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15)
- 2023(7455)
- 2022(6139)
- 2021(5640)
- 2020(4534)
- 2019(9934)
- 2018(9701)
- 2017(17903)
- 2016(9701)
- 2015(10821)
- 2014(10961)
- 2013(10807)
- 2012(9782)
- 2011(8631)
- 2010(8883)
- 2009(8143)
- 2008(8016)
- 2007(7038)
- 2006(6157)
- 2005(5738)
- 学科
- 济(36667)
- 经济(36630)
- 业(26043)
- 管理(24043)
- 企(16337)
- 企业(16337)
- 方法(16101)
- 数学(14245)
- 数学方法(13942)
- 中国(12698)
- 险(10864)
- 保险(10771)
- 地方(10762)
- 制(8894)
- 银(8736)
- 银行(8727)
- 行(8297)
- 财(8130)
- 学(7937)
- 农(7850)
- 融(7625)
- 金融(7624)
- 理论(7532)
- 业经(7325)
- 服务(7015)
- 地方经济(6616)
- 工作(6530)
- 贸(6128)
- 贸易(6121)
- 度(5939)
- 机构
- 大学(132745)
- 学院(131915)
- 管理(49452)
- 济(48714)
- 经济(47181)
- 研究(43191)
- 理学(41275)
- 理学院(40767)
- 管理学(39686)
- 管理学院(39440)
- 中国(38130)
- 京(29014)
- 科学(27135)
- 财(25317)
- 中心(21620)
- 江(21315)
- 所(21307)
- 财经(19577)
- 研究所(19216)
- 北京(18941)
- 范(18116)
- 师范(17887)
- 农(17870)
- 经(17699)
- 州(17643)
- 业大(17590)
- 院(17083)
- 技术(15711)
- 经济学(14956)
- 财经大学(14595)
- 基金
- 项目(90252)
- 科学(70240)
- 研究(66995)
- 基金(63728)
- 家(55909)
- 国家(55464)
- 科学基金(47506)
- 社会(41217)
- 社会科(38919)
- 社会科学(38910)
- 省(35050)
- 基金项目(32403)
- 教育(31143)
- 自然(30354)
- 划(30039)
- 自然科(29656)
- 自然科学(29648)
- 自然科学基金(29049)
- 编号(27823)
- 资助(27030)
- 成果(23188)
- 重点(20823)
- 课题(19674)
- 发(19282)
- 部(19060)
- 创(18058)
- 国家社会(17379)
- 科研(17349)
- 项目编号(17332)
- 创新(16997)
共检索到2078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梦薇 徐峰 晏奇 李芳 刘鑫怡
人工智能技术在服务机器人领域的应用将成为缓解人类劳动压力、降低生活成本、弥补服务业人力不足的重要手段,但随之而来的伦理风险不容忽视。本文聚焦服务机器人领域的人工智能伦理风险,首先进行风险识别与风险源分析,进而设计一套通用的人工智能伦理风险评价方法,并在服务机器人这一人工智能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进行实践,对服务机器人领域的人工智能决策自主受控风险、隐私侵犯风险、偏见或歧视风险、破坏公平风险、责任归属不清或失当风险这五大伦理风险的大小进行评价,分析各风险的风险源优先级,解决不同伦理风险“轻重缓急”的判断问题,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适用性。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金晶 姜宇 李丹丹 沈毅
冰壶运动被称作"冰上的国际象棋"。文章结合冰壶运动和机器人技术自制冰壶机器人实验教学设备,分别搭建了数字冰壶、桌上冰壶、陆地冰壶等人工智能实验教学平台,支撑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强化学习等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实验教学工作,加快了DIGITS、ISAAC等国际最新高质量成果向实验教学课程的转化,完善和优化了人工智能实验教学体系、结构和内容。
关键词:
冰壶机器人 深度学习 强化学习 实验教学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赵玲玲 郭遥
智能医疗机器人的广泛应用有效提升了医疗服务效率和改善了患者医疗体验。然而,伴随着医疗机器人颠覆性技术发展,其应用引起了诸多伦理方面的隐忧,相关风险类型可归纳为安全风险、隐私风险、道德风险、责任风险以及公正风险。医疗机器人伦理风险治理的利益相关者可以界定为管理方、设计方、供给方以及需求方,因此,厘清各主体的角色和责任是实现其伦理治理目标的关键。提出应当通过将负责任创新融入设计环节、建立严格的伦理审查制度、保护使用者的主体权利、构建医疗机器人的道德能力以及完善伦理风险的法律规制加以规避风险。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艺能
在人工智能领域,道德风险已经成为一个热点问题。从技术风险维度来看,产生道德风险的因素主要是算法黑箱、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张力、人类风险认知和反应能力的局限性。通过对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全面、系统的认识,发现它存在着伦理关系失调、道德规范失控、道德价值失调、道德行为异化等危险形态。在道德风险产生的基础上,建立协同治理环境,健全合作机制,实现合作治理,这是控制人工智能技术道德风险的现实途径,可以促进人工智能技术更好为人类服务,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为此,本文就数字经济时代的人工智能伦理风险及其治理应对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
数字经济时代 人工智能 伦理风险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志耘 徐峰 高芳 李芳 侯慧敏 李梦薇
从伦理主体关系、伦理存在形式和伦理价值判断标准3个维度,分析并廓清人工智能伦理风险的概念与内涵,探讨现阶段的表现形式和生成路径。研究认为,人工智能伦理风险是指因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应用带来的不确定性后果而产生的人与机器、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负效应问题,当前主要包括人类决策自主受控、侵犯隐私、偏见和歧视加剧、安全责任划归困难与失当、破坏公平、生态失衡六大类风险。人工智能伦理风险源于技术—人—社会—自然之间的复杂交互,主要包括技术内生型伦理风险和技术应用型伦理风险两大生成路径。
关键词:
人工智能伦理 风险 表现形式 生成机理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赵璐 涂真 徐清源 刘松吟
技术的发展使得机器人日趋智能化,从机械机器人到仿生机器人甚至到类人机器人的转化背后体现了人类对人造生命的高层次需求。研究从马克思主义对技术发展的批判视角,剖析人与技术互构的产物—机器人,其发展中的人类需求逻辑及所带来的社会性后果。在现有文献与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聚焦生产与生活两大领域的机器人"类人化"实践,发现在控制论影响下将机器人和人类同为生命的信息系统后,人类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拓展人类智力、社交互动、情感需求等层次需要的逻辑下,使得机器人不断"逼近人性"。同时,机器人成为技术合理化的一种方式后,对生产关系带来的冲击与对伦理关系造成的困境等非合理化的社会性后果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机器人 技术 社会后果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王佑镁 王旦 柳晨晨
随着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人工智能伦理问题受到广泛关注,科技向善成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基本原则。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应用的伦理研究,多以现象剖析和愿景构建为主,系统的政策分析十分缺乏。鉴于此,本研究以分析国际组织或各国政府公布的十三份人工智能伦理规范政策文本为起点,通过挖掘教育人工智能伦理规范相关内容,结合人工智能伦理从缘起到教育应用的顺序,探索教育人工智能伦理问题的解决路径,构建教育人工智能伦理规范的十二条核心原则,包括:公平、以人为本、隐私安全、透明和可解释性、问责、评估形式、管理与工作量、知情参与和合作、自治和预警、福祉、伦理设计和实现教育目标,强调应用原则需要从科技向善转向人的向善。本研究还从设计开发者、教育工作者、受教育者、管理者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等角度阐释原则的应用要求。十二条核心原则对编制教育人工智能开发与应用的基本指南具有重要意义,可促进人工智能技术教育的理性应用,提高教育治理现代化水平。
关键词:
教育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伦理 伦理原则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李世垚 吕天逸 董校 孙焘 王开宇
该文针对人工智能实验室设备类型多、数量大,设备管理工作繁琐等问题,设计了一款以STM32单片机、Jetson Nano为基础的嵌入式人工智能配送机器人,机器人使用UWB超宽带技术,实现楼内导航、精准定位,通过十字轮的设计,实现越障与楼梯的攀爬,机器人由通信模块连接云端服务器,通过接入微信小程序、Web应用端,实现用户实时前端控制。机器人采用一体化设计,通过激光雷达、深度相机等可扩展外设,完成多个技术模块的协同实验测试,降低了技术融合难度,降低了人工智能实验室管理强度。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孙立新 李圆 夏敏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和智能化社会的到来,人工智能与老年教育的耦合已然成为时代的必然选择,国家政策、智能技术的支撑以及基本完善的老年教育体系为老年教育的人工智能化应用孕育了条件。其三大核心价值是:提供定制化课程和多元化的教学服务,满足多样化学习需求;建设老年教育人才库,提高教学质量;提高老年教育管理的效率与决策水平,实现看不见的服务。需要全面审视应用过程中的技术风险、公平风险及关系风险,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我国智能老年教育实践路向进行探讨:回归人本主义的价值定位,加强隐私防护;促进智能技术资源的公平使用,推进老年教育均衡发展;重建老年教育师生交互形态;“政企学研”多元联动,优化“人工智能+老年教育”生态环境,共创智慧化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新平 章峥
伴随近年人工智能新技术的迅疾应用扩张,强人工智能机器人的主体地位及其法律治理问题已成为理论和实务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强人工智能机器人认知领域的符号主义理论和联结主义理论均有不同程度的弊病,应对强人工智能机器人的本质进行深入分析,建构结构-行为主义理论。强人工智能机器人之类人意识、行为能力、权利能力、义务能力与责任能力的存在决定了其必然具有独立的法律主体地位。强人工智能机器人的法律治理应基于结构-行为主义理论,进行"载体-数据-算法"的三分之治,对其物质载体的治理应从"事前-事后"两个维度展开;对其数据的治理应遵循谦抑性原则;对其算法的治理则应从事前审核备案机制和事后司法审查程序两个层面展开。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正清
1人工智能政策与规范之间的差异性2019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并提出"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集群,壮大数字经济。"这是我国政府连续三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人工智能的发展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社会治理 新技术 伦理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务农
当前,教育理论研究对教学主体的阐释囿于现代主体哲学所揭示的理性主体与非理性主体之争,无法有效说明技术在教学主体发展中的作用,也无法为人工智能对教学主体的扰动进行合法性辩护。通过对现象学技术哲学及主体哲学发展的考察,发现现象学技术哲学的身体分析和后人类主义的超人假设,能够进一步发展教学主体理论。身体既是非理性主体反对理性主体的关键,也是非理性主体证明自身的依据,还是技术主体出场的必要过渡。超人假设则突破了人的局限,建构了新的人性论。由此,人与“技术人”之争成为教学主体理论研究面对的新矛盾。规避教学主体的技术性建构带来的伦理风险,需通过人的认识自由实现人与技术的和谐共存;通过认知工具协同实现人类认知与机器认知的融合;通过人的理性、非理性与技术的协调发展实现教学价值。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谢洪明 陈亮 杨英楠
人工智能尤其是机器人在各个领域从事越来越多的决策,逐步从被动工具变成人类的代理者,这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人工智能伦理的思考和担忧,需要建立新的伦理范式,将人类社会的伦理规范延伸到智能机器。近年来该研究取得了较大发展,丰富了已有研究内容,提升了对人工智能伦理研究的指导能力。本文全面回顾了国内外有关人工智能伦理的研究进展,在文献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发现"传统派"、"谨慎派"和"乐观派"三种对人工智能的不同态度引发了"人—机"关系的伦理冲突,从人工智能道德哲学、道德算法、设计伦理和社会伦理四个视角系统性地评述了人工智能伦理的研究成果,国家和企业(组织)分别从战略和社会责任的层面上强调对人工智能伦理的态度,提出了更加系统、完善的人工智能伦理的理论框架,有助于从理论和实践层面系统地把握已有研究成果。未来需要在全球情景条件的伦理体系建设、伦理对技术的前瞻性、伦理角色塑造和科学发展的伦理观上做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人工智能伦理 机器人伦理 述评及展望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周涛
一个以大数据为原材料,以人工智能为引擎的新科技时代的到来不可阻挡。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个人隐私、数据独裁、新型智能生命等让人担忧的问题。回顾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伦理研究的背景、意义和现状,着重从中立性、时效性、导向性三个方面介绍大数据于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具体伦理挑战。续篇将介绍边界问题、隐私问题和责权问题,并简述当前有效的应对策略以及未来开放性的政策和技术问题。
关键词:
大数据 人工智能 伦理 算法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戚啸艳 王晗 赵洋洋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作为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分支,是研究、开发出来的用于模拟、拓展和延伸人的智能的一种理论、方法与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与各种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正逐步加快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变,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将成为我国“十四五”期间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