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21)
- 2023(15498)
- 2022(12958)
- 2021(11955)
- 2020(10322)
- 2019(23684)
- 2018(23310)
- 2017(45100)
- 2016(24361)
- 2015(27600)
- 2014(27190)
- 2013(27173)
- 2012(24900)
- 2011(22317)
- 2010(22707)
- 2009(21635)
- 2008(21917)
- 2007(19515)
- 2006(17371)
- 2005(16063)
- 学科
- 济(112883)
- 经济(112728)
- 业(103261)
- 管理(94075)
- 企(93939)
- 企业(93939)
- 方法(53885)
- 数学(44908)
- 数学方法(44455)
- 财(39129)
- 业经(32615)
- 农(31459)
- 中国(29379)
- 务(27950)
- 财务(27908)
- 财务管理(27864)
- 制(27573)
- 企业财务(26567)
- 农业(21950)
- 贸(21194)
- 贸易(21178)
- 易(20688)
- 技术(20374)
- 体(19446)
- 划(19183)
- 策(19087)
- 和(17812)
- 银(17725)
- 银行(17719)
- 地方(17218)
- 机构
- 学院(353780)
- 大学(352191)
- 济(159868)
- 经济(157012)
- 管理(146529)
- 理学(126010)
- 理学院(124864)
- 管理学(123239)
- 管理学院(122547)
- 研究(111764)
- 中国(92616)
- 财(78458)
- 京(73079)
- 财经(61582)
- 科学(60131)
- 经(56087)
- 所(54125)
- 江(52983)
- 中心(51346)
- 农(50448)
- 经济学(49448)
- 研究所(47847)
- 北京(46288)
- 财经大学(45715)
- 经济学院(44618)
- 业大(44485)
- 商学(41754)
- 州(41691)
- 商学院(41391)
- 院(39945)
- 基金
- 项目(224663)
- 科学(181718)
- 基金(169172)
- 研究(168691)
- 家(143843)
- 国家(142672)
- 科学基金(126267)
- 社会(113032)
- 社会科(107474)
- 社会科学(107448)
- 基金项目(87925)
- 省(84942)
- 自然(79156)
- 教育(77529)
- 自然科(77453)
- 自然科学(77439)
- 自然科学基金(76195)
- 资助(70552)
- 划(70458)
- 编号(67033)
- 成果(54735)
- 部(52504)
- 重点(49539)
- 创(49411)
- 国家社会(47680)
- 制(47047)
- 发(46877)
- 教育部(46707)
- 人文(45628)
- 创新(45409)
- 期刊
- 济(177618)
- 经济(177618)
- 研究(107444)
- 中国(69891)
- 财(66007)
- 管理(60562)
- 农(46697)
- 科学(44933)
- 学报(42936)
- 融(37635)
- 金融(37635)
- 大学(35180)
- 学学(33041)
- 财经(31973)
- 技术(31793)
- 农业(31758)
- 教育(30121)
- 经济研究(28923)
- 业经(28427)
- 经(27477)
- 问题(22986)
- 贸(20933)
- 技术经济(20346)
- 业(20166)
- 世界(18959)
- 统计(18701)
- 国际(18398)
- 财会(18137)
- 策(17598)
- 现代(17144)
共检索到5412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王玉燕 姬含笑
服务型制造已经成为制造业培育竞争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趋势。文章选取2008—2020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从理论与实证角度探讨了服务型制造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服务型制造水平与企业绩效水平之间呈现出显著的U型关系,中国制造业企业大多还位于U型曲线的左侧;基于企业异质性的检验发现,服务型制造水平与企业绩效的U型关系在非国有企业、高技术企业与东中部地区企业中仍然成立,而在国有企业、低技术企业与西部企业中却不再成立;通过对于两者之间作用机制的检验发现,服务型制造能够增强企业的差异化战略水平,进而与企业绩效之间的U型关系进一步得到强化。文章研究结论对于中国制造业企业进一步发展服务型制造,获取持续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志彬 陈卓 欧玲
依据2011-2019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运用非线性回归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考量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服务化转型在知识产权保护影响企业绩效过程中的调节机制。结果显示: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绩效呈现先促进后抑制的影响效应,存在知识产权保护的“最适强度”。服务化转型通过收益竞争优势和成本竞争优势对“知识产权保护-企业绩效”发挥正“U”形调节效应,实现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绩效的“长效激励”。对非高技术企业、民营企业以及东部沿海企业而言,服务化转型调节效应更显著。鉴于此,应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推动知识产权保护与服务化转型协同发展,持续提升企业绩效。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宋铁波 钟熙 陈伟宏
文章运用认知偏好理论与绩效反馈理论,探讨了绩优状态下期望绩效顺差对企业环保投入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企业控股性质和两职兼任在期望绩效顺差与企业环保投入之间的调节作用。基于2011-2015年中国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期望绩效顺差与企业环保投入成U形关系;与民营企业相比,国有企业的期望绩效顺差与企业环保投入之间的U形关系将减弱;与两职分离的企业相比,两职兼任企业的期望绩效顺差与企业环保投入之间的U形关系将增强。文章研究丰富了绩效反馈下组织响应行为的研究成果。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宋铁波 钟熙 陈伟宏
文章运用认知偏好理论与绩效反馈理论,探讨了绩优状态下期望绩效顺差对企业环保投入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企业控股性质和两职兼任在期望绩效顺差与企业环保投入之间的调节作用。基于2011-2015年中国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期望绩效顺差与企业环保投入成U形关系;与民营企业相比,国有企业的期望绩效顺差与企业环保投入之间的U形关系将减弱;与两职分离的企业相比,两职兼任企业的期望绩效顺差与企业环保投入之间的U形关系将增强。文章研究丰富了绩效反馈下组织响应行为的研究成果。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宋铁波 钟熙 陈伟宏
文章运用认知偏好理论与绩效反馈理论,探讨了绩优状态下期望绩效顺差对企业环保投入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企业控股性质和两职兼任在期望绩效顺差与企业环保投入之间的调节作用。基于2011-2015年中国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期望绩效顺差与企业环保投入成U形关系;与民营企业相比,国有企业的期望绩效顺差与企业环保投入之间的U形关系将减弱;与两职分离的企业相比,两职兼任企业的期望绩效顺差与企业环保投入之间的U形关系将增强。文章研究丰富了绩效反馈下组织响应行为的研究成果。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陆少秀 冯树清 廖以
本文以2012-2014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会计指标ROE来衡量企业绩效,研究发现:政府补助与企业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且所有权性质会影响政府补助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研究结果为完善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企业绩效提供了经验证据。
关键词:
所有权性质 政府补助 企业绩效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任娟 陈圻
笔者基于283家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1999年~2006年的面板数据,利用因子分析,识别出上市公司低成本和差异化这两种竞争战略,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了竞争战略、技术效率与公司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低成本战略与技术效率、公司绩效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差异化战略与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且短期内与技术效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技术效率与公司绩效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低成本战略通过技术效率作用于公司绩效的传导机制作用显著,而差异化战略是否通过提升技术效率改进公司绩效的机制未得到证实。
关键词:
竞争战略 技术效率 因子分析 DEA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罗艳梅 李秀媛 张全爽
本文采用2015—2020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考察战略激进度对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战略激进程度越高,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可能性更大、转型程度更高。经进一步研究发现,采取进攻型战略的制造企业在数字化转型布局中主要倾向于产品和服务的数字化转型;采取防御型战略的制造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主要倾向于生产过程的数字化转型。基于要素的细分行业实证结果发现,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进程和路径方面表现出了显著的异质性。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罗党论 应千伟
为了解政策实施的情况,官员经常需要到企业中进行视察。而官员视察企业的活动也越来越得到企业的重视,正成为建立政企关系的重要活动。那么,官员的视察活动是否会对企业资源配置产生影响呢?本文以2004-2007年上市公司中的制造行业为样本,实证分析了官员视察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官员视察活动对企业的绩效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与国有企业相比,官员视察对民营企业绩效影响更大,而且在制度环境越差的地区,官员视察对企业绩效影响更大。这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官员活动对企业资源配置的影响。
关键词:
官员视察 企业绩效 政治关系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韩民春 刘曈 袁瀚坤
本文基于异质性企业理论框架,构建了包含数字服务贸易开放在内的企业生产决策模型,使用2014—2022年上市公司数据库中的制造业企业样本实证检验了数字服务贸易开放对制造业企业加成率的影响及内在机理。研究结论表明:数字服务贸易开放对企业加成率具有显著的正向提升作用;机制检验表明,数字服务贸易开放通过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提高企业生产率提升制造业企业加成率;异质性检验表明,数字服务贸易开放对不同特征企业的加成率具有非对称影响,数字服务贸易开放主要提升了非国有、东部及中部地区、成长期及成熟期制造业企业的加成率;调节效应检验表明,企业所在地区的制度环境强化了数字服务贸易开放对制造业企业加成率的促进作用。本文的政策意蕴是中国应积极推动数字服务贸易体制改革和创新发展,以更好发挥数字经济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赋能作用,在奋力实现制造业总量跨越的同时,力求“质效提升”。
关键词:
数字服务贸易开放 企业加成率 数字化转型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江伟 底璐璐 姚文韬
对成本粘性的研究有助于揭示企业的成本管理行为这一"黑箱"。本文从成本粘性的角度考察了客户集中度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企业的成本管理。本文结果表明,企业成本粘性随着客户集中度的上升先逐渐减弱,随后又逐渐增强,两者之间呈现U型的非线性关系,而且这一关系只存在于民营企业中,客户集中度不会对国有企业的成本粘性产生影响。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当第一大客户为民营企业时,第一大客户销售份额与企业成本粘性之间的负相关性有所增强。本文的研究不仅拓展了现有文献从财务会计与公司财务方面考察客户集中度经济影响的研究,而且为企业成本管理行为
关键词:
客户集中度 成本管理 调整成本 成本粘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江伟 底璐璐 姚文韬
对成本粘性的研究有助于揭示企业的成本管理行为这一"黑箱"。本文从成本粘性的角度考察了客户集中度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企业的成本管理。本文结果表明,企业成本粘性随着客户集中度的上升先逐渐减弱,随后又逐渐增强,两者之间呈现U型的非线性关系,而且这一关系只存在于民营企业中,客户集中度不会对国有企业的成本粘性产生影响。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当第一大客户为民营企业时,第一大客户销售份额与企业成本粘性之间的负相关性有所增强。本文的研究不仅拓展了现有文献从财务会计与公司财务方面考察客户集中度经济影响的研究,而且为企业成本管理行为研究提供了供应链管理这一新的视角。
关键词:
客户集中度 成本管理 调整成本 成本粘性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勇 刘志远
供应链竞争环境下,供应商—客户关系是把"双刃剑",企业可以通过积极的理财政策加以应对。本文基于买方的视角,理论分析与实证考察了供应商关系对企业现金持有政策的影响及其具体作用机理。研究发现,随着供应商关系紧密程度的增加,企业将持有较多的现金,且主要基于关系承诺动机,而非预防动机。相比市场地位较高企业和政府控股企业,供应商关系更能激发市场地位较低企业和非政府控股企业的关系承诺动机进而使其持有更多的现金。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杨水利 陈娜 李雷
数字化已成为企业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引擎,但制造企业如何挖掘数据价值提升创新效率是学界和业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基于2007~2019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探讨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能显著促进制造业企业创新效率提升,该结论在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行业竞争程度越高、市场化程度越低,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越明显。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数字化转型和企业创新领域相关研究,而且对优化公司治理,改善企业创新环境,助力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启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孙晓华 翟钰
研发投资具有高投入、高风险和回报周期长的特征,盈利能力是企业研发决策需要考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与现有研究不同,本文创新性地从盈利水平、盈利质量和盈利持续性三个维度,全面分析了盈利能力与企业研发决策的理论关系。实证研究中,将研发投资分为"是否研发"和"投入多少"两个阶段,选择Heckman与2SLS相结合的方法解决样本选择性偏误和内生性问题,以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微观数据为样本,从三个维度检验了盈利能力对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发现盈利质量与盈利持续性对企业两阶段研发投资均具有显著的正效应,盈利水平对于研发强度的作用并不明显。异质性检验的结果显示,国有、私营和外资企业呈现出不同的效果,盈利能力的提升能够促进私营企业研发投资,却无法有效提高国有和外资企业的研发强度;对于不同要素密集型企业而言,盈利质量和盈利持续性仅对技术密集型企业的研发投资存在显著的推动作用,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企业依靠技术创新实现转型升级依然任重道远。
关键词:
盈利能力 研发决策 Heckman两步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产品多元化、国际化与公司绩效——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基于联立方程模型的上市公司绩效研究——来自制造业的经验证据
国际化战略与企业研发创新能力——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机构投资者监督与研发补贴绩效研究——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国际化、产品差异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我国上市制造业企业的证据
企业生命周期、债务融资与企业绩效——来自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金融科技发展如何影响制造业服务化?——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信贷供给、资产配置及企业绩效——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证据
数字化创新、价值共创与企业效率——来自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分析师期望落差会促进战略变革吗?——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