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79)
- 2023(13859)
- 2022(11310)
- 2021(10375)
- 2020(8786)
- 2019(19959)
- 2018(19537)
- 2017(36658)
- 2016(19569)
- 2015(21714)
- 2014(20899)
- 2013(21047)
- 2012(19292)
- 2011(17133)
- 2010(16927)
- 2009(16117)
- 2008(16240)
- 2007(14020)
- 2006(12338)
- 2005(11385)
- 学科
- 济(88178)
- 经济(88077)
- 业(87131)
- 企(78884)
- 企业(78884)
- 管理(74694)
- 方法(39152)
- 数学(30997)
- 数学方法(30865)
- 财(29536)
- 业经(29473)
- 农(27778)
- 中国(24003)
- 务(21417)
- 财务(21407)
- 财务管理(21390)
- 企业财务(20324)
- 农业(19954)
- 贸(19152)
- 贸易(19141)
- 制(19048)
- 易(18753)
- 技术(18133)
- 划(17700)
- 环境(16265)
- 策(16205)
- 和(15366)
- 体(14044)
- 银(13004)
- 银行(12973)
- 机构
- 学院(283041)
- 大学(281451)
- 济(130034)
- 经济(128000)
- 管理(116368)
- 理学(100482)
- 理学院(99551)
- 管理学(98573)
- 管理学院(98055)
- 研究(94429)
- 中国(76850)
- 京(58799)
- 财(58722)
- 科学(54591)
- 农(51258)
- 所(47207)
- 财经(46995)
- 经(43169)
- 中心(42866)
- 研究所(42789)
- 业大(41672)
- 江(41332)
- 农业(40471)
- 经济学(40247)
- 北京(36931)
- 经济学院(36557)
- 财经大学(34972)
- 商学(33575)
- 院(33554)
- 商学院(33285)
- 基金
- 项目(189238)
- 科学(151533)
- 基金(142583)
- 研究(136556)
- 家(125381)
- 国家(124294)
- 科学基金(107779)
- 社会(92772)
- 社会科(88160)
- 社会科学(88134)
- 基金项目(75221)
- 省(71187)
- 自然(68757)
- 自然科(67237)
- 自然科学(67216)
- 自然科学基金(66174)
- 划(59711)
- 教育(59640)
- 资助(57078)
- 编号(52057)
- 部(42936)
- 创(42841)
- 业(42377)
- 重点(42290)
- 发(40755)
- 成果(40511)
- 国家社会(40314)
- 创新(39317)
- 教育部(37053)
- 人文(36413)
- 期刊
- 济(140945)
- 经济(140945)
- 研究(80919)
- 中国(54549)
- 财(48503)
- 管理(46436)
- 农(46432)
- 学报(42525)
- 科学(41187)
- 大学(32624)
- 农业(31928)
- 学学(31113)
- 融(26559)
- 金融(26559)
- 财经(24123)
- 经济研究(23777)
- 业经(23613)
- 技术(22879)
- 经(20976)
- 业(20866)
- 问题(18509)
- 教育(18182)
- 贸(17800)
- 世界(16533)
- 技术经济(16205)
- 国际(16022)
- 现代(13673)
- 商业(13560)
- 财会(13213)
- 图书(12908)
共检索到4236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苏丹妮 盛斌
本文首次为服务业FDI影响东道国环境这一新命题寻求完整的理论阐释和微观证据。基于投入产出的垂直关联,本文构建了服务业外资开放影响下游制造业企业污染排放的理论模型,细化了要素投入优化效应、生产率效应和减排设备投资效应三种机制。实证中,抓住中国外资政策调整和企业污染排放数据的独特优势,构造了相对外生的服务业外资开放指标和以大气污染典型代表二氧化硫为基准、其他污染物为稳健性检验的企业污染排放强度指标体系,验证了理论假说。平均而言,服务业外资开放程度每提高1%,制造业企业二氧化硫排放强度将下降0.42%。进一步分析表明,服务业外资开放的微观环境效应会因不同企业、行业、地区特征而异。最后,不同于传统新古典框架关注的行业间结构效应,本文从企业动态演变的视角发现,企业间资源再配置引发的行业内结构效应是服务业外资开放促进行业污染排放强度下降的重要路径。总的来说,本文证实了服务业外资开放作为一种绿色、清洁的中间投入要素具有"污染光环"效应的新观点。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邵朝对 苏丹妮 王晨
本文从外资管制的视角构建了一个区分简单创新和复杂创新的企业创新决策模型,阐明了服务业开放通过投入成本和知识溢出影响企业创新数量和质量的理论机制,并以中国数据给予检验。结果表明:服务业开放对企业创新具有显著的数量和质量激励效应。由于服务知识溢出对复杂创新成本的降低效应更强,因此,服务业开放对具有更强知识溢出吸收能力企业的创新质量促进更大。最后评估了服务业开放这一市场化改革对专利补贴政策诱发的"数量繁荣、质量下降"创新假象的矫正作用。
关键词:
服务业开放 企业创新 创新质量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荣华 杜昊 张磊
本文以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在试点地区的实施构造准自然实验,基于2006—2021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法检验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碳排放权交易政策显著优化企业环境绩效,该结论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机制分析显示,碳排放权交易政策能够促使目标企业通过转型升级效应和绿色技术进步效应优化企业环境绩效,阻止环境绩效较差的企业进入或促使其退出市场,激励环境绩效较优的企业进入市场,强化优胜劣汰的市场选择机制,从而对企业环境绩效产生积极影响;异质性分析表明,该政策在东部和西部地区、民营和外资企业、非重污染行业以及劳动和资本密集型行业的改善效应更为显著。动态演进视角拓展分析表明,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带来的行业资源配置效率和市场竞争程度的提高将有利于企业优化环境绩效。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方静
采用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生产数据、服务业FDI以及对外直接投资数据,深入考察了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企业加成率的影响以及机制。研究发现: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企业加成率存在显著正向提升作用,且服务业走出去对企业加成率的提升作用更大。在细分行业上,租赁和商务服务,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服务,信息通信服务走出去对制造业企业加成率的影响较大,而批发零售服务、金融服务、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引进来的影响较大。机制检验结果则表明,服务业开放通过促进企业新产品创新和提升企业生产率两种渠道影响企业加成率。
关键词:
服务业开放 企业加成率 创新效应 生产率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邵朝对
本文以中国加入WTO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倍差法识别了产出关税下降引致的进口竞争对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进口竞争通过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和管理效率的逃离竞争机制显著降低了中国企业污染排放强度,而以缩减企业产出规模、降低企业减排支出和弱化政府环境规制效果为具体路径的低成本竞争机制并不存在。此外,低污染企业进入引发的广延边际变动是进口竞争促进行业污染排放强度下降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微观环境绩效的新角度,理解了中国主动扩大进口的必要性。
关键词:
进口竞争 企业污染排放强度 倍差法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苏二豆 薛军
本文利用历年《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考察了我国上游服务业外资开放对下游制造业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服务业外资开放显著促进了下游制造业企业创新水平提升,并且在考虑内生性及使用替换变量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基于企业、行业和地区层面的异质性分析发现,这一促进作用主要集中在民营企业、新生企业、接近国际技术前沿行业和高市场化水平地区的企业中;从影响机制来看,服务业外资开放有效降低了下游制造业企业的生产和交易成本,从而促使企业进行研发创新,同时也会吸引更多下游企业进入市场,通过竞争效应引致企业创新。
关键词:
服务业 外资开放 制造业创新 市场竞争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盛斌 朱鹏洲
文章利用《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构造服务业限制指数,实证检验服务业开放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发现服务业开放显著促进了制造业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考虑指标测算误差、异常样本和潜在的内生性等问题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扩大就业、提高工资水平以及降低人均资本是促进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提升的主要机制。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服务业开放对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和中东部地区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促进效果更明显;调节效应分析的结果表明,企业出口行为、产业集聚能够增强服务业开放对劳动收入份额的正向溢出效果,劳动力成本上升则抑制了这一效果。
关键词:
服务业开放 劳动收入份额 共同富裕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吴敏 黄玖立 丁思琪
本文利用1979—2016年外资企业投资经营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设立国家级开发区引致的制度质量改善对外资企业进入模式的影响。估计结果显示,制度质量改善能够提高外资企业以独资方式进入中国的可能性。这一结论在基于倾向评分匹配的双重差分估计(PSM-DID)和城市加总估计中依然稳健。进一步研究表明,制度质量改善的影响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增强;制度质量改善对外资企业以独资方式进入的促进作用在契约密集型行业以及来自大陆法系国家的外资企业体现得更为明显。
关键词:
制度质量 开发区 外资企业 进入模式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任阳军 田泽 刘超 任芳容 管歆格
数字化转型赋予了企业新的发展动能,这进一步影响到民营能源企业的经营绩效与绿色低碳转型目标的实现。本文基于沪深A股上市民营能源企业2012—2021年的数据,借助爬虫技术归集企业年报中的“数字化转型”关键词,创新性地刻画出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并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对民营能源企业绩效的影响及其渠道机制。研究表明,数字化转型有助于提升民营能源企业绩效,这一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后依旧成立。从渠道路径来看,数字化转型能够推动技术创新和提高运营能力,这些都有助于促进民营能源企业的绩效增长。就不同企业而言,数字化转型对民营能源企业绩效的驱动效果有着较强的非对称性特征。具体而言,对于东部企业、大型企业、成长型企业以及新能源企业,其提升效应更为显著;对于中西部企业和小型企业而言,数字化转型的绩效驱动力最差。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袁冬梅 马梦姣
外商直接投资(FDI)可以通过劳动力需求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改变东道国的劳动力就业结构和行业相对劳动生产率,进而影响行业工资差距,并且这种影响具有不确定性;由于投资动机和进入方式的不同,FDI对行业工资差距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并表现为地区差异。基于中国服务业的经验分析发现:外资进入通过增加低工资行业的相对就业规模和提升高工资行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扩大了行业工资差距,适应中国低技能劳动力丰裕而高技能劳动力相对稀缺的劳动力市场条件;在以垂直型和合资型FDI为主的地区外资进入具有显著的扩大行业工资差距效应,而在以水平型和独资型FDI为主的地区这一影响并不明显。因此,应努力提高劳动力人力资本水平并充分保障低技能劳动力的权益,积极鼓励和引导水平型FDI进入并适度减少垂直型FDI的引入,持续增强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并不断缩小技术差距,进而在高效利用外资的同时缩小行业工资差距。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余骁 郭志芳
当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服务业在各国融入全球价值链过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随着我国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降低服务贸易壁垒,鼓励外资进入服务领域,将是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和价值链攀升的必由之路。文章基于我国微观企业层面数据,实证分析了服务业开放提升制造业企业全球生产链地位的程度以及可能的途径。研究发现,我国上游服务业开放程度的扩大有助于提升下游制造业企业的全球生产链地位,且这一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显著。影响机制分析显示,服务业开放通过提高企业生产率和推动产品升级两个渠道影响自身生产链地位。进一步,文章还发现上游服务业开放对下游制造业全球生产链地位的影响依企业离技术前沿距离以及所面临的融资约束程度而存在非线性特征,且对不同要素密集度以及不同所有制企业存在异质性影响。最后,本文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晶晶 陈启斐
本文利用上市公司服务企业数据,结合科技部火炬中心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名录,采用双重差分方法分析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政策对企业跨国经营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入围“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之后,会促进当地企业海外营业收入提升。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的企业海外营业收入比没有入围城市的企业高出0.471%。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政策对企业海外营收的影响集中在制造业企业和服务业企业,对农业企业海外营收的影响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产权性质不改变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对企业跨国经营的影响,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非国有企业都能享受到政策红利。本研究表明,发展中国家也应当推进服务业开放,以中国为蓝本的研究,为工业国向服务经济转型提供思路。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苏二豆 薛军
在服务业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点以及"十四五规划"指出要通过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协同赋能双循环的背景下,文章基于2005~2017年企业微观层面的数据,从外资管制的视角,研究了中国服务业开放对下游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相对于绿地投资,服务业开放会显著提高中国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时选择跨国并购的概率,并且经过替换解释变量、固定其他维度固定效应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从影响机制看,服务业外资开放提高了下游企业生产技术和组织管理水平,进而提升了企业跨国并购的协同收益并降低了并购后的整合成本,促使企业选择跨国并购以整合国内外资源,形成新的垄断优势;基于企业、地区和东道国层面的异质性分析表明,服务业开放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进入模式的选择效应主要体现在知识溢出吸收能力较强、服务业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投资东道国为贸易自由度较高国家的企业中。研究结论从服务业开放角度为近年来中国对外投资以跨国并购为主的现象提供了全新解释,是对当前"引进来"与"走出去"关系研究的有力补充,对促进双向投资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服务业开放 外资管制 跨国并购 绿地投资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杨 张鹏举 黄宁
文章按服务部门分析了中国服务业开放现状和服务业就业状况,对2004~2012年服务贸易和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的就业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同时,按可贸易度和要素密集度将服务部门进行归类,检验了不同类别服务部门开放对就业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总体看,服务出口对就业影响不显著,而服务进口具有较强的就业替代效应;就服务进口而言,可贸易度高的服务、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口影响显著为正,可贸易度低的服务、劳动密集型服务进口影响显著为负。服务业外资流入并没有带来明显的就业增长,反而造成就业减少,负向效应主要由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产生。最后,文章建议分部门、分地区有序扩大服务业开放水平,同时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保证就业的稳定和增长。
关键词:
服务业开放 就业 可贸易度 要素密集度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杜运苏 刘艳平
本文在理论分析服务业开放促进制造业企业价值链升级以及资源错配调节效应的基础上,科学构建了服务业开放指标,并运用中国制造业微观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服务业开放在总体上对我国制造业价值链升级具有促进作用,而且服务业开放与资源错配的交叉项显著为正,即资源错配程度越轻,服务业开放的促进效应越显著,即使改变测度方法和控制内生性以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分析还发现:服务业开放的促进效应在不同贸易方式、不同类型企业、不同地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就细分服务行业而言,金融保险和通讯网络的外资准入放开对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的促进作用更大。因此,在“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下,不仅要积极扩大服务业开放,还要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改善资源错配,从而为“中国制造”向中高端攀升创造良好条件。
关键词:
服务业开放 资源错配 制造业 价值链升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制度环境多样性、跨地区经营经验与服务企业产品市场绩效——来自中国证券业的经验证据
生产性服务业开放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经验证据
企业数字化转型、知识产权保护与对外直接投资——来自中国服务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内外兼修”的质量管理能力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绩效——来自开放式创新视角
外资进入、劳动收入份额与技能工资溢价——来自2008年服务业企业普查数据的经验分析
服务业开放促进贸易方式转型——企业层面的理论和中国经验
大陆服务业对外资开放的现状及其对香港服务业的影响
契约环境与服务业集聚——基于中国服务业企业数据的分析
制度环境、创新与异质性服务业企业TFP——基于世界银行中国服务业企业调查的经验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