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92)
- 2023(15224)
- 2022(12638)
- 2021(11453)
- 2020(9570)
- 2019(21485)
- 2018(21183)
- 2017(40501)
- 2016(21556)
- 2015(23807)
- 2014(23350)
- 2013(23251)
- 2012(20755)
- 2011(18402)
- 2010(18351)
- 2009(17820)
- 2008(17925)
- 2007(15934)
- 2006(14002)
- 2005(12884)
- 学科
- 业(95081)
- 济(89247)
- 经济(89102)
- 企(85037)
- 企业(85037)
- 管理(84256)
- 方法(37986)
- 财(32488)
- 业经(30748)
- 农(30417)
- 数学(29366)
- 数学方法(29182)
- 制(24353)
- 务(23361)
- 财务(23334)
- 财务管理(23306)
- 中国(22413)
- 企业财务(22158)
- 农业(20936)
- 技术(18485)
- 贸(18326)
- 贸易(18314)
- 易(17830)
- 体(16933)
- 划(16197)
- 银(15788)
- 银行(15754)
- 策(15341)
- 和(15244)
- 理论(15242)
- 机构
- 学院(312915)
- 大学(309230)
- 济(134640)
- 经济(132105)
- 管理(128317)
- 理学(110318)
- 理学院(109320)
- 管理学(108085)
- 管理学院(107500)
- 研究(97246)
- 中国(78833)
- 财(66214)
- 京(63203)
- 科学(55555)
- 农(54925)
- 财经(52093)
- 江(47779)
- 所(47693)
- 经(47354)
- 业大(45842)
- 中心(45619)
- 农业(43151)
- 研究所(42434)
- 经济学(40913)
- 北京(38997)
- 财经大学(38611)
- 州(37271)
- 经济学院(36983)
- 商学(36663)
- 商学院(36333)
- 基金
- 项目(205449)
- 科学(164047)
- 基金(152768)
- 研究(150200)
- 家(132465)
- 国家(131264)
- 科学基金(114902)
- 社会(100102)
- 社会科(94961)
- 社会科学(94938)
- 基金项目(80902)
- 省(79898)
- 自然(73636)
- 自然科(72013)
- 自然科学(71991)
- 自然科学基金(70824)
- 教育(66962)
- 划(66036)
- 资助(60507)
- 编号(59432)
- 成果(47254)
- 创(46359)
- 部(45642)
- 重点(45301)
- 业(43999)
- 制(43801)
- 发(43366)
- 创新(42497)
- 国家社会(42066)
- 教育部(39844)
- 期刊
- 济(152504)
- 经济(152504)
- 研究(89904)
- 中国(60263)
- 财(55877)
- 管理(51943)
- 农(50997)
- 学报(45816)
- 科学(43175)
- 大学(35635)
- 农业(34121)
- 学学(33984)
- 融(33217)
- 金融(33217)
- 业经(27830)
- 财经(27084)
- 技术(26078)
- 经济研究(24119)
- 教育(23845)
- 经(23282)
- 业(20335)
- 问题(19961)
- 技术经济(16713)
- 商业(16510)
- 贸(16457)
- 财会(15643)
- 现代(15471)
- 版(14627)
- 世界(14615)
- 理论(14500)
共检索到4697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唐保庆 夏钰钊 毕良万
本文基于服务市场“双向开放”的视角,系统剖析“本国对外开放”和“外部对华开放”对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在遗漏“外部对华开放”变量的情形下,“本国对外开放”对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的促进作用被高估;(2)“本国对外开放”和“外部对华开放”均显著促进制造业价值链升级,且“本国对外开放”的促进作用更大;(3)“本国对外开放”和“外部对华开放”对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异质性特征;(4)“本国对外开放”和“外部对华开放”均通过服务市场技术溢出效应、服务市场竞争效应、企业创新能力和企业成本等渠道促进企业价值链升级;(5)“本国对外开放”和“外部对华开放”在促进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的过程中呈现替代关系,且中美之间的替代关系强于其他经济体。这意味着当前在西方发达国家对华开放持续收紧和逐步封锁的背景下,中国可凭借积极主动的“本国对外开放”继续驱动制造业价值链攀升。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顾雪芹
文章在服务任务国际外包理论模型的基础之上,运用国家-部门层面总出口核算框架,使用WIOD数据库和中国投入产出表,从宏观和中观层面分析了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价值链升级起到显著促进作用,但是不同类型的生产性服务业的作用存在明显差异。机制分析发现,生产性服务业开放通过提高制造业中高技能劳动力的劳动报酬占比和工作时间占比促进制造业价值链地位的提升。进一步分析表明,中国的生产性服务业开放对促进中低层次的制造业价值链升级具有显著效果,而对于高层次的制造业价值链升级则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开放 制造业 价值链地位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磊 李吉
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不断深化,跨国投资及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均呈日趋增强的发展趋势。本文在分析双向FDI、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作用机制基础上,运用2010~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双向FDI协同发展、OFDI、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及其与OFDI的交互作用均显著促进我国制造业价值链升级,而IFDI及其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交互作用则阻碍制造业价值链升级;从地区异质性看,OFDI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分别促进西部和中部地区制造业价值链升级,OFDI及其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交互作用均显著促进东部和中部制造业价值链升级,双向FDI的协同发展只对东部地区有促进作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星翰 戴翔 何启志
从服务要素进入制造业生产过程从而促进制造业服务化角度看,扩大服务业开放通常有两种渠道:一是扩大服务业开放后,国外服务要素作为中间投入直接进入制造业;二是扩大服务业开放所产生的溢出效应等反向拉动国内服务业发展,进而促进本土服务要素进入制造业生产过程。上述两种途径实现的制造业服务化,对制造业攀升全球价值链究竟会产生何种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的理论探讨和经验分析。本文在对传统理论进行修正并形成待检验假说基础上,基于中国经验数据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扩大服务业开放总体有助于提升制造业企业价值链分工地位,但上述两种作用机制表现出完全相反的作用。具体而言,依托国外服务要素投入实现的制造业服务化,不利于制造业价值链攀升;而依托本土服务要素投入实现的制造业服务化,对制造业攀升全球价值链具有促进作用。上述研究发现对于如何依托扩大服务业开放,从而实现制造业攀升全球价值链的路径优化,具有明显的政策含义。
关键词:
服务业开放 制造业服务化 全球价值链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丁秀飞 毕蕾 仲鑫
本文基于2003—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及WIOD数据,通过测算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建立联立方程模型来验证对外直接投资与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双向促进关系。实证研究发现:整体而言,对外直接投资与全球价值链地位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对外直接投资发展会影响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提升,反之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也会促进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对于不同技术密集度行业,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全球价值链地位的作用不同:对于低技术行业与中低技术行业,对外直接投资提升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效应不显著,只有高技术行业,对外直接投资才会显著影响全球价值链地位;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对对外直接投资的促进效应也受到行业影响:低技术行业不显著,中低技术行业和高技术行业才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杜新建
当前,中国致力于通过制造业服务化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制造业服务化能否促进全球价值链升级,其促进全球价值链升级的机制和程度如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研究的重要议题。基于数理推导和理论推演,证实了制造业服务化能够推动全球价值链升级,并主要通过技术创新效应、规模经济效应、差异化竞争效应等机制实现。在此基础上,就制造业服务化对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2000—2014年制造业服务化整体能够显著推动全球价值链参与度与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提升;从各服务化类型来看,信息服务化、商务服务化、流通服务化的推进作用最强;从各类制造业类型来看,资本密集型制造业推进作用最明显,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次之,劳动密集型服务业最弱。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杜运苏 刘艳平
本文在理论分析服务业开放促进制造业企业价值链升级以及资源错配调节效应的基础上,科学构建了服务业开放指标,并运用中国制造业微观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服务业开放在总体上对我国制造业价值链升级具有促进作用,而且服务业开放与资源错配的交叉项显著为正,即资源错配程度越轻,服务业开放的促进效应越显著,即使改变测度方法和控制内生性以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分析还发现:服务业开放的促进效应在不同贸易方式、不同类型企业、不同地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就细分服务行业而言,金融保险和通讯网络的外资准入放开对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的促进作用更大。因此,在“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下,不仅要积极扩大服务业开放,还要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改善资源错配,从而为“中国制造”向中高端攀升创造良好条件。
关键词:
服务业开放 资源错配 制造业 价值链升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跟强 宗志刚
文章利用WIOD数据库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实证研究了制造业投入服务化、服务贸易开放与经济周期联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和服务贸易开放对经济周期联动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随着服务贸易开放程度的提升,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经济周期联动性的促进作用会进一步增强;异质性考察发现,这一影响在金融危机前在信息类、分销类和运输邮政类服务投入以及劳动和知识密集型制造业上表现得更为显著;在影响机制上,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和服务贸易开放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下会通过"双边价值链相互嵌入"和"第三方效应"两个渠道影响经济周期联动性;进一步从"双循环"视角研究发现,制造业服务投入在国内大循环下的"本土化"导向和在国际大循环下的"区域化"导向会显著降低经济周期联动性。文章可为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以及减弱外部风险传导冲击提供政策参考。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孙湘湘 周小亮
服务业开放带来的知识、技术等在提高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效率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发挥了关键作用。本文利用超效率DEA模型对各地区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效率进行评价,并考察了服务业开放与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服务业开放有利于提高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效率。本文进一步分析了人力资本、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及制度环境在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效率影响中的门槛效应。结果显示,人力资本存在显著的单门槛效应,当人力资本水平较低时,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效率的影响不显著,随着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效率的影响显著增强;生产性服务发展水平越高,服务业开放提高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效率的效应也越强;制度环境存在双门槛效应,当制度环境较差时,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效率的影响不显著,随着制度环境的改善,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效率的促进效应逐渐增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綦良群 刘晶磊 吴佳莹
在全球经济由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深度转型的背景下,以服务化推动制造业及先进制造业发展是我国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企业双元能力视角,从理论分析入手,提出研究假设及理论模型,探究服务化对先进制造业GVC升级的影响机制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服务化能够促进先进制造业GVC升级;企业双元能力在服务化与先进制造业GVC升级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市场需求在服务化与企业探索能力之间起正向调节作用,但在服务化与企业应用能力之间未起调节作用;经济自由度在企业双元能力与GVC升级间起正向调节作用。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慧岭 凌丹
本文剖析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GVC)重构对发展中国家价值链分布的影响机理,并基于2000—2014年世界制造业投入产出数据,度量附加值口径下GVC重构的发生状况,实证检验GVC重构对中国制造业价值链分布的具体影响。研究表明,不同制造行业的GVC重构特征与整体表现出的扩张—收缩—再扩张趋势不尽相同,部分行业呈现持续收缩或持续扩张的特征。根据在发达国家、本国内部、发展中国家三类经济体中的价值链条分布特征差异,可将中国18个制造行业分为"双向挤压型""强劲生长型""GVC主导型""国际产能合作型"四类。依据在GVC重构中的不同表现,本文提出中国各类制造行业的转型升级路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斌 魏倩 吕越 祝坤福
当前,制造业服务化已成为全球趋势。本文运用投入产出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进出口企业数据等合并数据,系统考察制造业服务化对企业价值链升级的影响。计量结果发现:首先,制造业服务化不仅提高了我国企业价值链的参与程度,而且显著提升了我国企业在价值链体系中的分工地位。从服务投入异质性的视角,运输服务化、金融服务化、分销服务化的价值链提升效应作用明显,而电信服务化的价值链升级效应并不显著,电信服务化改革需要引起更多重视;其次,本文运用微观企业数据,进一步考察了制造业服务化对企业产品升级的影响,结果显示:制造业服务化通过垂直效应(产品质量)和水平效应(产品技术复杂度)提升了企业出口产品品质。资产专用性越...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邓晶 张文倩
目前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制造业升级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从全球价值链视角来看,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处于不同的阶段,生产性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也呈现出不同的作用机制。实证上,利用2005~2014年的17个发展中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发展中国家的生产性服务贸易自由化可以促进本国制造业升级,同时制造业升级还受人力资本水平、外商直接投资、信息化水平三个因素的影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吴云霞 马野驰
制造业投入服务化作为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价值链升级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本文运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2000-2014年的数据,实证考察了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和分工地位的影响并检验了相关作用机制。研究表明:(1)总体来看,制造业服务化对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存在"天花板"效应,即随着制造业服务化趋势的加强,其对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参与度的促进作用是边际递减的,而对制造业分工地位产生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2)不同服务投入与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和分工地位的关系存在一定差异,与传统的服务投入(批发零售和运输服务化)相比,现代化的服务投入(电信和金融服务化)对价值链升级的作用更为明显和重要;目前来看,由于国外服务的渗透率较低,所以占据主导力量的国内服务投入对中国制造业分工地位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服务使用率高的制造行业要比服务使用率低的行业对价值链的升级效用更大一些。(3)我国制造业服务化水平整体较低,还未达到制造业投入服务化的最优临界水平,仍都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4)作用机制检验表明,研发创新是制造业投入服务化促进价值链参与度深化的可能作用渠道。但是制造业服务化通过研发创新对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不存在提升效应,可能还存在其他作用渠道。本文的研究对于中国发展服务型制造业,融入全球价值链生产分工具有重要政策启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吴静
采用AHP主成分分析法,以省际制造业发展指数为依据,把西部各省区分为高、中、低三大产业承接区域,基于2005~2014年西部制造业26个行业数据,从制造业产业价值链的劳动密集、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三大环节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技术和资金转移是影响西部制造业产业价值链不同环节效率提升的主要原因,人力资本转移次之,东部地区企业规模溢出的效率水平最低,说明当前东部产业转移的规模效应并未实现;制造业产业价值链中资本密集环节对转移要素的吸收效率大于劳动密集环节,技术密集环节最弱,说明当前西部制造业在产业价值链中位置不高,培育本地优势产业和新型技术型产业是进一步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根本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