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90)
2023(12409)
2022(10348)
2021(9261)
2020(8038)
2019(18275)
2018(18126)
2017(36053)
2016(19123)
2015(21349)
2014(21075)
2013(21348)
2012(19699)
2011(17470)
2010(17741)
2009(16935)
2008(16986)
2007(15460)
2006(13773)
2005(12893)
作者
(52276)
(43806)
(43527)
(41442)
(28265)
(20663)
(19773)
(16772)
(16613)
(15834)
(15087)
(14776)
(14308)
(13922)
(13727)
(13354)
(12866)
(12673)
(12619)
(12485)
(11016)
(10581)
(10577)
(10055)
(9846)
(9767)
(9676)
(9673)
(8649)
(8430)
学科
(91150)
经济(91012)
(87737)
(78514)
企业(78514)
管理(75606)
方法(42844)
数学(34652)
数学方法(34495)
(33964)
业经(28492)
(28444)
(23166)
(22747)
财务(22726)
财务管理(22688)
中国(21571)
企业财务(21541)
农业(20354)
(20318)
贸易(20307)
(19860)
技术(17831)
(16260)
(15278)
(15123)
地方(15027)
(14563)
体制(14140)
(13928)
机构
学院(277820)
大学(276570)
(128793)
经济(126517)
管理(116180)
理学(99528)
理学院(98694)
管理学(97774)
管理学院(97230)
研究(84399)
中国(70607)
(65152)
(56344)
财经(50518)
(45952)
科学(44054)
(43517)
(41030)
经济学(40544)
(40253)
中心(39959)
财经大学(37277)
经济学院(36910)
业大(35294)
研究所(35233)
北京(35044)
商学(33948)
商学院(33663)
(33525)
农业(31604)
基金
项目(175921)
科学(142075)
研究(133740)
基金(132346)
(111580)
国家(110606)
科学基金(98398)
社会(90739)
社会科(86364)
社会科学(86344)
基金项目(69652)
(67006)
自然(60232)
教育(60085)
自然科(58905)
自然科学(58894)
自然科学基金(57998)
(54430)
资助(54009)
编号(53227)
成果(43357)
(41099)
(39945)
(39556)
国家社会(38699)
重点(38194)
(37654)
(37035)
教育部(36721)
人文(36505)
期刊
(146065)
经济(146065)
研究(85826)
(55299)
中国(54569)
管理(48236)
(38393)
科学(33421)
学报(33166)
(30851)
金融(30851)
大学(27809)
财经(26667)
学学(26092)
农业(25829)
技术(24876)
业经(24472)
经济研究(23624)
(22925)
教育(20683)
问题(19647)
(18477)
技术经济(16509)
(15874)
国际(15540)
世界(15179)
财会(14583)
商业(14138)
现代(13910)
会计(13342)
共检索到4317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小帆  马弘  
出口国内增加值比重是衡量一个开放经济体产业和贸易升级的重要指标。中国作为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出口国内增加值比重却仍处于世界中低水平。本文建立两阶段生产的李嘉图模型,利用跨国面板数据研究发现,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管制会抑制一国出口国内增加值的比重。其影响机制在于服务业FDI管制会抑制服务业自身的发展,促使国内生产者直接进口国外服务中间品或进口服务密集度高的制造业中间品,由此降低了出口国内增加值比重。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陈虹  徐阳  
文章基于1998~2006年WTO、WITS关税数据和世界投入产出数据(WIOD),使用普通最小二乘法与倍差法考察了贸易自由化与中国制造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中间品关税下降会使行业及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上升,而最终品关税下降会导致行业及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下降。整体上,贸易自由化促进了行业及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上升。(2)贸易自由化对不同研发密集度与进口中间品规模的行业具有异质性影响。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丁一兵  张弘媛  
利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的2000—2014年的国际投入产出数据,应用王直等(2015)的总贸易核算法,对中国出口国内增加值进行测算,并应用修正的引力模型深入分析了伙伴国经济特征和对外直接投资(OFDI)对中国双边贸易出口国内增加值的影响。结果显示:伙伴国的经济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对中国出口国内增加值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经济制度安排方面,制度距离在中国对欧盟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出口中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在OFDI方面,中国对除欧盟以外的其他国家的直接投资能够显著地提高中国的出口国内增加值。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耿伟  杨晓亮  
互联网与国际贸易是学术界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文章拓展了Hulten等(2006)模型,构建一个理论分析框架来考察互联网对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贸易数据库匹配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互联网显著地促进了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提升。在考虑不同指标测算方法、样本选择偏差和内生性问题后,这一结论依然稳健。通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对影响渠道分析表明,降低企业成本和推动企业研发创新是互联网促进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提升的两个重要渠道,并且后者的中介效应更大。此外,异质性分析显示,相较于加工贸易和混合贸易企业,互联网对一般贸易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提升的促进作用最大;而且互联网对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差异化产品生产企业和高技术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提升的促进作用也较为明显。文章的研究结论为中国"互联网+"的应用推广和出口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胡翠  李瑞琴  
基于产业关联的视角,以制造业出口企业为研究样本,并结合投入产出表,研究中国服务业发展对制造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影响。估计结果表明:(1)总体而言,服务业发展对制造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有显著为正的影响;(2)分行业来看,不同技术密集度制造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受服务业整体发展程度的影响呈现很大差异,且服务各细分行业发展对制造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的影响也不一样;(3)分地区来看,服务业发展有利于各区域具有比较优势制造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上升。根据以上结论,提出了因地制宜发展服务业以促进中国对外贸易转型升级的政策建议。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董梓梅  
一国的外商直接投资(IFDI)与对外直接投资(OFDI)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作用,两者高水平的协调发展会产生协同效应,进而强化单向国际投资的经济效应。利用UNCTAD的国际投资数据和TiVA数据库的增加值贸易数据,测算2000—2018年63个经济体的双向FDI协调发展水平(IFDI与OFDI的耦合协调度)和出口国内附加值率,并采用跨国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基准模型检验表明,双向FDI协调发展整体上具有出口国内附加值率提升效应;影响机制检验显示,双向FDI协调发展可以通过技术创新促进效应、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和资源配置优化效应提升出口国内附加值率;异质性分析发现,双向FDI协调发展对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影响,在发达经济体中显著为正而在发展中经济体中显著为负,在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经济体中显著为正而在金融发展水平较低经济体中不显著。应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的双向FDI协调发展战略,根据国家发展战略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策略,以双向FDI协调发展促进对外贸易利得持续增长,并通过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全球价值链地位不断提升。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占丽  戴翔  
传统理论认为,扩大服务业开放有助于促进制造业攀升价值链高端并提升附加值创造能力,但实践中却存在着扩大服务业开放未能有效破解制造业因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从而出口附加值创造能力提升受制的悖论。主要原因可能在于,扩大服务业开放后,国外服务要素作为中间投入直接进入制造业的"直接效应"与反向拉动国内服务业发展的"间接效应",对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具有相反作用。进一步利用中国企业层面经验数据进行检验,还发现上述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因此,在中国制造业亟待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和提升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新阶段,依托扩大服务业开放的促进作用不能简单因袭"拿来主义"路径,更要注重开放的竞争效应、溢出效应、关联效应等有助于拉动国内服务业发展的作用机制,以及其实际影响可能具有的异质性特征。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戴翔  李亚  占丽  
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重塑我国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新优势,关键在于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发挥本土超大市场规模优势。本文分析认为,发挥超大市场规模优势的战略要义其实不仅在于激发体量优势,还应该充分挖掘和发挥与规模扩张相伴随的消费需求升级可能产生的重要作用。以理论分析为先导,文章利用中国制造业企业层面微观数据,以制造业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提升为竞争新优势的重要体现,实证检验了消费需求可能产生的现实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消费需求升级的确有助于促进制造业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提升,从而在重塑竞争新优势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第二,从具体作用机制看,消费需求升级主要通过激发创新效应以及通过本土市场规模效应,促进制造业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提升。研究不仅从消费需求升级角度,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重塑国际合作与竞争新优势提供了经验证据;而且对于更好地推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重塑竞争新优势也有重要政策含义。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孝松  周钰丁  朱丹  黄恒昌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石,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工业化体系在过去较长时间内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与完善。然而,近年来,以支柱地位下降、要素禀赋萎缩为主要表现的去工业化特征日趋明显,在当前中国生产深度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大背景下,去工业化对中国以出口获利能力、国际贸易地位为主要内涵的出口国内增加值率产生何种影响需要从正面作出回答。本文研究结论表明:第一,整体而言,去工业化抑制了国内增加值率及其分解后的本地、外地增加值率的提升,但效应符号存在显著的时间维度差异;第二,就作用渠道而言,一方面,去工业化加剧了劳动力在部门间的资源错配,提高了生产要素成本,加重了企业的进口依赖,并对国内增加值率产生负向效应。另一方面,其一定程度带动了生产性服务业的扩张,进而提升了制造业企业的生产效率,并对国内增加值率具有正向效应;第三,丰裕的劳动力供给在去工业化进程中为制造业有效地补充了劳动力缺口,从而平抑了去工业化的不利影响;第四,基于代表性特征构造的测算指标表明,样本期内中国已呈现出“过早”去工业化特征,且其将对国内增加值率产生持续不利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胜  
本文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视角出发,探讨逆向服务外包对服务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机制,并利用跨国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适度的逆向服务外包对服务业出口技术复杂度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过高的逆向外包会诱发其抑制效应,使得发包企业被俘获在创新价值链低端,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受阻,从而逆向服务外包与服务业出口技术复杂度之间呈现倒"U"型非线性关系。进一步地,从细分行业来看,资本密集型服务外包、公共服务密集型服务外包及劳动密集型服务外包均对服务业出口技术复杂度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知识密集型服务外包囿于接包方对核心技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胜  
本文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视角出发,探讨逆向服务外包对服务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机制,并利用跨国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适度的逆向服务外包对服务业出口技术复杂度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过高的逆向外包会诱发其抑制效应,使得发包企业被俘获在创新价值链低端,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受阻,从而逆向服务外包与服务业出口技术复杂度之间呈现倒"U"型非线性关系。进一步地,从细分行业来看,资本密集型服务外包、公共服务密集型服务外包及劳动密集型服务外包均对服务业出口技术复杂度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知识密集型服务外包囿于接包方对核心技术秘密的保护而使得发包企业在逆向发包时遭遇"技术瓶颈"。此外,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及信息基础设施的完善均有利于促进服务业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祝树金  金小剑  赵玉龙  
本文基于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贸易数据库匹配数据,测算了中国企业的出口国内增加值率,并构建进口产品转换强度和进口产品种类范围来反映企业进口产品转换,实证研究了进口产品转换对于出口国内增加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进口产品转换强度对出口国内增加值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进口产品范围扩大对出口国内增加值提升具有抑制效应;对不同贸易类型、不同所有制、不同要素密集度企业而言,实证结果比较稳健。进一步的影响机制检验表明,企业进口产品转换通过生产率、要素密集度、贸易条件和贸易结构等路径显著影响了出口国内增加值。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郭晶  刘菲菲  
文章对Upward(2013)的出口国内增加值测度方法进行修正,使用2000~2006年中国海关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匹配数据,测度中国出口国内增加值。结果表明:中国出口国内增加值呈上升趋势;高技术含量产业、加工贸易企业、外资企业和大型企业等出口国内增加值低于其他类型但提升明显。进一步的实证研究表明:中国出口国内增加值的提升既来自于FdI等外部因素拉动,也来自于服务投入等内部高端要素的推动。因此,中国全球价值链升级政策要进一步促进投资的自由化和便利化,并着力实现向内部高端要素的动力机制转换。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姜悦  黄繁华  
引入创新能力、产业集聚和垂直专业化作为中介变量,系统地考察了服务业开放对出口国内附加值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服务业开放能够促进我国制造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的增长,相对而言,服务业开放对我国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的正向拉动作用更大;创新能力、产业集聚和垂直专业化在服务业开放与出口国内附加值关系间具有中介效应,其中服务业开放在总体上通过提升创新能力所产生的影响相对最大;对技术密集型制造业而言,创新能力和产业集聚的中介效应均显著,而对资本密集型制造业而言,只有创新能力的中介效应显著。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祝树金  戢璇  傅晓岚  
本文拓展Hausmann等的理论框架,通过细分要素禀赋特征,建立计量模型,结合面板GLS、工具变量和系统GMM方法等,采用1992~2006年跨国面板数据,对出口品技术水平的决定性因素进行经验分析。研究发现资本劳动比、人力资本、研发等变量与出口技术水平具有显著正相关性;自然资源丰富并不利于出口产品技术升级,但它与制度质量之间存在互补性,两者的交叉项显著为正;FDI和进口贸易积极促进了出口技术水平的提升。对于不同收入水平的国家,这些因素的影响作用存在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