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86)
2023(10666)
2022(9243)
2021(8588)
2020(7420)
2019(17219)
2018(17355)
2017(31989)
2016(17827)
2015(20523)
2014(21155)
2013(20378)
2012(19052)
2011(17259)
2010(17758)
2009(16305)
2008(16251)
2007(15101)
2006(12941)
2005(11513)
作者
(51769)
(43641)
(43272)
(41167)
(27499)
(20701)
(19997)
(17027)
(16134)
(15521)
(14591)
(14585)
(13829)
(13733)
(13730)
(13456)
(13344)
(12786)
(12687)
(12401)
(11016)
(10816)
(10509)
(10119)
(9871)
(9747)
(9674)
(9594)
(9019)
(8883)
学科
(64396)
经济(64325)
管理(54860)
(54194)
(43634)
企业(43634)
方法(29401)
数学(25131)
数学方法(24855)
中国(20319)
(18770)
技术(18761)
(17138)
(15650)
(15536)
业经(14874)
理论(13869)
地方(13220)
技术管理(13145)
教育(12872)
(12574)
贸易(12567)
(12182)
农业(12025)
(11692)
银行(11657)
(11168)
(11078)
(10916)
(10731)
机构
大学(255460)
学院(251611)
(97237)
管理(96611)
经济(94737)
研究(83855)
理学(82516)
理学院(81560)
管理学(80081)
管理学院(79589)
中国(61778)
(54561)
科学(52407)
(45053)
(43784)
(42746)
(40882)
中心(39518)
研究所(38788)
业大(38263)
(36362)
师范(35991)
财经(35182)
农业(34515)
北京(34351)
(32276)
(31724)
技术(30281)
(30102)
经济学(28703)
基金
项目(165531)
科学(129708)
研究(125276)
基金(115532)
(100189)
国家(99242)
科学基金(84460)
社会(76495)
社会科(72258)
社会科学(72238)
(68109)
基金项目(61646)
教育(60325)
(56993)
编号(53614)
自然(53161)
自然科(51969)
自然科学(51953)
自然科学基金(51050)
成果(45850)
资助(45724)
(39490)
课题(37965)
重点(37380)
(36357)
创新(35953)
(35794)
项目编号(33163)
大学(32449)
科研(31278)
期刊
(107979)
经济(107979)
研究(75145)
中国(60340)
教育(44410)
学报(40856)
(39149)
(36155)
科学(35763)
管理(35700)
大学(31285)
学学(27692)
农业(26057)
技术(25069)
(20836)
金融(20836)
图书(19196)
业经(18333)
财经(17493)
经济研究(16940)
(15195)
(14803)
科技(14565)
问题(14098)
书馆(13521)
图书馆(13521)
技术经济(13450)
(13058)
论坛(13058)
(12261)
共检索到3858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晨  谢裕莲  蔡芸  
本文从知识产权服务诉求与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育目标定位的双维度探析了高校知识产权实训服务体系新内涵,探究了现代教育观下高校知识产权实训服务体系的功能定位及其架构和服务模式。意在缩小创新型国家建设对知识产权专业化复合型实务人才诉求缺口的同时,为缓解高校专利证书沉睡于"象牙塔"休眠的科技创新"肠梗阻"格局、促进高校创新实践基地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型,以及为扭转现存的学生创新实践团队数逐年上升而下拨创新项目单位经费数下降窘局提供解题的良方。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会利  
高校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思想开始影响当代大学生。但大学生创业率低,成功率也不高。针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如何发挥高校资源优势,培养一批具有强烈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大学毕业生,是整个社会能否体现创新精神的关键。本文从高校自身出发,结合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深入探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途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杰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经过努力探索,教育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但还存在创新创业教育的"盲动"现象、师资队伍薄弱以及技术创业比例不高、科技成果转化偏低等问题。文章从明确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大力改善师资队伍,搭建宽口径平台,营造宽松环境,改革教学管理,强化创新创业教育效果,注重科技成果在创业活动中的运用,建立创新创业保障体系等方面探索建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丽萍  
近几年受疫情影响,社会大环境下的经济整体下滑,而大学毕业生也深受影响,很多高校应届生就业率连年下滑,在此种社会背景下,创业这个选项已成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毕业后的首选。现阶段,大学生创业已引起多方面的高度重视,为了给毕业生营造更好的创业环境,社会各界要给予多方帮助,以此减缓社会所面临的就业压力。很多高校为扶持大学生创业项目,会特设大学生创业基地,给予其一定的空间,为学生提供创建工作室的场地,让应届生在创业初期以最小的创业成本实际操作自己所选定的创业项目,观察这项创业是否符合社会需求、能否达到自己的理想预期,切实了解实际创业效果与自己的预期相差多少,让大学生创业之路以更切合实际的角度出发。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原方  
大力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造就创新型人才的前提和基础,是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目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还存在认识不到位、工作推动不够、课程体系不完备、教师队伍不专业等问题,需要从组织保障、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实践平台、协同育人、校园文化等六个方面加以改进完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徐利明  
近年来,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断加强,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毕业生创业就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与此同时,也存在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定位不准,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匮乏、创新实践教育不足等问题。为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建议高校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引导学生做好创新创业规划;鼓励校企合作,开展体验式教学和实践性教学;以"互联网+高校创新创业"的形式搭建创新创业教育平台。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杜天宝  于纯浩  温卓  
在参与"双创"的群体中,大学生作为具有丰富知识储备和卓越创造力的特殊群体,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但大学生群体也因其存在群体性特征,风险意识较差,缺少相应启动资金和技术储备,缺乏对社会创业环境的了解,很容易导致创业失败。从目前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扶持体系看,政策宣传不到位、政策针对性不足、扶持重点不突出、政策执行力有待提升、扶持政策的系统性不足是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此,应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以需求为导向提升政策针对性,建立专门的创新创业政策执行机构及考评督查制度,同时提升部门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政策协同度。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丽萍  葛天博  
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是教育领域重要的民生工程和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反映。可通过创新创业体制机制、改变创业意识观念,科学运用理论分析、准确把握市场经济需求,强化三个相结合、提高创新创业引导质量等三个方面,建构大学生创新创业体系。作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规格的内涵之一,加快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过程改革,努力提高创新型思维训练是走出大学生创新创业困境的必然选择。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远  陈万明  朱广华  
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已成为国家目前重点关注的问题,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亟待健全,但理论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本研究尝试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通过对毕业三年内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者、在校生、高校就业指导处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等共49名人员进行深度访谈,收集数据并作三级编码分析,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体系的理论结构模型。结果显示,创业环境、创业认知、创业态度、创业精神、创业教育五个方面共同构建了大学生创新创业体系;进一步作关联分析,得出加大大学生创新创业力度可从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创新创业实践、创业指导、资金支持及政策保障多角度进行。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郁涛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要素体系包括核心要素、基础要素和制约要素,这些要素有机统一于该教育的全过程。从这一角度出发,文章提出应厘清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厘清教育目的与教育内容的关系,丰富教育内容与手段;厘清教育情境与教育资源的关系,统筹管理教育资源;厘清教育评价与教育反馈的关系,完善教育评价体系,以此重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洁茹  
文章首先分析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一是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有待提高,二是创新创业教育学分认定不统一,三是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环境欠佳,四是尚未建立系统的创新创业培养体系,五是没有完善的质量监管制度。然后阐述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大学生自身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最后提出了“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构建:学生个人提升创新创业能力,高校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社会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姚娇娜  
“六保六稳”是当前我国经济遵循底线思维实现稳中求进的基础,尤其稳就业、保民生首当其重。在此形势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需要国家政策支持、高校服务保障、社会帮助和大学生个人成长的协同作用,共同服务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科学、系统、专业地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对此,由陈新达、桂舟主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年出版)一书,针对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规划及管理体系构建进行了探讨。该书从实例、实用、实践的角度出发,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任静  杨延  戴玉  
以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大数据为基础,总结职教赛道创立以来取得的成就,梳理其特征与教育功能,分析参赛职业院校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提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相应策略:与产业创新同步契合真实市场需求,创建复合型专业群提升技术创新适应性,优化双创课程体系与教学形式提升内涵建设水平,凸显地域特色建立东西部共享平台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兴立  
文章首先指出了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存在的四个矛盾困境,接着分析了产生矛盾困境的具体原因,然后以ISM理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进行梳理和优化,在此基础上从生源与起点、"教""学"、结果价值四个维度提出了基于标准的"合规性"质量评价、基于回应的"适应性"质量评价、基于跟踪的"过程性"质量评价、基于未来引领的"创新性"质量评价的创新举措,以促进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长期发展,保障和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喆  朱雪苗  
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学存在企业、高校、孵化基地之间缺乏统一、合作与协同等问题,这导致一些大学生无法享受到更多的国家提供的创新创业福利,也无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为此,高校应积极为大学生构建一个具备强有力的核心竞争力的协同创新体系,鼓励大学生在这一体系的引导下开展更加有效的创新创业活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