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746)
- 2023(20931)
- 2022(17612)
- 2021(16231)
- 2020(13716)
- 2019(31623)
- 2018(31414)
- 2017(59646)
- 2016(31670)
- 2015(35580)
- 2014(35461)
- 2013(35484)
- 2012(32778)
- 2011(29478)
- 2010(29873)
- 2009(27842)
- 2008(28131)
- 2007(25421)
- 2006(22397)
- 2005(20547)
- 学科
- 济(140071)
- 经济(139897)
- 业(111492)
- 管理(106647)
- 企(96456)
- 企业(96456)
- 方法(58493)
- 数学(47662)
- 数学方法(47119)
- 农(41105)
- 财(40740)
- 中国(38353)
- 业经(38133)
- 地方(31454)
- 制(30850)
- 贸(30001)
- 贸易(29977)
- 易(29085)
- 农业(27895)
- 务(26904)
- 财务(26830)
- 财务管理(26773)
- 技术(25535)
- 企业财务(25355)
- 学(23566)
- 理论(23426)
- 银(23057)
- 银行(23021)
- 和(22929)
- 行(22059)
- 机构
- 学院(459394)
- 大学(456082)
- 济(195701)
- 经济(191663)
- 管理(181699)
- 理学(154707)
- 理学院(153128)
- 研究(151564)
- 管理学(150750)
- 管理学院(149886)
- 中国(118914)
- 京(96181)
- 财(93155)
- 科学(89287)
- 所(75757)
- 农(74537)
- 财经(72339)
- 江(72179)
- 中心(71046)
- 研究所(67639)
- 经(65457)
- 业大(64434)
- 北京(60749)
- 经济学(59066)
- 农业(57973)
- 范(57553)
- 州(57015)
- 师范(56919)
- 院(55046)
- 经济学院(53293)
- 基金
- 项目(297584)
- 科学(235936)
- 研究(220616)
- 基金(216006)
- 家(186425)
- 国家(184796)
- 科学基金(160559)
- 社会(141492)
- 社会科(134306)
- 社会科学(134274)
- 省(118002)
- 基金项目(113694)
- 自然(102339)
- 教育(101037)
- 自然科(99928)
- 自然科学(99900)
- 自然科学基金(98181)
- 划(97343)
- 编号(89544)
- 资助(87794)
- 成果(72548)
- 发(67089)
- 重点(66552)
- 部(65779)
- 创(65311)
- 课题(61812)
- 创新(60525)
- 国家社会(58658)
- 制(57389)
- 教育部(56908)
- 期刊
- 济(223548)
- 经济(223548)
- 研究(135989)
- 中国(97053)
- 财(75908)
- 管理(74159)
- 农(69105)
- 学报(64464)
- 科学(62075)
- 大学(50365)
- 教育(48004)
- 学学(47274)
- 农业(46851)
- 融(46123)
- 金融(46123)
- 技术(44755)
- 业经(38166)
- 财经(36201)
- 经济研究(34887)
- 经(31300)
- 问题(29842)
- 业(27368)
- 贸(26157)
- 技术经济(24903)
- 国际(22551)
- 图书(22454)
- 商业(22035)
- 统计(21700)
- 世界(21421)
- 现代(21383)
共检索到7083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顾振华
发展需要开放,针对服务业出台的开放举措能否促进整个服务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值得深究。本文将ESG表现视为可持续发展的衡量指标,以“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为准自然实验,利用2012年至2021年中国服务业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服务业开放促进了服务类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该影响效应不仅在地区、行业和产权性质上存在异质性,而且会辐射上游产业链;扩大开放、创新模式和加强监管是政策传导的影响机制。本文结论为服务业开放的积极影响提供了数据支持,并提出扩大政策试点范围、强调产业间关联性和明确政策传导路径等建议。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孙鹏 李岱军
本文基于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这一准自然实验,采用2009—2019年地级市层面数据构建FDI质量评价体系并采用熵值法进行测算,进一步运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了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营商环境与FDI质量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政策显著提升了FDI质量,该结论经过安慰剂检验、工具变量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政策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了FDI质量,且主要通过政策环境、创新环境以及绿色环境改善的渠道进行传导;利用三重差分法考察发现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并未与其他开放政策产生叠加效应。本研究为各地区如何通过服务贸易发展提升FDI质量提供了经验依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姚战琪 彭梦圆
文章以2010~2021年中国292个城市为样本,研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的政策效应及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服务业开放能显著提升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技术创新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政策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发挥中介作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政策可以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间接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因此,继续提高城市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应鼓励企业在服务贸易领域提供绿色产品和服务,大力发挥技术创新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杨剑 顾学明
服务贸易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际经贸合作的重要领域,促进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有利于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对标和引领国际经贸新规则,培育国际合作与竞争新优势。从国际比较来看,我国服务贸易规模较大但发展质量不优,开放力度不断增强但水平尚存差距,政策支持力度较大但要素开放不足,发展环境持续优化但管理仍需完善。未来,促进服务贸易开放发展,要把握好"自主开放、系统开放、精准开放、先进开放、安全开放"五大策略,进一步提升重点领域开放水平、发挥开放平台引领作用、加强服务贸易国际合作、完善扩大开放管理制度,通过高水平开放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为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服务力量"。
关键词:
高水平开放 服务贸易 创新发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静 逯宇铎
近年来,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进出口额保持了较快增长。然而,在服务贸易结构、服务市场开放程度、管理体制等发面仍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文章认为,通过增加环境规范的透明度,逐步放开服务市场,完善服务业市场准入法律制度,建立规范的服务贸易统计体系,健全我国服务业基础设施,可以有效地促进我国服务贸易健康、稳定、有序的发展。
关键词:
服务市场 服务贸易 外商投资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群
本文首先考察了世界服务贸易结构发展的一般规律,探讨了服务贸易结构创新升级与金融支持之间的关系,接着分析了近年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梳理了其创新发展上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市场占有率与贸易大国的地位不相称;双向开放力度不均衡,服务贸易主要依赖于进口;重点产业仍以传统服务业为主,不符合全球服务贸易结构向资本、技术密集型现代服务贸易行业转型的趋势;管理理念、管理机构和管理手段不健全。进而分析了配套金融服务措施的不足:政策性金融支持力度低;银行贸易融资产品集中在进出口货物贸易领域;银行信贷投向有偏差。针对以上情况需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利用金融服务的导向作用,在扩大出口,优化服务贸易产品结构,提...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付鑫 张威 李俊 邵宇佳
文章以2007—2019年中国服务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2016年起实施的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所具有的"准自然实验(Quasi-Natural Experiment)"性质,使用双重差分法(Difference-in-Difference)实证检验了中国服务开放对服务企业效率的影响,并进一步讨论了中国服务开放影响服务企业效率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中国服务开放显著提高了服务企业效率,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地区的服务企业效率提升约14.8%;中国服务开放对于外资及非国有服务企业、新兴服务企业、东中部地区服务企业效率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此外,研究发现技术创新能力提高是中国服务开放促进服务企业效率提升的重要作用机制。文章不仅系统评估了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建设的政策效果,而且为促进我国服务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政策建议。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魏作磊
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内生是贸易发展的主线。服务业目前成为全球贸易增长的主力军,也是贸易增加值的重要来源。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带动是国际服务贸易增长的重要动力,服务业尤其是各类专业服务业同时也是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支撑。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发展不足、服务业和制造业对外开放相互带动能力不强、外资来源地单一,是制约我国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要坚持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开放发展理念,以其互动共生、协同发展促进贸易高质量发展;依托制造业深化服务业对外开放,不断提升我国产业生态内生力;鼓励制造业“走出去”带动服务业出口,持续增强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和服务附加值;打造国际化高端复合人才培养和数字经济发展营商环境,为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开放提供良好的要素保障;扩大制度型开放,消减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开放发展障碍。
关键词:
服务业 制造业 联动开放 贸易高质量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欧阳日辉 李林珂
改善贸易互信环境和促进贸易创新发展,给区块链技术赋能跨境贸易发展提供了空间。文章建立了"技术—能力—价值"的贸易创新发展模型,提出区块链技术通过打造共识机制、协同机制、激励机制和治理机制,赋能跨境的贸易(商品)、物流(服务)、金融(交易)和监管(秩序)四大业务领域。我国贸易领域积极探索打造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场景,充分挖掘区块链助推贸易创新发展的潜力,需要着力突破区块链的技术问题和制度问题。区块链与贸易发展深度融合的发展路径需要经过初始突破、多点发展、全面协同和价值饱和等四个阶段,围绕贸易流程,逐步优化贸易的互信环境。推动数字强贸,运用区块链技术赋能外贸发展,政府需要从推动区块链与贸易融合发展、打造区块链典型应用案例、构建新型信用体系、探索区块链贸易模式以及推动区块链标准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推动贸易向新的动态平衡跃升。
关键词:
区块链技术 贸易环境 信任创造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程中海 乔智宏
将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作为服务贸易发展的准自然实验,利用2007—2021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考察服务贸易发展对劳动力就业规模与就业结构的因果效应。研究发现: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建设能显著扩大就业规模,并优化产业层面与技能层面的就业结构。在克服内生性问题、排除异质性处理效应、控制城市特征与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服务贸易发展能通过出口增长、创业活跃度提升与劳动力流动渠道对就业规模产生影响,并通过产业结构高级化与技术创新等途径对就业结构产生影响。异质性分析发现,服务贸易创新试点政策的就业效应在行政等级更高、地理区位更具优势、经济发展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更高的城市更为明显。空间效应分析表明,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政策的就业效应具有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论为利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促进“稳就业”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庄羽 杨水利
文章将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2014—2022年中国26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探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对数字全球价值链融入的影响。研究发现:整体来看,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对数字全球价值链融入产生正向影响,这一结果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以后仍然成立。另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对数字全球价值链直接融入的驱动作用强于间接融入。机制检验结果显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对外贸易结构升级是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影响数字全球价值链融入的重要作用路径;数字贸易规则在二者之间发挥调节作用。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对数字全球价值链位势较高、大型数字经济规模城市融入数字全球价值链的驱动作用更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庄羽 杨水利
文章将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2014—2022年中国26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探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对数字全球价值链融入的影响。研究发现:整体来看,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对数字全球价值链融入产生正向影响,这一结果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以后仍然成立。另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对数字全球价值链直接融入的驱动作用强于间接融入。机制检验结果显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对外贸易结构升级是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影响数字全球价值链融入的重要作用路径;数字贸易规则在二者之间发挥调节作用。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对数字全球价值链位势较高、大型数字经济规模城市融入数字全球价值链的驱动作用更强。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芒谷
科技情报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的科技工作,多年来为政府决策和科技创新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和支撑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业内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如科技情报理论和实践有脱节的现象,行业创新能力不足,研究和服务不够精准、快捷等。分析其中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在于科技情报产业链的发展不够完善和充分。
关键词:
科技情报 情报机构 产业链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向阳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国家技术创新体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被认为是培育发展新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在以数字化、网络化和人工智能化为核心的新一轮产业科技进步和产业变革的影响下,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易敏 李俊
在金融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各家商业银行都把营销和服务作为拓展市场、发展业务的两个重要手段。但在如何管理服务和如何创造服务优势等问题上,各家商业银行的认识和实践还有比较大的差距。为了进一步明晰服务管理和服务创新的思路,有必要对服务管理和服务创新中具有系统性和原则性的几个问题进行思考,笔者提出的服务质量管理的重点是对服务效率管理的观点,服务优势的领先是服务理念和服务标准领先的观点,提高服务质量的核心是提高服务能力的观点,服务创新的重点是系统再造的观点等,对商业银行转变服务观念、提高服务质量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管理 服务创新 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