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50)
- 2023(14558)
- 2022(12725)
- 2021(11824)
- 2020(10030)
- 2019(22553)
- 2018(22357)
- 2017(42993)
- 2016(23373)
- 2015(25986)
- 2014(25619)
- 2013(25662)
- 2012(23361)
- 2011(20971)
- 2010(20708)
- 2009(18940)
- 2008(18318)
- 2007(15833)
- 2006(13876)
- 2005(11678)
- 学科
- 济(87853)
- 经济(87661)
- 管理(66549)
- 业(65951)
- 企(53356)
- 企业(53356)
- 方法(43215)
- 数学(36404)
- 数学方法(36020)
- 农(25018)
- 中国(23819)
- 财(23253)
- 业经(21151)
- 学(21100)
- 贸(17175)
- 贸易(17164)
- 地方(16974)
- 农业(16682)
- 易(16645)
- 制(16371)
- 理论(15908)
- 和(15542)
- 务(14419)
- 技术(14380)
- 财务(14355)
- 财务管理(14331)
- 环境(13953)
- 企业财务(13617)
- 银(13053)
- 银行(12989)
- 机构
- 大学(330887)
- 学院(327123)
- 管理(131862)
- 济(125788)
- 经济(122946)
- 理学(115636)
- 理学院(114293)
- 管理学(112185)
- 管理学院(111610)
- 研究(108499)
- 中国(79379)
- 科学(71210)
- 京(70067)
- 农(59810)
- 财(56200)
- 业大(54874)
- 所(54868)
- 研究所(50573)
- 中心(49591)
- 农业(47325)
- 江(46265)
- 财经(45807)
- 北京(43833)
- 范(42791)
- 师范(42259)
- 经(41725)
- 院(39109)
- 州(37828)
- 经济学(36747)
- 师范大学(34400)
- 基金
- 项目(234714)
- 科学(183343)
- 基金(170952)
- 研究(165288)
- 家(151528)
- 国家(150228)
- 科学基金(128181)
- 社会(105087)
- 社会科(98755)
- 社会科学(98719)
- 基金项目(91963)
- 省(91283)
- 自然(86016)
- 自然科(84047)
- 自然科学(84024)
- 自然科学基金(82536)
- 划(77629)
- 教育(75083)
- 资助(69177)
- 编号(66742)
- 成果(52756)
- 重点(52238)
- 部(50700)
- 发(48843)
- 创(48782)
- 科研(45564)
- 创新(45425)
- 课题(44831)
- 计划(43944)
- 大学(43118)
- 期刊
- 济(133010)
- 经济(133010)
- 研究(90833)
- 学报(60938)
- 中国(60195)
- 农(53361)
- 科学(52583)
- 管理(46075)
- 大学(45249)
- 学学(42669)
- 财(40873)
- 农业(36600)
- 教育(33389)
- 技术(25609)
- 融(25115)
- 金融(25115)
- 业经(22691)
- 经济研究(21696)
- 财经(21548)
- 图书(20863)
- 业(18427)
- 经(18350)
- 科技(17497)
- 版(17017)
- 问题(16904)
- 业大(16563)
- 理论(15721)
- 商业(15394)
- 技术经济(14849)
- 实践(14556)
共检索到4641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仪 王永贵
机器人拟人化在提高消费者信任感和亲密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逐步成熟,越来越多的企业引进了拟人化服务机器人。本文探讨了服务机器人外观拟人化与消费者使用意愿之间的关系,并剖析了外观拟人化程度对于不同社会阶层消费者的差异性影响。本文通过3个实验,首次提出了服务机器人外形拟人化程度对于消费者使用意愿的倒U形影响以及感知智能在其中的驱动作用,验证了消费者所处的社会阶层对其感知智能和使用意愿的影响。具体而言,低社会阶层的消费者对外观拟人化程度较低的服务机器人的感知智能水平较高,其使用意愿也较高;而高社会阶层的消费者对外观拟人化程度较高的服务机器人的感知智能水平较高,其使用意愿也较高。本研究为企业在提供智能服务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心理感知、减少服务机器人应用的负面效应和扩大服务机器人应用的正面效应提供了有效的指导。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仪 王永贵
机器人拟人化在提高消费者信任感和亲密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逐步成熟,越来越多的企业引进了拟人化服务机器人。本文探讨了服务机器人外观拟人化与消费者使用意愿之间的关系,并剖析了外观拟人化程度对于不同社会阶层消费者的差异性影响。本文通过3个实验,首次提出了服务机器人外形拟人化程度对于消费者使用意愿的倒U形影响以及感知智能在其中的驱动作用,验证了消费者所处的社会阶层对其感知智能和使用意愿的影响。具体而言,低社会阶层的消费者对外观拟人化程度较低的服务机器人的感知智能水平较高,其使用意愿也较高;而高社会阶层的消费者对外观拟人化程度较高的服务机器人的感知智能水平较高,其使用意愿也较高。本研究为企业在提供智能服务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心理感知、减少服务机器人应用的负面效应和扩大服务机器人应用的正面效应提供了有效的指导。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朱腾腾 谢礼珊 刘灿棉
除了外形的拟人化,生成式AI与大模型等前沿技术赋能下服务机器人呈现出情感拟人化的新特征。服务机器人通过模仿人际交往中的人类共情对消费者参与人机价值共创的心理与行为产生影响。本研究从服务机器人拟人化特征的两个不同方面即共形与共情,探讨其对消费者人机价值共创意愿的影响,基于社会存在理论对影响的机制路径提供新的解释,并进一步探讨消费者社会互动需求的边界作用。研究进行了3个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认知下服务机器人拟人化特征是立体化的,共形与共情对人机价值共创意愿存在正向的交互效应,社会存在感在其中发挥中介作用。对社会互动需求高的消费者,社会存在感对人机价值共创意愿的促进作用更强。本研究明晰了新技术嵌入服务机器人拟人化设计背景下人机价值共创现象中消费者的心理与行为机理,并在实践上为企业就如何针对服务场景更好地进行服务机器人营销提供了有益建议。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朱腾腾 谢礼珊 刘灿棉
除了外形的拟人化,生成式AI与大模型等前沿技术赋能下服务机器人呈现出情感拟人化的新特征。服务机器人通过模仿人际交往中的人类共情对消费者参与人机价值共创的心理与行为产生影响。本研究从服务机器人拟人化特征的两个不同方面即共形与共情,探讨其对消费者人机价值共创意愿的影响,基于社会存在理论对影响的机制路径提供新的解释,并进一步探讨消费者社会互动需求的边界作用。研究进行了3个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认知下服务机器人拟人化特征是立体化的,共形与共情对人机价值共创意愿存在正向的交互效应,社会存在感在其中发挥中介作用。对社会互动需求高的消费者,社会存在感对人机价值共创意愿的促进作用更强。本研究明晰了新技术嵌入服务机器人拟人化设计背景下人机价值共创现象中消费者的心理与行为机理,并在实践上为企业就如何针对服务场景更好地进行服务机器人营销提供了有益建议。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朱腾腾 谢礼珊 刘灿棉
除了外形的拟人化,生成式AI与大模型等前沿技术赋能下服务机器人呈现出情感拟人化的新特征。服务机器人通过模仿人际交往中的人类共情对消费者参与人机价值共创的心理与行为产生影响。本研究从服务机器人拟人化特征的两个不同方面即共形与共情,探讨其对消费者人机价值共创意愿的影响,基于社会存在理论对影响的机制路径提供新的解释,并进一步探讨消费者社会互动需求的边界作用。研究进行了3个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认知下服务机器人拟人化特征是立体化的,共形与共情对人机价值共创意愿存在正向的交互效应,社会存在感在其中发挥中介作用。对社会互动需求高的消费者,社会存在感对人机价值共创意愿的促进作用更强。本研究明晰了新技术嵌入服务机器人拟人化设计背景下人机价值共创现象中消费者的心理与行为机理,并在实践上为企业就如何针对服务场景更好地进行服务机器人营销提供了有益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瑾 刘瑞凝 刘聿瑄
在“十四五”时期,随着人工智能科技的发展,服务型机器人的应用支持了零接触消费模式的实施与普及,对疾病流行环境下的消费产生了积极影响。为了研究信息线索对服务型机器人使用意愿的影响,本文从疾病信息入手,通过三个实验探究信息线索对消费者使用服务型机器人意愿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结果表明:疾病信息线索会增强消费者对服务型机器人的使用意愿,对感知风险起到中介作用。另外,机器人能力调节感知风险的中介作用。在弱机器人能力下,消费者感知风险在疾病信息线索对机器人使用意愿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在强机器人能力下,消费者感知风险在疾病信息线索对机器人使用意愿的影响中的中介作用不显著。从客观环境因素的角度分析,本文研究结论补充了关于服务型机器人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发现,并为零接触消费繁荣做出贡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白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酒店管理者越来越依靠先进的技术来管理消费者的反馈,改善消费者的消费体验,如利用在线评论收集消费者的反馈并进行分析,引入智能机器人来辅助管理等。在此背景下,本文探讨酒店服务机器人拟人化与在线评论类型对顾客消费意愿的影响,并探讨温暖感知与机器人执行任务属性在此过程中的中介和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酒店服务机器人拟人化与在线评论类型对顾客消费意愿具有交互影响;温暖感知在酒店服务机器人拟人化与在线评论类型对顾客消费意愿的交互影响中具有中介作用;执行任务属性在酒店服务机器人拟人化与在线评论类型对顾客消费意愿的交互影响中具有调节作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欣 谢礼珊 黎冬梅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创新升级,服务机器人在旅游领域的应用日益普遍,许多服务机器人在设计上也会呈现出一些拟人化特征。在服务互动过程中,机器人拟人化水平是否能够影响顾客的价值共创意愿,这一问题有待深入探讨。文章以社会信息加工理论为基础,探索服务机器人的拟人化对顾客价值共创意愿的影响,并检验服务胜任力和感知可爱的双重中介作用,以及控制感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选取了不同旅游服务场景(酒店和机场),设计了3个实验对假设进行检验。研究结论如下:(1)服务机器人的拟人化在顾客的价值共创意愿上存在差异,相比于低拟人化水平的服务机器人,高拟人化水平的服务机器人能够让顾客产生更高的价值共创意愿。(2)顾客感知服务机器人的服务胜任力和可爱程度在其中均起到了中介作用。(3)控制感正向调节了服务胜任力、感知可爱对共创意愿的影响关系,控制感越高,顾客感知到机器人的服务胜任力和可爱程度对价值共创意愿的影响关系越强。(4)控制感正向调节了服务胜任力、感知可爱的中介强度,即控制感越高,拟人化通过两个中介路径作用于价值共创意愿的效应则越强。该研究结论对人工智能在旅游服务中的理论探索和管理实践具有积极意义和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白朋飞
本文将品牌拟人化引入到信任受损的研究中,并以品牌拟人化作为调节变量,通过不同情境下的12组调查收集数据,对品牌拟人化操作对信任受损及信任修复的作用进行较为深入地研究,并得出相关结论。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董伶俐 马来坤
文章采取两组实验设计,旨在研究拟人化对革新型创新产品消费意愿的影响,并进一步验证感知风险的中介效用以及消费者认知需求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相比非拟人化广告,在拟人化广告形式下,消费者对革新型产品的感知风险更低,购买意愿更高;且消费者的认知需求在拟人化对感知风险作用的过程中起到调节效应:相比低认知需求的个体,高认知需求的个体会表现出较低程度的拟人化认可,从而弱化拟人化对革新型创新产品购买意愿的积极影响。因此在革新型产品的市场推广中,企业可以适当运用拟人化营销或手段,并努力识别不同认知需求的消费者而进行差异性的拟人化营销。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姚亚男 孙文强 吕晓将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的发展将改变服务接触过程、提高服务生产率。类人机器比服务员工更稳定,比自助服务技术更灵活、更具有适应性。研究首先通过在线评论数据挖掘获得顾客对智能机器人酒店偏好的现场证据(研究一),随后从真实酒店服务互动情景出发,通过2个预研究开发了服务互动情景模拟实验材料,通过调查实验方法依次验证了机器拟人化对顾客接受意愿的主效应(研究二),从思维感知理论角度探索了能动性、感受性的中介效应(研究三),最后扩大样本的多样性,从顾客性别角色角度详细讨论服务机器拟人化适用的边界条件(研究四)。研究结果表明:酒店服务互动中,拟人化人工智能机器更容易被顾客接受;能动性、感受性平行中介了拟人化对顾客接受意愿的影响过程;男性化角色并不会影响“能动性”的中介机制,而对于女性化较强的个体,机器的“感受性”反而会起到负面中介效用。研究丰富了拟人化在人工智能机器、服务管理领域的应用研究,拓宽了思维感知理论的应用,补充了拟人化的负面效应研究,为服务机器拟人化设计、合理利用机器的拟人化特征提供实践参考。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军 宋晨鹏 叶浩彬
工业革命4.0开启智能服务时代,提升智能服务以满足消费者需求是推动服务业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服务型机器人是提供智能服务的重要媒介,精准洞察中国消费者对服务型机器人的使用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是加快补齐当前智能服务短板的关键之一。鉴于此,文章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理论,构建中国消费者服务型机器人接受模型,探究智能服务情境下机器人功能、消费者情感和社会影响等因素对服务型机器人使用意愿的影响。文章以517名服务业消费者为样本,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社会影响、感知愉悦性和感知信任显著正向影响消费者使用意愿。此外,文章在智能服务背景下进一步明确了各层次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最后,基于研究结论,为提高顾客对服务型机器人技术接受意愿,促进酒店业智能服务,以及未来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钟科 何云
要素品牌化是要素生产商通过与最终消费者展开营销沟通,建立品牌、提升议价能力、提高企业绩效的策略。文章采用实验法考察要素品牌拟人化对消费者对含有该要素的成品品牌购买意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要素品牌的拟人化能有效地提升消费者对要素品牌的购买意愿。文章进一步将品牌拟人化区分为能力型和温情型,发现了要素品牌拟人化在不同成品类型的情景下对含有要素品牌的成品购买意愿的交互影响,并验证了感知流畅性对这一效应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对要素制造商的营销管理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宋潇潇 李云鹏 唐悦 谷慧敏
基于恐怖谷理论和刻板印象内容模型,选取酒店礼宾问询和前台入住接待两类不同的服务场景,通过三组实验研究,探究机器人外观拟人化对情感型营销结果(顾客-机器人依恋)和交易型营销结果(顾客再次使用意向)的影响机制以及边界条件。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低机器人外观拟人化水平,高拟人化水平更能够有效强化情感型营销结果,即顾客-机器人依恋;相比于低机器人外观拟人化水平,高拟人化水平更能够强化顾客的温暖与能力感知;进一步地,机器人外观拟人化通过感知温暖的中介作用影响顾客-机器人依恋和再次使用意向。此外,关系规范取向正向调节感知温暖对顾客-机器人依恋的影响关系;无论顾客的关系规范取向是情感导向还是交易导向,感知温暖在机器人外观拟人化和顾客-机器人依恋之间的中介效应均得到加强。研究结论为酒店使用拟人化服务机器人重塑顾客体验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峰 陈志婷
在市场消费者选择日趋多样化的时代,企业必须不断创造新营销方式,使消费者对品牌形成情感依恋。本文以"拟人化沟通"为切入点,通过两个实验分析拟人化沟通、依恋风格和产品类型对消费者品牌依恋的影响,发现拟人化沟通与消费者依恋风格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专注型依恋风格的消费者更容易对品牌产生品牌依恋;产品类型对拟人化沟通、依恋风格之间的交互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即无论是否采用拟人化沟通方式,专注型依恋风格的消费者对于享乐型产品都更容易产生品牌依恋;对于实用型产品采用拟人化沟通方式时,专注型依恋风格的消费者更容易产生品牌依恋
关键词:
拟人化沟通 品牌依恋 依恋风格 产品类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