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34)
- 2023(11812)
- 2022(9682)
- 2021(8840)
- 2020(7536)
- 2019(17110)
- 2018(16988)
- 2017(32202)
- 2016(16921)
- 2015(19170)
- 2014(18960)
- 2013(19116)
- 2012(17541)
- 2011(15766)
- 2010(15830)
- 2009(15384)
- 2008(15577)
- 2007(13864)
- 2006(12375)
- 2005(11816)
- 学科
- 业(81002)
- 济(77988)
- 经济(77857)
- 企(73712)
- 企业(73712)
- 管理(70336)
- 方法(32226)
- 财(28886)
- 业经(27413)
- 农(25604)
- 数学(24379)
- 数学方法(24262)
- 中国(22684)
- 制(22232)
- 务(20437)
- 财务(20417)
- 财务管理(20392)
- 企业财务(19320)
- 农业(17946)
- 技术(16756)
- 贸(16596)
- 贸易(16584)
- 易(16263)
- 体(15859)
- 策(15073)
- 划(14980)
- 和(14355)
- 体制(13912)
- 银(13440)
- 银行(13435)
- 机构
- 学院(251059)
- 大学(250238)
- 济(118292)
- 经济(116241)
- 管理(102705)
- 理学(87316)
- 理学院(86536)
- 管理学(85811)
- 管理学院(85306)
- 研究(83161)
- 中国(70010)
- 财(57816)
- 京(52424)
- 财经(44899)
- 科学(43489)
- 经(40948)
- 所(40307)
- 江(38154)
- 中心(37719)
- 农(37245)
- 经济学(36949)
- 研究所(35609)
- 北京(33522)
- 经济学院(33236)
- 财经大学(33179)
- 业大(30720)
- 商学(29777)
- 院(29638)
- 商学院(29503)
- 州(29483)
- 基金
- 项目(157472)
- 科学(127605)
- 研究(120917)
- 基金(118998)
- 家(101283)
- 国家(100408)
- 科学基金(88490)
- 社会(82231)
- 社会科(78073)
- 社会科学(78056)
- 基金项目(62004)
- 省(58111)
- 自然(53517)
- 教育(53142)
- 自然科(52341)
- 自然科学(52325)
- 自然科学基金(51524)
- 划(48089)
- 资助(47856)
- 编号(47591)
- 成果(39351)
- 部(37076)
- 制(36542)
- 创(35991)
- 国家社会(35575)
- 业(35243)
- 重点(34680)
- 发(33574)
- 创新(32796)
- 教育部(32796)
- 期刊
- 济(137256)
- 经济(137256)
- 研究(80220)
- 中国(52942)
- 财(48913)
- 管理(43906)
- 农(36031)
- 科学(31852)
- 学报(29691)
- 融(27459)
- 金融(27459)
- 农业(24637)
- 大学(24604)
- 财经(23779)
- 学学(23002)
- 业经(22259)
- 经济研究(22254)
- 技术(21999)
- 经(20618)
- 教育(19630)
- 问题(17817)
- 贸(16764)
- 世界(15683)
- 业(15630)
- 国际(15061)
- 技术经济(14702)
- 现代(12878)
- 财会(12657)
- 会计(12052)
- 图书(11947)
共检索到3961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明 魏作磊
本文构建了服务业开放作用于制造业低端突破的分析框架和假说,利用2004—2015年服务业开放的平衡面板数据对理论推演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服务业FDI和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通过技术外溢和逆向技术外溢、互补和资源再配置效应等对中国制造业打破"低端锁定"产生了正向的影响。同时,来自中国制造业的独立研发活动能有效吸收服务业开放所带来的先进服务技术,有利于制造业的价值链攀升。此外,服务业开放下的制造业低端突破存在明显的行业异质性,技术密集型行业对中国制造业的低端突破要大于资本-劳动密集型行业。最后,本文试图从服务业开
关键词:
服务业开放 低端锁定 制造强国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胡大立 金晨远 李致远
为了揭示服务业开放对一国制造业产业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的作用机理,本文提出了服务业开放、低端锁定与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三者之间关系的假设。基于2008-2017年服务业开放、低端锁定及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面板数据,针对服务业开放对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作用及低端锁定的调节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服务业开放提升了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并且低端锁定程度负向调节服务业开放对于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基于实证检验的结果,本文提出有助于服务业开放程度提升和制造业企业突破低端锁定的对策建议:政府应该积极推动服务业对外开放,企业自身应该"走出去"并实现价值链突破。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康志勇
本文通过对比较优势理论的基准模型进行扩展,引入我国的市场分割因素与经济的二元结构因素,讨论了现阶段我国制造业普遍存在的技术"低端锁定"问题。本文分析认为政府的不合理干预与制度学习不足是导致市场分割,进而导致低端锁定问题最为根本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文章指出,推进市场化进程、加快制度学习是解决当代中国制造业技术低端锁定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
适宜技术 禀赋结构 低端锁定 制度学习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林生 曹东坡
在全球价值链主导企业的俘获型价值链治理模式下,我国制造业企业长期陷入价值链低端锁定。集聚作为生产者服务业嵌入制造业生产过程的一种有效机制,对于制造业企业的升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全球价值链"主导企业-代工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中,生产者服务业集聚通过放松代工企业的激励相容约束增加了其突破价值链低端锁定状态的可能性。实证研究表明,生产者服务业集聚有助于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突破低端锁定,而对于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升级发展却无显著影响。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自身发展定位出现错位、生产者服务业体制改革不彻底和发展
关键词:
俘获型治理 生产者服务业 集聚 低端锁定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林生 曹东坡
在全球价值链主导企业的俘获型价值链治理模式下,我国制造业企业长期陷入价值链低端锁定。集聚作为生产者服务业嵌入制造业生产过程的一种有效机制,对于制造业企业的升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全球价值链"主导企业-代工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中,生产者服务业集聚通过放松代工企业的激励相容约束增加了其突破价值链低端锁定状态的可能性。实证研究表明,生产者服务业集聚有助于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突破低端锁定,而对于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升级发展却无显著影响。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自身发展定位出现错位、生产者服务业体制改革不彻底和发展水平偏低可能是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所在。
关键词:
俘获型治理 生产者服务业 集聚 低端锁定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吕越 包雅楠
本文利用2000~2009年《中国企业专利申请数据库》《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的合并数据,对制造业行业国内价值链长度对中国企业创新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提高国内价值链长度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创新行为与创新强度提高;按照企业所有制类型和专利类型的分类研究表明,国内价值链长度增加对发明创造类创新、民营企业创新强度的促进作用最为突出;另外,本文以中国加入WTO的外生冲击构建因果识别机制并利用双重差分的方法考察了国内价值链长度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考虑WTO冲击后国内价值链长度仍对企业创新有显著正影响。进一步,本文发现国内价值链长度可以通过提高企业生产率、缓解融资约束、提高市场集中度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海明
近年来,我国制造业"低端锁定"的现象愈发明显,即:大量加工制造企业处于产品价值链低端,缺乏核心技术和品牌,升级乏力。而韩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先后三次大规模承接了国际产业转移,其切入点也是加工、组装等低端环节。但韩国的制造业在政府政策等因素的引导下成功实现产业升级,走出了"低端锁定"。这其中原因值得我们分析和借鉴。
关键词:
韩国 制造业 低端锁定 策略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磊 魏龙
低端锁定是中国制造业嵌入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inas,GVCs)后面临的主要困境。近年来发达国家制造业回流与更多新兴经济体的低端嵌入,又展现出GVCs的"挤出效应"。若"挤出效应"取代"低端锁定"成为主要风险,中国制造业存在与GVCs脱钩的可能。本文基于WIOD数据和KPWW方法,选取就业和工资的角度,从高端环节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低端环节的工资成本优势分析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所在。实证结果显示:低技术劳动力仍是中国制造业的主体,中高端人才规模扩张、质量改善,"低端锁定"尚未彻底解决;低技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慧明 蔡银寅
构建指标遴选出位居"低端锁定"的12个行业,以此为基础采用面板数据模型检验提出的假设。计量检验表明,FDI利润额、研发强度与市场需求的交互项对低端锁定的影响显著,结合突破低端锁定的潜力分析提出:(1)强调政策的公平性,政策制定不能因行业间的要素密集度而有所倾斜;(2)注重研发支出,以技术创新能力的增强作为突破"低端锁定"的内在动力;(3)重视需求侧管理,将市场需求的扩大作为破解"低端锁定"的外在推进剂。
关键词:
制造业 低端锁定 面板模型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磊 魏龙
"低端锁定"是中国制造业嵌入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inas,GVCs)后面临的主要困境。近年来发达国家制造业回流与更多新兴经济体的低端嵌入,又展现出GVCs的"挤出效应"。若"挤出效应"取代"低端锁定"成为主要风险,中国制造业存在与GVCs脱钩的可能。本文基于WIOD数据和KPWW方法,选取就业和工资的角度,从高端环节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低端环节的工资成本优势分析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所在。实证结果显示:低技术劳动力仍是中国制造业的主体,中高端人才规模扩张、质量改善,"低端锁定"尚未彻底解决;低技术劳动力成本优势不再,在相应环节出现"挤出效应"。本文提出短期发挥人口红利余热,中期成为区域价值链的技术制高点,长期重视人才培养的建议,以实现由"世界工厂"向"双环流枢纽"、"夹心层中心"的分工地位调整。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佳斌 王厚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装备制造业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产业迅速发展,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但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和市场渠道,我国装备制造业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位置。文章首先采用增加值出口率和GVC地位指数衡量了我国装备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状况,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我国装备制造业陷入"低端锁定"困境。其次从形成原因角度,提出了我国装备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的四种表现形式,引出智能制造是我国装备制造业实现全球价值链跃升的重要途径,并阐述了智能制造的内涵,分析了智能制造对装备制造业全球价值链跃升的作用机理。最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何晖 刘帷韬
文章基于锁定效应理论,利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统计数据库,对FDI进入我国制造业的锁定效应进行了细致分析。文章首先从理论上利用锁定效应形成机理分析了我国锁定效应形成的原因。其次,通过将我国制造业区分为劳动密集型企业、资本密集型企业和技术密集型企业,采取面板固定效应模型从劳动力锁定、资本锁定、技术锁定三个角度进行实证分析,证明了FDI进入后对中国制造业的锁定效应。实证分析表明:FDI无论在哪种类型企业中看重的都是低廉的劳动力要素,很少带来技术进步,而出口的增长也并未改善此种情况。因此,企业基本被锁定在了生产的最低环节,随后,文章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认为我国当前应加大对我国现有低端劳动力的培训,加大对创新的投入,另外对进入的外资要进行导向性引入。
关键词:
直接投资 制造业企业 锁定效应 转型升级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散长剑
江西制造业已经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虽然部分环节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但是总体上仍然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环节,在技术、品牌、渠道等领域面临"低端锁定"的风险。全球价值链的嵌入并不必然导致制造业的产业升级,跨国公司主导的垂直分工体系存在俘获效应、替代效应和内卷效应,会抑制江西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的能力。江西制造业可以在技术研发能力、市场开拓能力、链条整合能力和标准制定能力等方面实现突破。政府应该围绕制造业核心能力突破的要求,提升产业政策供给质量,加强产业集群协同效应,培育产业高端生产要素,推动产业跨界融合发展。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低端锁定 突破路径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葛新庭 谢建国
文章以地方人才引进政策出台构造准自然实验,探讨其对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的影响。研究表明,通过成本加成渠道和中间品配置渠道,地方人才引进政策显著提升了当地企业的出口国内附加值。异质性分析表明:(1)在东部地区和营商环境优化的地区实施人才引进政策效果更明显;(2)人才引进政策无法提升国有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3)人才引进政策在资本密集型行业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效果更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地方人才引进政策将产生“虹吸效应”,加速人才向政策实施地流入,对周边地区企业的出口国内附加值产生抑制影响。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徐娜 达妮 李明明
本文分析形成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要素禀赋低端锁定的地理转移契机、从"出口加工区"向"自由贸易区"的功能升级契机、中产阶层消费市场形成的产品升级契机以及中国"走出去"战略助力价值链全面升级等四大契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嵌入全球价值链会导致中国制造的“低端锁定”吗?
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的锁定之谜与升级契机
中国制造业碳锁定测度及时空演变特征研究
产品架构与功能架构的双重嵌入——本土制造业突破GVC低端锁定的攀升途径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如何避免低端锁定——以风电设备制造业为例
长三角制造业结构升级与人才素质结构升级的引领关系分析——兼论产业的“低端锁定”与人才的“学历泡沫”现象
服务业开放阻碍制造业就业了吗:基于行业异质性的视角
数字经济对服务业结构的影响——“低端锁定”还是“高端促进”?
资产锁定与企业产能过剩--来自20082015年中国制造业上市企业的证据
锁定效应与中国代工产业升级——基于制造业分行业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