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48)
2023(15514)
2022(12933)
2021(11922)
2020(10108)
2019(22723)
2018(22466)
2017(43133)
2016(22820)
2015(25190)
2014(24447)
2013(23940)
2012(21446)
2011(18793)
2010(18734)
2009(16988)
2008(16717)
2007(14908)
2006(12671)
2005(11157)
作者
(60203)
(50363)
(50280)
(47377)
(32116)
(23882)
(22793)
(19602)
(19077)
(17956)
(17054)
(16893)
(15796)
(15777)
(15435)
(15089)
(14979)
(14943)
(14415)
(14343)
(12074)
(12055)
(11922)
(11548)
(11187)
(11108)
(11075)
(11037)
(10074)
(9976)
学科
(94422)
经济(94319)
(93280)
(83683)
企业(83683)
管理(82188)
方法(44297)
数学(35284)
数学方法(34849)
业经(31031)
(30536)
(29887)
中国(23747)
(22153)
财务(22106)
财务管理(22070)
技术(22044)
农业(20978)
企业财务(20892)
(19684)
理论(18310)
(17831)
贸易(17816)
(17259)
地方(16882)
(16579)
(16264)
(15845)
技术管理(14268)
(14119)
机构
学院(313304)
大学(305939)
(133250)
管理(132527)
经济(130696)
理学(114625)
理学院(113579)
管理学(111903)
管理学院(111300)
研究(89735)
中国(72970)
(62214)
(61877)
科学(51807)
财经(49586)
(47771)
(46101)
(45218)
中心(43919)
业大(42618)
(41666)
经济学(40516)
(37822)
北京(37635)
研究所(37206)
商学(37048)
经济学院(36800)
财经大学(36794)
商学院(36718)
(36163)
基金
项目(210880)
科学(170192)
研究(158436)
基金(155500)
(132624)
国家(131421)
科学基金(117660)
社会(104335)
社会科(99107)
社会科学(99084)
(84367)
基金项目(82695)
自然(74858)
自然科(73320)
自然科学(73306)
教育(72688)
自然科学基金(72062)
(67978)
编号(64062)
资助(61816)
(49746)
成果(49018)
(46472)
重点(46164)
创新(45572)
(45291)
国家社会(43539)
课题(42593)
(42526)
人文(41448)
期刊
(146122)
经济(146122)
研究(87809)
中国(59988)
管理(54987)
(52278)
(42095)
科学(39410)
学报(38669)
技术(32042)
大学(31716)
教育(30422)
学学(29849)
农业(28970)
(28446)
金融(28446)
业经(27588)
财经(24441)
经济研究(23191)
(21187)
问题(18800)
技术经济(18287)
(18009)
商业(16794)
财会(16089)
图书(15886)
现代(15557)
科技(15196)
(14705)
(14443)
共检索到4597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牛亚萍  
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激活国内消费市场、构建经济增长新动能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2009-2020年30个省份面板数据,检验了服务创新对流通业升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模型回归结果显示,服务创新对流通业升级一直持续呈现促进作用,并且这种刺激推动呈逐步增强趋势。流通业竞争强度在服务创新对流通业升级的影响中起到调节作用,在流通业竞争较强的地区,服务创新对流通业产业升级的作用更加明显。基于结果提出三项政策建议:一是加强流通行业各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协作,形成区域流通业发展合力;二是构建流通业服务平台体系,整合各方资源实现跨界交流互通;三是鼓励大型企业积极参与服务创新,推动流通业发展升级。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孙永磊  宋晶  陈劲  
主要研究企业家社会网络的不同维度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并揭示了竞争强度的调节作用。在相关文献梳理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企业家社会网络的规模、异质性、达高性和联结强度与商业模式创新关系的研究假设,以及辨析了竞争强度的调节作用,使用我国企业创新的实践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到以下研究结论:企业家社会网络规模与商业模式创新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企业家社会网络的异质性程度和网络联结强度有利于商业模式创新的实施,竞争强度正向调节异质性和联结强度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研究是对社会网络理论和可竞争性理论等在商业模式研究领域的有益补充,对于企业加深对企业家社会网络作用的认知以及商业模式创新情景的理解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戴同庆  
双元组织创新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聚焦动态能力的调节效应,实证检验利用式和探索式组织创新对流通企业价值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流通企业动态能力提升对利用式和探索式组织创新均存在正向影响,但对探索式创新的影响效果更明显;双元型组织创新对流通企业价值具有正向影响,利用式创新对流通企业价值的积极作用显著优于探索式创新;动态能力强化双元型组织创新对流通企业价值的提升效果,双元型组织创新的内部平衡性有利于流通企业价值提升。研究提出重视并提升流通企业动态能力、推动利用式创新与探索式创新发展和有序管理探索式与利用式创新等启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云  
数字化转型是流通业创新的主要动力之一。本文构建了数字化转型、消费升级、流通业创新能力三变量关系模型,并基于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了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结论显示:流通业数字化转型通过提高居民消费规模、优化居民消费结构带动流通业创新能力上涨;流通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不存在区域异质性,但消费升级的中介作用只在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显著,在西部地区并不显著。据此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一是树立对标行业和转型示范企业,加速推进数字技术与流通业深度融合;二是以消费升级为导向培育流通业发展动能。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魏卉  马晓柯  
运用我国沪深A股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2010~2015年的数据,结合市场竞争强度,考察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是否影响企业创新以及通过何种途径影响企业创新。研究发现,社会责任履行对企业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得出,社会资本是社会责任履行影响企业创新的中介变量。企业通过履行社会责任构建自身的社会关系网络,积累社会资本,进而促进企业创新。结合市场竞争强度做进一步检验发现,市场竞争强度负向调节了社会责任履行与企业创新的关系,市场竞争强度增大时,社会责任履行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会减弱。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伟  潘佳  周茵  张钰  高宇  
基于社会信任理论,提出了分销商善意信任和能力信任、竞争强度和供应商突变创新的理论模型。基于225对来自供应商和分销商的双边数据对理论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善意信任对突变创新具有倒U型影响,能力信任对突变创新具有正向影响,善意信任和能力信任对突变创新具有互补作用;竞争强度减弱了分销商善意信任的倒U型影响,加强了分销商能力信任的正向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刚  谢懿  宋建敏  
效果逻辑是创业决策的准则之一,也是影响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因素。既有研究虽对商业模式创新前因进行了探讨,但聚焦于环境决定论及资源能力视角,而认知因素鲜有研究涉及。借鉴效果推理理论探讨效果逻辑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通过253家创业企业的调查数据分析发现,效果逻辑正向影响商业模式创新且外部网络能力在其间起中介作用;竞争强度负向调节效果逻辑与外部网络能力、效果逻辑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关系及外部网络能力的中介效应。研究结论为创业者决策和商业模式创新路径选择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启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伟  潘佳  周茵  张钰  高宇  
基于社会信任理论,提出了分销商善意信任和能力信任、竞争强度和供应商突变创新的理论模型。基于225对来自供应商和分销商的双边数据对理论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善意信任对突变创新具有倒U型影响,能力信任对突变创新具有正向影响,善意信任和能力信任对突变创新具有互补作用;竞争强度减弱了分销商善意信任的倒U型影响,加强了分销商能力信任的正向影响。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孙卫  张凌祥  林子鹏  
质量管理实践是促进还是阻碍企业创新绩效提升,学界至今仍存在较大分歧。区别于传统质量管理实践的界定,基于组织学习理论,既考虑组织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也考虑与创新相关的应用式与探索式学习类型,对质量管理实践重新进行划分,并将企业创新细分为产品创新与过程创新。在此基础上,构建质量管理实践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的概念模型,引入市场竞争强度作为调节变量,提出相关假设,运用198个制造业企业有效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质量管理实践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作用;探索式质量管理实践相较于应用式质量管理实践,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更强的正向作用;市场竞争强度在4种质量管理实践与企业产品创新绩效和过程创新绩效的影响关系中具有不同调节效果。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雷  亓亚荣  
作为大企业获取外部技术源的重要模式,公司创业投资(CVC)对企业的创新发展意义重大。文章运用中小板、创业板市场的IPO企业数据,实证研究了CVC母公司与被投资企业之间的行业竞争强度对被投资企业创新投入与产出的影响,以及母公司卷入强度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CVC母公司与被投资企业间的行业竞争强度促进了被投资企业的创新投入,但对其创新产出却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行业竞争强度显著增加了CVC母公司对被投资企业的卷入强度,母公司的卷入强度促进了被投资企业的创新投入和产出。研究还表明,CVC母公司通过进入被投资企业的董事会、监事会乃至管理层,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企业的管理,对被投资企业的创新绩效具有积极作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文韵   孟雅晴  
专利申请动机是企业创新决策行为异质性的基础,而企业间竞争或合作关系对企业专利申请动机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将专利申请动机划分为四个维度:市场保护动机、技术交易动机、阻拦动机及政策获取动机,分析竞争强度、合作强度以及企业专利能力对专利申请动机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间竞争强度水平越高,专利申请动机中的技术交易动机和阻拦动机越强;企业合作强度水平越高,市场保护动机与政策获取动机越强。此外,专利能力在竞争强度与技术交易动机、阻拦动机之间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基于此,企业管理者应保持对竞争环境、合作环境的高度敏感性,政府管理者应引导企业以市场保护动机、技术交易动机和阻拦动机为导向申请专利,加强国内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转化能力建设。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祝福云  
本文以Hotelling模型为基础构建了一个简化模型,分析了交通成本的大小对竞争强度、企业产品创新动机、企业市场地位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消费者交通成本的降低,企业间的竞争强度增加,效率较高的企业成为创新领导者,技术进步呈现加速趋势;在该过程中,效率较高的企业的市场份额逐渐增加,致使整个行业垄断力不断增强,效率较低的厂商的市场份额逐渐萎缩,直至被淘汰,这恰与熊彼特"创造性的破坏"的观点相一致。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焦豪  张月遥  
国际化之路对中小企业如何更好运用内外部资源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中小企业内部产权性质,以及政府和竞争者两个外部利益相关者如何影响其国际化程度这一问题,本文运用世界银行调查中国中小企业的数据,结合资源基础论视角和关系网络视角,实证分析母国政治关系和竞争强度这两个外部环境因素对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母国政治关系与中小企业的国际化程度正相关;母国所在地竞争强度与中小企业的国际化程度负相关;在国有控股情况下,母国所在地市场竞争强度对国际化程度的阻碍作用会被减轻。中小企业应重视关系在企业国际化中所发挥的角色,与政府建立良好政治关系以缓解其融资难、体量小、转化低等企业成长和国际化中的困难。同时,也不能仅依赖关系带来的资源优势。面对日益开放的全球市场和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其根本之道还是需要自身不断维护和构建核心竞争力,以更好地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孟庆跃  
利用市场集中程度指标——Herfindahl-Hirschman指数,测量某个省会城市、某个县和乡镇医疗服务的市场结构和竞争强度。结果表明,在所分析的省会城市,市场集中程度较低,存在竞争的基本条件。在县和乡,医疗服务市场高度集中,不存在竞争的基本条件。但是,市场的集中程度较低只是构成医疗服务竞争关系的条件之一,培育和规范市场,特别是组织强有力的医疗服务需方,是形成对等的供需关系和良好的市场结构的关键。国际经验表明,竞争可以带来多种可能的结果。在借鉴欧美国家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医疗费用的做法时,应做深入分析,况且这些国家对医疗服务市场竞争也存在很大争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朱晓芳  
流通企业创新发展是构建现代流通体系的必然要求,能够为更高质量的经济内循环提供流通保障。文章基于宏观经济和微观企业个体数据,实证检验了营商环境变化对流通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营商环境对流通企业创新投入存在明显的非线性关系,只有在超过一定阈值时,营商环境的改善才能够促进流通企业创新投入,行业的差异性以及企业决策的滞后性是这种非线性关系的主要原因。营商环境会改变要素配置效率,从而影响流通企业创新投入。当要素配置效率逐渐提升时,营商环境对流通企业创新投入的正向影响随之增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