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010)
- 2023(17932)
- 2022(15372)
- 2021(14275)
- 2020(12214)
- 2019(27617)
- 2018(27456)
- 2017(53269)
- 2016(28904)
- 2015(32449)
- 2014(32032)
- 2013(31706)
- 2012(29221)
- 2011(25950)
- 2010(26302)
- 2009(24852)
- 2008(24851)
- 2007(22367)
- 2006(20057)
- 2005(18139)
- 学科
- 济(117283)
- 经济(117110)
- 业(106845)
- 管理(101110)
- 企(94710)
- 企业(94710)
- 方法(51059)
- 数学(40564)
- 数学方法(40073)
- 财(37799)
- 农(37604)
- 业经(35190)
- 中国(30548)
- 制(28267)
- 务(25894)
- 财务(25820)
- 财务管理(25781)
- 农业(24748)
- 企业财务(24418)
- 技术(23745)
- 贸(22540)
- 贸易(22522)
- 理论(22476)
- 地方(22313)
- 学(22280)
- 易(21914)
- 和(20683)
- 划(19795)
- 体(19691)
- 银(19348)
- 机构
- 学院(410396)
- 大学(408872)
- 济(166179)
- 管理(165912)
- 经济(162498)
- 理学(142079)
- 理学院(140553)
- 管理学(138318)
- 管理学院(137554)
- 研究(131801)
- 中国(103688)
- 京(87869)
- 财(81181)
- 科学(79589)
- 农(66593)
- 所(65759)
- 江(63112)
- 财经(63060)
- 中心(60701)
- 业大(59394)
- 研究所(58781)
- 经(57160)
- 北京(55555)
- 农业(51957)
- 范(51254)
- 师范(50809)
- 州(50635)
- 经济学(48849)
- 院(47785)
- 财经大学(46446)
- 基金
- 项目(267975)
- 科学(211828)
- 研究(199630)
- 基金(194570)
- 家(167564)
- 国家(166073)
- 科学基金(144503)
- 社会(126414)
- 社会科(119705)
- 社会科学(119672)
- 省(105284)
- 基金项目(102835)
- 自然(92740)
- 自然科(90617)
- 自然科学(90597)
- 教育(90558)
- 自然科学基金(89043)
- 划(86556)
- 编号(81824)
- 资助(79581)
- 成果(66791)
- 创(58971)
- 重点(58969)
- 部(58763)
- 发(56438)
- 课题(55544)
- 创新(54372)
- 制(52338)
- 国家社会(51610)
- 项目编号(51291)
- 期刊
- 济(192335)
- 经济(192335)
- 研究(124030)
- 中国(85018)
- 管理(67325)
- 财(66608)
- 农(62409)
- 学报(60906)
- 科学(56822)
- 大学(47441)
- 教育(45555)
- 学学(44369)
- 农业(42918)
- 融(38325)
- 金融(38325)
- 技术(37683)
- 业经(33031)
- 财经(31731)
- 经济研究(29559)
- 经(27255)
- 业(24525)
- 问题(24493)
- 图书(23004)
- 技术经济(22114)
- 科技(20028)
- 理论(19916)
- 现代(19819)
- 商业(18893)
- 版(18861)
- 贸(18847)
共检索到6264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柏昊 徐捷
服务增强已成为提高制造业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目前学者对服务增强作用微观机理的研究基本集中在差异化和服务价值方面,而忽略了其他方面。通过对服务增强过程中用户使用创新、缄默知识积累和潜在市场机会进行分析,探讨了服务增强在产品创新过程中的作用,并以一个中国企业的服务增强实践案例进行说明。最后给出这一分析的意义,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关键词:
服务增强 制造业 竞争力 产品创新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保利 杨欣
在全球化与超竞争趋势下,服务增强和技术创新成为我国制造企业实现价值链攀升的关键。相比于技术创新,服务增强的作用机制仍存在争议。因此,将服务增强与技术创新纳入同一框架,深入分析制造企业服务增强对技术创新及企业绩效的影响,并探讨了环境动荡性对服务增强与企业绩效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支持企业产品的服务增强(SSP)对技术创新和企业绩效呈倒U型影响,而支持客户行为的服务增强(SSC)对技术创新和企业绩效有促进作用;技术创新在服务增强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中发挥“桥梁”作用;环境动荡性对SSP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不存在调节作用,但正向调节SSC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关键词:
制造企业 服务增强 技术创新 企业绩效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蔺雷 吴贵生
运用服务增强制造企业的竞争力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但现有研究没有对制造企业服务增强的差异化机制的作用有效性进行令人信服的实证检验。本文基于产品差异化理论和和营销理论,构建了服务差异化实证模型,采用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2005年国内制造业的大样本调研数据,运用因子分析(EFA、CFA)和结构方程模型(SEM)方法,检验了服务差异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考察了产品类别和企业规模两个控制变量的作用。研究发现:基于组织资源投入的服务质量差异化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服务差异化能有效增强制造企业的竞争力;工业品企业较消费品企业更倾向于进行服务差异化竞争,而大规模企业较中小企业有更强的动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蔺雷 吴贵生
通过"服务"增强制造企业竞争力、形成服务差异化竞争已成为全球化竞争和知识经济背景下我国制造企业的重要战略选择。本文在界定"制造企业服务增强"微观层面概念和阐述其表现形式的基础上,提出国内制造企业的服务增强具有明显的"质量弥补"特征;随后通过问卷调查获取国内制造业的大样本数据,针对基于要素替代的质量弥补以及服务差异化竞争对绩效的影响展开实证研究;最后,指出国内制造业服务增强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对企业管理实践者和政策制定者都有较强的启发意义。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彭本红 段一群
目前,服务战略转型已成为制造企业加强竞争的重要手段。文章从价值链的角度分析了服务增强的内在机理,提出了制造企业要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必须采取差异化的服务竞争战略。并以波音公司为例,分析其服务化战略转型的做法,为我国制造企业实施服务增强战略转型提供借鉴。
关键词:
服务增强 战略转型 服务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先江 张紫怡 李炎
数智化为制造企业产品创新带来了新的环境,本文提出数智化知识整合概念,并将企业双元产品创新能力划分为渐进式产品创新能力和突破式产品创新能力,基于“资源基础观”理论和“知识整合”理论,构建了数智化转型-数智化知识整合-双元创新能力(突破式产品创新能力、渐进式产品创新能力)之间的链式关系概念模型,以国内208家制造业数智化转型企业作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制造业企业数智化转型对其渐进式产品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其突破式产品创新能力的正向影响不显著;数智化知识整合对数智化转型与渐进式产品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发挥中介作用;环境不确定性对数智化转型与渐进式产品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发挥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辛国斌
<正>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工业和信息化“十四五”系列规划,不断健全体系,完善政策,优化服务,推动制造业企业竞争力持续增强,加快迈入世界一流行列,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苏二豆 薛军
本文利用历年《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考察了我国上游服务业外资开放对下游制造业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服务业外资开放显著促进了下游制造业企业创新水平提升,并且在考虑内生性及使用替换变量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基于企业、行业和地区层面的异质性分析发现,这一促进作用主要集中在民营企业、新生企业、接近国际技术前沿行业和高市场化水平地区的企业中;从影响机制来看,服务业外资开放有效降低了下游制造业企业的生产和交易成本,从而促使企业进行研发创新,同时也会吸引更多下游企业进入市场,通过竞争效应引致企业创新。
关键词:
服务业 外资开放 制造业创新 市场竞争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严冰 张相文
笔者对2005年~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库、WTO关税在线分析数据库和联合国UNcomtrade数据库进行匹配,基于熊彼特创新理论探索进口竞争和中国制造业企业产品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进口竞争和中国制造业企业产品创新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然后,本文使用替代变量和工具变量检验证明该研究结果稳健;最后,笔者在分类回归中考虑到制造业企业全球化战略和所处地理区域因素,进一步发现进口竞争对这些企业产品创新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并给与相应解释。
关键词:
进口竞争 产品创新 制造业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赵益维 陈菊红 王命宇 张雅琪 冯庆华
服务创新是制造业企业应对服务型经济的发展策略。本文对制造业企业服务创新的基本概念和动因、制造业企业服务创新过程,以及服务创新绩效等领域相关研究分别做了简单述评,以期抛砖引玉,推动理论界对制造业企业的服务创新问题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
制造业企业 服务 服务创新 综述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高晓蔚 蔺雷 吴贵生
在回顾已有服务增强概念界定的基础上,以产品层次理论为基础,结合对服务概念与产品质量概念的剖析,明确界定了服务增强研究的范畴、界限与基本内容,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制造企业 服务增强 产品层次理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贾晓梨 王贵辉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在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企业在自主创新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需要政府部门、企业、科研管理人员、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共同思考的问题。要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就必须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漫 刘思 徐依
进行双元服务创新既能提高现有服务效率,又能开发新服务满足新兴市场需求,从而保证制造业企业获取更大竞争优势。现有研究主要聚焦于服务行业,探究消费者参与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忽视了从组织学习视角探究制造业企业的双元服务创新。通过223份来自制造业企业员工的样本,厘清了组织学习在消费者参与和制造业企业双元服务创新之间的影响,并对消费者参与和制造业企业双元服务创新的关系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消费者参与的3个维度——合作生产、消费者接触和服务定制均对制造业企业双元服务创新有正向显著影响,且组织学习在其中发挥着不同程度的中介作用。研究结论为制造业企业拓宽与消费者之间信息交流渠道以及建立机制保证员工之间信息共享提供了有效建议。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耿晔强 常德鸿
将企业创新与出口产品质量纳入统一分析框架,从理论上阐释创新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随后利用2000—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贸易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整体上看,企业创新显著地促进了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在进行异质性分析之后,结果表明,企业创新能力增强对加工贸易企业、东部地区企业和外资企业的产品质量的提升作用更大,企业生产率的提高也会增强创新因素对产品质量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创新对出口产品质量的作用影响更多地是通过集约效应的传导。研究为中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调整外贸结构提供了启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祝树金 谢煜 段凡
现阶段我国正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出口产品质量是影响企业国际贸易竞争优势的核心因素,研究如何提升我国出口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制造业服务化视角,阐释了其通过技术创新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非线性机制;进一步采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库和WIOD数据库的匹配数据,实证考察制造业服务化对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制造业服务化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具有显著的正"U型"影响效应,技术创新发挥了重要的中介渠道作用;但该影响效应因企业贸易方式、所有制类型、要素密集度和融资约束程度的不同而具有异质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