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81)
- 2023(13772)
- 2022(11185)
- 2021(10270)
- 2020(8639)
- 2019(19845)
- 2018(19383)
- 2017(36579)
- 2016(19517)
- 2015(21990)
- 2014(21501)
- 2013(21636)
- 2012(20109)
- 2011(18139)
- 2010(18195)
- 2009(17150)
- 2008(17441)
- 2007(15370)
- 2006(13755)
- 2005(13060)
- 学科
- 济(91183)
- 经济(91073)
- 业(83858)
- 企(76867)
- 企业(76867)
- 管理(70841)
- 方法(38793)
- 业经(30097)
- 数学(29456)
- 财(29451)
- 数学方法(29256)
- 农(27078)
- 中国(25904)
- 贸(25183)
- 贸易(25162)
- 易(24495)
- 务(20657)
- 财务(20648)
- 财务管理(20623)
- 制(20274)
- 企业财务(19507)
- 农业(19156)
- 技术(18012)
- 策(16973)
- 理论(16171)
- 和(15815)
- 划(15712)
- 体(14700)
- 学(14212)
- 地方(14198)
- 机构
- 大学(284972)
- 学院(284953)
- 济(132836)
- 经济(130578)
- 管理(111986)
- 研究(99811)
- 理学(95268)
- 理学院(94343)
- 管理学(93272)
- 管理学院(92740)
- 中国(81330)
- 财(61496)
- 京(61143)
- 科学(55804)
- 所(50190)
- 财经(48055)
- 农(47274)
- 研究所(45069)
- 中心(44326)
- 经(43978)
- 江(43556)
- 经济学(41887)
- 北京(39218)
- 业大(38211)
- 经济学院(37758)
- 农业(37139)
- 院(35996)
- 财经大学(35660)
- 州(33932)
- 范(33024)
- 基金
- 项目(181625)
- 科学(145182)
- 基金(135455)
- 研究(135006)
- 家(118350)
- 国家(117342)
- 科学基金(101034)
- 社会(89882)
- 社会科(85273)
- 社会科学(85249)
- 基金项目(69864)
- 省(67638)
- 自然(62914)
- 自然科(61513)
- 自然科学(61491)
- 自然科学基金(60548)
- 教育(59783)
- 划(57173)
- 资助(55343)
- 编号(52578)
- 成果(43239)
- 部(41934)
- 重点(41144)
- 创(40993)
- 业(40074)
- 发(40024)
- 国家社会(38900)
- 创新(37578)
- 教育部(36377)
- 课题(35721)
- 期刊
- 济(150984)
- 经济(150984)
- 研究(89761)
- 中国(60135)
- 财(50489)
- 管理(48023)
- 农(43935)
- 学报(41073)
- 科学(40129)
- 大学(32376)
- 农业(30443)
- 学学(30352)
- 融(29099)
- 金融(29099)
- 经济研究(25752)
- 教育(25618)
- 财经(25379)
- 技术(24797)
- 业经(23819)
- 贸(22626)
- 经(22199)
- 问题(20314)
- 国际(20100)
- 业(19647)
- 世界(18115)
- 技术经济(16376)
- 图书(14085)
- 现代(14013)
- 商业(13349)
- 经济管理(12773)
共检索到4510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符大海 鲁成浩
扩大服务业开放是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点,对于促进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和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并利用2001—2011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中国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探讨了服务业开放通过成本调节渠道对企业出口贸易方式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1)服务业开放能显著促进中国制造业企业一般贸易额上升,抑制其加工贸易额,从而加速中国企业出口贸易方式由加工贸易向一般贸易转型;(2)服务业开放通过降低一般贸易企业的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来促进其一般贸易额增加,而对加工贸易企业的成本影响不显著;(3)服务业开放对企业出口贸易方式转型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异质性特征,对生产性服务开放以及服务依赖型行业、非国有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影响更为显著。本文的发现对新时期如何更好地通过扩大服务业开放来促进中国对外贸易结构转型升级、实现贸易强国目标具有重要的政策参考价值。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罗来军 罗雨泽 刘畅
本文基于贸易引力模型,利用4个主要经济体与21个经济体之间的双边贸易样本分析评估了自由贸易区及相关变量对贸易总量和出口/进口流量的影响。分析发现,在样本考察期内,一国加入的自由贸易区数量以及贸易双方同属一个贸易区对贸易的影响虽然为正,但并不显著。本文认为这可能与WTO多边体系之下关税壁垒大幅降低、自由贸易区重合度增加以及跨国公司的全球布局有关,因此我国在新形势下制定自由贸易区建设策略时应注重多维度思考。
关键词:
自由贸易区 方向性 流量贸易模型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静 逯宇铎
近年来,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进出口额保持了较快增长。然而,在服务贸易结构、服务市场开放程度、管理体制等发面仍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文章认为,通过增加环境规范的透明度,逐步放开服务市场,完善服务业市场准入法律制度,建立规范的服务贸易统计体系,健全我国服务业基础设施,可以有效地促进我国服务贸易健康、稳定、有序的发展。
关键词:
服务市场 服务贸易 外商投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辛大楞 张宗斌 车维汉
本文首次使用世界银行2012年发布的我国1040家服务业企业数据,并综合利用Probit模型及其边际效应和oLS估计等多种方法,实证检验了我国服务业企业参与到出口行为以及出口密集度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经营时间的增加以及具有国际承认的质量认证可以有效提高服务业企业的出口概率和出口密集度。而从企业所在的地区层面来看,经济发展水平、第三产业比重、教育水平、FDi以及网络基础设施等因素对此也有重要的影响。通过进行敏感性分析,本文的研究结论依然成立。
关键词:
服务贸易 企业 出口概率 出口密集度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魏作磊
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内生是贸易发展的主线。服务业目前成为全球贸易增长的主力军,也是贸易增加值的重要来源。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带动是国际服务贸易增长的重要动力,服务业尤其是各类专业服务业同时也是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支撑。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发展不足、服务业和制造业对外开放相互带动能力不强、外资来源地单一,是制约我国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要坚持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开放发展理念,以其互动共生、协同发展促进贸易高质量发展;依托制造业深化服务业对外开放,不断提升我国产业生态内生力;鼓励制造业“走出去”带动服务业出口,持续增强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和服务附加值;打造国际化高端复合人才培养和数字经济发展营商环境,为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开放提供良好的要素保障;扩大制度型开放,消减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开放发展障碍。
关键词:
服务业 制造业 联动开放 贸易高质量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晶晶 岳中刚 陈金丹
本文利用2002—2018年中国服务业A股上市公司数据与商务部《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相匹配,基于渐进双重差分法探究服务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服务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1)基准回归结果表明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可显著促进服务企业生产率提升,并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2)机制检验结果厘清了服务业OFDI可通过创新驱动效应、市场规模扩张效应以及竞争效应提高服务企业生产率;(3)三重差分模型检验结果显示服务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的生产率效应显著为正;(4)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非国有服务企业和高管有海外经历的服务企业从OFDI中获得更高的生产率溢出,生产性服务业企业OFDI的生产率效应显著。本文研究结论对服务企业高水平“走出去”以及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可提供经验支持与政策依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郑文平 张杰
针对河南省2004年开始实施的"省直管县"改革,本文采用基于PSM匹配的双重差分法,利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库,从微观企业层面对这一"准自然实验"进行了评估。本文研究发现,总体上看,省直管县政策对直管县企业的资产增长存在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然而,从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来看,直管政策对国有和集体企业资产增长产生持续增强的促进效应;对民营企业资产增长在实施后的3年内并没有表现出显著的促进效应;而对外资企业资产增长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抑制效应。考虑到迁移企业的影响效应后,进一步的发现是,省直管县政策对民营企业资产增长并没有表现出显著的促进效应,而对外资企业资产增长产生显著的抑制效应。因此,省直管县政策事...
关键词:
省直管县 双重差分 资产增长率 扭曲效应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宏亮 谢建国
在一个企业生产与创新决策模型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服务贸易自由化对企业创新活动的作用机制,然后利用2001~2007年世界银行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构建服务开放渗透率和创新强度指标,并运用Tobit模型实证检验服务贸易自由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服务贸易自由化显著提高了企业创新强度;从细分服务行业来看,金融、分销和专业服务部门贸易自由化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明显;以同期巴西服务开放渗透率作为工具变量处理内生性问题,并使用Heckman两阶段估计等方法进行多角度稳健性检验,该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服务贸易自由化对民营企业以及高服务使用率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研究结果表明,持续推进服务贸易自由化是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升级的有效途径。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彭冬冬 罗明津
当前,以贸易保护主义为主要特征的"逆全球化"思潮涌现,国外的贸易保护措施对中国制造业的出口增长构成严重的威胁。那么,这些贸易保护措施对中国制造业的出口到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其内在机制是什么?文章采用2009-2011年GTA数据库与中国海关统计数据库的合并数据,从企业这一微观层面定量识别国外贸易保护措施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的实际影响。研究发现:(1)国外贸易保护措施的实施显著地降低了受影响企业的出口规模,贸易保护措施的数量每增加1次,受影响企业的出口将下降17%左右;贸易保护强度每增加1个单位,受影响企业的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艳燕
目前中国正力争成为全球ITO和BPO市场的主要竞争者之一。从企业层面看,服务外包竞争力不仅体现在传统的成本优势上,还需要从竞争性成本、客户互动技能、地理吸引力、广博的行业知识以及经营观念等方面与做得较早和较好的印度、新加坡、菲律宾、巴西等国进行比较和分析,从而提高中国外包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关键词:
服务外包 竞争力 企业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惠娟 任政亮 代丹丹
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而在逆全球化背景下,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成为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和实现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本文采用嵌入式投入产出表匹配中国工企—海关微观企业数据,实证检验了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对中国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贸易保护主义阻断了国际循环的技术扩散机制,促使中国数字贸易企业走上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道路,通过发挥双循环的规模效应和竞争效应,激发中国数字贸易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中国数字贸易质量水平提高;进一步研究表明,双循环格局对一般贸易、全球金融危机后、东部地区的数字贸易质量的提升作用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为中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郝宏杰 付文林
基于劳动力技术禀赋演变的视角,分析高技术工人就业比重提高、技能溢价等效应对消费性服务业增长的影响。利用2004—201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力技术禀赋演变通过生产率效应、技能溢价效应促进了生活性服务业的增长,但这些效应对现代消费性服务业增长基本没有影响。为了推动中国服务业结构升级,不仅要减少服务业行政管制,还要提高服务业技术创新能力和人力资本水平。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涂远芬
利用世界银行对中国企业的调查数据,考察了中国服务业企业出口与生产率之间的作用机理,并与中国制造业企业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表明,具备较高生产率的服务业企业会主动选择出口市场(自我选择效应),进入出口市场后又将进一步促进企业生产率的提高(出口学习效应);而中国制造业企业未出现自我选择效应,仅发现了出口学习效应。这一结论为中国"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开放"提供了实证依据。
关键词:
出口 自我选择效应 出口学习效应 生产率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谢众 李童 李世军
本文提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影响我国制造业企业生产效率的理论假说,并利用我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的匹配样本集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我国制造业生产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程度越高的地区,制造业企业生产效率提升越明显;相比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程度最高,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企业生产效率的促进作用更明显;相比低生产率企业,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高生产率企业生产效率的促进作用更明显;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和资本密集型企业生产效率的促进作用十分明显,但对技术密集型企业生产效率的促进作用尚未体现。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汤毅 尹翔硕
本文通过使用1998—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层面的大型面板数据,研究了贸易自由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本文将贸易自由化分为最终品进口关税的减免和中间投入品关税的减免,同时采用半参数估计方法测算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以克服联立性和样本选择问题。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贸易自由化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这是两种效应的综合结果,即最终品进口关税的减免的"正向效应"和中间投入品关税的减免的"负向效应"。在区分企业出口状态、企业所有制类型和企业规模大小之后,研究结果显示,贸易自由化会对不同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不同的影响。在关税减免的情况下,非出口企业从贸易自由化中的受益要大于出口企业,私营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