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83)
2023(6934)
2022(5507)
2021(4728)
2020(4153)
2019(9179)
2018(9019)
2017(18131)
2016(9376)
2015(10353)
2014(10165)
2013(10538)
2012(9503)
2011(7993)
2010(8194)
2009(7863)
2008(8002)
2007(7233)
2006(6374)
2005(5989)
作者
(25688)
(21691)
(21587)
(19976)
(13974)
(10071)
(9813)
(8336)
(8084)
(7851)
(7386)
(7221)
(7169)
(6742)
(6633)
(6461)
(6393)
(6363)
(6257)
(6135)
(5263)
(5224)
(5152)
(4968)
(4943)
(4849)
(4821)
(4676)
(4343)
(4285)
学科
(68024)
(61649)
企业(61649)
管理(46296)
(46278)
经济(46206)
(23257)
业经(22815)
(20646)
方法(20639)
农业(16446)
(15683)
财务(15676)
财务管理(15668)
企业财务(14790)
数学(13715)
技术(13694)
数学方法(13671)
(11148)
(10778)
企业经济(10273)
(10162)
中国(9859)
(9842)
经营(9648)
技术管理(9520)
收入(9097)
理论(8832)
(8308)
(8028)
机构
学院(141417)
大学(134883)
(66448)
经济(65355)
管理(64251)
理学(55072)
理学院(54700)
管理学(54330)
管理学院(54060)
研究(37928)
中国(33267)
(31676)
(27169)
财经(24822)
(23068)
(22566)
(22243)
科学(20042)
经济学(19851)
商学(19205)
商学院(19044)
业大(18348)
经济学院(18115)
财经大学(18037)
(18030)
中心(17994)
农业(17913)
经济管理(17804)
(17244)
北京(16812)
基金
项目(89283)
科学(72848)
研究(68741)
基金(67028)
(56019)
国家(55401)
科学基金(50650)
社会(47555)
社会科(45141)
社会科学(45129)
(35599)
基金项目(35569)
自然(30827)
自然科(30202)
自然科学(30196)
自然科学基金(29747)
教育(28724)
编号(27780)
(27222)
(26902)
资助(26251)
(22292)
成果(20924)
国家社会(20126)
创新(19760)
(19586)
(19561)
(19375)
重点(18640)
人文(18158)
期刊
(78923)
经济(78923)
研究(40082)
管理(28131)
(28079)
中国(24713)
(22465)
业经(15947)
科学(15875)
农业(15641)
技术(13827)
学报(13793)
财经(12711)
(12619)
金融(12619)
经济研究(12263)
大学(11814)
学学(11250)
(11090)
(10647)
技术经济(10200)
问题(9977)
商业(8844)
财会(8825)
现代(8475)
世界(8055)
(7603)
图书(7595)
经济管理(7455)
会计(7207)
共检索到2134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魏作磊  刘海燕  陈丽娴  
基于1999—2018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与非线性门槛模型实证考察服务业比重上升对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服务业比重上升与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存在倒U型关系,中国目前主要处于倒U型曲线左侧。特定阶段内服务业比重上升会通过空间溢出效应影响居民收入分配情况。进一步通过非线性面板门槛模型检验不同技术进步偏向程度下服务业比重变化与收入分配差距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的门槛效应呈现先增后减的态势。此外,根据居民收入分配分布特点对基准回归结果进行拓展分析,结果表明在地区及时段分布异质情形下,服务业比重上升对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均会产生显著的异质性影响。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莹  吕光明  
本文借鉴Roemer的环境和努力二元因素分析框架,采用CHIP数据,构建了相对全面的环境集,然后借助事前法构造的反事实收入间接测度了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机会不平等程度及其具体生成渠道,并选取年龄、性别和地区三大环境因素,进一步剖析了城镇居民收入分配机会不平等的异质性特征。结果发现:(1)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中的23. 2%是由环境因素所引致的机会不平等。城镇机会不平等程度随年龄的增加而逐步积累,但在51~60岁时有所缓和,呈现倒U型特征。女性的机会不平等程度高于男性,机会不平等程度在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依次递减。(2)从生成渠道来看,机会不平等中的78. 3%源于环境因素的直接渠道影响,剩余21. 7%为环境因素的间接渠道影响。两种渠道的相对程度在不同年龄间差异明显,间接渠道对女性机会不平等的解释力是男性的2倍以上,间接渠道相对程度在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依次递减。旨在缩小机会不平等的政策应致力于补偿年龄、性别和地区等环境因素差异,尽可能使所有人的同等努力得到同等回报。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耿晋梅  赵璇  
有关我国居民收入不平等形成原因的研究非常繁多,尤其是在初次分配领域范围内的研究,其研究角度各有不同,众多研究成果之间的逻辑层次关系不清晰,不利于对真正原因进行整体判断分析。以居民收入形成的过程作为逻辑主线,着眼于造成居民收入不平等的制度起因,梳理近年来的相关文献和成果,系统、全面地分析,从而能理清各种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清晰勾勒出各种影响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并进行较全面的评述。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薇  
基于CHNS数据,本文以我国居民个人收入为研究对象,采用国际上广泛应用的集中度指标测度法,应用收入成分或来源分解法分解我国居民的基尼系数、泰尔指数与阿特金森等指数,并分析各收入来源对其贡献及所起的作用。研究表明:我国居民工资收入对总收入不平等变动方向为正,扩大了总收入的不平等;近年来退休金收入在总收入中份额的持续提高对于减小居民收入不平等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有利于减小居民收入差距。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岳希明  陈保同  
通常居民收入的不平等程度可以从两个维度衡量,市场配置要素决定的初次收入分配和政府政策调节的再次分配。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不平等程度逐年升高,成为影响经济长远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重要掣肘。治病问源,区分影响居民收入不平等的原因,有助于为推动收入分配改革、完善相关政策提供依据与指引。一、从市场收入到可支配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实  沈扬扬  
消除机会不平等,解决收入分配不公是构建体现公平与效率分配体系的重要举措。本文利用CHIP2013年和2018年数据对农村机会不平等问题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第一,研究期内的农村居民收入机会不平等程度出现小幅下降,从2013年的24.4%下降到2018年的22.2%。第二,异质性分析显示,女性相对于男性,青壮年劳动力相对于老年劳动力,贫困县相对于非贫困县,机会不平等更为严重。第三,性别歧视对机会不平等贡献度最高,其次是年龄和区域(贫困县)因素,家庭环境影响最低。第四,农村机会不平等的间接渠道效应有所提高。女性主要面临与教育不公平相关的间接效应,男性主要受非竞争市场环境影响。第五,贫困县就业间接渠道效应跨期下降,据此推测国家"精准扶贫"政策有助于缓解由非竞争市场带来的就业机会不公问题。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魏作磊  刘海燕  
本文运用2006—2016年间中国28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检验了服务业比重上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服务业比重上升与经济增速总体上呈正向关系。分行业来看,生产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速正相关,生活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速负相关。通过门槛模型进一步检验不同人力资本水平下服务业比重与经济增速的相关关系表明,随着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服务业比重上升对经济增速的正向影响由不显著逐渐转为显著,最终呈现"J"型相关关系。在数字化经济背景下,服务业比重上升并不必然导致经济增速下降。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权衡  
本文从收入流动性角度研究收入差距与收入不平等之间的关系。通过对中国和美国居民收入差距进行比较研究发现:美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不平等程度要比中国严重,但是美国收入不平等对社会公众的心理影响不大;而相反,中国收入不平等对社会公众心理承受力的影响相对比较大。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中国和美国居民收入流动性大小不同,特别是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公共政策体系以及由此决定的平等竞争的机会,决定了美国居民收入有较快的流动性,从而使得美国收入差距的社会压力得到大大缓解。缓解当前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现实途径是,通过完善市场经济制度以及相应的公共政策体系,建立平等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从而通过提升和加快居民收入流动性,有效缓...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莹  
基于1989—2011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从长期与截面两个时间维度考察收入流动对收入不平等影响效应的城乡差异。研究发现:收入流动有效缓解了长期收入不平等,对农村的缓解作用强于城镇,但近年来的缓解作用均有所下降;相较于城镇,农村收入增长更有利于低收入者,并成为牵制农村居民截面收入不平等过快上升的主要因素,但农村居民也更容易受短期冲击影响,使收入排序变动更为活跃,农村居民更难获得稳定的向上流动机会。因此,构建有利于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增长模式,减小负面冲击的影响,可以使收入分配格局得以优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贺升杰  
"资源诅咒"自提出以来一直受到广泛关注,那么"资源诅咒"在收入分配方面是否存在呢?基于此,文章通过对我国2001—2017年285个地级市的数据的实证分析,探究了资源依赖与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资源依赖程度高会扩大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加剧不平等。利用分位数回归的方法,表明这种影响是会随着收入不平等水平的提高而增大。同时,分东、中、西部分别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在西部地区,资源依赖对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的影响作用较东部和中部更显著。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荣增  何春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高质量阶段,实现环境保护和减缓收入不平等的双赢是未来我国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构建解决相对贫困机制的重要依据。基于此,本文搜集整理我国2001—2018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系统考察环境规制对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发现:(1)环境规制对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显著为正,即环境规制加剧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2)环境规制对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存在人力资本和劳动力市场分割的门槛效应;(3)在较高的人力资本水平和较低的劳动力市场分割条件下,环境规制有利于减缓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最后,基于本文的研究结论,提出加强环境规制强度、提升人力资本水平、消除制度障碍、建议统一劳动力市场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蔡萌  岳希明  
市场因素和政府收入再分配政策是决定一国居民收入不平等程度的两个重要因素。本文采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na household inCome ProjeCt,ChiP)住户数据,计算出我国居民市场收入基尼系数与可支配收入基尼系数,并同发达国家进行比较,借此探讨目前我国居民收入不平等是由市场力量造成的,还是政府收入再分配政策力度不足的结果。研究发现,从市场收入基尼系数来看,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并不大。由此认为,政府收入再分配政策效果不明显是导致我国居民收入分配不平等状况较发达国家严重的主要原因。加大转移支付等再分配政策力度是缓解和改善目前我国居民收入不平等的主要途径。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瞿晶  姚先国  
本文利用国家统计局城镇住户调查数据对2002—2007年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①基尼系数先上升后下降。②房地产和资本市场扩大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的作用日益增强,财产性收入已成为仅次于工资及补贴收入、公共转移支付净收入,影响收入不平等的第三大分项收入,2007年的贡献率约为7.3%。③更高的投资门槛以及持续上涨的房价使得房产投资比金融资产投资更能扩大城镇居民收入差距。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穷志  
本文构建了间接税归宿的累退性与居民收入不平等关联的理论模型,该模型表明,间接税累退程度越高,居民收入越不平等。运用中国数据,估算累退性指标,本文发现,中国间接税具有累退性,并且增值税和消费税的累退性较强,营业税累退性稍弱,它们不同程度地恶化了居民收入不平等。本文最后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储德银  迟淑娴  纪凡  
本文首先采用基尼系数对我国城乡、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不平等程度进行重新测度,然后以政府转移支付为门限变量建立面板门限回归模型,对财政收支分权与居民收入不平等之间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一是财政收入分权与收入不平等显著负相关,财政支出分权与收入不平等显著正相关;二是财政收支分权对不同类型收入不平等的作用效果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无论是财政收入分权抑或支出分权对收入不平等的政策效应大小依次是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总体居民;三是政府转移支付在不同区制对居民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呈现显著地非线性特征。即从相对较低的第一区制跨入较高的第二区制时,转移支付对居民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由负转变为正。本文以上研究结论不仅对于全面构建央地新型政府间财政关系,还可以为促进公平收入分配提供理论依据与决策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