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173)
- 2023(18336)
- 2022(15457)
- 2021(14191)
- 2020(12335)
- 2019(28049)
- 2018(28114)
- 2017(54395)
- 2016(29500)
- 2015(33052)
- 2014(32627)
- 2013(32570)
- 2012(29789)
- 2011(26681)
- 2010(26813)
- 2009(25426)
- 2008(25206)
- 2007(22610)
- 2006(19577)
- 2005(17590)
- 学科
- 济(124905)
- 经济(124763)
- 业(104482)
- 管理(95731)
- 企(90614)
- 企业(90614)
- 方法(60658)
- 数学(51070)
- 数学方法(50348)
- 农(37261)
- 财(36864)
- 业经(34175)
- 中国(31422)
- 制(25487)
- 农业(25432)
- 务(25366)
- 财务(25300)
- 财务管理(25257)
- 贸(25051)
- 贸易(25035)
- 易(24413)
- 企业财务(23932)
- 学(22147)
- 技术(22084)
- 地方(20902)
- 理论(20839)
- 和(20432)
- 银(19663)
- 银行(19603)
- 划(19028)
- 机构
- 学院(430652)
- 大学(426934)
- 济(177905)
- 经济(174381)
- 管理(171820)
- 理学(148782)
- 理学院(147235)
- 管理学(144644)
- 管理学院(143850)
- 研究(136741)
- 中国(106463)
- 京(89079)
- 科学(85641)
- 财(82732)
- 农(78081)
- 所(69632)
- 业大(67003)
- 财经(66415)
- 江(64229)
- 中心(64070)
- 研究所(63243)
- 农业(62088)
- 经(60284)
- 北京(55227)
- 经济学(54046)
- 范(51160)
- 州(50826)
- 师范(50499)
- 经济学院(49216)
- 财经大学(49216)
- 基金
- 项目(288208)
- 科学(227046)
- 基金(211019)
- 研究(203679)
- 家(185798)
- 国家(184253)
- 科学基金(158709)
- 社会(130384)
- 社会科(123791)
- 社会科学(123756)
- 省(113423)
- 基金项目(111578)
- 自然(105573)
- 自然科(103241)
- 自然科学(103209)
- 自然科学基金(101418)
- 划(95248)
- 教育(93600)
- 资助(86952)
- 编号(81545)
- 重点(64774)
- 成果(64246)
- 部(63146)
- 创(61887)
- 发(61076)
- 创新(57368)
- 科研(56272)
- 课题(55026)
- 业(54845)
- 国家社会(54257)
- 期刊
- 济(190997)
- 经济(190997)
- 研究(116797)
- 中国(75920)
- 农(70373)
- 学报(69147)
- 财(66150)
- 管理(65819)
- 科学(63066)
- 大学(51896)
- 学学(49467)
- 农业(47763)
- 技术(38947)
- 融(38470)
- 金融(38470)
- 教育(35648)
- 业经(33281)
- 财经(32860)
- 经济研究(30661)
- 经(28251)
- 业(27965)
- 问题(25803)
- 技术经济(23440)
- 统计(22695)
- 贸(21151)
- 策(21150)
- 商业(21057)
- 版(20537)
- 理论(19889)
- 现代(19718)
共检索到6224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侯军岐 马玉璞
服务业集聚能够使不同服务企业共享物质、资本与人力等各类资源,从而降低经营成本,实现全球竞争力的提升。然而,当服务业集聚区内企业过多而资源量无法持续增长时,企业便会针对有限资源展开竞争,从而丧失集聚优势,导致全球竞争力下降。因此,服务业集聚与服务业全球竞争力之间可能存在非线性关系,本文在文献综述基础上收集了2008-2019年我国服务业相关数据,探究了服务业集聚与服务业全球竞争力是否存在非线性关系,旨在为促进服务业合理集聚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服务业集聚程度与服务业全球竞争力存在"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同时劳动密集服务业与全球竞争力不存在"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资本密集服务业集聚程度与服务业全球竞争力存在"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知识密集服务业集聚程度与服务业全球竞争力存在"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梁鹏 单林幸 曹丹丹
商务服务业的发展不仅对北京市经济发展意义重大,而且对于推动北京市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北京乃至全国产业整体竞争力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商务服务业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出商务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因子分析法提取主要影响因子,测算出北京市六大商务服务业集聚区的竞争力水平,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提出如何提高各集聚区商务服务业竞争力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
商务服务业 集聚区 因子分析 竞争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程颖慧 段铸
本文以我国六个生产性服务行业1997-2012年的数据为对象,利用空间基尼系数和国际竞争优势指数对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集聚程度与国际竞争力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集聚可以提升国际竞争力,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金春雨 程浩
本文基于环渤海44个城市数据,采用面板门限模型实证分析制造业空间集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结果显示,制造业空间集聚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二者间的关系受经济发展水平、运输成本和空间集聚影响和制约。在中等经济发展水平、中等运输成本条件下空间集聚有利于经济增长极的形成,突破一定临界值后集聚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制造业适度集聚有利于经济增长,制造业过度集聚引发拥挤效应会抑制经济增长。环渤海地区各城市应因地制宜地采取差异化集群发展政策,并通过区域产业整合和空间布局优化实现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军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服务业的发达与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而且服务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经济国际竞争能力的强弱及在国际经贸中的地位。我国服务业发展起步较晚,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一直很弱。因此,大力发展服务业,增强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
中国 服务业 国际竞争力 分析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杜红平 司亚静
当前,服务业在经济活动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服务市场已成为国际经济竞争的战略制高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促进第二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十分重视服务业的发展,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服务业的发展仍相对滞后,国际竞争力有待提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吉昌 周蕾
目前国内服务经济理论界对影响服务业国际竞争力因素的分析,大多用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进行解释,同时应用于服务贸易研究。并且大多是定性的分析,并没有从实证的角度进行验证,本文从实证角度对影响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进行探析,分析了影响中国服务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并提出提高中国服务业竞争力的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服务业 国际竞争力 因素分析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圣强 朱卫平
规模效应与拥挤效应是产业集聚"一枚硬币的两面",集聚也会导致集聚效应由规模效应向拥挤效应转变。本文利用1999~2007年全国60个工业城市数据,实证分析拥挤效应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证实了拐点的存在。通过运用门限模型发现2003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拐点,进一步的面板回归表明2003年及以前规模效应占主导,之后拥挤效应的约束性作用逐渐凸显,集聚度与全要素生产率存在着倒U型关系。本文的研究结论有着重要的政策启示:一是我国已经进入拥挤时期,鼓励先发地区向欠发地区产业转移有着必要性;二是就城镇化建设而言,在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缺乏要素激励的转移可能只会产生拥挤效应而不是规模效应。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志彬
基于珠三角城市群面板数据,运用全面FGLS方法考量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工业竞争力提升的影响。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工业企业竞争力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反映为对工业企业获利能力的贡献。其中,物流业、金融业、技术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对工业企业利润率的贡献依次递减,表明现阶段传统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撑作用更大。鉴此,应构建国家价值链,减少对外资的依赖,加大科学和教育的投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等,以助于工业竞争力的提升。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江茜 王耀中
基于长江中游城市群30个城市2003—2012年面板数据,可以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通过推动制造业升级、促进制造业创新和支撑制造业集聚三个角度作用于制造业竞争力。实证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正向作用于制造业竞争力提升,且通过空间外溢辐射影响周边地区制造业竞争力,长期趋势稳定。FDI、城市交通水平和人力资本对制造业竞争力加强促进作用显著。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制造业竞争力 空间外溢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姚战琪
中国入世至今的十余年间,服务业发展很快,服务业对外开放度不断提升。文章分析了加入WTO以来中国服务业真实开放度的提升对中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服务业真实开放度促进了中国服务业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的增长。若不考虑加入WTO因素,中国服务业真实开放度提高1个百分点,服务贸易竞争力平均提高0.09个百分点,但是考虑加入WTO因素以后,中国服务业真实开放度提高1个百分点,服务贸易竞争力增长不到0.01个百分点。这表明中国加入WTO以后,服务业开放度的提升对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促进作用显著下降。同时,人力资本和服务贸易竞争力是影响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规模的重要因素,中国加入WTO后,服务业...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宣烨 徐圆 宣思源
依靠国内市场推动服务业发展进而塑造国际竞争力,对我国实现经济战略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构建理论模型,论证服务业的"母市场效应",探讨内需驱动服务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形成机制,并利用我国1997-2012年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理论分析表明,具有规模报酬递增和差异化产品特征的服务业同样存在"母市场效应",伴随贸易成本下降该效应更加明显;母国需求扩张通过引致成本降低、创新差异化产品驱动服务业国际竞争力提升。实证检验表明,短期内内需驱动效应体现为显著增加服务出口的技术含量,长期则表现为提升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相对于传统服务业,现代服务业国际竞争力受内需驱动的政策效应更加明显。为此,本文提出了以国内市场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甘蕊 李龙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能够形成制造业与服务业共同发展的关系网络,为网络中各企业提供合理的资源配置、优质的信息交换,从而在各方面促进行业、企业的发展。然而目前,部分地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较低,因而无法实现信息、技术等资源互换,拖慢了行业发展。因此本文通过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与竞争力的指标建构和测量,对长江经济带各省市情况做出分析,旨在促进服务业集聚。研究结果表明:管理咨询业为集聚水平最高的行业;商业租赁业属于集聚水平较高的行业;信息业、物流业、金融业属于集聚水平中等的行业;商业房地产业属于集聚水平较低的行业;同时各行业均处于缓慢发展的状态。江浙沪集聚竞争力及其它指标均位列前三;贵州、云南集聚竞争力及其它指标均位列倒数;长江经济带其它省市处于中间位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磊 陈彦
从工业排放绿色竞争力、工业产品绿色竞争力以及工业要素绿色竞争力三维度构建工业绿色竞争力评价体系,分析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工业绿色竞争力之间的作用机理。基于2010—2019年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与工业绿色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在东部地区为"倒U型",在中西部地区不显著;多样化集聚与工业绿色竞争力之间存在"U型"关系,集聚达到一定程度后会产生促进作用。进一步检验表明,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对工业绿色竞争力的影响存在FDI的双重门槛效应。实际利用外资额占GDP的比重跨越门槛值0.1395后,对工业绿色竞争力提升的促进作用达到最大,当增加至0.1417后,促进作用大幅下降且不显著。因此,要引导生产性服务业的合理集聚,优化FDI投资结构,因地制宜促进工业绿色竞争力提升。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段瑞君
本文利用2003—2012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在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框架下,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估计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市规模主要受到聚集经济的影响,市场拥挤效应不显著,由于聚集经济的存在,城市规模具有自我膨胀的趋势。不同等级城市规模的研究也印证了以上的结论,并且,城市规模越大,聚集经济效应就越大,城市自我膨胀的趋势也就越显著。
关键词:
聚集经济 市场拥挤效应 城市规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