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11)
- 2023(10388)
- 2022(9001)
- 2021(8357)
- 2020(7318)
- 2019(17003)
- 2018(16587)
- 2017(32535)
- 2016(17106)
- 2015(18931)
- 2014(18276)
- 2013(17765)
- 2012(16034)
- 2011(14151)
- 2010(13968)
- 2009(12612)
- 2008(11997)
- 2007(9806)
- 2006(8231)
- 2005(6897)
- 学科
- 济(69577)
- 经济(69514)
- 管理(51599)
- 业(51395)
- 企(42285)
- 企业(42285)
- 方法(38227)
- 数学(34467)
- 数学方法(33900)
- 财(18689)
- 中国(16187)
- 农(16044)
- 业经(13681)
- 务(12605)
- 财务(12555)
- 财务管理(12531)
- 贸(12422)
- 贸易(12417)
- 制(12379)
- 学(12327)
- 易(12075)
- 企业财务(12000)
- 地方(11509)
- 理论(10837)
- 农业(10400)
- 技术(10333)
- 划(9555)
- 和(9530)
- 环境(9495)
- 工作(9105)
- 机构
- 大学(228224)
- 学院(225944)
- 管理(94907)
- 济(92439)
- 经济(90648)
- 理学(83890)
- 理学院(83076)
- 管理学(81297)
- 管理学院(80875)
- 研究(68955)
- 中国(51672)
- 京(45959)
- 财(41751)
- 科学(41287)
- 财经(34362)
- 业大(33412)
- 农(33322)
- 中心(33073)
- 所(32299)
- 经(31603)
- 江(31529)
- 研究所(29532)
- 经济学(28414)
- 北京(27895)
- 范(27634)
- 师范(27364)
- 院(26108)
- 财经大学(26065)
- 农业(25793)
- 经济学院(25742)
- 基金
- 项目(165382)
- 科学(132338)
- 基金(123541)
- 研究(119229)
- 家(107697)
- 国家(106847)
- 科学基金(93725)
- 社会(78397)
- 社会科(74408)
- 社会科学(74386)
- 基金项目(65232)
- 省(63547)
- 自然(61407)
- 自然科(60128)
- 自然科学(60113)
- 自然科学基金(59052)
- 教育(55968)
- 划(53407)
- 资助(50524)
- 编号(47347)
- 部(37200)
- 成果(37197)
- 重点(36852)
- 创(35078)
- 发(33813)
- 国家社会(33167)
- 教育部(32737)
- 创新(32672)
- 科研(32289)
- 人文(32018)
共检索到3149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征驰 赖明勇
服务外包是一种基于关系型契约的双边治理模式,它兼有市场和企业两种治理结构的某些优点,其核心治理机制是通过发包企业向接包企业开放其关键资源进入权,激励接包企业进行相应的人力资本专用性投资,进而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共赢关系。服务外包有利于交易双方形成相对稳定高效的合作关系,拓展企业的经济边界,帮助企业在更大范围内整合知识和人力资源。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刘征驰 赖明勇
服务外包作为一种介于市场和企业之间的中间组织形态,在人力资本密集型的服务交易治理中有其独到的优势。本文基于"进入权"和"声誉"两种治理机制,从静态和动态两个层面为服务外包组织治理搭建了一个框架模型。在静态模型中,通过对市场、外包和企业三种组织的比较制度分析得出,虽然三种组织形式都不可能达到社会最优的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激励水平,但基于进入权治理的服务外包组织可以得到次优的激励效果。在动态模型中,通过引入不对称信息和声誉机制,证明了在长期合作条件下,服务外包组织可获得社会最优的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激励水平。
关键词:
服务外包 不完全契约 进入权 声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谢刚 梅姝娥 熊强
文章运用了委托—代理理论,通过多任务环境下的重复博弈模型来分析信息技术外包关系中贴现因子、创新性任务的重要程度和产出价值差距,可证实产出的可证实水平和契约成本对契约选择以及正式契约和关系契约的交互关系的影响。研究表明,当贴现因子很高,可证实水平和契约成本不很高时,正式契约与关系契约是互补关系;当贴现因子很高,过高的可证实水平引致契约成本很高时,关系契约与正式契约是替代关系。当贴现因子较高,正式契约和关系契约的联合作用比单独使用更有效,二者存在互补关系。如果外包企业对创新性任务越看重,创新性产出价值差距越大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刘志强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资源外包网络成为许多企业的现实选择,但其运作过程中,各方利益的冲突与纠纷及其引致的租金耗散和价值流失急需资源外包网络治理原则的指导。本文结合网络治理特点,提出了契约治理和关系治理相结合的"契约——关系"双重治理模型,并重点从信任机制、激励机制、监督机制、协调机制和沟通机制等五方面分析了关系治理的治理特点、作用机制和实施对策。
关键词:
资源外包网络 契约治理 关系治理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双燕 万迪昉 史亚蓉
契约结构选择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业务流程外包(BPO)成败及绩效的高低。本文运用交易成本理论和关系契约理论,揭示了BPO的契约特征及契约选择机理,认为在外包绩效不可验证的情况下,关系契约可以弥补正式契约的不足,进而提出了基于正式契约和关系契约的BPO治理机制的概念模型,为我国企业发展BPO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业务流程外包 关系契约 治理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丁晓安
在经济社会领域,公平与效率总是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特定的关系束,这种关系束的相互性决定了公平与效率的相互性。在现代市场经济的竞争理念里,公平是一种以特定的人与人之间的契约关系为依托,以实现特定的目标为结果的游戏规则,这种游戏规则决定了游戏的均衡解——效率;效率是在由特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决定的合意规则之下以实现特定目标为结果的游戏的可能均衡解。契约理性所体现的是,当事人在意见一致所约定的游戏规则之下达成以实现特定目标为结果的有约束力并可强制执行协议的过程,这一过程将当事人意见一致所约定的游戏规则和规则之下可以实现的特定目标融入到了一个统一的框架:公平与效率都是基于"经济人"理性及理性预期下的契约...
关键词:
公平 效率 契约理性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石
本文试图为"超主权"的世界货币提供理论基础。根据社会契约论的论证,国家信用货币的基础是"主权",而国家的主权来自于全体成员所订立的契约;与此类似,国际范围内的"共同权力"来自于各成员国主权的部分让渡。另一方面,国际范围内的"共同权力"与"主权"有着本质的区别,是一种"超主权"的权力。因此笔者认为,"超主权"的世界货币成立的基础在于国际范围内的"共同权力",这一权力是建立在各参与国的同意的基础上的。本文还以欧元为例,对形成"超主权"货币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国际金融 世界元 欧元 主权 社会契约论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邓春平 毛基业
对日离岸软件外包项目具有典型的关系契约特性,现有文献对软件外包中的关系契约治理及对合作绩效的影响还缺乏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信任、交流和相互适应调整作为重要的关系规范,在对日软件外包关系契约治理中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根据访谈和110个项目的数据实证检验了关系规范对离岸软件外包项目绩效的影响。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发现,交流的有效性对于项目质量和供应商成本控制绩效有积极影响,相互适应调整对于成本控制绩效也有积极影响。这个发现有助于构建有效的关系契约治理机制,促进软件外包产业发展。
关键词:
关系契约 离岸 软件外包 关系契约治理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苏秦 欧阳智
针对于知识流程外包(KPO)的决策过程和运作特点,通过借用合同理论的分析框架和广义纳什讨价还价模型,从服务质量的角度讨论了企业进行KPO的动机、契约安排、最优外包比例和外包质量情况。结论指出,KPO能够显著提升知识流程业务的服务质量,尤其当企业自身业务质量能力有限时,KPO更是提供了一种转移内部质量压力和提高知识业务绩效的方法。同时显示,通过更大比例的外包,实现外部服务商的优质资源的充分利用,能够更好地增加企业知识业务质量。而对于KPO的决策,尽管其对业务质量帮助显著,企业仍然需要考虑其他的影响因素,尤其是两种组织安排的交易成本以及相对于服务提供商的议价能力。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张宗明 杜荣 廖貅武
考虑一个客户企业与一个服务商共同努力实现服务外包项目价值的缔约问题,服务参与双方努力程度的无法验证和服务商可能拥有私有成本信息会降低服务绩效,导致服务外包失败。针对双方努力程度无法验证和服务商拥有私有信息这两类风险因素,建立甄别服务商私有信息的委托代理模型,分析非对称信息下的最优契约,刻画了合作生产性质服务外包环境特点对两类风险因素带来的不利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服务商成本信息对称情形下,激励共享仅受合作双方的相对重要性的影响;而在服务商成本信息不对称情形下,低成本类型服务商的激励共享不变,高成本类型服务商的激励共享还与两种类型服务商的分布和成本差异相关。服务商的重要性越高,服务商私有信...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程瑜
政府预算是在总体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基于增进整个社会资源配置效率与改善社会公平的目标,对可支配资源的安排与调整。从法律角度看,它可被视为一个以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新立 王青建
为减少风险投资融资中风险投资家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风险投资者必须设立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来让风险投资家选择,从而根据风险投资家选择的结果来甄别其真实能力类型,同时又能激励其努力工作。文章建立了风险投资家能力类型和努力都是不可观测条件下的最优激励契约模型,并根据显示原理,利用最优控制理论求出了最优解进而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最优激励契约能使高能力风险投资家乐于选择具有高强度激励、低固定收入和风险小的项目,同时又能激励其签约后更加努力工作。
关键词:
风险投资家 激励契约 逆向选择 道德风险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林长泉
关于管理绩效、“契约”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的一种模型(理论部分)林长泉(南京大学国际商学院210093)传统的“委托—代理”理论认为:当经理持有的公司股份小于100%时,就会存在着潜在的股东与经理(代理人)之间各自利益的矛盾;与此紧密相关的对管理阶层的...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冯均科
审计契约制度的演进表明 ,审计委托人与审计人存在着一定的多样性 ;这种多样性表明了社会对审计的不同认定。签订审计契约 ,启动了审计行为 ;审计因契约而产生 ,因契约而发展。签订审计契约是有条件的 ,一份审计契约的形式与内容 ,与商业合同有显著的差异 ;但审计契约在启动审计行为方面与商业合同在启动交易行为方面 ,却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关键词:
审计契约 审计关系 审计委托人 审计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周晓苏 唐雪松
文章从企业契约视角解释了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分离的原因。企业作为契约而存在,会计系统在企业契约中发挥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分析股东—经理管理契约在不同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下的结果表明,股东、经理在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要求上存在冲突,原因在于不同信息质量特征下双方的效用不同。除此之外,借贷契约、公共产品和税收契约、劳务契约以及其他契约的各方主体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均存在冲突。正是这些冲突,导致了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分离。
关键词:
会计信息 契约 相关性 可靠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