业(9001)
(8594)
商业(8262)
技术经济(8128)
共检索到2633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江赛蓉  
以人才培养和新知探索为己任的大学有着不同于政治行政组织或工业经济组织的组织特性和运行逻辑。但是,我国大学却直接移植和套用了政治行政组织或工业经济组织的"管理行政模式"来进行管理,这是我国大学"行政化"的根源所在。大学"去行政化"绝非等同于取消行政管理,回归"教授治校",而是在于应该确立"管理即服务"的新理念,以此来构建适合大学组织和大学活动特性的"服务行政模式"。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胡其图  
高校内部行政化是指高校内部的行政权力在各种权力中居主导和支配地位。本文从制度主义的基本逻辑对我国高校内部"去行政化"问题进行分析,揭示高校内部行政化的问题所在,通过澄清当代大学制度的本质和精神内涵,为推进高等教育法治建设,完善大学制度提出建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毛成  蔡玲丽  赵春鱼  
本文基于服务行政的视角,概括了高校服务行政有限、法治、民主、有效等特征。提出构建高校"服务行政"模式,要树立科学的行政价值观和绩效观,处理好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建立健全"服务行政"制度、推进民主管理和决策及提高服务行政效率。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丁三青  
大学"去行政化"的争论,并非始于今日,可以说,它在近十年来一直被关注着。尤其是部分大学主要领导明确"副部长级"之后,大学"去行政化"的争论就变得更加热烈了。只不过以往的争论基本是在学者之间,属于"潜入水底"的讨论。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荣司平  
大学"行政化"的形成有着复杂的历史因素和现实因素,是必须要克服的倾向。大学"去行政化"有着特定的内涵,必须严格区分两种不同的含义。大学"去行政化"不是弱化"行政",而是要加强、改进行政,实现科学行政,高效行政。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许文  
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主要存在三种权力,即党委权力、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研究发现,高校行政化倾向严重、内部权力配置失衡、学术权力组织体制不健全、学术权力地位下降及学术自律倒退等是制约创新型人才生成的重要因素。文章指出,本着三元权力适当分离、互相监督、公平配置教育资源、兼顾效率的原则,重构高校党委领导下的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均衡模式,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是实现人才培养功能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由之路。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立国  赵义华  黄海军  
高校"行政化"是指高校作为学术性组织的特性被忽视,用行政的手段和思维管理高校。高校"行政化"可概括为外部"行政化"和内部"行政化"两个方面。高校"去行政化"的本质是按高等教育的规律办学。去行政化的具体途径包括转变政府管理教育的职能和方式以理顺政府与高校的关系,高校要建立符合教育规律和学术规律的内部治理结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长乐  
在大学"去行政化"的争论中,一方认为大学中的行政权力过度膨胀,应该进行"去行政化"的活动,另一方则强调大学不能弱化行政管理,认为"去行政化"在目前不合时宜。我国现代大学的制度和文化历史表明,在哲学理论和国家观念的层面上提高对大学本质的认识,是解决问题的思想前提。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建华  
行政化是我国大学的痼疾,能否去行政化事关我国大学的未来。在我国,大学行政化的外在表现是行政级别化,但其根子却在于学术对于政治的依附以及行政对于学术的吸纳。我国大学行政化的本质是政治权力和行政权力对于学术权力的压制,官僚文化和行政文化对于学术文化的强制;在行政级别的外壳下,我国大学真正缺失的是大学自治的制度与学术自由的精神。我国大学的行政化绝非政策的失误,而是政府有意为之和学术场域自我异化的结果。在我国大学转型的过程中,去行政化首先要取消大学的行政级别,然后再通过制度设计将学术与政治、行政与学术进行合理区分与重构,以抑制大学里的官僚文化与行政文化,张扬学术权力,恢复大学尊严,最终让大学回归大学,...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康健  
一老百姓都知道,温家宝总理有很深厚的教育情结,情结背后有深思熟虑的教育理念。他担任总理,领导国务院的工作,对行政体制改革当有很全面的思考。他如此明确地提出教育体制中行政化倾向的问题,是十分值得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深思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敏  周德春  孙淑艳  
高职院校内部管理"去行政化"必须以法治建设为保障,确立高职院校是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独立法人实体地位,实行依法治校的改革路径。高职院校"去行政化"改革过程要切实遵循职业技术教育规律,注重发挥基层组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将高度集权管理逐步向分权管理转变,最终从根本上解决使学术和行政都回归本位的"去行政化"命题。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韩建华  叶志坚  
本文认为,过度的行政化倾向和办学自主权的不足,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始终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推行高校"去行政化"改革,首先要明晰高校"去行政化"的内涵和历史渊源;其次,要打破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的泛行政化,实行内部管理体制和方式的民主化,保证高校学术事务能够自由、民主。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刘少雪  
中国近代大学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过程的起点,它的产生被赋予了过高的政治性目的,从而掩盖了大学本来应该具有的学术性目的。因此,中国近现代大学自产生之日起,就有很浓厚的行政化管理色彩。本文主要对我国近现代大学的行政化管理色彩的源头进行了梳理,并结合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讨论大学的行政化管理模式是否已经成为一种必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廖小平  
大学要"去行政化",必先对大学的"行政化"有所反思。大学行政化的实质是大学由一个教育学术机构蜕变或异化成了一种行政官僚机构;大学机构的级别化、大学组织的科层化和大学管理者的官僚化是判断大学行政化的三大依据。大学行政化的形成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因素加以剖析,并须看到大学外部的行政权力对大学行政化形成的特殊作用和影响。大学行政化的效应和后果是全面而系统的,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错位及盛行于大学的官本位、办学资源的行政化配置、学校和教师的尊严受损、行政权力导致的学术腐败、大学精神的沦落、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阻碍等是大学行政化的主要后果。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别敦荣  徐梅  
学术性是现代大学的本质属性。行政化导致我国大学背离了其学术组织的本质属性,集中表现在大学组织特性迷失、精神异化以及教育主体缺位等方面。现代大学是一个特殊的学术共同体,其核心功能在于培养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才,其永恒的价值在于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其精神品格表现为自由与独立。推行去行政化改革,回归现代大学本质,坚守学术本位价值、学术组织责任和学术逻辑导向,高扬现代大学精神,是我国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创建高水平乃至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由之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