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33)
- 2023(14921)
- 2022(12301)
- 2021(11035)
- 2020(9388)
- 2019(21142)
- 2018(20982)
- 2017(40656)
- 2016(22098)
- 2015(24347)
- 2014(24210)
- 2013(23878)
- 2012(21911)
- 2011(19545)
- 2010(19884)
- 2009(18764)
- 2008(19011)
- 2007(17137)
- 2006(15082)
- 2005(14037)
- 学科
- 济(93977)
- 经济(93831)
- 业(90930)
- 企(82198)
- 企业(82198)
- 管理(81345)
- 方法(43133)
- 数学(34469)
- 数学方法(33937)
- 财(32796)
- 业经(30153)
- 农(28579)
- 制(24270)
- 务(23165)
- 财务(23128)
- 财务管理(23099)
- 中国(22470)
- 企业财务(21963)
- 农业(20310)
- 技术(19149)
- 学(17515)
- 体(17056)
- 理论(16937)
- 划(16478)
- 贸(16066)
- 贸易(16056)
- 和(15984)
- 策(15962)
- 易(15605)
- 银(15582)
- 机构
- 学院(321620)
- 大学(319254)
- 济(133380)
- 经济(130698)
- 管理(126901)
- 理学(109387)
- 理学院(108224)
- 管理学(106261)
- 管理学院(105652)
- 研究(104880)
- 中国(82517)
- 财(66782)
- 京(66247)
- 科学(64080)
- 农(56603)
- 所(53554)
- 财经(52367)
- 江(50203)
- 研究所(48327)
- 中心(47921)
- 经(47597)
- 业大(47161)
- 农业(44376)
- 经济学(41158)
- 北京(41035)
- 州(39096)
- 财经大学(38890)
- 范(38436)
- 院(38044)
- 师范(38008)
- 基金
- 项目(213985)
- 科学(171248)
- 基金(159242)
- 研究(153407)
- 家(139507)
- 国家(138356)
- 科学基金(120281)
- 社会(100465)
- 社会科(95334)
- 社会科学(95308)
- 基金项目(83593)
- 省(83439)
- 自然(78843)
- 自然科(77154)
- 自然科学(77134)
- 自然科学基金(75846)
- 教育(69902)
- 划(69678)
- 资助(64945)
- 编号(59708)
- 重点(48532)
- 成果(48389)
- 部(47852)
- 创(47220)
- 发(44719)
- 业(43643)
- 创新(43411)
- 制(43256)
- 国家社会(42485)
- 科研(41402)
共检索到4819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玉辉 原毅军
服务型制造是推动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是实现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新动力。全球产业变革与中国经济新常态双重背景下,服务型制造带动传统制造转型升级需经历顶点带动、核心带动、系统带动三个阶段,不同阶段溢出带动效应、关联带动效应和辐射带动效应亦有所不同。在处理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问题时,应根据理论分析得出的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三效应"的强弱,对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阶段作出准确判断,以便明确产业发展的目标和重点。
[期刊] 改革
[作者]
周静
在全球产业发展模式呈现高度"服务化"与"第三次工业革命"兴起的双重背景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需经历剥离独立、交叉互动和融合互动三个阶段,不同阶段二者的互动关联效应、互动溢出效应与互动辐射效应不同。在处理产业间关系及区域经济发展问题时,应充分结合理论分析作出所属阶段的准确判断,以根据阶段特点和"三效应"的强弱决定重点发展行业和未来发展目标。
关键词:
产业结构调整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彭本红 谷晓芬 武柏宇
服务型制造是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新制造模式,正成为引领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服务型制造项目的治理效率对提升企业竞争力,增强企业核心能力起着关键作用。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结合文献和问卷调查分阶段研究影响服务型制造项目治理机制选择的关键因子,以及关键因子与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研发设计阶段,合作伙伴参与度和合同订立严密性对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以及提高研发满意度方面存在显著影响;在生产制造阶段,伙伴信息沟通反馈、项目进度严格控制、有效质量标准以及风险预防措施等因素对增强伙伴合作关系和降低制造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水利 叶妍 李银平
对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SG集团进行深入研究,对其成功转型的战略、策略及关键做法做以总结,针对SG和其他企业服务型制造转型升级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分析并从产业和企业两个层面提出措施建议,对未来企业向服务型制造转型升级提供实践指导。
关键词:
服务型制造 转型升级 SG集团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秀芳 伍金林 胡素华
财务危机的形成具有阶段性特征,有必要根据所选取指标表现出的差异性来判断不同的财务危机阶段,从而对财务危机进行阶段性预警。本文选取了我国2010~2012年首次因财务状况异常而被*ST的43家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财务危机组样本,按照1∶1原则以同期43家非ST公司作为配对组样本,运用财务和非财务指标进行阶段性分析。研究发现:在财务危机爆发前五年,两组公司显著性差异指标在各年是不一样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显著性差异指标个数呈现出一个逐渐增多的趋势;同一预警变量在不同阶段模型中的系数也表现出很大差异。
关键词:
财务危机 阶段性 阶段性预警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志醒 刘东升
借助模糊C均值聚类法把制造业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基于投入产出表的分析表明我国制造业结构不合理。采用完全消耗系数度量生产服务化水平,分析表明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服务化水平较高,制造业生产投入的服务类别主要是运输、仓储和邮政服务,批发和零售服务,金融服务,租赁和商务服务,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等。以制造业增加值率度量转型升级,建立动态面板模型并采用GMM回归方法,估计生产服务化在制造业转型升级进程中的作用以及不同服务类型作用的差异性,结果表明,生产服务化可以显著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永友 严岑
服务业"营改增"作为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被认为可以通过延长抵扣链条对制造业产生减税效应,进而带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本文基于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对服务业营改增是否具有这一政策效应做出检验。研究发现,服务业营改增的减税效应的确带动了制造业以生产率提升为标示的转型升级,这一结论在排除了各种可能机制后依然稳健,只是政策效应在年度间、地区间和企业间,呈现出显著异质性。进一步研究证实,为充分利用营改增释放的减税效应,制造业选择的升级路径在企业间呈现出显著差异,原有技术水平较高的制造业企业,主要选择增加研发投入这一升级策略,而原有技术水平较低或研发投入较低的制造业企业,主要选择增加外购技术信息服务支出这一升级策略,但无论哪种类型的制造业企业,营改增之后,都出现了以非制造业业务收入占比下降为标示的分工深化现象。
关键词:
营改增 升级 异质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健 刘悦
应对国际出台诸多严控碳排放量的政策对我国产品生产及发展带来的冲击,以碳税征收机制对低碳产品与普通产品影响为切入点,建立政府、企业以及消费者三阶段博弈模型,以制造业双寡头市场为研究对象,探讨最佳碳税征收机制的制定。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四种碳税征收组合机制对社会总福利均有损失影响,面向生产低碳产品的企业利润角度,应实行高碳税税率低碳税配比政策;面向产品市场需求角度,应实行低碳税税率高碳税配比政策。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张玉来
近年来,日本制造业呈现一些新特征,主要表现为3个方面:一是企业盈利能力大幅提升;二是"全球化经营"不断深化;三是企业转型加速,特别是"制造业服务化"新趋势日益明显。此外,日本制造业也面临着转型之痛,2017年一系列造假丑闻就是其重要体现。总之,日本制造业虽然遭受转型之痛但并未陷入竞争力大幅衰退的境地,部分企业的创新与转型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叶泽川 常超
本文基于工作岗位与外部互动方式的视角,提出了服务型制造业岗位划分的新方式:模块型工作与磨合型工作,并分析了两种岗位类型工作方式的特点,在这种新岗位分类方式的基础上,对两种不同的岗位类型的管理思想和模式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
服务型制造业 模块型工作 磨合型工作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蒋明
长期以来,杭氧集团一直以设备的研发制造为主,对于上游的产品成套工程和下游的服务未投入更多的资源,在新的市场形势下,他们提出了"重两头,拓横向,做精品"的发展新战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正在进入后工业化时代,虽然进入的时间比西方工业国家要晚许多,但是毕竟这种情形已经来到。后工业化时代的显著特征就是"服务经济"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谢文明 江志斌 储熠冰
服务型制造是制造与服务相融合的新产业形态,是一种新的先进制造模式。在系统阐述服务型制造的起源及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上海电气向服务型制造转型的典型案例,总结提出了上海电气实施服务型制造的两种模式:基于共生的服务模式和基于内生的服务模式。基于此,提出了实施服务型制造可能面临的关键问题,为中国制造企业向服务型制造转型提供了可靠的经验和真实依据。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王厚双 盛新宇
中日两国制造业服务化过程中既存在着共性特征,又有显著差别。样本期内的共性可总结为3点:中日制造业服务化水平均有所下降,产业结构、服务化类型结构明显相似,同时国内服务化水平显著高于进口服务化水平。差异性也体现为3个方面:第一,无论是整体还是细分行业,日本制造业服务化水平均要显著高于中国,但两国服务化水平差距正逐步缩小;第二,日本服务化水平领先的行业相对较为稳定,进口服务化相对国内服务化的程度也要略高于中国;第三,中国服务化发展虽然在总体上落后于日本,但在部分类型的服务化领域,少数行业的服务化水平已实现超越。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熊英 马海燕
一、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1.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所在。改革开放以来,基于劳动力成本优势、大国优势和积极吸引国际直接投资,我国已经迅速成长为大规模产出、门类齐全的"世界制造基地"。2010年,我国制造业产值超过美国,占全球制造业总产值的19.8%,跃居世界第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赵波 丁霞 黄信灶 罗小娟
制造业作为实体经济发展的主体,是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领域。近些年各级政府试图通过自身的转型来促进包括制造业在内的实体经济转型升级。通过构建政府转型的理论指标体系,使用2002-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刻画政府转型时空演变规律。实证研究表明:(1)政府转型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效的支撑条件。(2)不同地区公共服务水平不同,政府转型进程也有所差异,导致了其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作用呈现出区域差异。(3)政府通过加大进出口以推动地方产业升级,但结果很可能不利于我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位置的提升。因此,我国应切实推进政府转型,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市场环境,提供适宜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外部条件。
关键词:
政府转型 制造业转型升级 作用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