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954)
2023(19464)
2022(16485)
2021(15490)
2020(12927)
2019(29677)
2018(29658)
2017(56579)
2016(31027)
2015(35159)
2014(34858)
2013(34028)
2012(31170)
2011(27871)
2010(28374)
2009(26053)
2008(25814)
2007(23132)
2006(20471)
2005(18193)
作者
(85951)
(71433)
(71227)
(67687)
(45776)
(34356)
(32365)
(27646)
(27277)
(25918)
(24451)
(24129)
(22857)
(22715)
(21913)
(21821)
(21133)
(21077)
(20631)
(20565)
(17713)
(17562)
(17331)
(16356)
(16110)
(16011)
(15857)
(15846)
(14388)
(14034)
学科
(120089)
经济(119921)
(104004)
管理(103673)
(95536)
企业(95536)
方法(53159)
数学(42926)
数学方法(42185)
(37474)
中国(34185)
业经(33957)
(30880)
(27940)
(25782)
财务(25689)
财务管理(25650)
理论(24969)
技术(24419)
企业财务(24285)
地方(24016)
(22519)
(21823)
(21096)
贸易(21076)
(20415)
农业(20408)
(20100)
(19644)
(19015)
机构
学院(428146)
大学(426540)
管理(171307)
(166004)
经济(161981)
理学(146696)
理学院(145053)
管理学(142442)
管理学院(141612)
研究(136896)
中国(104589)
(91626)
科学(82383)
(81290)
(67146)
(66394)
中心(63325)
财经(63199)
(61590)
研究所(60220)
业大(60021)
北京(58034)
(57211)
(57203)
师范(56742)
(53592)
(50594)
经济学(48805)
技术(48321)
农业(47589)
基金
项目(283974)
科学(224308)
研究(213664)
基金(203570)
(174959)
国家(173371)
科学基金(150946)
社会(133392)
社会科(126188)
社会科学(126151)
(112886)
基金项目(107496)
教育(100761)
自然(97015)
自然科(94799)
自然科学(94778)
(93669)
自然科学基金(93084)
编号(89421)
资助(83514)
成果(73128)
重点(63211)
课题(62335)
(62211)
(61755)
(59696)
创新(56971)
项目编号(55579)
(54778)
教育部(54279)
期刊
(190179)
经济(190179)
研究(126130)
中国(92716)
管理(69506)
(66712)
学报(61686)
教育(60015)
科学(57581)
(55769)
大学(48020)
技术(44775)
学学(44302)
农业(38046)
(37836)
金融(37836)
业经(31554)
财经(31062)
经济研究(28785)
(26676)
图书(26538)
问题(23794)
技术经济(21802)
(21641)
科技(21092)
职业(20279)
(19925)
论坛(19925)
理论(19836)
现代(19733)
共检索到6514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姜永华  赵平平  
校企合作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也是培养服务外包产业适用性人才的必经之路。批准校企合作的切入点,实现互惠共赢是校企合作培养服务外包人才的前提。在实践中,通过分层次、多模式、多渠道合作,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培养规模不断扩大。通过机制创新,确保校企合作长效有序开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入选理由学校立足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实际,努力实现“专业”与“产业”同频共振,走出一条“共商、共建、共享”的产教融合新路,构建了适应性的人才培养体系,书写出新时代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烟职答卷”。亮点学校围绕“对接产业办专业、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谢华兴  郭丽  程楠  杨冬梅  
首先通过对高职物流专业师生、合作企业及兄弟院校的实际调查,得出物流专业校企合作的基本情况,然后分析了物流专业校企合作的特点,并结合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实践情况,创新性地提出物流专业校企合作思路,最后强调在互惠三赢的基础上,要加强校企合作的过程管理,以建立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贺志强  娄建玮  
良好的校企合作模式是助推高职院校发展的重点与难点。近年来,潍坊职业学院通过建立校企合作理事会、专业群产学研合作委员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三级联动"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形成了紧密型校企合作格局,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专业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产学研合作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效,实现校企双方共赢,为职业院校推进校企一体化办学提供宝贵经验。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冯志明  
商科专业人才需求特点决定了商科专业有不同于其他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商科专业的工学结合相比其他专业难度更大。创新商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解决理念与实践的统一,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的衔接,岗位需求与课程内容的一致,培养目标与师资队伍的匹配,校内与校外的协同等一系列问题,系统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理念支撑系统、环境支撑系统、实训支撑系统、师资支撑系统和教学评价支撑系统。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邵月花  王琴  
高职学生学业指导是指学校对学生在学习方面提供的指导和帮助,旨在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设计反映学生能力和兴趣的计划,确立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价值和目标。会计系学生工作团队,设计并实施的"金手指工程",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以技能项目训练为主要内容,探索学业指导新模式,取得了较好的育人成效。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晖  程忠国  鄢维峰  
通过坚持"以质量特色立校、以学生成才为本"的办学理念,充分发挥建筑行业企业背景优势,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不断创新政行企校合作机制,深化教学改革,探索构建以职教集团为依托的校企利益共同体。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震  
鹤壁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利用行业、企业办学优势,积极进行校企一体办学探索,形成了校企一体办学平台下的人才培养的特色。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邓志新  万守付  
行业协会是连接企业和学校的桥梁,国外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行业协会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因此,中国要搞好职业教育中的校企合作,就必须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通过分析行业协会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的作用,探讨行业协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模式,重点推荐"行业学院"——行业协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创新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静  
本文以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针对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中存在的热点与难点问题,从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及共同体内涵建设三个层面探索实践了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民族地区高职学院办学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之路。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桂瑾  
文章结合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的校企合作模式和机制创新,从理论和实践上分析了如何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形成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隗洪祥  
政校行企合作是加强政府、行业、企业、高职院校之间沟通交流和相互配合的重要平台,是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是高职教育科学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良好的合作尝试会提供积极的借鉴。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健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国际职业教育取得成功的必由之路,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核心特色。刘晓及其研究团队撰著的《职业教育中的校企合作——行为机制、治理模式与制度创新》,在校企合作研究的总体把握上,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融合上,对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以及校企合作的治理研究上,均有所创新突破。是近年来这一研究领域不可多得的新成果。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庆华  黄朝川  王傲冰  
国家示范高职院校项目建设中,邢职院打破传统校企合作瓶颈,以"主动融合、校企双赢"的理念为指导,组建了政府、企业、学院组成的校企合作委员会,搭建起了包括职教广场、职教集团等在内的校企合作平台,并在实践中探索出了"引企入校、校企共管""产品研发中心""公司经营+教学车间"等运行机制,有效整合了社会办学资源,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潘朱涟漪  
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采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参与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企业通过与高职院校共同制订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模式、课程标准和实训基地建设,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校企双主体推行党建共建、平台共创、课程共研、师资共用、过程共管、发展共赢等合作方式,为促进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