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46)
- 2023(11288)
- 2022(9345)
- 2021(8463)
- 2020(7221)
- 2019(16016)
- 2018(16089)
- 2017(30568)
- 2016(16067)
- 2015(17867)
- 2014(17301)
- 2013(17077)
- 2012(15415)
- 2011(13619)
- 2010(13989)
- 2009(13628)
- 2008(13941)
- 2007(12706)
- 2006(11310)
- 2005(10647)
- 学科
- 业(84544)
- 企(79368)
- 企业(79368)
- 管理(72258)
- 济(67307)
- 经济(67188)
- 业经(28471)
- 财(27737)
- 方法(25400)
- 农(23191)
- 制(21611)
- 务(20660)
- 财务(20641)
- 财务管理(20618)
- 技术(20023)
- 企业财务(19528)
- 中国(17661)
- 数学(17216)
- 数学方法(17095)
- 农业(16741)
- 体(15331)
- 划(14684)
- 策(14663)
- 理论(13974)
- 技术管理(13738)
- 体制(13592)
- 和(13293)
- 企业经济(12476)
- 银(12355)
- 银行(12345)
- 机构
- 学院(229685)
- 大学(225081)
- 济(100316)
- 经济(98299)
- 管理(97600)
- 理学(82675)
- 理学院(81985)
- 管理学(81232)
- 管理学院(80769)
- 研究(68731)
- 中国(57864)
- 财(51497)
- 京(46224)
- 财经(39113)
- 江(37371)
- 科学(36388)
- 经(35326)
- 农(32856)
- 所(32590)
- 中心(32341)
- 经济学(29511)
- 州(29127)
- 北京(28886)
- 财经大学(28575)
- 业大(28461)
- 研究所(28338)
- 商学(28250)
- 商学院(28005)
- 经济学院(26448)
- 农业(25184)
- 基金
- 项目(143255)
- 科学(116104)
- 研究(112124)
- 基金(105115)
- 家(88200)
- 国家(87331)
- 科学基金(78456)
- 社会(74223)
- 社会科(70372)
- 社会科学(70356)
- 省(57500)
- 基金项目(55530)
- 教育(49752)
- 自然(47709)
- 自然科(46671)
- 自然科学(46660)
- 自然科学基金(45957)
- 编号(45632)
- 划(45565)
- 资助(40617)
- 成果(37102)
- 创(36996)
- 制(34741)
- 业(34473)
- 创新(33423)
- 部(31820)
- 重点(31238)
- 国家社会(30793)
- 发(30736)
- 课题(30553)
- 期刊
- 济(121303)
- 经济(121303)
- 研究(70997)
- 中国(51490)
- 财(45579)
- 管理(44469)
- 农(32165)
- 科学(27059)
- 学报(25263)
- 融(25186)
- 金融(25186)
- 技术(22724)
- 教育(22415)
- 业经(21881)
- 农业(21653)
- 大学(21339)
- 财经(20447)
- 学学(19892)
- 经济研究(18458)
- 经(17718)
- 问题(15057)
- 技术经济(14110)
- 业(14000)
- 财会(13404)
- 现代(12607)
- 贸(12573)
- 会计(12101)
- 图书(11805)
- 商业(11781)
- 科技(11761)
共检索到3647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苏二豆 薛军
本文利用历年《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考察了我国上游服务业外资开放对下游制造业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服务业外资开放显著促进了下游制造业企业创新水平提升,并且在考虑内生性及使用替换变量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基于企业、行业和地区层面的异质性分析发现,这一促进作用主要集中在民营企业、新生企业、接近国际技术前沿行业和高市场化水平地区的企业中;从影响机制来看,服务业外资开放有效降低了下游制造业企业的生产和交易成本,从而促使企业进行研发创新,同时也会吸引更多下游企业进入市场,通过竞争效应引致企业创新。
关键词:
服务业 外资开放 制造业创新 市场竞争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吕越 余骁
本文通过构建服务业开放影响制造业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的理论框架,解释了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上通过进口替代实现“中国奇迹”的深层次原因。研究发现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企业DVAR的即期效应为负、但制造业企业能够通过创新能力提升动态调节DVAR的理论命题。在理论模型基础上,通过微观企业层面数据对上述发现进行检验,实证结果很好地支持了核心的理论假说,进一步的工具变量估计、准自然实验等较好地处理内生性问题的因果识别后,本文的核心结论依然稳健。研究也发现,动态调节效应主要集中在相对低端的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上以及一般贸易企业上。在扩展分析中将投入产出关联与技术距离纳入实证分析框架后发现,越依赖服务投入的制造业行业以及离技术前沿越近的制造业行业中的企业,其服务业开放的创新动态效应越明显,对低技术创新的动态影响相对越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胡大立 金晨远 李致远
为了揭示服务业开放对一国制造业产业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的作用机理,本文提出了服务业开放、低端锁定与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三者之间关系的假设。基于2008-2017年服务业开放、低端锁定及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面板数据,针对服务业开放对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作用及低端锁定的调节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服务业开放提升了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并且低端锁定程度负向调节服务业开放对于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基于实证检验的结果,本文提出有助于服务业开放程度提升和制造业企业突破低端锁定的对策建议:政府应该积极推动服务业对外开放,企业自身应该"走出去"并实现价值链突破。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飚 蔡宏波
本文基于产业关联性视角,理论阐释并实证检验了服务业开放对本国制造业就业总量和就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服务业开放显著增加了制造业就业总量,但随着服务业开放程度的提升,其对制造业的就业创造效应逐渐降低;服务业开放加剧了制造业企业就业两极化特征,即制造业高技能企业和低技能企业就业增加,中等技能企业就业减少,加剧了非贸易型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企业的就业两极化特征;服务业开放对出口型企业、国有企业和中西部地区企业的就业创造效应更为明显;服务业开放主要通过生产率机制和成本机制促进制造业企业就业,并加剧制造业企业就业两极化特征。
关键词:
服务业开放 制造业 就业变动 就业结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晓云 赵小红
利用世界投入产出表、UIBE数据库、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基于“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构建了生产性服务业进口技术复杂度指标,实证检验了生产性服务业进口技术复杂度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创新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进口技术复杂度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其作用效果因制造业行业的技术水平和垂直专业化程度而有所差异。机制检验证明生产性服务业进口技术复杂度通过技术溢出、投入服务化、产品升级和市场扩张作用于中国制造业企业创新。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 进口技术复杂度 制造业创新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胜 李文秀 陈秀英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合理的空间协同分布体系是企业创新发展的关键所在,但目前关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的研究还相对匮乏。鉴于此,基于产业空间协同分布视角,利用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与城市面板的匹配数据,实证检验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发现: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显著促进了企业的技术创新,并且这一作用依赖于企业所有制类型、要素密集度、沟通密集度、城市规模等异质性因素。进一步研究表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主要通过作用于企业的交易成本结构、进入与退出决策行为及研发创新激励来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邵朝对 苏丹妮 王晨
本文从外资管制的视角构建了一个区分简单创新和复杂创新的企业创新决策模型,阐明了服务业开放通过投入成本和知识溢出影响企业创新数量和质量的理论机制,并以中国数据给予检验。结果表明:服务业开放对企业创新具有显著的数量和质量激励效应。由于服务知识溢出对复杂创新成本的降低效应更强,因此,服务业开放对具有更强知识溢出吸收能力企业的创新质量促进更大。最后评估了服务业开放这一市场化改革对专利补贴政策诱发的"数量繁荣、质量下降"创新假象的矫正作用。
关键词:
服务业开放 企业创新 创新质量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毛其淋 谢汇丰
能否有效化解产能过剩事关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稳定,在新发展格局下探究如何提升产能利用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以我国服务业外资参股的政策调整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倍差法系统考察了服务业开放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及其传导途径。研究发现,服务业开放显著促进了企业产能利用率提升。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服务业开放通过提高生产率、促进出口扩张和减少非效率投资途径提升企业产能利用率。服务业开放的产能利用率提升效应对于民营企业、一般贸易企业、高行业资本密集度企业和低融资约束企业而言更大。此外,本文还考察了服务业开放对企业贸易模式和贸易方式转变的影响,发现服务业开放有助于推动出口企业从间接出口模式向直接出口模式转变,以及从非一般贸易(纯加工贸易、混合贸易)方式向一般贸易方式转变,并通过贸易模式和贸易方式的转变进一步提高了企业产能利用率。本文有助于加深对我国制造业企业产能利用率变化驱动因素的理解,为我国通过服务业市场开放化解产能过剩困境提供可行思路。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吕越 陈泳昌 邓利静
文章通过整合2000—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产品产量数据库,形成高度细化的微观企业数据,再将其与基于《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和投入产出表测算的上游服务业开放指标进行合并,形成了可用于实证分析我国上游服务业开放如何影响企业产品多样性的研究数据。文章的主要结论如下:首先,上游服务业开放显著促进了企业产品多样性的提高,且这一结果在多重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显著成立;其次,机制分析表明,上游服务业开放通过推动制造业上游服务市场的规模扩大、质量提升以及成本节约提升了企业产品多样性。此外,异质性分析显示,基于服务依赖度的视角,依赖度更高的企业更能充分发挥服务市场开放带来的产品多样性提升效应;基于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共同集聚视角,共同集聚水平更高的地区即制造业与服务业耦合衔接更加紧密的地区,服务业开放带来的产品多样性提升效应更加突出。最后,进一步的拓展性分析揭示,从产品动态来看,服务业开放不仅从总量意义上提升了企业产品多样性,还显著加快了企业包括新产品进入和旧产品淘汰两方面的产品转换;从企业动态及行业维度来看,服务业开放在吸引企业进入的同时还会减缓企业退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吕越 陈泳昌
推动开放发展和绿色发展是贯穿“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培育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重要发展理念。本文通过整合1998—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及中国工业企业污染排放数据库获得了高度细化的微观企业数据,再将其与基于《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和投入产出表构建的上游服务业开放指标进一步合并,实证研究了我国上游服务业开放对企业污染的影响效应及内在机制。研究发现,首先,服务业开放会显著降低企业污染水平,这一结论在多重稳健性检验及内生性处理后依然显著成立;其次,服务业开放主要通过降低投入中的能源依赖和推动生产中的技术进步两个方面来改善企业环境绩效;最后,能源消耗水平、服务依赖度更高的企业以及技术密集型行业内企业更能依托服务业开放发挥环境改善效应。本文研究结论揭示了我国扩大服务业开放进程中的生态环境效应,为进一步推动开放发展战略与绿色发展新理念的耦合与兼容提供了有益的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关键词:
服务业开放 制造业企业 环境污染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武力超 张馨月 童欢欢
金融服务部门开放提供了更多的优质金融服务,便利了企业融资,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支持。为系统研究金融服务部门开放与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世界银行微观企业调研数据库和服务贸易限制数据库,实证分析了金融服务部门开放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服务部门开放促进了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进一步引入行业特征的分析表明,高外部融资依赖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受金融服务部门开放的影响更大,金融服务部门的开放将更有效地促进这类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蓬勃发展。本文研究证实融资纾解效应是金融服务部门开放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主要渠道。
关键词:
金融服务部门开放 技术创新 外部融资需求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李芳芳 冯帆
制造业是我国技术创新的“主战场”,服务作为制造业的重要中间投入,服务业的开放能否提升制造业的创新效率是研究的重点。文章基于2004—2014年省级层面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总体来讲,我国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创新效率有促进作用,但不同类型服务业的开放对其影响有所差异。把制造业创新效率进一步分解为创新的“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后发现,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创新的“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技术进步”则存在门槛效应,即适度的服务业开放对能显著提升制造业创新的“技术进步”,但当开放水平过高时统计不显著。机制检验显示,服务业开放通过溢出效应促进制造业创新的“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通过锁定效应阻碍了制造业创新的“技术进步”。该研究为我国如何有效扩大服务业开放从而促进制造企业提升创新效率提供了合理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服务业开放 制造业 创新效率 门槛效应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孟庆敏 梅强
本文建立区域创新体系内的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企业互动创新的系统动力学模型,运用VensimPLE软件进行仿真,研究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企业互动创新机理,并分析影响互动的因素,提出增强互动创新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吕民乐 安同良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制造业创新的作用可以解析为专业化效应、知识转移效应和创新嵌入效应三个方面。文章基于中国2003-2013年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制造业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对制造业创新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且在所有影响制造业创新能力的因素中,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的影响最大。研究同时也揭示了中国制造业创新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周芳 赵彦云
本文在CDM模型的分析框架下,基于北京市海淀科技园企业年报的微观数据,对信息服务业创新过程与制造业进行比较研究,挖掘促进两个产业创新的关键要素,总结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内在的创新机理,并为两个产业的创新政策制定提供参考。研究发现:在信息服务业中新产品产出倾向与企业规模呈倒U型关系,而制造业中创新规模效益显著;信息服务业的知识密集特征显著,而制造业并不显著;在信息服务业中,国有企业从创新投入到创新产出的转化效率低下,而在制造业中,国有企业在创新投入阶段则表现出创新动力不足的问题。
关键词:
CDM模型 制造业 服务业 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