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58)
2023(9839)
2022(8062)
2021(7683)
2020(6137)
2019(13972)
2018(13971)
2017(26984)
2016(14233)
2015(15549)
2014(15296)
2013(15034)
2012(13635)
2011(12456)
2010(13062)
2009(12528)
2008(11627)
2007(10533)
2006(9856)
2005(9017)
作者
(36441)
(30825)
(30393)
(29069)
(19240)
(14798)
(13913)
(11789)
(11666)
(11023)
(10604)
(10170)
(9729)
(9634)
(9464)
(9290)
(8977)
(8814)
(8667)
(8595)
(7766)
(7388)
(7356)
(7210)
(7098)
(7083)
(6835)
(6683)
(6277)
(6202)
学科
(57130)
经济(56972)
(52623)
(48935)
管理(33457)
农业(32827)
(30207)
企业(30207)
(25664)
金融(25663)
中国(24468)
(24039)
银行(24038)
(23406)
业经(22829)
(19918)
方法(16583)
地方(15637)
(15192)
(13118)
数学(12624)
农业经济(12526)
数学方法(12512)
(11434)
中国金融(11062)
(10780)
(10691)
贸易(10680)
理论(10527)
(10519)
机构
学院(190938)
大学(184861)
(84039)
经济(82119)
管理(74141)
研究(65444)
理学(62842)
理学院(62246)
管理学(61496)
管理学院(61099)
中国(58477)
(46687)
(39533)
(38002)
科学(35073)
农业(34632)
中心(33123)
(31587)
(30609)
财经(29738)
业大(29647)
研究所(27919)
(26990)
(25811)
师范(25661)
(24835)
经济学(24487)
北京(23929)
(22371)
经济管理(22270)
基金
项目(119624)
研究(97159)
科学(94727)
基金(85249)
(71631)
国家(70791)
社会(64725)
科学基金(61222)
社会科(59992)
社会科学(59972)
(48181)
基金项目(44917)
编号(43108)
教育(42350)
(38233)
成果(36003)
自然(34228)
自然科(33413)
自然科学(33411)
自然科学基金(32863)
资助(32660)
(28409)
(28343)
课题(28338)
(26830)
重点(26180)
国家社会(26128)
(26059)
(25649)
(25534)
期刊
(106544)
经济(106544)
研究(60495)
(53824)
中国(48350)
(36797)
金融(36797)
农业(35748)
(29236)
科学(24508)
学报(24505)
管理(24294)
业经(23558)
教育(22982)
大学(21012)
学学(19487)
(15905)
农村(15258)
(15258)
技术(15183)
财经(14816)
农业经济(14648)
问题(14297)
经济研究(14138)
(12762)
世界(11814)
图书(11536)
(10764)
社会(10503)
经济问题(10450)
共检索到3151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志芳  刘银凤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战略。新农村建设战略启动后,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将会迎来一个较快的发展阶段。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化的发展、非农产业的发展等都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因此,农村各类金融机构应抓住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机遇,不断深化改革,提供全面有效的金融服务。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牛子良  
一、目前农行县支行以下的基层机构很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目前的县农业银行的职能股室和营业所,很不适应农村由自给半自给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的新形势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机构不适应。目前,全国农行县支行以下的机构设置大体有三种情况:一是所社合署办公;二是行、社联营;三是以经济或集镇中心设营业所(一般是以镇或地区),和信用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曹景华  黄葵华  
本文从农村金融服务供求悖论出发,讨论分析了现阶段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与需求的现状,认为农村金融服务供求存在市场失灵现象,并就整合农村金融体系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命题。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放在了非常突出的位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实现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必然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做好当前及“十一五”时期的金融工作尤其是农村金融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栋  赵巍  
我国原有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总体上是资不抵债,这就意味着其产权结构中不存在资本金,现有资本理论并不能解释这个结构。在改革的方向上,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只能在商业性贷款和政策性支农中择其一;在改革的路径上,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引入民营资本分割金融资源应是选择之一。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冯树清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构想,并要求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地方高校责无旁贷。本文认为,加强地区经济和学校自身的研究是地方高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关键,完善的运行机制是地方高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核心,健全的服务体系是地方高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保证。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寇武江  
当前的农村金融体系存在较多问题,其整体功能已不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应当在对现存问题清醒认识、认真检讨的基础上,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要求,整合农村金融资源,创新农村金融体制,全面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合金  李保颖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强有力的金融支持,但我国目前农村金融体系发展滞后,与新农村建设对金融服务的要求不相适应。因此,需以支持“三农”为重点,结合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建立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实现合作金融、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和民间金融四大金融“支柱”对新农村建设不同层次资金需要的网状覆盖,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的金融支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辉  
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是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条件。本文从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基本涵义出发,论述了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及优化原则,并结合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和谐发展的建议及措施。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黄丽华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给农村金融制度改革提出了新的课题。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正逐步深入的进行。但我们认为,仅如此还不能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必须系统地对我国的农村金融制度进行创新,本文主要从完善农村金融制度的必要性、基本思路和原则、农村金融组织结构和制度安排内容等方面透视农村金融制度的建设和创新,希望能给有关部门以参考。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洪正  
本文基于监督机制建立了借款人融资条件决定的道德风险模型,比较分析了各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监督效率及其对农村融资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现有商业银行缺乏明显的监督比较优势,由其组建的村镇银行和贷款公司将难以长期持续经营;小额贷款公司因需要全部自有资本运营,对民营资本监督效率提出了过高要求而难以在农村地区普遍设立;资金互助社从农户生产经营中内生出来能有效实施相互监督和合同互联,与专业合作社或龙头公司联合发展时可显著改善农村融资状况。当前以商业银行为主导的农村金融增量改革,体现了政府隐性存款担保下国家对于民营资本金融风险的过度防范,以及商业银行为了经营特许权价值作出短期选择的双重契合。进一步的改革需要...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马奎升  
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有大量资金的积累和再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需求中的主要部分仍将由金融机构提供。由于农业的弱质性和资金的逐利性,在金融机构实行商业化经营的状况下,农村金融机构支持“三农”动力不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咸宁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宋剑锋  尹峰  
当前,资金严重短缺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带来的农村资金需求大额化、多元化、长期化之闯的矛盾日渐突出,主要受制于农村金融改革滞后、农村金融供给严重不足、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失衡等因素。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肖东平  李娅  
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我国现存农村金融体制的种种缺陷已经成为阻碍农村进步的绊脚石。其他国家,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普遍建立比较完备的农村金融体制,很好支持农村和农业经济的发展,为我国农村金融的改革提供借鉴。本文对美国农村金融体制进行考察,对其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及配套的扶持政策进行评介,并对比我国农村金融的不足,提出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路径选择。主要结论有: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要发挥市场机制的导向作用,建立农村资金良性循环机制;政府应该承担主导作用,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农村金融体制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