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74)
2023(11677)
2022(9641)
2021(8694)
2020(7347)
2019(16352)
2018(16204)
2017(31392)
2016(16528)
2015(18460)
2014(17724)
2013(17720)
2012(15977)
2011(13940)
2010(14270)
2009(13314)
2008(13450)
2007(12428)
2006(11000)
2005(10251)
作者
(46582)
(38981)
(38804)
(36242)
(24950)
(18343)
(17456)
(14864)
(14641)
(14163)
(13241)
(13158)
(12438)
(12345)
(11862)
(11850)
(11586)
(11375)
(11356)
(11154)
(9542)
(9391)
(9377)
(8826)
(8709)
(8691)
(8495)
(8472)
(7719)
(7693)
学科
(84200)
(77983)
企业(77983)
(74383)
经济(74308)
管理(66784)
方法(33108)
业经(28400)
数学(24896)
数学方法(24752)
(24451)
(24000)
技术(22723)
(19139)
财务(19121)
财务管理(19109)
中国(18220)
企业财务(18110)
农业(17362)
(16600)
理论(14631)
技术管理(14315)
(14033)
贸易(14019)
(13997)
(13951)
(13625)
(12857)
企业经济(12306)
经营(12270)
机构
学院(238831)
大学(232856)
(106210)
经济(104258)
管理(102216)
理学(87254)
理学院(86518)
管理学(85561)
管理学院(85096)
研究(72306)
中国(60462)
(48428)
(48200)
科学(40353)
(39461)
财经(38177)
(38140)
(35379)
(34709)
中心(34307)
业大(33530)
经济学(31508)
研究所(31278)
农业(30878)
北京(30118)
(29490)
商学(29308)
商学院(29039)
经济学院(28439)
财经大学(28071)
基金
项目(152959)
科学(123546)
研究(115053)
基金(112606)
(96410)
国家(95509)
科学基金(85114)
社会(76103)
社会科(72463)
社会科学(72440)
(61419)
基金项目(59980)
自然(53673)
自然科(52589)
自然科学(52580)
自然科学基金(51795)
教育(51490)
(49312)
编号(46143)
资助(44383)
(39175)
(36946)
创新(35500)
成果(35446)
(33746)
重点(33476)
(33046)
国家社会(31800)
(30933)
课题(30347)
期刊
(121512)
经济(121512)
研究(69365)
中国(52184)
管理(45052)
(41598)
(36283)
科学(31043)
学报(29890)
技术(25726)
(25232)
金融(25232)
农业(25025)
大学(24071)
学学(22743)
业经(21933)
教育(21289)
财经(20197)
经济研究(19052)
(17626)
(16656)
技术经济(16595)
问题(15062)
科技(13222)
商业(12896)
(12683)
现代(12675)
图书(12243)
世界(11814)
财会(11800)
共检索到3704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于春海  章凯莉  孙浦阳  
制造业生产过程中的服务要素密集特征日益凸显,国际服务市场会对企业创新等活动产生深远影响。本文分析了国际服务市场波动对企业研发创新决策的影响,以及服务要素依赖的重要边际作用,并度量了2000—2014年国内制造企业面临的国际服务市场波动,检验了这种波动对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研发创新对国际服务市场波动的反应取决于进口产品内嵌的国际服务要素含量,即对间接进口国际服务要素的依赖:依赖度越高,服务供给的正向冲击对企业创新行为的促进作用越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来自直接进口国服务市场的正向冲击会刺激企业研发创新,由直接进口国传导的第三国服务市场冲击则会抑制企业的研发创新。间接进口国际服务要素时,过度依赖高质量服务供给国,并不利于企业吸收国际服务市场的正向冲击,推动自身研发创新。企业中间投入占比越高,技术创新受国际服务市场波动的促进作用越强。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景维民  宫东真  
我国进入新时代,技术创新质量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考虑到目前政府治理转型推进和国外技术限制趋紧,分析了技术创新质量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关系中政府治理转型和对外技术依赖程度的调节作用。运用上市公司2000—2018年数据,发现随着技术创新数量的增加,技术创新质量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越来越显著。治理转型程度越高,技术创新质量越能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对外技术依赖程度越低,技术创新质量越能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利用动态面板广义矩估计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依旧显著。异质性分析发现半导体与半导体生产设备、技术硬件与设备、汽车与汽车零部件等行业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较低且其技术创新质量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较大,亟需技术创新质量的增强。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邓渝  
合作伙伴选择对企业联盟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市场导向和关系导向联盟伙伴选择对焦点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提升会产生不一样的影响。本文以联盟伙伴选择与技术创新的目标结果关系出发,引入知识整合作为中介变量,以123家高科技企业为研究对象,提出并验证了市场导向和关系导向联盟伙伴选择对企业技术创新有显著影响,但不同的联盟伙伴选择战略对不同类型技术创新的影响程度不同。市场导向伙伴选择主要促进突破式创新,关系导向伙伴选择主要促进渐进式创新。双元知识整合在联盟伙伴选择与技术创新的关系之间产生中介作用。互补型知识整合是市场导向联盟伙伴选择与突破式创新的中介变量,辅助型知识整合是关系导向联盟伙伴选择...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姝  李丹  田马飞  杜亚光  
在全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不仅是各国抢占新一轮国际竞争制高点的必要手段,也是企业屹立于市场不败的制胜武器。在中国经济体系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文章基于2007-2018年A股上市公司样本数据,实证检验了企业技术创新与大客户依赖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技术创新显著降低了客户集中度,减轻了企业对大客户的依赖程度,在政府双创政策的引导下企业对外开放程度越高,二者之间的负向关系越显著。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果依旧成立。机制检验证明,技术创新通过提高企业的竞争地位、满足客户需求来创造新的市场增长点,对集中的客户结构造成冲击,进而降低客户集中度,削弱大客户制约风险,最终降低企业经营风险。此外,文章还发现技术创新与大客户依赖的负向关系,在非国有企业及面临较高行业竞争度时更加显著。本文从大客户视角补充了企业技术创新的经济后果,为政府创新政策、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和客户关系管理提供了实证证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诸竹君   谢然成   郭志芳   余骁  
降低企业劳动要素市场扭曲程度以提高劳动报酬,是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的有效路径,也是扩大内需战略有效实施的重要微观基础。本文从企业劳动要素市场势力切入,考察以服务型制造技术创新为代表的制造业产业融合发展进程对劳动要素市场配置效率的影响。本文将要素市场不完全竞争性和生产率异质性纳入理论框架,揭示了服务型制造技术创新通过要素替代效应、市场规模效应和搜寻摩擦效应对企业劳动要素市场势力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采用人工智能领域前沿的BERT语言模型实施数据挖掘,实证检验了企业层面服务型制造技术创新对劳动要素市场势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上,服务型制造技术创新通过正向的要素替代效应和市场规模效应显著强化了企业劳动要素市场势力;异质性方面,搜寻摩擦效应依生产率水平呈现负向调节作用,基期生产率水平更高的企业更倾向于降低工资减价以强化产品层面市场势力。进一步分析表明,完善劳动要素市场的信息流动、优化企业内部人力资本配置与结构转型等是兼容技术创新与劳动报酬提升的有效举措。本文对于制造强国战略下探究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玲  党兴华  
首先在深度访谈的基础上设计并发放调查问卷;随后借助spss14.0和amos4.0统计分析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处理,利用EFA构建了技术创新网络核心企业识别概念模型;紧接着利用CFA和Cronbach alpha系数对识别因子的有效性以及识别模型的信度和效度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认为网络结构核心性、网络敏感性和网络脆弱性是识别技术创新网络中核心企业的三个主因子。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谢永平  孙永磊  张浩淼  
资源依赖是技术创新网络合作关系建立的根本依据,网络成员基于资源差异及资源依赖程度的不同开展网络关系治理,以扩大其核心影响力。其本质就是决定与其他成员之间采取竞争或者合作关系。本文首先从理论上深入探讨了资源依赖、竞合关系与企业核心竞争力之间内在联系,建立了理论模型及假设。然后以具有较强研发合作强度和深度的典型行业为对象进行问卷调研,运用逐步回归等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对于知识与信息资源,企业会选择合作;对于资金与人才资源,企业会选择竞争及适度合作。合作对于企业核心影响力形成有积极作用,而信任对此有调节作用;适度竞争对于企业核心影响力形成有积极作用,过度竞争则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不利。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昌林  
企业技术创新具有环境适应性,在当前高度动态环境下,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向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发展和演化。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是一种多维度构建的综合能力,其构成要素包括网络能力、动态能力和原创能力,三要素在内外环境交互作用下进行适应性重构和不断演进。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昌林  
企业技术创新具有环境适应性,在当前高度动态环境下,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向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发展和演化。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是一种多维度构建的综合能力,其构成要素包括网络能力、动态能力和原创能力,三要素在内外环境交互作用下进行适应性重构和不断演进。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马倩茹  许向阳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阶段,而企业技术创新对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转型尤为重要。碳市场是碳配额和碳汇交易的结合,我国碳市场的建立与发展对企业绿色转型的重要性逐渐显现。文章在波特假说和创新补偿效应理论基础上,对2014-2021年62个林业上市公司的493个样本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测度林业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并通过面板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回归,在微观层面探讨碳价波动影响因素对林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国际碳价和汇率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促进林业企业技术创新,即国际碳价和汇率对林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01和0.28。(2)煤炭和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对林业企业技术创新影响并不显著。(3)由于区域发展差异,汇率对深圳市影响程度更高,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对湖北省则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汇率对深圳市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影响系数比湖北省多0.17;第二产业产值占比对湖北省影响更大,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对深圳市影响不显著。文章提出3点政策启示:(1)完善碳市场机制,减小外部影响;(2)激励企业创新,加快清洁能源开发利用;(3)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绿色低碳转型。
[期刊] 预测  [作者] 党兴华  李玲  张巍  
技术创新网络内企业的合作行为受到合作动机与相互依赖关系的影响。在对相关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构建了网络内企业间依赖、合作动机与企业合作行为的关系路径,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企业间联合依赖与不对称依赖直接影响企业合作行为的选择,同时也通过合作动机影响合作行为。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玲  
技术创新网络中企业的合作绩效受到企业间依赖关系与企业开放度的影响。本文在对相关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提出了网络内企业间依赖与开放度对合作绩效影响的理论假设,利用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合作过程中的实际数据,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技术创新网络中企业间联合依赖与不对称依赖的程度会影响到企业在合作过程中的开放度,同时也会影响到企业的合作绩效。进而,作为企业间依赖与企业合作绩效间重要的中介,开放度也显著影响着企业合作的绩效。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姚惠泽  张梅  
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最大程度发挥对外直接投资的技术创新效应,不得不考虑要素市场扭曲的调节作用。基于2009—2013年中国微观企业面板数据,从要素市场扭曲的视角考察了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对自身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1)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并未显著提升其技术创新能力,但较高的要素市场扭曲环境能缓解对外直接投资对技术创新的抑制作用;(2)中介效应模型验证,要素市场扭曲会通过影响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进而作用于企业技术创新水平,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会抑制要素市场扭曲对技术创新水平的积极作用;(3)要素市场扭曲的空间样本分布多集中在较高水平上,且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对其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存在着基于要素市场扭曲的门槛效应。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刘建国  
将创新链从研发到市场的过程分为3个阶段,以结构创新、工艺创新、市场结构及其影响变量作为技术创新障碍关系因素,分析了创新过程障碍要素对创新失败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障碍主要发生在技术化的创新中前期。在影响程度上,结构创新障碍的影响处于大效果范围,市场结构障碍和工艺创新障碍的影响分别处于中小效果范围,主导设计、工程化能力和产品市场差异性是当前影响中国企业技术创新失败的关键要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