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29)
2023(12854)
2022(11242)
2021(10278)
2020(8867)
2019(20861)
2018(20640)
2017(39931)
2016(21858)
2015(24872)
2014(25103)
2013(25343)
2012(23574)
2011(21326)
2010(22102)
2009(20977)
2008(21326)
2007(19682)
2006(17492)
2005(16417)
作者
(63156)
(52742)
(52632)
(50566)
(33774)
(25306)
(24237)
(20303)
(19809)
(19248)
(17995)
(17837)
(16972)
(16957)
(16741)
(16589)
(15956)
(15523)
(15509)
(15357)
(13516)
(12918)
(12903)
(12085)
(11973)
(11965)
(11937)
(11847)
(10910)
(10365)
学科
(88931)
经济(88804)
管理(67114)
(63220)
(51830)
企业(51830)
方法(38534)
数学(32736)
数学方法(32364)
(29770)
中国(25041)
(24050)
(23766)
(22020)
税收(20546)
(20365)
业经(19485)
(18879)
(17719)
贸易(17705)
(17163)
(17063)
银行(17027)
(16870)
财务(16826)
财务管理(16784)
地方(16729)
(16247)
(16081)
金融(16076)
机构
大学(318198)
学院(313996)
(131815)
经济(128772)
管理(119136)
研究(106174)
理学(100128)
理学院(99027)
管理学(97440)
管理学院(96803)
中国(85155)
(71866)
(67689)
科学(61008)
(53996)
财经(53792)
(51809)
中心(49903)
(49502)
(48398)
研究所(47563)
北京(43496)
业大(42231)
经济学(41210)
(40648)
(40501)
师范(40298)
财经大学(39516)
农业(38377)
(37581)
基金
项目(193630)
科学(151867)
研究(145502)
基金(139887)
(120112)
国家(119101)
科学基金(101957)
社会(92375)
社会科(87442)
社会科学(87411)
(74712)
基金项目(72909)
教育(67703)
自然(63300)
(62786)
自然科(61847)
自然科学(61826)
编号(61282)
自然科学基金(60733)
资助(57820)
成果(53316)
(43871)
重点(43532)
课题(41885)
(40839)
(40044)
(39992)
(38555)
项目编号(38274)
教育部(38176)
期刊
(153447)
经济(153447)
研究(103762)
中国(70396)
(59568)
学报(46735)
管理(44849)
(44735)
科学(41338)
教育(37449)
大学(35736)
(35414)
金融(35414)
学学(32825)
农业(28554)
财经(27512)
技术(27400)
经济研究(24463)
(23630)
业经(23021)
问题(20163)
图书(20084)
(18828)
(17960)
理论(16606)
(16428)
(15723)
国际(15656)
技术经济(15374)
(14959)
共检索到5069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蒋震  
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更加有效发挥税收制度在维护全国统一大市场中的功能作用,将成为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着力点。本文对税收制度与产权制度、市场分工、全球分工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理论分析,进而提出税收制度应更好发挥产权保护、促进市场分工、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深化改革思路。本文还提出,税收征管制度是税收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与深化税收征管制度改革是双向互动的关系,税收征管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将有利于更好维护全国统一大市场。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蒋震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应以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作为深化税制改革的核心导向和战略方向,更加全面系统理解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对深化税制改革的各项新要求,从优化税制结构、调整税源结构、协调区域税收结构、推动税制创新等方面推动深化改革,更好发挥税收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具体政策选择包括:提高个人所得税占比,对制造业和服务业实行二元的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间平衡税制,继续扩大消费征税范围、提升税收收入贡献度,推动优化区域税收结构,充分探讨数字经济税制创新的可能性。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达   李子昂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目前,基于地区资源禀赋的差异性、区域发展体制的竞争性等因素,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面临一些问题。本文立足如何正确认识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从财税视角分析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多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事权与财权关系、提高财税领域执法的统一性协调性权威性、健全财税配套司法保障制度、提升经营主体税法遵从度等建议,以期为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小广  张晏玮  刘莹  
全国统一大市场包括全国统一的消费大市场(如农产品和工业品等各类商品大市场)、投资与金融大市场、要素与资源品大市场以及物流大市场等。从需求动力来讲,最主要的是建设消费大市场,只要巨大的消费潜能被释放,便能促进我国其他市场进一步繁荣。所以,建设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是基础,而形成强大的消费市场是关键,根本目标是加快促进制造强国与消费强国建设。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毅   常洪旺   王军  
在加快建设国内统一大市场的背景下,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推动要素市场自由流动,实现要素资源优化配置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10—2020年我国259个地级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统一大市场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第一,数字经济显著矫正了市场分割并提升了市场一体化水平进而切实促进了统一大市场发展。第二,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通过促进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和广泛促进市场竞争使得统一大市场建设更加显著有效;同时政府有效治理和数字经济的协同发展显著调节了市场分割水平,使得统一大市场发展更加行稳致远。第三,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统一大市场的影响具有典型的非均衡异质性特征事实,具体表现在不同时间节点和不同要素市场分割。本文为数字经济如何促进统一大市场发展进而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和重要参考。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郑甫华   邓永勤   周超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要求。税务机关通过智慧税务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体现了税收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具有清晰的内在逻辑和作用机制。智慧税务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形成和运行,还存在一些制度、技术、文化方面的现实堵点。本文对这些现实堵点及其成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平衡三大关系、重塑制度规则、融合数据要素、赋能应用场景、转变发展理念的对策建议。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郑善强   周耀东  
采用沪深A股上市公司和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构建信任的客观指标,实证分析省际信任对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影响。研究发现:(1)省际信任涉及省份可信性和省际交互关系,可信性体现在省份能力、诚实和制度方面的信用特征上,交互关系则表现为省份间熟悉程度和省份群体的社会认同意识。(2)省际交互关系所形成的信任能够显著作用于地方市场整合;可信性特征尽管不能直接作用于市场整合,但可以成为省份群体社会比较的对象,可信性差距缩小能够缓和省份间的市场分割。(3)地方政府所实施的本地保护会导致省份间不信任,阻碍省份间统一市场的形成。最后提出了建立异地商会、跨省仲裁机构,统一省份间执法标准等促进省际信任形成的政策建议。
[期刊] 求索  [作者] 熊金武  侯冠宇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基础和支撑。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应对各种挑战下坚持利用国内市场发展国民经济,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与实践,从坚持独立自主下全国一盘棋的举国体制,到融入国际经济大循环的市场化改革,再到构建新发展格局下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需要发挥我国超大规模经济体优势,提升市场协同性,推动高质量发展;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推动市场经济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法治经济建设;以自身最大确定性抵御外部不确定性,释放国内市场潜力,抓住国际战略机遇,统筹发展与安全问题。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孙莹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过程中市场分割的税收因素表现,主要包括增值税收入分享坚持生产地原则引发的增值税跨区域转移、税收选择性激励政策、区域性税收优惠“洼地”与税收征管空间以及税收政策对基础研究与产学研合作缺乏足够支持等。为此,税收可从逐步探索增值税收入分享原则由生产地原则转变为消费地原则、推动政策实践方式由产业性向功能性转变、严格规范税收优惠政策和提高税收征管智能化、对基础研究与产学研合作给予更大力度支持等方面加以优化完善,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丁俊发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充分发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统一大市场引导生产、促进消费、优化配置、推动增长,是关乎国家命运与安全的大战略。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需要解决当前存在的五方面问题:一是对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缺少顶层设计与精准施策;二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受到体制性、制度性约束,政府与市场间关系尚未完全理顺;三是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还存在明显的短板、缺陷、堵点;四是在市场经济发育过程中,对出现的教训没有足够重视,对市场经济规律的把控存在不足,扭曲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五是就市场谈市场,未把市场放入国民经济全局。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必须全面正确理解全国统一大市场,明确市场、市场体系、市场经济三个概念的内涵。其中,市场是商品交易场所,是资源配置方式,是商品交易关系的总和;市场体系是由不同市场要素构成的组织结构、运作结构与协同结构;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制度,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间关系是运作好市场经济的核心。正确认识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和运作好全国统一大市场是一篇大文章。必须认识到,全国统一大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全球最大的统一大市场和开放大市场,是多元化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是供应链模式下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必须精准施策,处理好五个关系:一是市场与政府的关系;二是市场与企业的关系;三是市场与“三驾马车”的关系;四是市场与中介组织的关系;五是市场与创新的关系。
[期刊] 求索  [作者] 张亚光  
统一大市场既是当前我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也是经济史和思想史领域由来已久的理论议题。市场从分割到统一,在商周至明清数千年的商品经济演化中产生和延续,在近代完成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有关“统一大市场”的学术史和思想史讨论,在新中国成立后迎来了两个高峰。历史经验表明,建设统一大市场的核心是解决市场分割问题,关键是在国家治理能力和市场自发动力之间寻求平衡。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文  李亚男  
我国市场体系建设存在着规制不一、区域市场分割、地方保护主义和不合理垄断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全面推动我国市场由大向强转变,有利于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有力支撑。因此,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势在必行。目前,学者们虽然从不同角度对全国统一大市场进行了阐释,但现有文献中从政治经济学角度阐述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较少。基于此,文章力图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剖析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内涵,并澄清学界和社会对全国统一大市场认识的误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不是“计划经济”的回归,也不是“完全市场化”,而是顺应我国所处历史方位和融入全球化的伟大转变,是生产力发展与生产关系变革的统一,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在更好促进国内大循环的同时推动国际循环。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康明   踪家峰  
打破市场分割,健全市场竞争机制,对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地级市面板数据,利用价格法构建了市场分割指数,实证分析了税收分享对城市间市场分割的影响。结果表明:省市间更高的税收分享比例改善了地方政府财力,保障了对交通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减弱了政府间的税收竞争,有助于打破市场分割。在使用移动份额法构造的Bartik工具变量来解决内生性问题后,所得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东中西部地区政府财力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存在差异,其差别将影响商品的价格和流通,使得东中西部地区的地方市场保护政策存在差异。税收分享对东部地区市场分割的影响更大。进一步分析发现,官员任期与税收分享对市场分割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替代效果,官员任期的增加弱化了税收分享对市场分割的影响。本文为促进城市间市场一体化发展提供经验证据,适时调整税收分享比例能够加快市场一体化进程,同时政策调整需因地制宜,不能一刀切。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解晋  仲伟东  黄娟  
市场整合加剧市场竞争,倒逼企业通过节能减排等手段降低相关成本,促进区域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利用2003—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和系统广义矩估计法,实证检验市场整合对碳排放的影响及主要机制。研究发现,市场整合有效降低了区域碳排放,且该结论在替换被解释变量、替换核心解释变量、更换模型估计法、考虑内生性问题、考虑政策滞后效应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中依然成立。基于分层回归的机制分析发现,市场整合加剧市场竞争,激励企业通过促进绿色技术进步、减少能源消费、提高碳排放配置效率等渠道产生减排效应。基于门槛面板模型、分组回归法和最小二乘虚拟变量法,考察影响市场整合减排机制的主要外部因素。估计结果表明,在更富创新活力和减排规制更强的地区,减排效应更显著。鉴于此,我国应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促进各种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以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为抓手,充分发挥市场的竞争效应和资源配置效应,引导、激励企业转向绿色集约生产,逐步推进“双碳”目标的实现;完善中央对地方的激励机制,通过“做对激励”引导地方放弃保护主义;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在更大范围发挥市场竞争效应,激励企业调整生产决策,转变生产方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徐礼伯  沈坤荣  
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但制约我国内需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仍然存在,这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主要挑战。供给体系的状况是影响需求的核心因素,我国供给体系的质量与效率是需求扩大的深层影响因素,而市场体制不完善是造成供给体系问题的根本原因。因此,我国做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战略决策,以进一步改革与完善市场体制。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与内在要求,它既有助于从根本上提升供给体系的质量与效率,提升经济发展的自立自强水平,扩大内需,进而推进形成以内循环为主体的格局,又有助于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