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423)
- 2023(20444)
- 2022(17320)
- 2021(16164)
- 2020(13614)
- 2019(31438)
- 2018(31063)
- 2017(59027)
- 2016(31797)
- 2015(35895)
- 2014(35471)
- 2013(35131)
- 2012(32026)
- 2011(28819)
- 2010(28656)
- 2009(26807)
- 2008(26652)
- 2007(23247)
- 2006(20474)
- 2005(18475)
- 学科
- 济(132027)
- 经济(131847)
- 业(110428)
- 管理(107141)
- 企(97434)
- 企业(97434)
- 方法(59051)
- 数学(48713)
- 数学方法(48127)
- 财(40117)
- 农(38642)
- 业经(36819)
- 中国(36161)
- 制(29553)
- 务(27210)
- 财务(27129)
- 财务管理(27085)
- 农业(26214)
- 企业财务(25696)
- 贸(24659)
- 贸易(24643)
- 易(24034)
- 学(23765)
- 和(23491)
- 地方(23123)
- 技术(22980)
- 理论(22947)
- 划(20997)
- 银(20752)
- 体(20743)
- 机构
- 大学(452904)
- 学院(452602)
- 济(188511)
- 经济(184639)
- 管理(183264)
- 理学(157742)
- 理学院(156129)
- 管理学(153688)
- 管理学院(152837)
- 研究(148550)
- 中国(115992)
- 京(96609)
- 财(88942)
- 科学(88215)
- 所(73031)
- 财经(70571)
- 农(70001)
- 中心(67591)
- 江(66491)
- 研究所(65949)
- 经(64353)
- 业大(63599)
- 北京(61160)
- 范(57112)
- 经济学(56987)
- 师范(56643)
- 农业(54520)
- 院(54076)
- 州(53346)
- 财经大学(52466)
- 基金
- 项目(303278)
- 科学(240823)
- 研究(225499)
- 基金(222654)
- 家(192373)
- 国家(190739)
- 科学基金(165862)
- 社会(144569)
- 社会科(137033)
- 社会科学(136997)
- 基金项目(116990)
- 省(116165)
- 自然(106265)
- 自然科(103774)
- 自然科学(103751)
- 教育(102843)
- 自然科学基金(101935)
- 划(97240)
- 编号(91938)
- 资助(91571)
- 成果(74508)
- 部(67933)
- 重点(67050)
- 创(64207)
- 发(64051)
- 课题(62085)
- 国家社会(60244)
- 创新(59506)
- 教育部(58898)
- 制(58432)
- 期刊
- 济(208725)
- 经济(208725)
- 研究(134473)
- 中国(88518)
- 财(71488)
- 管理(71290)
- 学报(65623)
- 农(64164)
- 科学(62491)
- 大学(51159)
- 学学(47772)
- 教育(47401)
- 农业(44444)
- 技术(41008)
- 融(40417)
- 金融(40417)
- 财经(35228)
- 业经(34696)
- 经济研究(33197)
- 经(30291)
- 问题(26917)
- 业(25628)
- 图书(25451)
- 技术经济(23136)
- 贸(21690)
- 现代(21049)
- 理论(20940)
- 世界(20465)
- 科技(20224)
- 版(20136)
共检索到6754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杜运苏 刘艳平
本文在理论分析服务业开放促进制造业企业价值链升级以及资源错配调节效应的基础上,科学构建了服务业开放指标,并运用中国制造业微观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服务业开放在总体上对我国制造业价值链升级具有促进作用,而且服务业开放与资源错配的交叉项显著为正,即资源错配程度越轻,服务业开放的促进效应越显著,即使改变测度方法和控制内生性以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分析还发现:服务业开放的促进效应在不同贸易方式、不同类型企业、不同地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就细分服务行业而言,金融保险和通讯网络的外资准入放开对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的促进作用更大。因此,在“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下,不仅要积极扩大服务业开放,还要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改善资源错配,从而为“中国制造”向中高端攀升创造良好条件。
关键词:
服务业开放 资源错配 制造业 价值链升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顾雪芹
文章在服务任务国际外包理论模型的基础之上,运用国家-部门层面总出口核算框架,使用WIOD数据库和中国投入产出表,从宏观和中观层面分析了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价值链升级起到显著促进作用,但是不同类型的生产性服务业的作用存在明显差异。机制分析发现,生产性服务业开放通过提高制造业中高技能劳动力的劳动报酬占比和工作时间占比促进制造业价值链地位的提升。进一步分析表明,中国的生产性服务业开放对促进中低层次的制造业价值链升级具有显著效果,而对于高层次的制造业价值链升级则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开放 制造业 价值链地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申明浩 刘文胜
文章以1998-2007年工业企业数据库为基础从微观层面出发,采用制造业的生产率75-25的分位差来测量省级层面的资源错配,检验地区服务业的开放对资源错配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服务业开放能显著改善地区的资源配置效率,使得地区企业的生产率离散度趋于集中,从而改善地区的资源错配。服务业开放对资源错配的纠正效应,西部地区明显优于东部、中部地区,结果并不随样本、测量方法的改变而有所不同。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学敏 王亚飞
随着价值链分工的深入,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分工地位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文章通过认识产品内价值链分工背景下我国制造业企业所处的价值链分工地位,借鉴国内外企业价值链升级的理论与实践,深入探讨了我国制造业企业价值链升级多元化路径,并提出企业层面、产业集群层面和国家层面的"三位一体"的升级对策。
关键词:
产品内价值链分工 升级 路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周鹏 余珊萍 韩剑
我国经济增长呈现出"两高一低"(高投资、高出口、低消费)的特点,中国逐渐成为全球第一大制造国。然而,面对新的国际背景,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巨大的国际压力,转型升级成为当务之急。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价值链升级。为此,本文将尝试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方法,通过探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价值链升级间的相关性,探寻促进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的途径,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价值链升级 投入产出法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唐荣 顾乃华
基于服务业价值链视角,首次通过定量测度服务业上游度情况,考察生产性服务业嵌入与中国制造业资源错配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服务业上游度对资本配置过度和资本配置不足均具有显著的改善效果,但会加剧劳动力错配程度;(2)服务业上游度对资本和劳动力错配产生的影响会受到区域分工指数、知识溢出、产业集聚等因素的调节;(3)服务业上游度对资本错配的改善效果会因为地区资源整合能力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而得到加强,劳动力错配的加剧效果因此而得到削弱;(4)一般情况下,服务业上游度的提高对中西部地区资本错配的改善效果更大,但当劳动力配置不足时,服务业上游度对东部地区的加剧作用最大,而当劳动力配置过度时,西部地区错配受服务业上游度的影响更大。研究可为优化服务业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平衡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政策参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綦良群 刘晶磊 吴佳莹
在全球经济由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深度转型的背景下,以服务化推动制造业及先进制造业发展是我国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企业双元能力视角,从理论分析入手,提出研究假设及理论模型,探究服务化对先进制造业GVC升级的影响机制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服务化能够促进先进制造业GVC升级;企业双元能力在服务化与先进制造业GVC升级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市场需求在服务化与企业探索能力之间起正向调节作用,但在服务化与企业应用能力之间未起调节作用;经济自由度在企业双元能力与GVC升级间起正向调节作用。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余东华 田双
开放经济中,嵌入全球价值链能够改善科技资源错配状况,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进而实现高质量发展。本文以内生增长模型为基础,通过拓展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分析了全球价值链嵌入、科技资源错配与制造业转型升级之间的作用机制;在构建科技部门生产函数和制造业全行业生产函数的基础上测算了2005—2014年中国13个制造业行业的科技资源错配程度,并检验了全球价值链嵌入、科技资源错配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科技资源错配降低了科技部门全要素生产率,进而阻碍了制造业转型升级;嵌入全球价值链有利于改善科技资源错配程度,从而能够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方静
采用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生产数据、服务业FDI以及对外直接投资数据,深入考察了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企业加成率的影响以及机制。研究发现: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企业加成率存在显著正向提升作用,且服务业走出去对企业加成率的提升作用更大。在细分行业上,租赁和商务服务,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服务,信息通信服务走出去对制造业企业加成率的影响较大,而批发零售服务、金融服务、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引进来的影响较大。机制检验结果则表明,服务业开放通过促进企业新产品创新和提升企业生产率两种渠道影响企业加成率。
关键词:
服务业开放 企业加成率 创新效应 生产率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喻胜华 李丹 祝树金
本文利用2003—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和中国城市数据库,探讨了277个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影响效应及机制。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与多样化集聚均能有效推动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且多样化集聚的作用效果更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攀升的影响效应在企业贸易类型、所在地区、所有制类型方面存在差异;影响机制表明,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和多样化集聚均能通过规模经济效应弱化企业成本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负向影响,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可通过技术溢出效应放大企业生产率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促进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依托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推动我国制造业价值链攀升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孙湘湘 周小亮
服务业开放带来的知识、技术等在提高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效率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发挥了关键作用。本文利用超效率DEA模型对各地区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效率进行评价,并考察了服务业开放与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服务业开放有利于提高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效率。本文进一步分析了人力资本、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及制度环境在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效率影响中的门槛效应。结果显示,人力资本存在显著的单门槛效应,当人力资本水平较低时,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效率的影响不显著,随着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效率的影响显著增强;生产性服务发展水平越高,服务业开放提高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效率的效应也越强;制度环境存在双门槛效应,当制度环境较差时,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效率的影响不显著,随着制度环境的改善,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效率的促进效应逐渐增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仲志源 张梦 马野青
文章通过世界投入产出表,测算了中国制造业的上游度,将其作为全球价值链地位测度指标,重点分析不同种类的生产性服务对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的异质影响。从上游度的计算结果来看,2000—2014年绝大部分制造业部门的上游度水平都得到了提升,且上游度对外部经济冲击的反应较为剧烈。实证结果显示,运输、信息、金融以及房地产这四种生产性服务业对提升中国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地位都有着显著的正向作用,同时这四种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效应均有差异,其中运输业的正向促进作用最为显著,而房地产业的正向影响效用较小。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郭娟娟 冼国明 李怡
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海关数据库、产品关税数据库和投入产出数据,分析服务业外资自由化对制造业企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的影响程度及内在机理。结果表明,服务业外资自由化显著促进了制造业企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克服内生性问题之后,该结论依旧成立。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提高服务业外资自由化程度更加有利于非加工贸易类型企业、服务业发达地区企业、服务业开放程度较高的行业企业、使用服务要素投入更高的企业以及大城市企业的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且这一促进作用在中国加入WTO之后更为明显。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降低生产成本是服务业外资自由化促进制造业企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的重要途径,且前者发挥作用更大。此外,制度环境与服务业外资自由化在影响制造业企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方面存在互补性,制度环境越完善的地区,服务业外资开放对地区内制造业企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的促进作用越大,且产权制度效应优于契约制度效应。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磊 李吉
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不断深化,跨国投资及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均呈日趋增强的发展趋势。本文在分析双向FDI、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作用机制基础上,运用2010~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双向FDI协同发展、OFDI、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及其与OFDI的交互作用均显著促进我国制造业价值链升级,而IFDI及其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交互作用则阻碍制造业价值链升级;从地区异质性看,OFDI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分别促进西部和中部地区制造业价值链升级,OFDI及其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交互作用均显著促进东部和中部制造业价值链升级,双向FDI的协同发展只对东部地区有促进作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星翰 戴翔 何启志
从服务要素进入制造业生产过程从而促进制造业服务化角度看,扩大服务业开放通常有两种渠道:一是扩大服务业开放后,国外服务要素作为中间投入直接进入制造业;二是扩大服务业开放所产生的溢出效应等反向拉动国内服务业发展,进而促进本土服务要素进入制造业生产过程。上述两种途径实现的制造业服务化,对制造业攀升全球价值链究竟会产生何种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的理论探讨和经验分析。本文在对传统理论进行修正并形成待检验假说基础上,基于中国经验数据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扩大服务业开放总体有助于提升制造业企业价值链分工地位,但上述两种作用机制表现出完全相反的作用。具体而言,依托国外服务要素投入实现的制造业服务化,不利于制造业价值链攀升;而依托本土服务要素投入实现的制造业服务化,对制造业攀升全球价值链具有促进作用。上述研究发现对于如何依托扩大服务业开放,从而实现制造业攀升全球价值链的路径优化,具有明显的政策含义。
关键词:
服务业开放 制造业服务化 全球价值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