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006)
2023(21410)
2022(17761)
2021(16469)
2020(13802)
2019(31259)
2018(30650)
2017(57249)
2016(30860)
2015(34273)
2014(33734)
2013(33769)
2012(31285)
2011(28142)
2010(28214)
2009(26562)
2008(26153)
2007(22867)
2006(20412)
2005(18654)
作者
(90368)
(75364)
(74961)
(71183)
(48069)
(36056)
(33909)
(29317)
(28840)
(26585)
(25917)
(25318)
(23922)
(23909)
(23444)
(23177)
(22178)
(22003)
(21749)
(21608)
(18582)
(18576)
(18264)
(17303)
(16961)
(16821)
(16579)
(16349)
(15159)
(14682)
学科
(149036)
经济(148881)
(102585)
管理(97796)
(88114)
企业(88114)
方法(62250)
数学(52341)
数学方法(51746)
中国(38969)
(38881)
(37761)
业经(36372)
地方(30673)
农业(27351)
(26353)
贸易(26337)
(26303)
(26222)
(25577)
(24882)
财务(24835)
财务管理(24787)
企业财务(23521)
(22219)
技术(21799)
理论(20965)
环境(20580)
(20127)
(20009)
机构
大学(446042)
学院(445593)
(195074)
经济(191339)
管理(174329)
研究(153919)
理学(149858)
理学院(148173)
管理学(145736)
管理学院(144889)
中国(120566)
(94704)
科学(92563)
(87676)
(77322)
(76389)
中心(71060)
研究所(69893)
财经(69809)
(66987)
业大(65447)
(63630)
经济学(60222)
农业(60011)
北京(59453)
(55361)
(55064)
师范(54437)
经济学院(54108)
(52892)
基金
项目(296998)
科学(235589)
基金(219782)
研究(211642)
(193153)
国家(191566)
科学基金(165238)
社会(139495)
社会科(132410)
社会科学(132375)
基金项目(115424)
(113320)
自然(107015)
自然科(104657)
自然科学(104629)
自然科学基金(102835)
(95980)
教育(95002)
资助(89897)
编号(82875)
重点(66856)
成果(66084)
(65460)
(64125)
(62757)
国家社会(59444)
创新(58318)
科研(57085)
教育部(56182)
课题(56002)
期刊
(218004)
经济(218004)
研究(131420)
中国(86929)
学报(70424)
(69981)
(68796)
管理(68743)
科学(66003)
大学(53792)
学学(50762)
农业(46838)
(41675)
金融(41675)
技术(39446)
教育(36320)
财经(35712)
经济研究(35580)
业经(33615)
(30958)
问题(29235)
(27773)
(24859)
技术经济(24564)
统计(24047)
图书(22552)
世界(22465)
国际(22165)
(21957)
(20874)
共检索到6802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姚凤阁  仲深  周忠元  
随着城市服务经济的深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服务业的发展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具有日益重要的地位。运用1990-2008年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大经济圈主要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城市服务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城市服务业对区域经济增长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城市服务业集聚对城市服务业增长有积极作用,但由过度集聚而带来的负外部经济效应,对区域经济增长有抑制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蔡旭娜  赖川波  
文章将面板数据模型应用到我国八人经济区域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关系的研究中,利用面板单位根检验、面板协整检验对两经济变量的长期均衡关系进行经验检验,并在面板数据模型的类型、识别和估计问题拘分析基础上建立了八人经济区域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变系数模型,得出不同地区能源消费特特对经济增长速度的’长期影响程度不同,从实汇角度说朋了在应用面板单位根检验与面板协整检验过程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洋  修春亮  
对中国区域经济格局的研究较多,但以小尺度单元、时间连续、同时关注经济水平和经济增速的研究较少。本文以地级行政单位为研究单元,运用基尼系数、泰尔指数、沃尔夫森指数、集中指数、空间自相关方法和比重法分析了1990年以来中国经济总体空间差异与极化程度、经济水平和增速的全局空间自相关和"热点区"、各地经济地位的变化,并总结了主要驱动因素和演变模式。研究表明:①全国总体空间差异与极化在波动中明显增大,2003年以后继续增大。②沿海主要城市群、省会城市、特殊资源城市是"经济热点",与其他地区之间的差距逐步增大。③经济水平和经济增长的空间集聚特征明显,与全国总体经济增速具有耦合关系。④经济区位、区域政策、特殊自然资源、发展基础是中国区域经济格局形成与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健  范月娇  
物流服务业是生产性服务业重要的组成部分,物流服务业区域集聚是现代物流服务业发展水平提高的一种表现,有利于降低社会物流总成本,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文章利用2001~2012年我国大陆31个省域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物流服务业集聚度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动态效应进行估计和检验发现,在考虑相关控制变量基础上,物流服务业集聚水平对我国及东中西部三个区域经济增长的即期效应均为负,而我国东中西部区域分别在其集聚水平的1阶、2阶、3阶滞后期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了显著的正效应。这表明,我国不同区域物流服务业集聚水平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效应不仅具有空间差异,而且存在动态的时间滞后效应,并且随着服务经济的深入以及物流...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崔建军  吕亚萍  
采用的理论模型为Cobb-Dauglas生产函数,采用的样本是国内30个省、市、自治区1998~2010年的pannel数据,通过建立变系数模型和固定效应变截距模型研究FDI以及国内投资在我国各区域所产生的经济影响。结果表明,国内投资仍然是对各省、市、自治区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因素。它对30个省、市、自治区的经济增长起到了显著的促进效果,然而外国直接投资(FDI)在各地区所产生的经济影响有所不同。具体来说,FDI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起到了显著推动作用,其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贡献率达19.23%;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显著相关性不强,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发挥了促进作用,其对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贡献率为12....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聂正彦  李帅  
基于1998-2013年中国31个省区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方法研究物流业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物流业对中国经济增长有显著正向影响,且这种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物流业的经济增长效应对西部地区最强,中部次之,东部最弱。此外,不论是全国还是分地区样本均表明物流业对经济增长的边际贡献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而增加。研究结论对于各地在区域层面和产业层面引领新常态以及"一路一带"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我国服务业区域发展研究"课题组  林洪  
本报告是对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区等三大经济圈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中的第三产业各类法人单位基本情况的统计数据(约160.33万个)进行整理分析、开发利用的成果。报告系统梳理三大经济圈服务业发展现状,深入探讨三大经济圈服务业发展特征,分析和揭示影响三大经济圈服务业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三大经济圈相对先进的服务业区域发展模式、发展路径及发展经验进行比较和总结。报告最后对三大经济圈服务业发展进行展望,并提出服务业区域性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刘艳英  
借助逻辑增长模型以分析和总结区域物流业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的相关影响,且基于三大经济圈,运用边际分析以及弹性分析,推断三大经济圈物流业所对应的单位增长将会给区域经济发展施加的促进作用。当物流业处于不同的增长阶段时,其对区域经济增长将会表现出不同的促进作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邓郴宜   万勇  
城镇化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为实现高质量城镇化发展,中国提出了产城融合发展路径。为研究产城融合如何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本文在构建产城融合与城市经济增长的数理模型并分析影响机制的基础上,首先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2003—2021年中国254个城市产城融合度,其次采用固定效应模型、2SLS模型以及机制检验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中国地级市产城融合度不断提升,呈现东高西低的特征,未来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产城融合能够通过促进产业集聚水平、扩大市场潜力以及提高人力资本水平三条路径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因此,未来中国的城镇化建设应围绕产城融合,合理制定发展政策;结合当地情况,适时转换发展思路;推动区域合作,实现共建共享共赢。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火根  沈利生  
通过将能源引入生产函数建立三要素生产函数模型,利用最新发展的面板单位根,面板因果检验和面板协整方法对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重新进行了经验检验,面板单位根检验表明能源、GDP等都为一阶差分平稳变量;Granger面板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能源消费是经济增长的因,而经济增长并不是能源消费的因,如果能源供应减少1%,经济增长将下降0.498%。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得文  苗建军  
空间集聚和经济增长本质上是相互影响的内生化过程。本文根据新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构建空间集聚和经济增长面板数据联立方程,运用GMM三阶段最小二乘法实证分析了1995~2008年中国省域空间集聚和经济增长的内生关系。研究发现,空间集聚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存在U型关系,区域集聚是产生区域差距的重要因素;经济增长对区域的空间集聚存在门槛效应。新经济地理学中的本地市场效应、交通基础设施、知识溢出水平和市场化程度对我国区域的空间集聚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交通基础设施效应随着区域集聚水平的提高呈递减趋势。研究还进一步验证了对外开放对我国东部地区空间集聚的拉动效应。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郭晔  
本文借鉴Combes et al.(2007)的城市与区域集聚效应测量方法,运用长三角16个城市、珠三角13个城市和环渤海地区19个城市1994—2007年的面板数据,对三个经济区的城市和区域集聚效应进行了实证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珠三角的城市集聚效应在1990年代最强,但近年却出现明显的下降,同时,其区域集聚效应表现最弱;长三角在城市和区域集聚效应两方面都表现得最为突出;环渤海经济区的城市集聚效应最弱,而在区域集聚效应上表现良好。进一步地,文章认为集聚力与扩散力的"循环累积"决定了三个经济区内集聚效应的强弱,并且针对它们在人力资本和技术的外溢性以及产业同构化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提出了今后的发展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曹贤忠  曾刚  邹琳  刘刚  
利用长江经济带110个地市1990~2013年R&D投入与经济增长水平的相关面板数据,通过单位根检验、协整性检验和面板数据模型,对R&D经费投入和人员投入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各市的经济增长与R&D投入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R&D短期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则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效应;2R&D人员投入产出弹性高于R&D经费投入,说明区域经济增长对R&D人员的依赖性更大;3R&D投入表现出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但R&D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则表现出中西部大于东部的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所处发展阶段的不同和东中西区域经济特征不同。最后,从加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帆  杜云晗  
中国正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对人才和创新的需求不断加大。基于西部地区城市面板数据分析创新与高端服务业人才集聚的互动关系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城市经济系统中,创新与高端服务业人才集聚存在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且两者分别直接及通过对方间接正向作用于经济增长,即创新与高端服务业人才集聚在促进经济增长过程中存在共轭效应。总体来说,创新与高端服务业人才集聚的相互影响程度、协调一致程度对经济增长都存在影响,相对而言两者协调一致的程度对经济增长的意义更为关键。为更好地发挥创新和高端服务业人才集聚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城市应结合自身产业特征和产业升级需要统筹引才聚才和科技创新思路,注重两者的协同发展,保障及放大创新和高端服务业人才集聚在城市经济增长中的积极影响。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闫丽瑞  田祥宇  
本文通过建立基于我国31个省1978—2009年数据的面板模型,按照国家统计局的东、中、西部划分标准,采用面板单位根和协整检验方法分别对这三个地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检验结果表明,不论在东部、中部还是西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都具有长期均衡关系,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水平在各地区之间存在差异,中部地区金融发展对其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大,接下来是东部地区,西部地区最小。为了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实现我国经济协调发展,推进西部地区金融发展成为当务之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