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38)
2023(8826)
2022(7311)
2021(6549)
2020(5081)
2019(11750)
2018(11515)
2017(21169)
2016(11785)
2015(13375)
2014(13284)
2013(12777)
2012(12125)
2011(11136)
2010(11489)
2009(10228)
2008(9958)
2007(9019)
2006(8203)
2005(7683)
作者
(33192)
(27494)
(27485)
(25757)
(17627)
(12990)
(12604)
(10774)
(10504)
(10042)
(9489)
(9339)
(8868)
(8733)
(8482)
(8479)
(8255)
(8199)
(7931)
(7832)
(7084)
(6919)
(6614)
(6363)
(6342)
(6149)
(6124)
(6065)
(5679)
(5511)
学科
(51595)
经济(51553)
管理(27399)
(25000)
地方(23223)
中国(20020)
(15002)
企业(15002)
(14801)
地方经济(13061)
业经(12386)
方法(12226)
农业(10534)
(10509)
数学(10391)
数学方法(10314)
(9637)
金融(9636)
(9318)
银行(9308)
环境(9244)
(9195)
(9160)
(9066)
(9013)
贸易(9000)
(8552)
工作(8548)
(8388)
教育(7845)
机构
大学(158182)
学院(157903)
(63360)
经济(61691)
研究(60434)
管理(55374)
中国(46332)
理学(45529)
理学院(44840)
管理学(44028)
管理学院(43720)
(38510)
科学(37017)
(30837)
(29235)
研究所(27625)
中心(27548)
(26486)
(26296)
师范(26087)
(25783)
北京(25603)
(22276)
(22040)
业大(21858)
财经(21236)
师范大学(20489)
农业(19717)
(19260)
(19084)
基金
项目(102423)
研究(80762)
科学(79984)
基金(69123)
(59150)
国家(58571)
社会(50162)
科学基金(49808)
社会科(47525)
社会科学(47513)
(42436)
基金项目(36440)
教育(36327)
(35268)
编号(34707)
成果(30083)
(29603)
自然(28681)
自然科(27945)
自然科学(27940)
自然科学基金(27377)
资助(26910)
课题(25614)
发展(24435)
(24011)
重点(23671)
(21576)
(21426)
(20926)
项目编号(20839)
期刊
(81856)
经济(81856)
研究(53510)
中国(44357)
教育(28482)
(24322)
学报(22544)
管理(21533)
科学(20816)
(20704)
大学(17586)
(17532)
金融(17532)
农业(17039)
图书(16349)
学学(15114)
业经(14647)
技术(14397)
经济研究(12898)
书馆(12250)
图书馆(12250)
问题(10333)
财经(10028)
(9219)
论坛(9219)
(9138)
(8810)
(8655)
资源(8578)
(8050)
共检索到2681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黄宇红  曹薇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唐炯  
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关系密切,双方互动,求得双赢和发展,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略为:实施地方高校区域化发展战略,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培养各类应用型人才;发挥高校科研资源优势,提高区域创新能力;依托高校的"文化中心"功能,引领区域软实力的提升。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静  
新时代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要坚持因地利导的特色化办学之路,凝练学科特色,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增强服务的机制性,担负起推动和促进区域和地方经济快速发展、高质量发展的使命。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晓阳  姜峰  
20世纪90年代,经过高校管理体制的调整,我国高校形成了中央和地方政府两级管理,以地方政府统筹管理为主的新体制。院校布局的变化是高等学校和社会关系的重新调整。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不少地方高校由于财政支持较少,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华南农业大学原为农业部直接管理的高校,于2000年由农业部划为广东省属地方高校。近年来,学校在凝练办学理念、明确办学定位上做了积极探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上做了一些富有实效的创新性实践。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拥贤  
当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区域化、集约化、专业化、本土化、特色化的新态势,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虽然可以通过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校企合作科研、开展产学研合作、推动地方文化传承创新来服务区域,但仍存在主动对接产业重视不够、智力支撑作用有待凸显等制约因素。因此,要加快布局和启动地方各级新型智库建设,加快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构建高校与合作各方"互惠共赢"的利益驱动机制。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文卫  
服务区域经济是地方高校的职能之一,也越来越得到地方高校的重视,但是从实际运行情况来看,效果并不理想。本文就运行机制的构建,对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进行了探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郎军  
高校的主要使命是教育、科研与服务,地方高校要把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作为自身转型的重要任务。高校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中要理清思路强化特色,要实施区域化发展战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搭建产学研用合作平台,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依托地方高校文化中心功能提升区域软实力。本文旨在研究地方高校对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以庄河市为例分析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实践现状,指出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对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克勤  
地方普通高校是与区域联系最为紧密的创新组织。当前,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的转型和升级需要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地方高校服务区域创新驱动发展,在科研定位与创新导向、平台建设与创新驱动关系、政策激励与企业对接等方面尚存在不少问题。为此,地方高校要整合优势资源,进行合理科研定位;通过共建创新平台模式,促进行业、企业创新发展;通过建设良好的创新驱动生态环境,运用系统失灵理论激活和控制高校的创新服务活动,达到高校有效服务创新驱动战略的目标。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田丰  
国内外的有关研究表明,高等教育是区域发展的动力之源,二者良好的互动关系有助于区域和高校的共同发展。高校要认真分析区域发展战略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努力探索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模式和新机制,形成区域与高校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鲁林岳  
教学、科研、服务是高等学校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不可推卸的三重使命。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功能得到前所未有的强化,尤其是地方高校更是要把推动地方经济的建设与发展作为自身发展和转型的第一价值尺度来确定。浙江是一个以涉外经济为主流的经济大省,外语外经贸类人才是推动涉外经济发展的重要的人力资源。因而,加强对外语外经贸类人才的培养,不仅是浙江地方高校服务浙江地方经济的重要手段,也是浙江地方高校转型必须考虑的首要目标。建设一所外语外经贸类的地方高校既是适应地方特色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优化地方高校布局结构的必然选择。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守伦  吴明  王忠山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立足自身优势,突出地方特色,构架与区域经济社会互动发展的学科专业结构,搭建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产学研平台,构筑与区域社会文化融为一体的文化高地,才能办出特色,更好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魏子华  徐骏  
在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由学历补偿向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转化、国家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背景下,作为一所区办高校,上海市普陀区业余大学必须转型发展,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服务区域全民终身学习的新型高校。在转型发展进程中,学校努力探索未来发展的有效途径,积极实施学历非学历教育融通,做强非学历培训的发展策略。文章从学校发展非学历培训的背景出发,梳理了学校不断做强非学历培训的主要路径与推进机制,进而提出了未来进一步提升发展空间的应对策略。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徐同文  
地方院校根植于区域社会,应定位于服务区域社会,建设好区域社会服务平台,在人才培养、科技服务、文化引领等方面提供有用、有效和先进的服务。地方大学只有在服务区域社会中才能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为此,地方院校应注重服务区域社会的制度建设。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沈健  
绿色金融是指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即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对山东省而言,加快发展绿色金融,建立健全绿色金融体系,既是落实中央战略部署的工作要求,也是推动山东省经济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对山东省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以及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具有重大意义。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赵大欣  李寒冰  
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消息一出,举世瞩目。横空出世的雄安新区,加上此前刚宣布的7个新的自贸区和正在推进的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发展政策红利不断,标志着我国区域协调发展进入紧锣密鼓的高速发展期。对商业银行而言,主动布局、大力推动区域业务联动发展,既是其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更是新常态下抢抓机遇、分食市场、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意义"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党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