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90)
- 2023(14099)
- 2022(11449)
- 2021(10654)
- 2020(8796)
- 2019(19512)
- 2018(19590)
- 2017(36920)
- 2016(20080)
- 2015(22486)
- 2014(22759)
- 2013(22155)
- 2012(20346)
- 2011(18065)
- 2010(18607)
- 2009(17387)
- 2008(17468)
- 2007(16142)
- 2006(14298)
- 2005(13069)
- 学科
- 业(89549)
- 济(77242)
- 经济(77126)
- 企(71798)
- 企业(71798)
- 管理(68620)
- 农(46486)
- 农业(31023)
- 业经(30284)
- 方法(29899)
- 财(26617)
- 中国(22687)
- 数学(21587)
- 数学方法(21364)
- 制(21002)
- 务(19009)
- 财务(18961)
- 财务管理(18937)
- 技术(18113)
- 企业财务(17933)
- 理论(17111)
- 体(16407)
- 策(16026)
- 地方(14896)
- 和(14741)
- 学(14689)
- 划(14172)
- 贸(13646)
- 贸易(13635)
- 易(13269)
- 机构
- 学院(286238)
- 大学(277096)
- 济(112544)
- 管理(111985)
- 经济(109912)
- 理学(94945)
- 理学院(94024)
- 研究(92704)
- 管理学(92585)
- 管理学院(92050)
- 中国(74465)
- 农(64773)
- 京(58904)
- 科学(56752)
- 财(53797)
- 农业(49737)
- 业大(47931)
- 江(47801)
- 所(46794)
- 中心(44538)
- 研究所(41979)
- 财经(41237)
- 州(37902)
- 经(37308)
- 北京(36333)
- 范(35370)
- 师范(34932)
- 省(33681)
- 院(33414)
- 技术(33248)
- 基金
- 项目(186913)
- 科学(146499)
- 研究(141210)
- 基金(132369)
- 家(115113)
- 国家(113860)
- 科学基金(98171)
- 社会(88323)
- 社会科(83094)
- 社会科学(83073)
- 省(77393)
- 基金项目(70051)
- 教育(64399)
- 划(62185)
- 自然(62029)
- 自然科(60585)
- 自然科学(60566)
- 编号(60230)
- 自然科学基金(59560)
- 资助(52377)
- 成果(48705)
- 创(41761)
- 重点(41528)
- 业(41226)
- 课题(41163)
- 发(40912)
- 部(40406)
- 创新(38166)
- 性(37152)
- 制(36527)
- 期刊
- 济(138913)
- 经济(138913)
- 研究(80547)
- 中国(67733)
- 农(66431)
- 学报(45664)
- 财(45120)
- 农业(44576)
- 管理(44046)
- 科学(41296)
- 大学(35483)
- 教育(35092)
- 学学(33282)
- 业经(29766)
- 技术(29593)
- 融(29148)
- 金融(29148)
- 业(23504)
- 财经(20393)
- 经济研究(19395)
- 问题(18077)
- 经(17688)
- 图书(17315)
- 版(15780)
- 技术经济(15145)
- 农村(14790)
- 村(14790)
- 农业经济(14166)
- 世界(13988)
- 现代(13565)
共检索到4478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杨丹 丁恒 刘自敏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加快推进农业硕士实践教育改革,构建中国特色农业硕士系统性实践育人体系,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培养和造就大批为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服务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是推动加快农业强国建设和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为积极响应国家专业硕士改革要求,西南大学以农业强国建设理念为指导,构建农业硕士系统性实践育人体系,推动农业硕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旨在以“坚持立德树人目标、培养德才兼备人才”为宗旨,培养具有爱国兴农情怀、服务农业强国建设的高素质人才,尝试为世界高等农业教育发展贡献“中国方案”,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关键词:
农业硕士 系统性实践育人体系 专业学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汪小亚 赵廷辰
目前,农村金融仍是我国金融体系的薄弱环节,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需要打造与之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系和能力农业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牢固根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需要打造与之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系和能力。建设农业强国对金融的新要求金融业要有“三农”情怀,这要求全部金融机构而不仅仅是农村金融机构把服务“三农”作为重要使命。我国发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
关键词:
农业强国 金融服务体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庆年
<正>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地处黄河几字湾顶端,坐拥1.6万平方公里的河套平原和亚洲最大的一首制自流引水灌区,是我国重要的粮油生产基地和全国最大的有机奶、葵花籽、脱水菜生产基地。近年来,人民银行巴彦淖尔市分行从政策、资金、服务、科技、知识、人才六个方面入手,积极打造金融支持农业强国建设的巴彦淖尔样板。实践探索一是政策先行,夯实工作基础保障。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井明伦 李明娟 王小东 杜洪涛
坚持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与思想品德教育、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生产劳动、社会服务、就业创业、工农群众等相结合,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长效机制和制度保障、思想品德保障、能力保障体系,按照知行合一的原则,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取得显著成效。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明皓
农业强国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根基。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农业强国建设呈现出供给安全、共享富农、功能强化、绿色集约和开放合作的核心内涵指向,形成了融汇物本主义、人本主义和生态主义的综合性农业现代化方案,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展示出不同于西方农业现代化的理论开新特质。农业强国建设立足于中国特色政治制度和文化基因等内源性优势,构设了“大安全—大食物—大空间—大福利”的全面性内容贯通体系,并实现了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多元战略的耦合互补,拓展了外围纵深。新发展阶段加快农业强国建设亟待构建多维集成、一体推进、灵活支持和双源保障的政策转化机制,并以此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提供坚实支撑。
[期刊] 改革
[作者]
马慧洁 李勇坚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现城乡共同富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把建设农业强国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金融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对于加快农业强国建设的意义重大,金融服务体系则是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保障。金融服务体系创新助力农业强国建设主要通过优化农业补贴投入方式、助力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推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来实现。目前,金融服务体系创新助力农业强国建设存在农业产业发展资金不足、农村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高、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滞后、农村金融数字化人才匮乏等诸多问题,难以满足建设农业强国的要求。金融服务体系创新助力农业强国建设应从农业发展资金支持、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完善和农村金融数字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协同发力。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唐仁华 胡承孝 汪华
根据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分析了农业推广硕士在职研究生现有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综合性与专业性相兼顾、一致性与个性化相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课程体系优化三项原则,以及构建模块化课程、增加选修课程、打通本硕课程、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等课程体系优化途径。
关键词:
农业推广硕士 课程体系 优化原则 途径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刘国瑜
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其课程体系应突出以下几点:体现人才培养要求的课程体系目标,基于能力本位的课程结构,职业需求导向的课程设置,理实结合的课程内容。但从现实情况看,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还存在着目标定位不清晰、课程结构不够合理、课程设置不够科学、课程内容选取不当等问题。据此,提出了提高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质量的建议。
关键词:
农业硕士 专业学位 课程体系
[期刊] 改革
[作者]
孔祥智 李愿
社会化服务是实现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也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推力。在理论上,社会化服务主要通过规模经营、要素引进、产业拓展推动农业强国建设。实践上,以山西为代表的社会化服务政策推广已具备一定成效。现阶段社会化服务推动农业强国建设还存在服务覆盖不充分、服务专业性有待提高、服务成本居高不下、公益性服务不完善等问题。社会化服务推动农业强国应从拓展服务供给、引入现代要素、优化政策措施、壮大集体经济四个方面继续发力,从而实现社会化服务覆盖层次的扩大、服务水平的提升、服务成本的降低、公益服务的完善,进一步推动农业强国建设。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温涛 向栩
农村金融服务亟待创新以有效满足农业强国建设的战略需求。当前,中国农村金融服务的有效性、便利性、可得性明显提升,已经具备服务农业强国建设的基础能力,但还需进一步突破微观机制与渠道缺陷、服务体系内部不均衡、外部融资溢价、城乡“数字鸿沟”明显、创新能力不足和统筹施策不力等薄弱环节。农村金融以创新姿态服务农业强国建设,需加快从“扶贫金融+普惠金融”到“普惠金融+产业金融”、从银行主导到“银行+市场”双重主导、从支持生态扶贫到服务乡村绿色发展、从信息孤岛到开放型信用信息平台、从传统金融扶持到金融科技赋能、从发展激励到统筹发展与安全六个方面进行路径创新,实现“有效市场、有为政府、有力机构”的协调配合。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曙光
202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始终不懈地把14亿多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2022年末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战略目标,指出“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又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基础上,
关键词:
农业强国 农产品贸易逆差 农业科技进步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甘德欣 龙岳林 何丽波 熊辉 邓键剑 吴璨 冯烨 舒荻 李小马 李炎林 于晓英 邬玉香
风景园林学科是一个综合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也是一个非常开放适合国际化办学的学科。在介绍湖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中—波双学位研究生培养项目概况的基础上,从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和"双边、双导师、双实践、双考核"的国际化双学位培养体系构建,特色化双学位课程体系设置,国际化教育办学环节管理方式的创建四个方面介绍湖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中—波双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建设思路,初步总结湖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中—波双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成效,并探讨双学位未来的工作方向,期望为其他学校进行研究生双学位办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朱启臻 曾富生
认为要提高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的教育质量,需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水平、培养环境等多方面入手,创建综合型课程,推广参与式教学方法,提高教师实践能力以及开放的教学和实践环境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鸿凯
以乡村振兴为契机可实现农业农村发展目标的质变提升、发展路径的转型升级、发展内生动力的强化升级和发展水平的持续升级。但目前我国农业强国建设中仍面临政策支持度与适用性不足、制度创新与农业发展创新间存在一定滞后性、政府主导下的监管防控与信息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等困境。因此,未来应加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明确农业强国目标追求;加强科技要素在农业农村的嵌入力度与范围,优化农业强国的路径设计;优化金融服务农村的能力水平,助力农业农村自主性研发创新;创新政府监管模式和引导方式手段,进一步盘活农村生产要素与资源利用。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俏 王建华
分析了农业社会化的内涵、作用及其对农业推广硕士教学实践的现实要求,在借鉴美国农业推广教育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从职业培养定向、教学内容、课程设置、课外实践四个方面提出了农业推广硕士教学实践的创新路径。
关键词:
农业社会化 农业推广硕士 教学实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