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84)
- 2023(15093)
- 2022(12434)
- 2021(11198)
- 2020(9496)
- 2019(21812)
- 2018(21675)
- 2017(42259)
- 2016(22724)
- 2015(25459)
- 2014(24967)
- 2013(25154)
- 2012(23386)
- 2011(21040)
- 2010(21576)
- 2009(20311)
- 2008(20273)
- 2007(18209)
- 2006(16261)
- 2005(15033)
- 学科
- 济(110237)
- 经济(110131)
- 业(90363)
- 企(80304)
- 企业(80304)
- 管理(77897)
- 方法(49559)
- 数学(40879)
- 数学方法(40312)
- 业经(31685)
- 财(31152)
- 农(30467)
- 中国(28974)
- 地方(23589)
- 务(22267)
- 财务(22222)
- 财务管理(22186)
- 农业(21787)
- 制(21197)
- 企业财务(20920)
- 技术(19442)
- 贸(19306)
- 贸易(19287)
- 易(18668)
- 理论(18121)
- 和(17447)
- 学(17362)
- 策(16487)
- 银(15925)
- 银行(15888)
- 机构
- 学院(333369)
- 大学(328391)
- 济(142829)
- 经济(139999)
- 管理(131594)
- 理学(112755)
- 理学院(111604)
- 研究(110112)
- 管理学(109677)
- 管理学院(109068)
- 中国(86570)
- 京(69747)
- 科学(66257)
- 财(66106)
- 农(58719)
- 所(56379)
- 江(52446)
- 财经(52018)
- 研究所(50616)
- 中心(49949)
- 业大(48776)
- 经(47149)
- 农业(46224)
- 北京(44196)
- 经济学(43824)
- 州(41555)
- 范(39780)
- 院(39755)
- 经济学院(39540)
- 师范(39266)
- 基金
- 项目(215773)
- 科学(171440)
- 基金(157437)
- 研究(156268)
- 家(136916)
- 国家(135707)
- 科学基金(118092)
- 社会(100706)
- 社会科(95592)
- 社会科学(95564)
- 省(86618)
- 基金项目(81844)
- 自然(76853)
- 自然科(75194)
- 自然科学(75172)
- 自然科学基金(73904)
- 教育(71811)
- 划(71272)
- 资助(66042)
- 编号(62247)
- 成果(49842)
- 发(49571)
- 重点(48836)
- 创(47514)
- 部(47208)
- 业(44363)
- 创新(43710)
- 课题(43589)
- 国家社会(41509)
- 科研(41298)
- 期刊
- 济(163731)
- 经济(163731)
- 研究(98106)
- 中国(67935)
- 管理(54500)
- 农(53921)
- 财(53798)
- 学报(50056)
- 科学(47046)
- 大学(38378)
- 农业(36780)
- 学学(36243)
- 融(33359)
- 金融(33359)
- 教育(32859)
- 技术(31925)
- 业经(28509)
- 财经(26863)
- 经济研究(26822)
- 经(23186)
- 业(21803)
- 问题(20881)
- 技术经济(19373)
- 统计(17794)
- 商业(17041)
- 贸(16798)
- 策(16594)
- 世界(15688)
- 现代(15656)
- 图书(15410)
共检索到5093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建华 孙蚌珠
文章从生产过程是否可标准化的角度出发,将服务业划分为可标准化服务业和不可标准化服务业两类。根据两类服务业的异质性,文章对Baumol(1967)模型进行了扩展,将服务业的结构问题引入模型,分析了可标准化服务业、不可标准化服务业和工业三者之间的结构对生产率增长的影响。文章还采用1978-2010年中国服务业分行业数据对扩展后的模型进行了实证。结果表明,不可标准化服务业符合Baumol模型的假设,其过度增长会导致"成本病";可标准化服务业不符合Baumol模型的假设,其增长会保证整体经济生产率的可持续增长。因此,服务业规划应重视服务业结构及其异质性对整体经济的影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晓华
服务业“成本病”问题在威廉·鲍默尔提出后受到广泛的关注。之所以服务业是“停滞部门”而制造业是“进步部门”,是由于服务业的技术经济特征使其难以用机器替代劳动、技术密集度低、缺乏规模经济,从而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明显滞后于制造业。近年来,颠覆性数字技术创新的不断涌现、成熟与广泛应用,不但带动了服务业中的数字经济部门快速发展,而且推动服务业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深刻改变服务业的性质,通过结构效应、赋能效应、规模经济等三种路径提升服务业劳动生产率,正在改变服务业“停滞部门”的地位。未来服务业的“成本病”是否能够克服,取决于数字技术影响下服务业与国民经济其他行业特别是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速的相对变化。我们需要抓住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机会提高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但更重要的是推动整个经济持续的技术进步和生产率提高。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庞瑞芝 郭慧芳
服务经济时代,提升服务业生产率、缓解服务业“成本病”是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本文首先从理论层面来分析数字经济影响服务业“成本病”的内在机制,发现数字经济并不必然能够缓解服务业“成本病”问题,这取决于数字经济对资本和劳动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影响程度。其次,本文利用2011—2019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层面的样本数据,对理论模型的结论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可以缓解服务业“成本病”问题。但是数字经济对服务业“成本病”的缓解作用存在异质性,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教育水平较高、规模较大以及服务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数字经济对服务业“成本病”的缓解作用较大。本文的研究结论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中国服务业发展动能转换、实现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张原
我国服务业的就业吸纳能力依赖于该部门相对滞后的劳动生产率及其较低的产出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服务业人均工资的相对提高不利于服务业就业份额的扩张。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服务业劳动生产率滞后程度的加深和产业间工资差异进一步扩大,不利于服务业就业吸纳方式转型和健康增长。服务业就业的可持续增长要求增加服务业产品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同时提高服务业劳动生产率,从而打破服务业就业增长依赖"双g低水平陷阱"的状态;另外,还需要通过开放服务业垄断经营领域降低相对工资水平,防止"成本病"对服务业就业的负面作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冯国强 赵昆 曹耘心
广州、深圳作为珠三角地区的核心城市,共同表征的金融服务业集群所呈现的空间关联成为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基于珠三角经济区域内9大城市金融业集群的状况及关联性,扩展式运用引力模型分析广州、深圳两地金融服务业集群呈现的空间关联,研究结果表明:广州、深圳金融服务业集群与珠三角其他城市间的关联性呈现差异,但具体到二者集群的关联性上,却表征出互补关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建宇
山西作为我国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在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却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究其原因,是山西产业结构不合理,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第三产业发展缓慢,也就是广义的服务业制约着经济的发展,解除服务业的瓶颈状况就成为当前山西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环节。
关键词:
山西 服务业 经济发展 制约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强
环境问题和产业结构调整都是目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文章依据Baumol模型研究了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模型分析表明环境规制的存在会提高服务业部门相对于工业部门的比重,从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利用我国的地区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表明,环境规制显著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环境规制程度越高,经济中服务业占比会越高。利用分地区面板数据、产业结构调整的不同度量进行稳健性检验也证实了这一结论。研究不同的环境规制政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得出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对产业结构调整具有最强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环境规制 产业结构调整 Baumol模型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健
通胀目标制是20世纪末期兴起的货币政策实践成果,对西方国家的金融体系和市场机制产生重要影响。然而,学术界对通胀目标制的宏观经济绩效还存在诸多模糊性认识。基于此,通过对通胀目标制的经济绩效分析框架进行辨识和确立,在对基本DID模型的偏差进行实证检验的基础上,构建了扩展DID分析模型,并运用32个工业化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有关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通胀目标制在新兴市场国家的实施效果要明显好于工业化国家。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周国富 李静
笔者在马斯科莱尔-拉赞劳动力转移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二元经济背景下农业劳动力在产业间的重新配置对区域经济收敛的影响,得出劳均产出增长率与初始非农就业比例之间呈倒U型关系的结论。然后,利用1983年~2010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到上个世纪末,农业劳动力再配置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作用不显著;2000年以来,劳均产出增长率与初始非农就业比例之间才表现为倒U型关系,农业劳动力再配置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作用才逐步显现。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焱 黄庆波
近年来,中国与澳大利亚两国贸易往来日益密切,服务贸易迅速发展,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水平也不断提高。本文基于2000—2014年的面板数据,运用衡量产业内贸易水平的相关指数对中澳服务业各部门的产业内贸易水平进行了度量,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经验分析,最后给出了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研究发现,动态测算结果显示中澳间的服务贸易总体是以产业间贸易为主;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则以水平型为主;中澳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总体水平受消费需求差异、研发投入、对外开放程度和产业结构差异的影响较大,而从分部门来看,消费需求差异、两国的对外开放程度、研发投入、货物贸易密集度和产业结构差异对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影响,且各因素的影响方向略有不同。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焱 黄庆波
近年来,中国与澳大利亚两国贸易往来日益密切,服务贸易迅速发展,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水平也不断提高。本文基于2000—2014年的面板数据,运用衡量产业内贸易水平的相关指数对中澳服务业各部门的产业内贸易水平进行了度量,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经验分析,最后给出了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研究发现,动态测算结果显示中澳间的服务贸易总体是以产业间贸易为主;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则以水平型为主;中澳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总体水平受消费需求差异、研发投入、对外开放程度和产业结构差异的影响较大,而从分部门来看,消费需求差异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赵欣 赵西萍 梁栋
针对Karasek工作压力模型发展中的问题,采用规范的实证研究方法,运用验证性因子分析和层次回归技术对357份有效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Karasek原始模型所提出的转化机制在扩展模型中没有出现;且在复杂工作条件下,工作激励机制出现不兼容现象,以工作控制为代表的内在激励机制与以工作社会支持为代表的外在激励机制不能同时起效。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刘艳
本文运用协整方法与VEC模型,对中国1985~2008年的服务贸易进口、服务业FDI与技术进步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服务贸易进口、服务业FDI与技术进步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服务贸易进口和服务业FDI是技术进步的Granger原因,但技术进步不是服务贸易进口和服务业FDI的Granger原因;VEC模型显示,从短期来看,二者之间的关系由短期偏离向长期均衡调整的速度很快,服务贸易进口和服务业FDI的短期波动对我国技术进步的影响非常显著。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郭明英
本文在分析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出口市场占有率和显性比较优势大小及其变化趋势的基础上,基于扩展的引力模型重点研究了自由贸易协定和相对贸易自由度对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出口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出口市场占有率与美国差距较大且市场份额日趋变小;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在国际市场上处于比较劣势地位;进出口双方的人均GDP、自由贸易协定、我国相对贸易自由度的提升会显著促进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出口,我国与客源国的地理距离会显著抑制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出口。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牛鸿蕾 江可申
利用1997—2010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基于STIRPAT的扩展形式,运用空间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碳排放效应。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将空间自相关性纳入传统模型中,并且未采用简单的三次产业划分法描述产业结构,而是将生产部门细分为五类行业。结果表明:我国各省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存在空间维度上的依赖性和异质性,产业结构高级化进程受经济规律和发展实际的限制,这影响了减排效果的发挥;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但工业发展的高能耗、高污染特征仍非常明显,农业和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别与二氧化碳排放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