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30)
- 2023(17385)
- 2022(14576)
- 2021(13337)
- 2020(11430)
- 2019(26173)
- 2018(26140)
- 2017(50738)
- 2016(26799)
- 2015(29972)
- 2014(29888)
- 2013(29813)
- 2012(27574)
- 2011(24733)
- 2010(25200)
- 2009(23968)
- 2008(23358)
- 2007(20519)
- 2006(18429)
- 2005(16765)
- 学科
- 济(137633)
- 经济(137492)
- 业(96511)
- 管理(89112)
- 企(83428)
- 企业(83428)
- 方法(56589)
- 数学(47460)
- 数学方法(46781)
- 农(35767)
- 中国(34765)
- 业经(34281)
- 财(33923)
- 地方(28639)
- 农业(25225)
- 制(24731)
- 务(22609)
- 财务(22548)
- 财务管理(22514)
- 贸(21624)
- 贸易(21604)
- 企业财务(21275)
- 易(20932)
- 技术(20721)
- 理论(20355)
- 学(20244)
- 和(19893)
- 策(18548)
- 划(18412)
- 银(18152)
- 机构
- 学院(394346)
- 大学(391213)
- 济(177216)
- 经济(173757)
- 管理(158550)
- 理学(135928)
- 理学院(134534)
- 管理学(132280)
- 管理学院(131517)
- 研究(127977)
- 中国(100730)
- 京(81913)
- 财(81171)
- 科学(73361)
- 财经(64467)
- 所(62957)
- 江(59447)
- 农(58977)
- 中心(58801)
- 经(58399)
- 研究所(56322)
- 经济学(55015)
- 业大(53088)
- 北京(51503)
- 经济学院(49435)
- 财经大学(47531)
- 范(47459)
- 州(47080)
- 师范(47058)
- 农业(45929)
- 基金
- 项目(255231)
- 科学(203640)
- 基金(188099)
- 研究(187984)
- 家(162031)
- 国家(160655)
- 科学基金(140659)
- 社会(123675)
- 社会科(117428)
- 社会科学(117399)
- 基金项目(98887)
- 省(98882)
- 自然(89259)
- 自然科(87314)
- 自然科学(87297)
- 教育(85765)
- 自然科学基金(85741)
- 划(81987)
- 资助(77535)
- 编号(75684)
- 成果(59986)
- 部(56810)
- 重点(56647)
- 发(55810)
- 创(54805)
- 国家社会(52030)
- 课题(50877)
- 创新(50685)
- 教育部(49617)
- 人文(48877)
- 期刊
- 济(201776)
- 经济(201776)
- 研究(119678)
- 中国(72827)
- 管理(64366)
- 财(64221)
- 农(53808)
- 学报(51119)
- 科学(51026)
- 大学(40697)
- 学学(38439)
- 技术(38326)
- 融(37163)
- 金融(37163)
- 农业(36746)
- 教育(33407)
- 经济研究(33045)
- 财经(32744)
- 业经(32208)
- 经(28366)
- 问题(27658)
- 技术经济(23320)
- 统计(22739)
- 业(21225)
- 贸(20992)
- 策(20734)
- 现代(19627)
- 商业(19347)
- 决策(18508)
- 世界(18430)
共检索到5978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纪玉俊 张鹏 周璐
基于我国231个城市2003-2012年面板数据,分析开放经济条件下城市服务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差异,以对外开放水平作为门限变量构造门限回归模型,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城市服务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门限效应。在对外开放水平较低区间内,服务业集聚对经济增长具有不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在对外开放水平较高区间内则具有非常不显著的负向作用;而在这两个区间之间,服务业集聚的经济增长效应非常显著。最后提出建议:主要分布在较低区间的内陆城市需加大力度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而主要分布在较高区间的沿海城市在提高对外开放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纪玉俊 张莉健
对外开放水平会对产业集聚、服务业集聚的经济增长效应产生影响。我国对外开放水平总体上有很大提高,但各地差异仍较大,由此而产生的影响结果也不同。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理论,利用我国的省份面板数据,以对外开放水平作为门槛变量分析了我国服务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对外开放水平下,当服务业集聚能够更好地利用对外开放所形成的有利条件时,会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反之则不利于地区经济增长。经济欠发达地区应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增强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而发达地区则应更好地"消化吸收"高对外开放水
关键词:
服务业集聚 经济增长 对外开放 门槛回归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纪玉俊 张莉健
对外开放水平会对产业集聚、服务业集聚的经济增长效应产生影响。我国对外开放水平总体上有很大提高,但各地差异仍较大,由此而产生的影响结果也不同。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理论,利用我国的省份面板数据,以对外开放水平作为门槛变量分析了我国服务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对外开放水平下,当服务业集聚能够更好地利用对外开放所形成的有利条件时,会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反之则不利于地区经济增长。经济欠发达地区应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增强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而发达地区则应更好地"消化吸收"高对外开放水
关键词:
服务业集聚 经济增长 对外开放 门槛回归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纪玉俊 张莉健
对外开放水平会对产业集聚、服务业集聚的经济增长效应产生影响。我国对外开放水平总体上有很大提高,但各地差异仍较大,由此而产生的影响结果也不同。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理论,利用我国的省份面板数据,以对外开放水平作为门槛变量分析了我国服务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对外开放水平下,当服务业集聚能够更好地利用对外开放所形成的有利条件时,会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反之则不利于地区经济增长。经济欠发达地区应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增强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而发达地区则应更好地"消化吸收"高对外开放水平所带来的正外部影响,提升经济增长质量。
关键词:
服务业集聚 经济增长 对外开放 门槛回归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修岩 邵军 薛玉立
本文基于我国地级以上城市的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集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集聚对于人均GDP的增长和生产率的增长都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但当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一定高度后,集聚的增长效应则转变为负方向。这意味着,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经济活动的集聚的确有利于经济增长,但当经济发展水平突破一定的门槛后,集聚的负面效应将逐步显现。这一结论对于当前集聚趋势下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健 范月娇
物流服务业是生产性服务业重要的组成部分,物流服务业区域集聚是现代物流服务业发展水平提高的一种表现,有利于降低社会物流总成本,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文章利用2001~2012年我国大陆31个省域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物流服务业集聚度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动态效应进行估计和检验发现,在考虑相关控制变量基础上,物流服务业集聚水平对我国及东中西部三个区域经济增长的即期效应均为负,而我国东中西部区域分别在其集聚水平的1阶、2阶、3阶滞后期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了显著的正效应。这表明,我国不同区域物流服务业集聚水平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效应不仅具有空间差异,而且存在动态的时间滞后效应,并且随着服务经济的深入以及物流...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颜廷峰 袁安妮 徐旭初
政府对互联网金融的适度干预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效应,引起了国内外的重点关注。本文以政府干预作为门限变量,通过面板门限回归模型,实证考察了我国互联网金融在政府干预背景下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互联网金融与经济增长质量之间存在显著的门限效应,适度的政府干预有利于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和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第二,把政府干预分为政府干预能力和政府干预动机,单独做门限检验分别存在单一和双重门限。第三,政府干预能力小于门限值时,互联网金融发展更加有利于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反之,影响效应明显下降。政府干预动机维持在门限值之间时效应最大,小于第一门限值效应次之,跨越第二门限值效应最弱。适度的政府干预,使得互联网金融对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效应整体呈现倒U型。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文洁 王晓娟 何艳桃
为研究工业集聚对污染排放强度的影响,本文选取20002015年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以工业集聚为门槛变量,利用固定效应门限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不同工业集聚水平对污染排放强度的影响。结果发现:工业集聚对废水排放强度的影响存在显著门槛效应,在达到门槛值前,工业集聚很大程度降低了废水排放强度,在跨过门槛值后,这种作用会减弱。工业集聚与废气排放强度呈显著倒"U"型关系,在工业集聚水平小于门槛值时,工业集聚会加剧废气排放,大于门槛值后,工业集聚会降低废气排放强度。工业集聚会降低废物排放强度,但未出现显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纪玉俊 张鹏
外商直接投资(FDI)在我国制造业集聚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这一作用的发挥与地区市场化进程有着密切关系。将地区市场化进程作为门槛变量,门槛回归模型的实证检验发现,FDI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在市场化水平高的区间内,FDI对制造业集聚具有显著正向推动作用;在市场化水平较低或低的区间内,FDI对制造业集聚具有显著负向作用。同时也发现,沿海地区的市场化进程要明显快于内陆地区,FDI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相对更大。这就要求不同地区在吸引FDI促进制造业集聚的过程中,要提高本地区的市场化水平,从而有利于这一作用的更好发挥。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纪玉俊 张鹏
外商直接投资(FDI)在我国制造业集聚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这一作用的发挥与地区市场化进程有着密切关系。将地区市场化进程作为门槛变量,门槛回归模型的实证检验发现,FDI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在市场化水平高的区间内,FDI对制造业集聚具有显著正向推动作用;在市场化水平较低或低的区间内,FDI对制造业集聚具有显著负向作用。同时也发现,沿海地区的市场化进程要明显快于内陆地区,FDI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相对更大。这就要求不同地区在吸引FDI促进制造业集聚的过程中,要提高本地区的市场化水平,从而有利于这一作用的更好发挥。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孔东民
本文基于门槛回归模型,以通货膨胀率作为外生的门槛变量,探讨在不同门槛值下,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研究发现:尽管金融发展作为弱外生变量在整体上并没有显著地促进经济增长,但是二者之间存在通货膨胀的门槛效果,当通胀率高于3·9%(或6·5%)时,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有显著影响;但在通胀率低于门槛值时,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而在较低(高)通胀率的情况下,资本(劳动)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显著。整体而言,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存在反向关系。
关键词:
门槛回归 通货膨胀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先涛 石俊
文章针对我国能源消费及经济增长间关联进行基于1990~2011年间时序的向量自回归模型检验,并以国际通行的协整性检验进行模型验证,结果证实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双向因果关联,但并不具备长期的协整性。
关键词:
能源消费 经济增长 协整性 关联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刘丽萍
应用生产函数以及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2009—2011年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显示:各经济指标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在省域上呈现出较强的经济资源竞争关系,在空间溢出效应方面,商务业与交通运输业对经济增长的正向溢出效应显著,而信息业有较弱的负向溢出效应。政府应关注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各项影响,加大知识创新以提升该行业效率,增强生产性服务业经济溢出的转化能力,拓展生产性服务业应用领域以及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等。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温健 何小伟 万润坤
研究证实保险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相对于已有的大部分基于国别层面的分析,笔者利用省级面板数据检验保险发展对各省份经济增长效应的研究具有明显的"同质性",有助于拓展我们对保险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认识。以1999—2014年我国30个省份的数据为基础,利用门限回归模型检验了保险发展对各省份经济增长是否存在非线性影响。计量模型借鉴Hansen(1999)提出的"门限回归模型"(threshold regression model),根据数据的内在信息识别出具体门限水平,得到最优分组。文中选取人均实际收入为门限变量,通过检验把各省份分为低收入地区、中低收入地区、中高收入地区和高收入地区四组。实证结果表明保险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非线性;当某省份人均收入水平较低时,保险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显著,但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升,保险发展对经济增长开始产生显著的、递增的促进作用。分别考虑寿险业和财险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得到一致的结果。本文的结论印证了"经济越发展,保险越重要"这一论断。
关键词:
保险发展 经济增长 门限效应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温健 何小伟 万润坤
研究证实保险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相对于已有的大部分基于国别层面的分析,笔者利用省级面板数据检验保险发展对各省份经济增长效应的研究具有明显的"同质性",有助于拓展我们对保险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认识。以1999—2014年我国30个省份的数据为基础,利用门限回归模型检验了保险发展对各省份经济增长是否存在非线性影响。计量模型借鉴Hansen(1999)提出的"门限回归模型"(threshold regression model),根据数据的内在信息识别出具体门限水平,得到最优分组。文中选取人均实际收入为
关键词:
保险发展 经济增长 门限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国地区就业增长的集聚效应:理论构建与实证检验
中国将进一步提高服务业对外开放水平
对外开放度与地区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服务业开放提高了经济增加值率吗——基于产业集聚视角的门槛回归分析
中国对外开放、产业结构与绿色经济增长——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资源税与我国地区经济增长关系检验
资金吸引力、对外依存度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基于门限面板回归模型的检验
对外贸易、市场整合与地区经济增长——基于bootstrap面板因果检验
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中“结构红利假说”的非线性检验——基于285个城市面板数据的双门限回归分析
经济增长、城镇化与财险需求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基于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PSTR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