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55)
- 2023(9649)
- 2022(7899)
- 2021(6981)
- 2020(6023)
- 2019(13878)
- 2018(13843)
- 2017(26245)
- 2016(13953)
- 2015(15478)
- 2014(15120)
- 2013(15542)
- 2012(14330)
- 2011(12697)
- 2010(12914)
- 2009(12133)
- 2008(12291)
- 2007(10986)
- 2006(9828)
- 2005(9339)
- 学科
- 业(74421)
- 企(70052)
- 企业(70052)
- 济(66231)
- 经济(66150)
- 管理(56641)
- 方法(30039)
- 业经(25935)
- 财(24663)
- 数学(22371)
- 数学方法(22253)
- 农(20933)
- 务(18280)
- 财务(18272)
- 财务管理(18252)
- 企业财务(17241)
- 贸(16859)
- 贸易(16850)
- 易(16554)
- 技术(16004)
- 农业(15586)
- 中国(14803)
- 制(14529)
- 策(13464)
- 出(12623)
- 划(12429)
- 和(12061)
- 理论(12058)
- 企业经济(11936)
- 经营(11243)
- 机构
- 学院(204206)
- 大学(201412)
- 济(93736)
- 经济(92058)
- 管理(83733)
- 理学(70876)
- 理学院(70290)
- 管理学(69539)
- 管理学院(69184)
- 研究(65715)
- 中国(56400)
- 财(44289)
- 京(41889)
- 科学(37246)
- 农(36580)
- 财经(34639)
- 所(33400)
- 江(32774)
- 经(31606)
- 中心(30638)
- 研究所(29847)
- 经济学(29040)
- 农业(29019)
- 业大(28857)
- 经济学院(26449)
- 北京(26114)
- 财经大学(25571)
- 州(25486)
- 商学(25146)
- 商学院(24917)
- 基金
- 项目(130159)
- 科学(103735)
- 基金(96800)
- 研究(95049)
- 家(84042)
- 国家(83260)
- 科学基金(72774)
- 社会(63014)
- 社会科(59958)
- 社会科学(59940)
- 省(50689)
- 基金项目(50302)
- 自然(46549)
- 自然科(45541)
- 自然科学(45526)
- 自然科学基金(44854)
- 教育(41476)
- 划(41284)
- 资助(40160)
- 编号(37203)
- 业(33828)
- 创(30570)
- 成果(29285)
- 部(29164)
- 重点(28970)
- 发(28105)
- 创新(27676)
- 国家社会(26789)
- 制(25541)
- 教育部(25174)
- 期刊
- 济(106352)
- 经济(106352)
- 研究(61483)
- 中国(41198)
- 财(38001)
- 管理(36713)
- 农(33716)
- 学报(28875)
- 科学(27636)
- 融(25136)
- 金融(25136)
- 农业(23248)
- 大学(22558)
- 学学(21365)
- 技术(19192)
- 业经(18165)
- 财经(18071)
- 经济研究(17759)
- 经(15754)
- 业(15312)
- 贸(14818)
- 国际(13924)
- 问题(13915)
- 教育(13611)
- 技术经济(12997)
- 世界(12319)
- 图书(10813)
- 现代(10753)
- 财会(10598)
- 商业(10385)
共检索到3227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韩民春 袁瀚坤
本文通过将服务要素和汇率波动引入拓展的MO理论模型,并使用2001—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数据库匹配的样本研究了服务业对外开放对出口企业加成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服务业对外开放显著提升了出口企业加成率,但人民币升值减弱了服务业开放的正面影响,该结论在经过工具变量法、替换变量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服务业对外开放对技术密集型企业、非垄断企业、加工和非加工贸易企业加成率的提升作用明显,但随着人民币升值该促进作用逐渐减弱;服务业对外开放通过提升产品质量促进出口企业加成率,人民币升值通过价格效应抑制出口企业加成率;服务业对外开放和人民币升值均显著降低了加成率离散程度,优化了资源配置;服务业对外开放通过资源再配置效应提升了行业加成率。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六傅 钱学锋 刘厚俊
本文旨在分析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风险对我国六大类企业出口可能产生的影响。文章首先对实际汇率波动风险采用GARCH(1,1)过程估计,然后采用协整分析方法和误差修正模型估计各类企业长、短期出口需求方程。结论是:不论是短期还是长期,实际汇率风险对企业出口都存在正面或负面冲击,但负面冲击更具显著性。冲击程度在各企业间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与各类企业风险意愿类型、风险规避能力以及出口产品质量等因素有关。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许家云 毛其淋
文章利用2000-2007年的中国海关数据库和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匹配数据,深入考察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制造业出口企业加成率的影响,并同时揭示了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1)人民币升值显著降低了出口企业的加成率,并且对于出口依赖程度越高的企业,人民币升值对其加成率的负面影响越大;(2)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企业加成率的影响具有动态效应,且可能存在1年的时滞,它对企业加成率的抑制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呈递增趋势;(3)人民币汇率对不同特征的出口企业加成率具有显著的异质性影响:人民币汇率升值对出口企业加成率的消极影响随着企业生产率水平的提高而降低,随着企业融资约束的增强而增强;从所有制性质来看,私营出口企业的加...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加成率 中介效应模型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袁申国 郑雯
基于国际标准行业分类准则,选取中国1992~2013年65个不同出口行业与进口行业年度数据,运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与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波动与不同行业进出口的关系及其对进出口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行业的进出口额受到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且出现不同的时滞效应。基于研究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人民币汇率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应综合衡量不同行业进出口对汇率变动的敏感程度,提升企业对价格信号的敏感性,推进进出口结构升级。
关键词:
实际有效汇率 汇率波动 ARDL模型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许家云 田朔
本文利用2000-2007年的中国海关数据库和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匹配数据,以中国制造业企业为样本,使用倍差法考察了2005年以来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制造业出口企业加成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20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之后,与非出口企业相比,出口企业的加成率显著降低,并且出口依赖度越高的企业,人民币升值对其加成率的负面影响越大;从加成率分布的角度来看,人民币升值降低了出口企业加成率的分散度,从而有益于优化资源配置。本文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汇率冲击背景下出口企业的价格加成策略提供一个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倍差法 加成率分散度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腊生 高书丽
依据1995-2011年的季度数据,通过GARCH模型对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进行了测算,并基于行为均衡汇率理论对人民币实际汇率错位程度进行了估计,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以及错位对中国制造业各分类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论从长、短期来看,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及汇率错位对不同分类产品的影响均表现出负向影响,但影响效果因产品特性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各分类产品出口短期内均具有自我修正的动态机制。货币当局在关注人民币实际汇率水平值的同时,应进一步减少汇率波动及错位对制造业等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黄晓东
运用行为均衡汇率模型和协整理论,以1978-2005年为例,来测算人民币实际汇率错位状况,实际表明:人民币在1978-2005年间存在汇率错位状况,具体表现为8个年份不同程度的汇率高估和16个年份的汇率低估。同时将实际汇率错位作为变量引入出口模型中,来寻找实际汇率错位和出口之间的关系(经济效应),其结果:实际汇率错位对出口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实际汇率错位 出口影响 人民币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宁 李卫兵
基于非线性阈值协整模型对我国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出口贸易的动态关系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我国出口总额的影响显著依赖汇率变化的幅度而呈现出非线性转换,机制转换的阈值为2.07%。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在一定范围内升(贬)值,汇率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相对较小;但如果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大幅度变动,则汇率会对我国出口贸易产生大的影响。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要采取渐近式的策略,适当控制汇率的变动幅度,减轻人民币升值对出口贸易的负面作用。
关键词:
阈值协整 人民币汇率 出口 非线性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范言慧 闫宇航
基于2000—2015年行业实际汇率数据,对人民币实际汇率对我国制成品行业出口及出口结构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人民币实际升值对于我国制成品出口中大多数行业出口存在一定负面影响,尤其是自2013年第四季度以来,受人民币实际升值显著不利影响的行业(尤其是技术密集型行业)数目不断增加,说明其影响趋于扩大。从出口结构上来看,人民币实际升值对于不易模仿的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相对于制成品出口的比重在2013年之前存在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此后该影响已不显著。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雷德辉
传统文献在运用巴拉萨—萨缪尔森假说(BSH)研究快速发展的经济体的实际汇率时,大多只讨论了该经济体本身的可贸易品部门和不可贸易品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增长差异,而忽略了两国可贸易部门的相对劳动生产率和相对工资增长率的差异,以致研究的结果并不一定符合BSH。本文通过拓展BSH认为:一国实际汇率的变化不仅取决于两国相对物价水平,还取决于两国货币的名义汇率,而两国的名义汇率由两国可贸易品部门的相对劳动生产率增长差异,两国可贸易部门的相对工资增长率差异和资本的产出弹性共同决定的;而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正好反映两国间贸易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与工资的相对的变化和资本的产出弹性;它既影响两国名义汇率,又影响两国相对物价...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毛日昇 高凌云 郑建明
本文基于实际汇率变化对产业内部企业之间出口转换理论分析框架,采用1998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细分产品层面数据以及行业层面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分析了工业企业出口转换的分布和变化特征,检验了实际汇率变化对行业出口扩张、出口收缩、净出口以及出口转换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控制了实际汇率的直接影响和通过进口中间产品渠道对出口的影响,实际汇率变化总体上对出口扩张率和转换率具有显著影响作用,但对出口收缩率和净出口增长率的影响不显著。(2)实际汇率总体变化对出口影响存在显著的不对称性;贬值相对于升值对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宁 李卫兵
基于非线性阈值协整模型对我国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出口贸易的动态关系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我国出口总额的影响显著依赖汇率变化的幅度而呈现出非线性转换,机制转换的阈值为2.07%。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在一定范围内升(贬)值,汇率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相对较小;但如果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大幅度变动,则汇率会对我国出口贸易产生大的影响。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要采取渐近式的策略,适当控制汇率的变动幅度,减轻人民币升值对出口贸易的负面作用。
关键词:
阈值协整 人民币汇率 出口 非线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毛日昇 高凌云 郑建明
本文基于实际汇率变化对产业内部企业之间出口转换理论分析框架,采用1998~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细分产品层面数据以及行业层面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分析了工业企业出口转换的分布和变化特征,检验了实际汇率变化对行业出口扩张、出口收缩、净出口以及出口转换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控制了实际汇率的直接影响和通过进口中间产品渠道对出口的影响,实际汇率变化总体上对出口扩张率和转换率具有显著影响作用,但对出口收缩率和净出口增长率的影响不显著。(2)实际汇率总体变化对出口影响存在显著的不对称性;贬值相对于升值对出口变化和转换影响更为显著,贬值会对出口扩张和收缩率产生显著的同方向影响作用,进而会对出口转换率产生显著影响,但对净出口增长并无显著影响。(3)实际汇率暂时性变化主要会对出口扩张率产生显著影响,持久性变化主要会对出口收缩率产生显著影响。(4)长期来看,实际汇率持久性变化对低利润部门的出口扩张、收缩以及转换影响作用显著高于对高利润部门相应的影响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佟家栋 许家云 毛其淋
基于2000~2007年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和高度细化的海关数据,文章深入考察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中国工业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1)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对中国工业企业的出口决策、出口数量、出口价格和出口额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且从标准化系数来看,其对出口数量、出口价格和出口额的影响相对较大,这说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企业出口的影响更多体现在集约边际上,并且在集约边际内部,企业主要通过调整出口数量来应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对其出口的冲击;(2)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因企业生产率水平、规模、融资约束、所有制和贸易方式的不同而具有显著的异质性;(3)就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超 蔡露露
中国制造业企业如何从依托出口产品数量向质量转变,服务业对外开放从非实物要素投入角度提供了新的视角。将产品质量引入消费者偏好和制造业企业的生产出口决策,通过构建一个包含消费者和服务、制造两类生产企业的局部均衡模型来阐释服务业对外开放水平提高对制造业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基于政策文本构建服务业开放影响指数,就服务业对外开放与制造业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实证研究发现,服务业对外开放主要通过削减制造业企业生产成本和提高企业生产率来改善产品质量,改进作用与开放的服务业类型有关,与制造业企业本身的地域特征、所有制属性以及企业所在行业的服务要素依赖程度无关。理论和经验证据表明,中国应该进一步消除服务行业的外商投资障碍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水平,在对外开放过程中需要有侧重地引导外资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向生产性服务行业流入,但无需过分注重制造业企业的地理布局、生产技术与所有制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