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32)
- 2023(15261)
- 2022(13253)
- 2021(12310)
- 2020(10222)
- 2019(23594)
- 2018(23350)
- 2017(44522)
- 2016(24626)
- 2015(28248)
- 2014(28254)
- 2013(27783)
- 2012(26223)
- 2011(23618)
- 2010(24060)
- 2009(22067)
- 2008(21651)
- 2007(19569)
- 2006(17356)
- 2005(16048)
- 学科
- 济(98302)
- 经济(98192)
- 管理(64265)
- 业(62372)
- 企(46443)
- 企业(46443)
- 方法(36476)
- 中国(32807)
- 农(31501)
- 数学(31291)
- 数学方法(30906)
- 地方(28746)
- 财(24774)
- 业经(22988)
- 农业(21117)
- 制(21100)
- 学(19749)
- 贸(19597)
- 贸易(19581)
- 易(18869)
- 银(17417)
- 银行(17388)
- 行(16698)
- 融(16609)
- 金融(16606)
- 理论(16526)
- 环境(15227)
- 和(15001)
- 技术(14993)
- 教育(14906)
- 机构
- 学院(343849)
- 大学(336399)
- 济(135464)
- 经济(132054)
- 管理(124107)
- 研究(119692)
- 理学(104177)
- 理学院(102870)
- 管理学(100979)
- 管理学院(100328)
- 中国(91373)
- 京(73522)
- 科学(72806)
- 财(65293)
- 所(61263)
- 农(58975)
- 江(56652)
- 中心(55945)
- 研究所(54708)
- 财经(49760)
- 范(49495)
- 师范(49060)
- 业大(48970)
- 北京(47050)
- 州(47047)
- 农业(45761)
- 经(44740)
- 院(43092)
- 技术(42186)
- 经济学(40834)
- 基金
- 项目(217650)
- 科学(169282)
- 研究(167095)
- 基金(150789)
- 家(129721)
- 国家(128467)
- 科学基金(109034)
- 社会(101684)
- 社会科(95945)
- 社会科学(95915)
- 省(89683)
- 基金项目(79861)
- 教育(79081)
- 划(74454)
- 编号(72963)
- 自然(67626)
- 自然科(65953)
- 自然科学(65930)
- 自然科学基金(64692)
- 资助(61164)
- 成果(60480)
- 发(52112)
- 课题(51901)
- 重点(49647)
- 部(47080)
- 创(45678)
- 年(43198)
- 项目编号(42736)
- 创新(42397)
- 性(42325)
- 期刊
- 济(164346)
- 经济(164346)
- 研究(106901)
- 中国(81175)
- 农(55030)
- 教育(52707)
- 财(51466)
- 学报(50074)
- 科学(46008)
- 管理(44540)
- 大学(37500)
- 农业(37207)
- 融(35631)
- 金融(35631)
- 学学(34368)
- 技术(33295)
- 业经(28842)
- 经济研究(25159)
- 财经(24153)
- 图书(22265)
- 问题(21860)
- 经(20880)
- 业(19852)
- 职业(18007)
- 坛(17560)
- 论坛(17560)
- 贸(17354)
- 书馆(16112)
- 图书馆(16112)
- 技术经济(16063)
共检索到5432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申珊珊
如何提高高职毕业生本地就业比例,把毕业生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已成为中小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命题。本研究通过分析温州3所高职院校2013—2021年毕业生就业数据,发现高职毕业生留温就业率呈现下降趋势,各生源地及不同专业的毕业生留温就业率存在差异。究其原因,受到城市经济发展吸引力不足、就业政策存在空白短板、民营企业不重视技能型人才、学校专业设置和就业服务不足、个人就业目标不明确等因素影响。文中提出城市发展特色新兴产业、政府优化就业政策、企业提供技能型人才发展平台、学校加强产教融合和就业服务、个人增强竞争力和服务社会意识等对策建议,以提高高职毕业生本地就业比率,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持。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毕业生 就业 本地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梁乃锋 朱柳单 李治国
惠州高职院校发展迅速,年毕业生超万人,但受生源结构、专业结构、地域文化、地区产业结构、广深莞人才“虹吸效应”的影响,惠州高职毕业生留惠工作比例较低,惠州产业发展所需专业技术人才本地供给不足,应从优化专业布局、调整生源结构、深化产教融合、完善留才制度等方面完善高职毕业生留惠就业创业的政策路径,为推动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人力资源支撑。
关键词:
高职毕业生 产业发展 留惠就业 政策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袁卫国
金融危机使得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进一步凸显。为化解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危机,高职院校应当全面认识国际化办学的内涵,通过人才培养目标的国际化、"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中"订单"的国际化、学生实习基地的国际化以及毕业生就业的国际化等路径,培养出符合国际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国际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同时,高职院校还应以参与国际就业市场竞争为起点,进一步促进自身的国际化办学进程,从而推动我国高职教育的又好又快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胡明
地方高职院校是河南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在特色专业建设基础上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对河南地方高职院校专业能力培养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特色专业建设是提升地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河南地方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方式。
关键词:
地方高职院校 特色专业 就业能力 相关性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中兴 齐晓翠 赵丽娜 张金耀
本文通过对医学高职毕业生毕业五年后的就业状况调查,从工资收入、发展稳定性、工作态度、用人单位满意度等方面反映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状况。通过调查数据分析发现毕业生在毕业五年后的职业发展相对稳定、空间广阔,但从就业质量、个人综合素质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进而从市场人才需求、学校教育、学生素质等个方面分析,有针对性提出相应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
医学高职 毕业五年自然生长期 就业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代锋 陈芳
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受制于多重原因和复杂要素。从社会资本的视角出发,高职毕业生社会资本具有潜在性和内在性、非理性和投机性、非对称性和失衡性、辐射性和渗透性,社会资本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的原因包括严峻就业形势与择业环境、高职毕业生追求利益最大化、高职院校非正式制度的存在、高职毕业生社会网络关系的延伸。解决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需要: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丰富高职毕业生就业服务路径;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加强正式制度构建,用人主体搭建阳光健康的用人平台,引导高职毕业生充满正能量就业;高职毕业生树立人力资本意识,主动参与人才市场的公平竞争;社会各方协助完善高职毕业生公平择业机制与监督机制,营造和谐向上的就业氛围。
关键词:
高职毕业生 社会资本 劳动力市场 就业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树根 吕振涛 侯文峰
目前,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和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存在"错位",毕业生的高就业率和社会认可度不高并存。通过对广州地区高职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实证研究,全面了解并分析新形势下广州地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选择的相关情况,力求为改进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现实依据和参考思路。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毕业生 调查 创新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罗三桂
伴随着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其中最为突出的是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要实现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充分就业,即有业可就、有业畅就、有业能就和有业乐就,可以通过增加就业岗位、改善就业环境、培养就业能力与转变就业观念等路径实现。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大学生就业 岗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于长湖 王串
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教育的规模和在校生数量迅速扩大,但由于多种原因,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就业质量不高等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加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是摆在当前高职院校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就业问题 思考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燕
对近三年五年制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现状进行调查,并从就业观念、就业去向、就业能力、就业满意度、就业稳定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五年制高职毕业生就业存在对口就业率低,毕业生就业观念与单位用人观念存在偏差;专业水平薄弱,就业能力与潜力有待挖掘;所学专业知识与实际关联度不紧密,就业去向与前景堪忧等问题。五年制高职学校应深化校企融合、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就业指导、多途径提高学生专业水平与综合素质、健全就业质量评价及反馈机制等就业质量提升策略。
关键词:
五年制高职 就业 学生发展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徐秋慧 孙燕
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主要原因是:大学毕业生供给增长过快;毕业生的思想和专业知识不适合雇主要求,就业观念滞后;就业岗位增长相对缓慢;就业市场不完善等。本文认为,适当控制大学招生规模;提高大学教育质量,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保持国民经济稳定增长,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等,有利于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
关键词:
大学 毕业生 初次就业率 起薪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贾东荣
就业质量是评价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方法,也是衡量高校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从民办高职院校的定位入手,在衡量其毕业生就业质量时应强调人职匹配率,从就业率、人职匹配率、薪酬水平、社会保障、职业稳定性、职业结构和心理满意度入手综合考虑。现实数据说明民办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不高,在多数指标上低于同类院校的平均水平。这既需要民办高职院校自身的努力,也需要政府的政策扶持和引导。
关键词:
民办高职院校 毕业生 就业质量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黄鹂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我国经济处于转型过程中,招聘及求职市场出现了不对称的问题,特别是高职毕业生难就业问题突出。文章首先探讨了互联网经济背景下高职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其次分析了互联网经济背景下高职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解决互联网经济背景下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毕业生 就业 互联网经济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蔡瑞林 张银
我国的就业模式正在从正规就业逐渐转向非正规就业,在这样的背景下,针对目前劳动力市场的二元分割,运用劳动经济学原理,构建了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失业模型,指出必将有部分高职院校毕业生不得不非正规就业、甚至非自愿性失业。在此基础上,结合长三角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开展实证分析,指出非正规就业是高职院校毕业生不可逆转的趋势。最后提出了转变就业观念、完善就业制度、加强引导教育、构建支持体系四点建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继燕
当前,高职毕业生就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考验。文章通过对重庆市427名即将毕业的大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在就业过程中的心理求助态度和社会支持现状,分析心理求助与社会支持的关系以及对学生就业的影响,提出了建构完善毕业生社会支持系统的对策和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