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08)
2023(13171)
2022(10734)
2021(9617)
2020(7882)
2019(17426)
2018(17110)
2017(31925)
2016(17258)
2015(18832)
2014(18703)
2013(18638)
2012(16900)
2011(14838)
2010(15002)
2009(13976)
2008(13820)
2007(12474)
2006(10949)
2005(9896)
作者
(50834)
(42339)
(42314)
(39444)
(26882)
(20335)
(19092)
(16497)
(15951)
(15160)
(14469)
(14166)
(13482)
(13390)
(13208)
(12897)
(12686)
(12503)
(12240)
(12098)
(10627)
(10246)
(10207)
(9734)
(9697)
(9436)
(9362)
(9341)
(8489)
(8464)
学科
(81379)
(74170)
经济(74062)
(71617)
企业(71617)
管理(65222)
方法(31649)
(31208)
业经(29993)
(26905)
数学(23622)
数学方法(23478)
农业(23119)
(19003)
财务(18987)
财务管理(18961)
中国(18616)
企业财务(17948)
技术(16621)
(16129)
(14784)
贸易(14773)
(14335)
(13527)
(13444)
理论(13410)
地方(13302)
(13142)
(11287)
经营(10970)
机构
学院(252537)
大学(243836)
(104537)
经济(102477)
管理(101999)
理学(87953)
理学院(87093)
管理学(85939)
管理学院(85464)
研究(75426)
中国(60999)
(49779)
(49376)
(48776)
科学(46585)
业大(39720)
(39691)
农业(38737)
财经(38668)
(37920)
中心(35735)
(35091)
研究所(34076)
(31312)
经济学(30969)
北京(30464)
商学(29359)
商学院(29122)
(28774)
师范(28388)
基金
项目(166595)
科学(131613)
基金(121161)
研究(120698)
(105823)
国家(104734)
科学基金(91235)
社会(79645)
社会科(75426)
社会科学(75405)
(67587)
基金项目(64884)
自然(58560)
自然科(57273)
自然科学(57257)
自然科学基金(56310)
(54314)
教育(53243)
编号(48768)
资助(47238)
(38858)
(37973)
成果(37070)
重点(36675)
(36175)
(35161)
创新(34552)
国家社会(33206)
课题(32362)
科研(31969)
期刊
(122348)
经济(122348)
研究(67907)
中国(48464)
(47588)
(40803)
管理(40241)
学报(39073)
科学(36100)
农业(32490)
大学(29813)
学学(28489)
业经(25023)
技术(22162)
(21897)
金融(21897)
教育(19770)
(18842)
财经(18756)
经济研究(18748)
(16237)
问题(15567)
商业(14695)
技术经济(14290)
(13024)
现代(12907)
财会(12871)
图书(12467)
(11835)
科技(11583)
共检索到3733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静珂  
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和模型实证相结合的手法,分析了我国服务业集聚水平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服务业业态的不断集聚,可以显著刺激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但与此同时,服务业集聚水平的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致使了城乡之间消费差距的拉大。总体来看,服务业业态集聚的消费刺激效应,在城镇地区表现得明显高于农村地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佟明亮  
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城乡居民消费则是以蓬勃内需促进经济长期增长的持续动力。本文采用2007-2020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效应,并考察了城镇化水平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均具有正向提振作用。城镇化水平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中具有调节效应。无论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城镇化水平提高均增加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居民消费的正向赋能作用。其他变量方面,政府支出、社会保障增加及产业结构升级对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均具有促进作用,而城乡收入差距对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均具有抑制作用。为此,应从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城镇化率提高等方面寻找新的驱动力,促进城乡居民消费,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闫妍  薛腾鹿  
本文基于2013-2020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电商产业集聚对城乡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整体而言,电商产业集聚对城乡居民消费升级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分维度来看,电商产业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均对城乡居民消费升级有促进作用。对比分析发现,相较于电商产业专业化集聚,电商产业多样化集聚对城乡居民消费升级的促进作用更强。基于此,提出完善电商产业多样化集聚发展体系、打造电商产业专业化集聚发展机制以及构建城乡居民消费一体化生态圈的政策建议,以期为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能提供参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朝军  
本文基于2011-2021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新基建对城乡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进一步借助空间杜宾模型分析数字新基建对城乡居民消费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文章最后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鑫全  
缩小城乡消费差距,推进城乡服务均等化发展,助力共同富裕是当前政府工作的重要议题,流通业高质量发展在链接我国城乡居民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中扮演重要角色,对于我国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富裕意义重大。本文基于共同富裕实践背景下,基于我国2017-2021年的经验数据,就流通业集聚对共同富裕实践中城乡居民物质消费差距和精神消费差距的影响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并进一步检验了收入差距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流通业集聚有利于缩小城乡居民物质消费差距,但不存在对城乡居民精神消费差距的影响效应。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会扩大两类消费差距,但流通业集聚能够抑制这种差距的进一步扩大。控制变量对城乡居民不同类别消费差距的影响效应存在显著差异性。相比较而言,社会保险参保情况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城乡居民物质消费差距的影响效应更强,而居民受教育水平和社会保险参保情况对城乡居民精神消费差距的影响效应更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梁向东  贺正楚  
对中国消费结构的变化和现代服务业发展进行了描述,运用逐步回归法、格兰杰因果分析等方法,发现相对发展比较滞后的现代服务业与城乡消费结构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现代服务业在优化消费结构上还有待调整。因此,要从农村消费发展中寻找现代服务业的新动力,政府要加大公共性服务的投入,注重教育、文化娱乐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宋翔南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阶段,经济发展模式从高速增长转变为高质量发展,经济发展速度逐渐减缓并趋于平稳,开始追求绿色、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因而,经济发展应注重加强服务业在经济增长进程中的主导作用。内需作为拉动经济的重要内容,扩大内需、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是发展经济的重要战略。因此,研究现代服务业发展与城乡居民消费升级之间的关系,对发展现代服务业、改善居民消费结构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首先阐述我国服务业发展与城乡居民消费的背景及意义,其次分别总结我国现代服务业、城乡居民消费的发展现状,最后对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城乡居民消费升级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并对推动我国经济良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香菊  赵兰兵  赵博  
本文通过建立省际面板数据模型和协整模型,定量探究了我国税收对城镇、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总体上我国税收对城乡居民消费扩大升级发挥了抑制效果;间接税不利于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关税明显抑制了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但国内货物劳务税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有一定促进作用;直接税有利于城乡居民消费的扩大升级。基于现行税制在居民消费扩大升级方面存在问题的剖析,提出了降低间接税负、强化税收的收入分配调节作用以及针对不同收入群体、不同消费热点制定差异化税收政策的改革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晶晶  
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较高水平的发展阶段,但城乡发展仍有不均衡的现象,在消费结构层面比较明显。本文基于我国2008-2022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以居民收入为中介变量构建模型,研究流通业发展水平对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距的影响。从研究结果看出,流通业发展水平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呈负向关系,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生存型消费差距,其次是享受型消费差距,最后是发展型消费差距。从地区来看,对东部地区的三种消费差距影响都显著,对中部地区的发展型消费差距和享受型消费差距影响显著,对西部地区的生存型消费差距显著,对东北地区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陈南岳  张琦  
在简要回顾我国消费需求不足成因的基础上,以城乡购买力动态平衡为切入点,构建了城乡居民消费需求总量最大化条件下的城乡购买力配置模型,并通过模型的应用,得出了一些有实际操作价值的结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吴振华  
本文对中国制造业专业化和多样化集聚指数测度;运用门槛模型检验制造业专业化和多样化集聚对居民消费影响。研究发现:(1)中国整体制造业专业化与多样化集聚处于较高的集聚水平行列,集聚度较高地区为东部与东北,集聚度较低地区为中西部。(2)制造业产业专业化与多样化指数对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存在双重门槛效应。随着制造业专业化和多样化集聚程度的逐步扩大,对城镇居民消费促进作用均呈现"强—弱"特征;制造业专业化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作用呈现"强—弱—强"特征,制造业多样化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作用呈现"弱—强—弱"特征。(3)综合考虑产业集聚专业化和多样化对于居民消费两种正反作用效果,制造业产业集聚起到刺激居民消费的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范馨匀   邢赫洋  
数字经济发展改变了居民生活,尤其是对居民消费产生了较大影响。在数字经济发展背景下,作为连接生产和消费环节的桥梁,流通业能够以网络为平台获取知识、技术、商业信息,打破了传统意义上在地理空间上集聚的模式,形成了相互竞争、分享与合作的虚拟产业集群,从而促进了流通产业效率提升,进而有利于优化居民消费结构。因此,本文利用2013-2021年我国31个省区市的数据,实证研究了数字经济发展、流通业虚拟集聚和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够促进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优化,同时流通业虚拟集聚在数字经济发展与居民消费结构优化之间具有中介作用。基于研究结果,在消费乏力情景下,应着力将数字技术和流通产业相融合,以数字经济赋能流通产业虚拟集聚,最终优化城乡居民消费结构。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徐雪  宋海涵  
为更准确反映人口年龄结构的动态变化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通过以消费者跨期最优消费理论为基础,结合城乡居民的消费特点,可推导出包含人口年龄结构变量的居民消费函数。考虑到中国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分别采用2002-2012年的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对城镇和农村进行实证分析,探讨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与消费的关系在城乡之间的异同。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论,提出构建社会保障引导居民消费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小克  李小平  
基于1997—2013年中国内地31个省份的省级面板数据,将收入、消费的基尼系数纳入研究框架,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水平和结构两个层面考察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各地区城乡收入不平等状况恶化均显著扩大了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非线性检验结果表明,全国和东部地区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呈倒"U"型,并处于其下行区域,即城乡收入不平等对城乡居民边际消费差距的作用是递减的;中、西部地区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处于"U"型曲线的上行区,即城乡收入差距的上升造成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越来越大;从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距的角度看,现阶段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不同类别的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差距的影响是不确定的,而且...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骆方金  
桂林市城乡和城市不同收入层次居民的消费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并且差距在波动中呈拉大的趋势。这主要是居民收入水平的差异造成的。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努力解决居民收入差距扩大问题: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努力促进全市劳动者充分就业尤其是低收入者的就业;加快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适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强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改善全体市民特别是城乡低收入居民的生存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