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90)
- 2023(13256)
- 2022(10541)
- 2021(9384)
- 2020(7873)
- 2019(17283)
- 2018(17250)
- 2017(33370)
- 2016(17987)
- 2015(20177)
- 2014(20068)
- 2013(19837)
- 2012(17403)
- 2011(15389)
- 2010(15733)
- 2009(15308)
- 2008(15352)
- 2007(13931)
- 2006(12545)
- 2005(11813)
- 学科
- 业(87232)
- 企(79407)
- 企业(79407)
- 济(75821)
- 管理(75742)
- 经济(75690)
- 方法(29517)
- 业经(29325)
- 财(28668)
- 农(26848)
- 制(21748)
- 数学(21192)
- 务(21078)
- 财务(21027)
- 财务管理(21004)
- 数学方法(20950)
- 中国(20897)
- 企业财务(19899)
- 农业(18782)
- 技术(17318)
- 体(15931)
- 划(14942)
- 策(14659)
- 理论(14465)
- 和(14257)
- 体制(13458)
- 贸(13115)
- 贸易(13106)
- 银(12810)
- 银行(12794)
- 机构
- 学院(261517)
- 大学(255685)
- 济(111055)
- 经济(108774)
- 管理(106660)
- 理学(90917)
- 理学院(90117)
- 管理学(88981)
- 管理学院(88489)
- 研究(80950)
- 中国(66124)
- 财(55501)
- 京(53134)
- 科学(45849)
- 财经(42709)
- 农(42394)
- 江(41801)
- 所(39723)
- 经(38538)
- 中心(37445)
- 业大(35442)
- 研究所(35088)
- 北京(33026)
- 经济学(33000)
- 农业(32866)
- 州(32691)
- 财经大学(31128)
- 商学(29990)
- 范(29919)
- 商学院(29719)
- 基金
- 项目(166326)
- 科学(133364)
- 研究(125676)
- 基金(122278)
- 家(104206)
- 国家(103223)
- 科学基金(91395)
- 社会(83048)
- 社会科(78651)
- 社会科学(78633)
- 省(65965)
- 基金项目(63727)
- 自然(57059)
- 教育(56228)
- 自然科(55779)
- 自然科学(55769)
- 自然科学基金(54883)
- 划(53074)
- 编号(51161)
- 资助(48738)
- 成果(41453)
- 创(37712)
- 制(37226)
- 业(37151)
- 部(36499)
- 重点(36392)
- 发(35596)
- 国家社会(34546)
- 课题(34441)
- 创新(34318)
- 期刊
- 济(133076)
- 经济(133076)
- 研究(77696)
- 中国(54152)
- 财(47957)
- 管理(46164)
- 农(41456)
- 学报(33626)
- 科学(33512)
- 农业(28122)
- 大学(27359)
- 融(26493)
- 金融(26493)
- 学学(25704)
- 技术(25268)
- 业经(24373)
- 教育(23518)
- 财经(21928)
- 经济研究(20588)
- 经(18919)
- 业(17184)
- 问题(16989)
- 技术经济(14835)
- 财会(14095)
- 现代(13791)
- 商业(13266)
- 贸(13089)
- 世界(12969)
- 会计(12599)
- 图书(12587)
共检索到4047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晓华 杜文 刘慧
本文在科学测度服务化和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生产工序偏优指数的基础上,从多维度剖析服务化对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生产工序优化的作用机理,并进一步从自身需求视角检验服务化的国际供应链风险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服务化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生产工序具有动态持续优化功能。为此,服务化具有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的“强链”效应,能推动制造业从全球价值链边缘工序走向核心工序。服务化不仅有助于提升人力资本和产品技术含量,还有助于提升政府的支持力度,这三个渠道也使服务化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生产工序优化表现出显著的正向效应。服务化会使一国制造业面临集中度更高的国际供应商,从而对本国制造业的国际供应链安全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介入全球价值链高端工序的经济体既需大力提升核心中间品的自给能力,也需加强与国际供应商的合作关系。服务化程度偏低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生产工序偏优指数偏高共存的窘境表明,中国服务资源并未充分发挥其促进全球价值链生产工序优化的功能。这不仅造成了服务资源的低效配置与浪费,还导致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生产工序攀升乏力。为此,中国加快服务化步伐的迫切性要远高于普通发展中国家。
关键词:
服务化 全球价值链 生产工序 发展中国家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聂飞 胡华璐 李磊
本文采用2000—2013年中国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选取中国—东盟自贸协定(CAFTA)作为准自然实验,结合双重差分因果识别策略,研究了FTA战略影响中国企业工序智能化的价值链重塑传导路径。实证结果表明,FTA战略总体上延长了中国制造业企业前向价值链长度,对其价值链重塑具有促进作用,且通过了双重差分估计的有效性要求及其他稳健性检验。FTA战略主要推动了中国制造业企业本土中间品部门对工业机器人等智能要素的使用,在价值链重塑传导作用下,企业国内工序智能化水平随之上升,而国际工序智能化水平随之下降;同时,价值链重塑发挥了人与工业机器人在任务分配上的比较优势,从而实现“人机和谐”。并非所有企业工序智能化都会受到FTA战略的影响,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加工贸易企业在对高贸易壁垒伙伴国出口贸易的过程中,更加关注中间品的自主创新从而避免遭遇“卡脖子”风险,其通过价值链重塑对国内工序智能化转型的推动作用更为明显。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飞 姜佳彤 林桂军 裴建锁
制造业服务化是推进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事关中国高质量发展;而对中国制造业服务化演变的定量分析则是相关研究的起点和基础。为此,文章基于投入产出方法,在全球价值链视角下对1995年以来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出口构成进行分解分析。研究发现,从行业间服务投入的角度,中国制造业呈现明显的服务化趋势,且产品技术含量提高;从服务岗位投入的角度,中国制造业服务化趋势不明显,但在具体的研发岗位投入上呈现服务化的特征;中国国内研发岗位的投入比重虽然出现明显上升,但其水平仍低于全球的平均水平。据此,文章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杜新建
当前,中国致力于通过制造业服务化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制造业服务化能否促进全球价值链升级,其促进全球价值链升级的机制和程度如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研究的重要议题。基于数理推导和理论推演,证实了制造业服务化能够推动全球价值链升级,并主要通过技术创新效应、规模经济效应、差异化竞争效应等机制实现。在此基础上,就制造业服务化对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2000—2014年制造业服务化整体能够显著推动全球价值链参与度与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提升;从各服务化类型来看,信息服务化、商务服务化、流通服务化的推进作用最强;从各类制造业类型来看,资本密集型制造业推进作用最明显,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次之,劳动密集型服务业最弱。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单元媛 郭雯青
本文基于增加值贸易视角,根据2016版WIOD数据库中的世界投入产出表,测算中国制造业出口服务化近年的发展状况、全球价值链指数和显性比较优势的修正版指标,研究结论表明:2000-2014年我国制造业已较大程度地参与全球生产网络分工,且出口服务化水平及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分工地位也在逐步上升中,但仍与部分发达国家有差距;服务含量比率在制造业出口中的提高对制造业参与全球生产网络的程度呈负面影响,但对其分工地位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技术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在全球生产网络分工地位上受到出口服务化水平带来的帮助比资源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相对更多。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磊 李吉
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不断深化,跨国投资及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均呈日趋增强的发展趋势。本文在分析双向FDI、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作用机制基础上,运用2010~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双向FDI协同发展、OFDI、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及其与OFDI的交互作用均显著促进我国制造业价值链升级,而IFDI及其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交互作用则阻碍制造业价值链升级;从地区异质性看,OFDI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分别促进西部和中部地区制造业价值链升级,OFDI及其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交互作用均显著促进东部和中部制造业价值链升级,双向FDI的协同发展只对东部地区有促进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仲志源 张梦 马野青
文章通过世界投入产出表,测算了中国制造业的上游度,将其作为全球价值链地位测度指标,重点分析不同种类的生产性服务对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的异质影响。从上游度的计算结果来看,2000—2014年绝大部分制造业部门的上游度水平都得到了提升,且上游度对外部经济冲击的反应较为剧烈。实证结果显示,运输、信息、金融以及房地产这四种生产性服务业对提升中国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地位都有着显著的正向作用,同时这四种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效应均有差异,其中运输业的正向促进作用最为显著,而房地产业的正向影响效用较小。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吕越 李小萌 吕云龙
制造业服务化已成为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的重要特征,并显著影响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本文采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海关进出口贸易数据库和世界投入产出表的合并数据,实证分析了全球价值链中的制造业服务化对中国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效应。本文发现:首先,制造业服务化水平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尤其是在全球价值链中嵌入程度较高的企业。其次,电信业的服务投入对高价值链嵌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最大,金融业次之。最后,服务外包的再配置效应在我们的研究中也被证实,不同类型企业"制造业服务化"的生产率效应存在较大的异质性。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制造业服务化 生产率 企业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吕越 李小萌 吕云龙
"制造业服务化"已成为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的重要特征,并显著影响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本文采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海关进出口贸易数据库和世界投入产出表的合并数据,实证分析了全球价值链中的制造业服务化对中国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效应。本文发现:首先,制造业服务化水平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尤其是在全球价值链中嵌入程度较高的企业。其次,电信业的服务投入对高价值链嵌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最大,金融业次之。最后,服务外包的再配置效应在我们的研究中也被证实,不同类型企业"制造业服务化"的生产率效应存在较大的异质性。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制造业服务化 生产率 企业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蛟 宫云飞 郭艳慧 鲍芙蓉
数字化是新发展格局全国统一大市场下国内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表征。从产出、成本双视角建构理论解析我国生产性服务业数字化水平对其制造业全球价值链(GVC)地位的影响与调节机制,以2014—2019年我国省级制造业行业层面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第一,“十三五”时期我国生产性服务业数字化水平对制造业总体GVC地位的积极影响尚未充分发挥,而在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则表现出较强的正向影响,行业竞争在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数字化水平与制造业GVC地位的影响中发挥着正向调节效应,而科技创新能力在西部地区与东北部地区发挥正向调节效应;第二,我国生产性服务业数字化水平同期积极推动资本密集型制造业GVC地位攀升,行业竞争在技术密集型制造业GVC地位影响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而科技创新能力、制度环境在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GVC地位影响的调节效应较弱。这一结论为新发展格局阶段利用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双循环驱动下国内产业数字化高质量发展和实施区域异质化调节措施提供了可行的政策着力点和优化的路径选择。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邓晶 张文倩
目前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制造业升级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从全球价值链视角来看,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处于不同的阶段,生产性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也呈现出不同的作用机制。实证上,利用2005~2014年的17个发展中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发展中国家的生产性服务贸易自由化可以促进本国制造业升级,同时制造业升级还受人力资本水平、外商直接投资、信息化水平三个因素的影响。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窦大鹏 匡增杰
近年来,制造业企业通过服务化转型实现了生产效率的提升。本文利用匹配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库数据,实证分析了制造业企业服务化对制造业企业全球价值链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业企业的服务化显著促进了企业全球价值链位置的提升,这种作用主要通过促进技术创新和提高生产成本两个机制来实现。结合互联网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制造业企业通过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的全球价值链位置。因此,加快制造业企业的服务化转型,推动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是中国制造业企业提升全球价值链位置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制造业服务化 全球价值链位置 工业互联网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姚战琪
利用2000—2014年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数据,系统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中间投入是否促进了中国制造业服务化,以及中国制造业服务化是否促进了中国攀升全球价值链。研究发现,不但中国国内生产性服务的中间投入占总投入之比显著促进了中国制造业服务化,而且进口生产性服务的中间投入额占总投入之比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制造业对农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外商直接投资、制造业服务化既能够显著提高中国制造业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也能够提高中国全球价值链的前向参与度;同时,资本报酬与劳动报酬之比也能够显著促进中国制造业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的提高。因此,应进一步提升制造业服务化水平,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高峰
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能够提高制造业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并通过产业间关联效应进一步促进制造业产业集聚。在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现代服务业跨国公司是知识密集、顾客导向型服务企业。从OEM演进成ODM甚至DMS、EMS;或者从OEM或OEM与ODM相结合演进成OBM是发展中国家的产业集群融入全球价值链并实现产业升级的有效途径,也是当前我国制造业与服务业互动发展,适应国际产业转移趋势,获取潜在发展空间的战略选择。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郝凤霞 黄含
制造业服务化正伴随着世界经济重构而出现重心转移,导致全球产业价值链产生结构性变化。基于制造业投入服务化的视角,引入异质性服务投入结构,运用2000-2014年44个经济体的投入产出表数据,综合测算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参与程度与分工地位、制造业服务化水平,并细化分析我国制造业16个细分行业不同方面的投入服务化水平对其全球价值链升级的不同影响。结果显示:(1)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参与程度以及分工地位均存在显著的提升效应。(2)从服务要素投入异质性的角度分析,金融保险服务化、技术研发服务化以及批发零售服务化对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参与程度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运输仓储服务化、电信服务化等五类投入服务化对于我国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均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3)进一步区分行业异质性表明,制造业投入服务化更能促进传统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参与程度和分工地位的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