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65)
- 2023(16231)
- 2022(13376)
- 2021(12050)
- 2020(10360)
- 2019(23182)
- 2018(22709)
- 2017(43883)
- 2016(23878)
- 2015(25979)
- 2014(25753)
- 2013(25850)
- 2012(24042)
- 2011(21620)
- 2010(22137)
- 2009(20821)
- 2008(20620)
- 2007(18353)
- 2006(16421)
- 2005(15118)
- 学科
- 济(124175)
- 经济(124054)
- 业(92136)
- 企(81113)
- 企业(81113)
- 管理(80828)
- 方法(51815)
- 数学(42889)
- 数学方法(42373)
- 业经(32366)
- 农(31802)
- 财(31754)
- 中国(25921)
- 地方(23838)
- 学(23712)
- 农业(23339)
- 务(22386)
- 财务(22358)
- 财务管理(22333)
- 制(21379)
- 企业财务(21275)
- 技术(19560)
- 贸(19220)
- 贸易(19210)
- 易(18637)
- 和(17816)
- 理论(17477)
- 策(16971)
- 划(16962)
- 体(16411)
- 机构
- 学院(358438)
- 大学(355711)
- 济(158702)
- 经济(155953)
- 管理(138596)
- 研究(124083)
- 理学(120121)
- 理学院(118757)
- 管理学(116579)
- 管理学院(115915)
- 中国(94705)
- 科学(78286)
- 京(74142)
- 农(70952)
- 财(70165)
- 所(65390)
- 研究所(59727)
- 业大(57499)
- 财经(56478)
- 农业(56211)
- 中心(54693)
- 江(54387)
- 经(51383)
- 经济学(49555)
- 北京(45948)
- 经济学院(44554)
- 院(43830)
- 州(42323)
- 范(41836)
- 财经大学(41791)
- 基金
- 项目(239973)
- 科学(189639)
- 基金(178155)
- 研究(164659)
- 家(159127)
- 国家(157826)
- 科学基金(134899)
- 社会(109097)
- 社会科(103602)
- 社会科学(103573)
- 基金项目(93637)
- 省(93546)
- 自然(89856)
- 自然科(87932)
- 自然科学(87905)
- 自然科学基金(86426)
- 划(78380)
- 资助(73601)
- 教育(73325)
- 编号(61870)
- 重点(54607)
- 部(52320)
- 创(51815)
- 发(51810)
- 业(48913)
- 成果(48412)
- 创新(47940)
- 科研(46536)
- 国家社会(46506)
- 计划(45683)
- 期刊
- 济(178488)
- 经济(178488)
- 研究(101710)
- 农(64131)
- 中国(63967)
- 学报(62915)
- 科学(57308)
- 财(56393)
- 管理(55705)
- 大学(46517)
- 学学(44891)
- 农业(43565)
- 融(31420)
- 金融(31420)
- 技术(30260)
- 经济研究(29975)
- 财经(29476)
- 业经(28173)
- 业(25642)
- 经(25560)
- 问题(23067)
- 教育(22655)
- 技术经济(21655)
- 统计(19668)
- 策(18175)
- 贸(17991)
- 世界(17908)
- 版(17669)
- 商业(17161)
- 现代(16801)
共检索到5321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文婷
本文以重庆为例,采用投入-产出法对从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下的生产性服务业的总量、结构及其对三次产业的影响进行经验性实证研究,得出相关结论与建议。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投入产出法 转向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白雪 于婷婷 宋玉祥 明朝辉
选择中国内地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根据各地区经济基础差异,将其划分为经济高水平区和经济低水平区两类,运用C-D生产函数,构建2003—2017年的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不同经济基础区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①经济高水平区与低水平区城市经济增长均具有显著的空间依赖性,研究期内低水平区的空间相关性呈不断上升趋势,高水平区的空间相关性则趋于平稳。②经济高水平区与低水平区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均能显著促进区域内经济水平提高,同时对周边城市经济增长产生正向的溢出效应。③与低水平区相比,经济高水平区的空间溢出效应更大,生产性服务业在经济高水平地区更容易实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④针对生产性服务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弹性进行时空差异分析,发现高产出弹性地区主要分布在我国三大中心性区域与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地区。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刘丽萍
应用生产函数以及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2009—2011年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显示:各经济指标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在省域上呈现出较强的经济资源竞争关系,在空间溢出效应方面,商务业与交通运输业对经济增长的正向溢出效应显著,而信息业有较弱的负向溢出效应。政府应关注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各项影响,加大知识创新以提升该行业效率,增强生产性服务业经济溢出的转化能力,拓展生产性服务业应用领域以及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琢卓 韩峰
本文从马歇尔、雅各布斯外部性及新经济地理的综合视角,运用面板协整和可行的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探讨了湖南省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多样化及其产业规模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和多样化均能直接地显著促进城市经济增长,专业化的作用更为突出;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是促进不同厂商之间技术外溢、进而地区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而多样化的间接影响却不显著;湖南省制造业发展中的相对滞后性不利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协调发展,从而导致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规模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为负。推进各城市生产性服务功能的专业化经营、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调发展是较为理想的政策安排。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专业化 多样化 新经济地理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马龙龙
基于对制造业的发展规模、技术水平和专业化程度以及城市化水平、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等5个可能影响生产性服务业与地区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因素的分析,本文以我国两座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城市——北京市和西安市作为研究对象,以上述两座城市的宏观统计数据为样本,通过层级回归模型对上述因素是否能够显著调节生产性服务业与地区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和横向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上述5个影响因素的调节效应在不同地区存在一定的差异。最后,本文就如何利用调节效应最大限度地释放生产性服务业对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彭湘君 曾国平
我国现有生产性服务业是否有效地为制造业提供产品和服务。借助新古典增长模型,将为制造业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作为投入变量引入制造业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运用动态最优化的方法推导出投入各种生产性服务业的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与制造业的增长率呈正比。最后用Malmquist指数法,对投入不同行业的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影响进行测算,发现目前我国只有"金融业"和"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这两个生产性服务业投入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所提高,而其他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效率的提升效果不佳。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胡丹 宋玉婧 申玉铭 邱灵
基于北京1997年投入产出表、2002年投入产出表和第一次经济普查数据,采用投入产出模型、区位商等方法,分析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增长结构变化、对地区经济的影响,以及典型生产性服务业行业的空间结构。研究表明,北京生产性服务业明显呈现出以金融、商务和信息服务业为主的格局;生产性服务业主要为第三产业服务;服务业对金融、商务、信息等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需求呈上升趋势;制造业对中间投入服务的消耗层次明显提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生产性服务业既有较强的经济推动能力,又对经济发展的需求较大;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结构总体呈现圈层特征。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方一 杨宇飞 李兰兰
近年来,生产性服务业占我国国民经济的比例越来越高。基于结构分解模型(SDA),结合增加值诱发系数、中间消耗系数和增加值系数等指标,从需求变化、产业关联和价值创造三个角度分析2002—2012年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长的动因。结果显示,国内需求增长和产业关联变化是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增长的主要动因,以2007年为界,投资与消费增长的贡献在后期更强,而出口的贡献在减弱;产业关联变化在前期抑制生产性服务业的增长,而在后期起促进作用;由于行业利润系数在后期下降,价值创造能力也随之下降,不利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吉亚辉 甘丽娟
本文选取2003~2012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数据,运用空间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我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地区经济增长呈现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对经济增长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多样化集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更为突出。因此,各地区应注重加强与相邻地区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经济互助,以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同时应该提高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程度,尤其是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的多个产业间的共同集聚,充分发挥其对地区经济增长的正向促进作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曾艺 韩峰 刘俊峰
研究目标:探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机制。研究方法:运用空间杜宾(SDM)模型对2003~2015年中国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进行空间计量分析。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显著提升了本地区经济增长质量,但对邻近地区经济增长质量却产生了抑制作用,且该影响效果因生产性服务行业和城市规模等级不同而存在明显的异质性特征。研究创新:从动能转换、结构升级、增长效率、节能减排、成果分享等方面系统构建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经济增长质量的作用机制及中国城市经济增长质量测度指标,并从行业及城市规模异质性视角探讨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经济增长质量的直接效应和空间外溢效应。研究价值:为依托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推动城市经济实现高质量增长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鹏 胡凯
如何实现《安徽省"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所提出的具体战略目标?文章选择了其中的生产性服务业进行研究。利用2000-2011年安徽省地区生产总值、生产性服务业的投入规模、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和生产性服务业各行业的数据,做了两方面的实证分析,一方面,分析了安徽省生产性服务业投入规模对地区生产总值的影响,结果表明贡献明显,但是现代服务业中的生产性服务业贡献不足;另一方面,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各行业对安徽省地区生产总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各行业的贡献率有区别。针对这一分析结论,提出坚持以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国际化为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经济增长 贡献率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吉亚辉 杨应德
本文采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对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总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明显;对于单个行业,金融业对经济的贡献最大,而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对经济的贡献较小。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汤伟娜 汤莉 汪海霞
本文以1997-2010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兵团统计数据为基础,应用单位根检验、协整理论、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经济学方法,对兵团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详细分析,得出相关结论,认为兵团生产性服务业对其经济增长贡献作用并不明显;生产性服务业和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生产性服务业和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并据此提出了改进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经济增长 格兰杰检验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姚耀 陈高森 骆守俭
文章在界定生产性服务业相关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以上海市为例,分析三种类型的服务业在GDP增长贡献方面上的差异。文章的实证结果表明与消费性服务业和社会性服务业相比,生产性服务业对上海市GDP增长的贡献最大。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经济增长 上海市产业结构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文丰安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已转向质量型经济增长。基于外部性理论和新经济地理理论的分析框架,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作用于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机制着手,运用全国2003—2016年28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计量模型,探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分析结果发现,中国经济的质量型增长受制于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但当考虑人力资本、城市经济发达程度和政府干预行为等因素的影响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抑制作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且区域差异、城市规模和行业特征等约束条件的不同会影响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作用于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效果。此外,从集聚外部性视角来看,MAR外部性对经济增长质量的积极影响相对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