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6)
- 2023(1007)
- 2022(752)
- 2021(615)
- 2020(517)
- 2019(1062)
- 2018(1107)
- 2017(1920)
- 2016(996)
- 2015(1234)
- 2014(1246)
- 2013(1142)
- 2012(982)
- 2011(879)
- 2010(886)
- 2009(764)
- 2008(806)
- 2007(841)
- 2006(812)
- 2005(563)
- 学科
- 济(2839)
- 经济(2830)
- 管理(2327)
- 中国(2096)
- 业(2068)
- 工作(1963)
- 农(1572)
- 企(1164)
- 企业(1164)
- 读者(1140)
- 教育(1139)
- 业经(1119)
- 地方(1111)
- 农业(985)
- 发(867)
- 和(805)
- 图书(756)
- 理论(741)
- 书馆(732)
- 图书馆(732)
- 发展(727)
- 展(725)
- 学校(713)
- 建设(709)
- 服务(687)
- 化(679)
- 策(637)
- 政治(625)
- 制(602)
- 产业(592)
- 机构
- 大学(13058)
- 学院(12221)
- 管理(4172)
- 研究(4135)
- 济(4131)
- 经济(3977)
- 理学(3361)
- 理学院(3320)
- 管理学(3241)
- 管理学院(3214)
- 中国(3124)
- 京(2805)
- 图书(2725)
- 书馆(2680)
- 图书馆(2680)
- 科学(2425)
- 范(2340)
- 师范(2326)
- 江(2292)
- 财(2246)
- 中心(2105)
- 农(1923)
- 州(1872)
- 所(1812)
- 师范大学(1779)
- 北京(1763)
- 教育(1635)
- 业大(1629)
- 技术(1590)
- 研究所(1572)
共检索到226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卫红
今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这是指导未来十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纲领和行动指南。《教育规划纲要》对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谢广祥
近年来,在安徽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教育部的关心支持下,全省高校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紧紧围绕全省工作大局,密切关注安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积极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全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呈现出积极向上、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取得了长足进步。安徽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呈现出以下几个特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川生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为人民做学问、为群众拿笔杆。整合育人力量,使哲学社会科学教育融入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推动一批哲学社会科学优势学科进入并稳定在世界一流前列。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是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第一次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做出全面论述,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规律的新思想、新认识,在我国哲学社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日春
社会服务是高等教育的三大基本职能之一。前不久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纲要》)对高等教育服务社会提出了更新、更高、更加全面的要求。作为"鸟之两翼"、"车之两轮"之一的哲学社会科学,不仅仅是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也是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同样也是推动历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任宗哲 卜晓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高校要牢固树立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的开展服务"。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高等学校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不断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作为我国普通高校主力军的地方高校,如何充分挖掘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弘扬
在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道路上,哲学社会科学如思想明灯和理论导航,树立鲜明的旗帜,指引社会文明进步。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时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十八大精神,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2012年3月,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中国社会科学院调查与数据信息中心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建设。期刊数据库建设以"公益、开放、协同、权威"为定位,以整合学术期刊数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东刚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这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阶段,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出的重大战略目标和任务,为进一步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指明了方向。我们一定要站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高度,认真学习宣传,坚定贯彻落实,大力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李沅傧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和“新文科”建设大背景下,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作为先进技术与人文社科知识交叉融合的“交换机”,成为各高校追求科研组织模式变革、推动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点。相较于传统社科研究机构,社科实验室从诞生起就被赋予服务科学决策、推动学科建设、促进学术创新、汇聚研究数据、培育先进人才等功能定位。在研究需求方面,社科实验室存在专业型、平台型和综合型三种组织模式;在组织框架和资源构成方面,社科实验室具备研究目标、研究基础、组织管理、研究支撑和成果输出等五大核心要素。结合社科实验室的核心要素,初步构建了一套实验室评价要素体系,以期对高校建设高水平社科重点实验室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易昌良
"国家治理现代化"形成和提出是中国共产党认识现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堪称现代化的"第五化"。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政府除了强化制度机制等硬手段外,还需依靠行政文化底蕴的支撑。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新形势下加强我国包括行政文化在内的文化建设与创新的必要性。本文正是基于十八大的要求,通过分析行政文化建设的现状,提出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行政文化建设和创新的对策,以期达到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
关键词:
国家治理现代化 行政文化 建设 创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文显
繁荣发展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既需要加大经费投入、大力倡导理论创新,也需要加强学术规范建设。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学术界多次开展学术规范化大讨论,不断呼唤学术规范化建设。中国学术界开展一场以“中国学术规范化”为名的运动,引起了广大学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雪
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积极对标国家高端智库建设总要求,坚持与真理同行、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不断增强"四力",深入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以努力建设国家高端智库引领全院工作转型升级。在2019年9月召开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与新时代智库建设论坛暨第22届全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联席会》上,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何祖坤介绍了近年来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加强国家高端智库建设的主要做法,以及进一步推动国家高端智库建设的思考。本刊将何书记的发言以访谈形式刊发,以飨读者。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由王雁、肖非教授主持的《中国特殊教育教师培养研究》成果成功入选2011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并于2012年4月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是当年教育学科中唯一入选的成果。该书是基于特殊教育教师培养的现实意义和时代要求,为更好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惠 陈前利 吴正平
本文通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网站收集2008-201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的项目,采用数量分析法和归纳法对相关项目的基本情况、研究热点以及研究成果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研究结果表明,哲学社会科学类碳排放项目的研究还不完善,主要表现在研究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高质量的研究相对缺乏、滞后于自然科学的相关研究、成果有待加快转化等方面。最后,提出了提高西部地区的研究水平,加强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合作;促进学科之间的融合,借鉴国外经验来提高研究水平;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碳排放项目的成果转化水平;扩展研究视角,提高哲学社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本刊讯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栏建设第二批入选栏目名单的通知"(教社科厅函[2011]25号),全国共有21家高校学报的21个栏目入选名栏工程,《当代财经》"理论经济"栏目名列其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