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32)
2023(7380)
2022(6330)
2021(5716)
2020(4920)
2019(11503)
2018(11351)
2017(22489)
2016(11850)
2015(13827)
2014(13809)
2013(13620)
2012(12595)
2011(11328)
2010(11636)
2009(11017)
2008(11150)
2007(10108)
2006(9006)
2005(8421)
作者
(33193)
(27954)
(27890)
(26131)
(17860)
(13105)
(12781)
(10593)
(10342)
(9999)
(9457)
(9197)
(9033)
(8950)
(8676)
(8364)
(8298)
(8221)
(8151)
(8096)
(6963)
(6710)
(6708)
(6261)
(6245)
(6225)
(6084)
(5998)
(5614)
(5417)
学科
(46231)
经济(46139)
管理(45290)
(44622)
(37761)
企业(37761)
方法(20687)
(20112)
(19798)
贸易(19786)
(19238)
数学(17213)
数学方法(17075)
(16738)
(14310)
财务(14284)
财务管理(14258)
企业财务(13581)
中国(12120)
业经(11429)
(11199)
(11105)
体制(9729)
(8880)
银行(8871)
(8453)
(8337)
(8274)
金融(8272)
地方(7731)
机构
大学(172825)
学院(172004)
(77839)
经济(76260)
管理(68165)
理学(58038)
理学院(57503)
管理学(56863)
管理学院(56529)
研究(56388)
中国(45209)
(39876)
(35799)
财经(30441)
科学(29108)
(27696)
(27452)
(26430)
中心(25853)
研究所(24130)
经济学(23684)
北京(22591)
财经大学(22506)
(22237)
经济学院(21290)
(20841)
业大(20740)
(20659)
商学(20061)
商学院(19892)
基金
项目(107914)
科学(85547)
研究(81952)
基金(79916)
(67948)
国家(67431)
科学基金(58588)
社会(53998)
社会科(51294)
社会科学(51284)
基金项目(42004)
(40219)
教育(37099)
自然(36213)
自然科(35362)
自然科学(35356)
自然科学基金(34770)
编号(33627)
(33596)
资助(32741)
成果(28849)
(26168)
(25383)
重点(24140)
(22628)
教育部(22512)
国家社会(22455)
(22265)
课题(22238)
人文(22169)
期刊
(87935)
经济(87935)
研究(53904)
中国(35488)
(34020)
管理(27597)
学报(21838)
科学(20321)
(19873)
(19150)
金融(19150)
大学(17839)
学学(16592)
(16036)
财经(15811)
经济研究(15234)
国际(14556)
教育(14332)
业经(13732)
(13541)
技术(13466)
农业(12797)
问题(12593)
图书(10538)
世界(9602)
财会(9272)
会计(9224)
商业(8707)
理论(8486)
现代(7828)
共检索到2742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崔苏卫  
在服务业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与制造外包不同的发展趋势和路径,即服务业务以非公司内贸易的方式发包给接包方。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很多:一是企业控制运营总成本的客观需要;二是技术进步的内外推动,而且以人才和知识为代表的无形要素对服务外包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另外,由于服务外包本身具有的某些特质使得其在发展过程中对制度环境有一定的要求,因此,本文还对服务外包所需的制度环境进行了阐述。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彭德雷   孙安艺  
跨境服务贸易制度型开放的核心是立足中国实际,建立健全与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相衔接的服务业开放制度体系,通过持续深化规则、规制、管理和标准的开放,提升服务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水平。当前,我国以梯度开放为特征的跨境服务贸易自主开放实践,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预期的制度供给。然而,服务贸易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规制需求、市场准入模式的国际差异以及日益严峻的外部环境,对我国跨境服务贸易制度型开放构成诸多挑战。需强化风险意识,结合改革经验和地方需求,顺应服务贸易数字化转型趋势,聚焦新一代国际服务贸易规则关键议题,关注服务贸易数字化趋势,持续加大现代服务业开放压力测试,提高国内监管透明度和可预期性;不断优化服务贸易开放谈判模式,有序推进跨境服务贸易高水平对外开放;善用国际舆论与法律工具,营造跨境服务贸易发展的良性制度环境。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陶涛  王跃生  
一般认为日本对中国成本和出口导向的直接投资带来了中日之间的行业内贸易,即中国从日本进口零部件、加工后出口日本的垂直行业内贸易。本文通过机械行业投资与贸易的数据,讨论2000年以后日本对华投资的新趋势是否改变了中日间的行业内贸易结构与贸易模式。结果表明,既有研究认为的中日机械行业的垂直分工体系日渐淡化;对华投资热点的运输机械行业并没有形成典型的东亚式垂直分工体系;要素禀赋差异是中日机械行业内贸易的主要决定因素。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史智宇  易行健  唐建伟  
本文运用Grubel-Lloyd产业内贸易指数与修正的Glick-Rose出口相似性指数,对东亚区城内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末之间的贸易资料进行了统计和分析,证实了这一地区确实存在产业内贸易比重提高的趋势。研究表明,东亚产业结构由垂直向水平的整体性演进态势与东亚各经济体人均GDP的提高是促成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本文最后结合中国现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娟  
本文采用实证分析法,运用统计数据和历史资料,重点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与东盟国家间产业内贸易的整体水平和结构,以及对彼此贸易的贡献率,揭示了中国与东盟国家贸易逐步从产业间贸易走向产业内贸易的发展趋势及其动因,并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康承东  陈强  
国际服务贸易是世界贸易增长的新亮点。近 10年来,国际服务贸易增长超过国际货物贸易增长,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本文分析了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历史背景和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前景作一预测。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康承东  陈强  
国际服务贸易是世界贸易增长的新亮点。近十年来,国际服务贸易增长超过国际货物贸易增长,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本文分析了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历史背景和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前景作一预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鹏飞  
传统关税制度的弱化和关税壁垒作用的淡化使得蓝色贸易制度在国际贸易中盛行,其推行的全球化与强制化趋势不可逆转。针对山东而言,蓝色贸易制度带来的机遇与危机并存,因此,如何消除危机而创造机遇,是提升山东外贸发展水平的重要举措。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傅钧文  李梁  
在2001年,中日两国向对方出口最多的商品均是电机和电器产品,即海关HS分类85章商品,这使得用产业内贸易的方法来分析中日国际分工格局成为可能。本文讨论了产业内部分工与产业内贸易的关系,测算了中国对日本HS85章商品的产业内贸易的指数,比较了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在HS85商品上的产业内贸易的特点。作者认为,中日HS85章商品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决定因素是外国对华直接投资。作者最后认为,只要中国的加工贸易政策不变,中日产业内贸易将进一步发展。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平  江康  贾瑞  周海川  
在碳减排目标下,推进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是实现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而明确贸易隐含碳的排放问题在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本文借助于CiteSpace对2005—2019年CNKI贸易隐含碳研究文献进行了发文量统计和共现网络分析,系统阐述了该领域研究力量合作网络分布、热点及演变趋势等。结论如下:一是发文量经历了“相对平稳增长—快速增长—相对平缓略有下降”几个阶段,符合技术成熟度理论“S型曲线”描述;二是研究群体呈现出“大分散、小集合”态势,其中以闫云凤和杨来科及方修琦、魏本勇等为代表的作者群网络连接较强,但各作者群间的链接程度不高,且部分新兴作者研究网络独立;三是中科院和社科院系统居于研究主导地位,部分财经类和综合型高校表现突出,但总体上国内研究力量布局区域上不平衡,较多集中于东部;四是研究主要围绕贸易隐含碳的形成、现实意义、作用机制、测算及影响因素展开,具体包括隐含碳对贸易及气候变化的影响,贸易碳排放转移及碳减排机制,贸易隐含碳与低碳经济的联系,隐含碳排放测算及影响因素,碳关税与碳足迹等,并于2009—2012年间文献激增,此后发文量在高位运行且相对稳定,贸易环境规制、碳转移、全球价值链参与的碳减排效应等成为主要内容。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林创伟   任靓   程嘉嘉  
当前全球经济治理进入快速变革期,国际贸易规则正加速重塑,文章尝试建立一个考虑地缘政治与经济两方面收益和成本的分析框架,并以此分析国际贸易体系变革的深层次原因,预判未来国际贸易体系的变革趋势和发展方向。国际贸易规则未来将出现WTO框架下相对低标准规则改革和核心大国主导下大型自由贸易区高标准贸易规则并存的局面。在高标准国际贸易规则领域,美西方将以规则引领、规则锁定、规则一致、规则对等等多种手段规锁中国发展。中国既应奉行多边主义,积极推进WTO改革,也应以更大决心和力度推进高标准自贸协定谈判,并尽快推出“中式版本”贸易规则,力争在未来国际贸易规则变革中掌握先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慧力  何中兵  杨国柱  
近年来技术性贸易壁垒正在一些发达国家呈现制度化发展趋势,日本和欧美国家设置技术性贸易措施,已从对单一产品的技术要求转向体系要求,从微观技术层面向宏观制度层面转变,对我国出口行业及上下游产业造成了严重影响。建设完善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系统对于我国有效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我国的预警系统在服务层次、资源共享和预警的时效性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表面化和形式化色彩浓重,缺乏长远战略准备,远未做好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制度化趋势的准备。为此,应尽快完善我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系统,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能力。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朱刚体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以国家市场为基本分析单位,以比较优势为架构来解释国际贸易结构、利益和流向。这种分析思路已经由于跨国公司在各个领域普遍发展而需要改进。传统的贸易理论只能解释一部分国际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