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62)
- 2023(16037)
- 2022(13234)
- 2021(12116)
- 2020(10321)
- 2019(23403)
- 2018(23116)
- 2017(43930)
- 2016(23712)
- 2015(26520)
- 2014(26031)
- 2013(26266)
- 2012(24140)
- 2011(21584)
- 2010(21493)
- 2009(20507)
- 2008(20624)
- 2007(18245)
- 2006(16162)
- 2005(14966)
- 学科
- 济(106936)
- 经济(106777)
- 业(96813)
- 管理(85205)
- 企(84577)
- 企业(84577)
- 方法(49137)
- 数学(40517)
- 数学方法(40320)
- 财(37352)
- 农(34054)
- 业经(32025)
- 中国(29510)
- 制(26101)
- 农业(24228)
- 务(24195)
- 财务(24170)
- 财务管理(24137)
- 企业财务(22949)
- 贸(22082)
- 贸易(22070)
- 易(21568)
- 技术(19176)
- 体(18177)
- 划(17648)
- 策(17374)
- 银(17251)
- 银行(17212)
- 和(16672)
- 行(16463)
- 机构
- 学院(345975)
- 大学(345818)
- 济(157553)
- 经济(154895)
- 管理(138691)
- 理学(119505)
- 理学院(118372)
- 管理学(117052)
- 管理学院(116398)
- 研究(113991)
- 中国(92607)
- 财(75512)
- 京(71551)
- 科学(64348)
- 农(60424)
- 财经(59677)
- 所(56558)
- 经(54593)
- 中心(52105)
- 江(51595)
- 研究所(50674)
- 经济学(49813)
- 业大(49708)
- 农业(47370)
- 经济学院(45096)
- 北京(45040)
- 财经大学(44402)
- 院(40269)
- 州(39892)
- 商学(39588)
- 基金
- 项目(226056)
- 科学(180604)
- 基金(169799)
- 研究(164724)
- 家(147870)
- 国家(146604)
- 科学基金(127085)
- 社会(111159)
- 社会科(105580)
- 社会科学(105551)
- 基金项目(89225)
- 省(85001)
- 自然(80189)
- 自然科(78421)
- 自然科学(78397)
- 自然科学基金(77162)
- 教育(73746)
- 划(71440)
- 资助(68964)
- 编号(63797)
- 部(51909)
- 成果(51724)
- 重点(50353)
- 创(49806)
- 国家社会(47964)
- 发(47425)
- 制(47013)
- 业(46237)
- 创新(45903)
- 教育部(45306)
- 期刊
- 济(172947)
- 经济(172947)
- 研究(103087)
- 中国(69500)
- 财(61730)
- 农(55785)
- 管理(54861)
- 学报(51384)
- 科学(48999)
- 大学(40110)
- 学学(38120)
- 农业(37457)
- 融(36218)
- 金融(36218)
- 财经(31183)
- 经济研究(28749)
- 技术(28280)
- 业经(28112)
- 经(26835)
- 教育(25749)
- 问题(23126)
- 业(22530)
- 贸(20681)
- 技术经济(19006)
- 世界(18582)
- 国际(18170)
- 商业(16367)
- 现代(16142)
- 版(15780)
- 统计(15682)
共检索到5244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盛斌 朱鹏洲
文章利用《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构造服务业限制指数,实证检验服务业开放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发现服务业开放显著促进了制造业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考虑指标测算误差、异常样本和潜在的内生性等问题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扩大就业、提高工资水平以及降低人均资本是促进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提升的主要机制。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服务业开放对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和中东部地区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促进效果更明显;调节效应分析的结果表明,企业出口行为、产业集聚能够增强服务业开放对劳动收入份额的正向溢出效果,劳动力成本上升则抑制了这一效果。
关键词:
服务业开放 劳动收入份额 共同富裕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丁辉 刘新恒 李广众
本文基于2000—2020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考察银行业竞争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发现:银行业竞争显著提高了劳动收入份额,企业融资约束缓解是重要的影响渠道。进一步分析表明,银行业竞争显著提高了普通员工的劳动收入份额,但对管理者的劳动收入份额没有明显影响;银行业竞争对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作用主要体现在产品市场竞争程度较高的企业、技术密集型行业以及中西部、市场化水平较低的地区。
关键词:
银行业竞争 劳动收入份额 融资约束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丽娴 沈鸿
现阶段,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呈现波动下降的特征事实。与此同时,制造业企业正在实施的服务化战略将会改变企业内部资本和劳动要素的分配比例。那么,制造业产出服务化与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关系究竟如何?本文首先构建动态经济增长模型,将制造业部门的产出分解为制造品和现代服务产品两部分,以此刻画制造业产出服务化的现实。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制造业新增服务产品产出可以提高劳动收入份额。其次,本文利用中国上市制造业企业的微观层面数据,采用PSM-DID等准自然实验法,实证研究制造业产出服务化如何作用于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提高。实证结果同样发现制造业产出服务化显著提高了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本文为制造业产出服务化影响劳动收入份额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基于微观企业的经验证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吴晓怡 邵军
本文基于2004—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研究出口参与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异质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处于较低水平,整体呈"金字塔"型,且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呈下降趋势;基于全部样本匹配的实证结果表明,出口使得企业层面劳动收入份额提高,并且这种影响具有滞后性;按地理区位分组的结果表明,出口使东部、中部和东北地区的制造业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相对提高,按企业规模分组的结果显示,出口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具有"逆规模"特征,出口的正向作用主要集中于中小型企业;按行业分组的结果显示,出口对于大部分劳动密集型行业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出口参与 劳动收入份额 倾向得分匹配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陈鸣 李志远 吴磊
1998—2007年间我国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大幅下降。理解这一下降的原因对我国收入分配至关重要。本文发现1998—2007年间我国制造业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72.49%可以由企业内效应解释,即企业需求提升使企业为增加生产规模而进行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的调整,这种调整形成企业对资本的内生偏好。由此,企业生产中资本劳动比上升,劳动收入份额降低。本研究揭示了企业规模扩张与初次分配公平之间的权衡,对我国制定最优的再分配政策有积极意义。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余玲铮 魏下海 吴春秀
文章基于广东企业调查数据,考察了机器人应用如何重塑企业收入分配格局。研究发现:(1)在理论上,机器人作为一种偏向型技术进步的载体,当机器人与劳动是替代而非互补关系时,机器人应用将导致劳动收入份额下降。(2)问卷调查显示,企业的机器人使用率存在鲜明的特征差异,相比而言,出口企业、生命周期长、规模大、用工短缺、准备搬迁及非国有等企业的机器人使用率更高,这反映了劳动力市场变化和竞争环境是促进机器人使用的重要原因。(3)机器人所产生的增长效应不会均等地惠及所有要素,虽然机器人同时促进了工资率和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但前者增长幅度不及后者,从而使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只有当机器人与人力资本相匹配,才能更好地促进工资率和劳动生产率的增长。(4)异质性分析发现,在具有良好的劳动保护机制及国有集体企业中,机器人对劳动收入份额负面效应会有所减弱。
关键词:
机器人 劳动收入份额 劳动生产率 工资率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高波 石有为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是中国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环节。利用2004—2021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市场一体化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市场一体化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规模扩张、市场竞争和有偏技术进步在市场一体化促进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提升的过程中起到中介作用。异质性检验表明,在不同企业、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之间,市场一体化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存在异质性。据此提出要充分考虑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区域发展不协调问题,深化市场一体化改革,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促进企业公平竞争,加快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和优化要素收入分配格局。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贾妮莎 雷宏振
企业海外直接投资势必引发母国生产要素流动和要素价格变动,是"促进"还是"抑制"了母国劳动收入份额?针对该问题,文章首先从理论上分析异质性投资动机OFDI对母国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机制,然后利用微观企业数据,采用马氏距离匹配和倍差法实证检验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公司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结果表明:就总体而言,母国总公司劳动收入份额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负相关;就异质性投资动机看,商贸服务类OFDI显著降低了母公司劳动收入份额,资源寻求类OFDI和技术寻求类OFDI则显著提升了母公司劳动收入份额;就异质性东道国(地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潘安 宋帅琦
本文基于2009—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了中欧班列开通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表明:中欧班列开通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劳动收入份额,且主要通过提高企业劳动收入和交通基础设施便利化水平两个渠道发挥作用;企业的外商直接投资水平越高,中欧班列开通后企业劳动收入份额上升越明显,即外商直接投资存在正向调节作用;由于对外开放水平提升程度存在差异,中欧班列开通仅对内陆地区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存在显著的提升作用。本研究为中国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进程中提升劳动收入份额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魏下海 董志强 黄玖立
我国正处于劳动关系转型的关键时期,工会的作用及其经济后果广受关注。本文通过一个理论模型刻画了工会影响劳动收入份额的经济逻辑,并利用2010年全国民营企业调查数据展开经验研究。结果表明,工会导致企业工资率和劳动生产率的显著提升,但由于后者的升幅更大,因此劳动收入份额反而下降了。针对子样本的分析进一步发现,工会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程度在不同要素密集型行业有着差异。上述研究从理论和经验上确认了工会是劳动收入份额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有助于深化人们对工会在收入分配中的实际作用的认识和理解。
关键词:
工会 劳动收入份额 工资 劳动生产率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贾妮莎 雷宏振
企业海外直接投资势必引发母国生产要素流动和要素价格变动,是"促进"还是"抑制"了母国劳动收入份额?针对该问题,文章首先从理论上分析异质性投资动机OFDI对母国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机制,然后利用微观企业数据,采用马氏距离匹配和倍差法实证检验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公司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结果表明:就总体而言,母国总公司劳动收入份额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负相关;就异质性投资动机看,商贸服务类OFDI显著降低了母公司劳动收入份额,资源寻求类OFDI和技术寻求类OFDI则显著提升了母公司劳动收入份额;就异质性东道国(地区)看,投资于发达国家的OFDI显著提升了母公司劳动收入份额,但投资于发展中国家的OFDI则对母公司劳动收入份额具有抑制作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何小钢 朱国悦 冯大威
提升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在机器换人浪潮下,自动化技术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将自动化技术纳入扩展理论框架,揭示了机器人应用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作用机制。基于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中国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从微观视角考察机器人应用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发现:机器人应用会显著降低企业劳动收入份额,且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器人应用通过资本-劳动替代效应、工资率效应和生产率效应导致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异质性分析表明,机器人应用降低了大多数行业的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尤其是食品制造业、印刷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非国有企业和沿海地区企业的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幅度更大。研究还发现,提高劳动力市场整合程度和劳动者议价能力,有助于缓解机器人应用对劳动收入份额的负面效应。本文研究有助于中国更好地应对机器人应用对劳动力市场形成的冲击,为实现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贾珅 申广军
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分析中国工业部门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原因,主要关注企业风险的影响。通过扩展Holmstr?m&milgrom(1987)的经典模型说明,企业风险降低使劳动者努力程度提高,产出水平和工资都得以增长,但是产出增长更快,因而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实证研究支持上述分析,企业风险与劳动收入份额正相关,并且在使用替代性的风险指标和不同的模型设定下都有稳健结果。对影响机制的考察发现,企业风险降低时,人均产出比工资增长更快,且工资结构中固定工资份额下降,这与理论分析的预测一致。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波 叶德珠 徐换歌
坚持平等准入、公平竞争是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的重要内容。采用2007—2022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和双重差分法系统考察负面清单制度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发现:负面清单制度显著增加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其主要原因是负面清单制度能够抑制产品市场势力和改变企业要素投入,进而增加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异质性分析发现,所处行业和企业性质是影响劳动收入份额提高幅度的重要维度。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余淼杰 梁中华
我国的劳动收入占国民总收入中份额自1995年不断下降,深入而广泛的贸易自由化也发生在这一时期。本文采用中国制造业贸易企业1998~2007年的微观面板数据,研究贸易自由化对企业层面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我们将2002年中国加入WTO后关税的迅速下调视为一次自然实验,用倍差法进行实证回归。实证结果显示,在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的背景下,中国的贸易自由化过程通过降低资本品成本、中间投入品价格和技术引进的成本,显著降低了企业层面的劳动收入份额。企业面临的关税水平下降幅度越大,其劳动收入份额减少越多。在考虑了序列相关性、同趋势假设和非关税贸易壁垒的稳健性检验后,实证结果依然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企业ESG表现提升劳动收入份额实证研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市场力量与劳动收入份额:理论和来自中国工业部门的证据
共同富裕的市场驱动力:来自ESG评级与制造业企业劳动收入分配的证据
资本项目开放对劳动议价能力与收入份额的影响——基于跨国制造业数据的分析
数字金融影响了劳动收入份额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垂直专业化对我国制造业劳动收入份额变化的影响研究
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嵌入与劳动收入份额——理论与实证
生产性服务业开放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经验证据
开放经济视角下中国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机制
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完善影响国有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吗——基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实施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