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39)
2023(11664)
2022(9064)
2021(7920)
2020(6498)
2019(14291)
2018(14438)
2017(27990)
2016(15040)
2015(16828)
2014(16975)
2013(16657)
2012(15177)
2011(13108)
2010(13565)
2009(12574)
2008(12772)
2007(11699)
2006(10592)
2005(9861)
作者
(43650)
(36546)
(36521)
(34239)
(23603)
(17244)
(16539)
(14212)
(13965)
(13141)
(12520)
(12396)
(11808)
(11563)
(11209)
(11163)
(11059)
(10934)
(10564)
(10537)
(8997)
(8960)
(8837)
(8441)
(8389)
(8101)
(8056)
(8048)
(7377)
(7326)
学科
(74104)
(69240)
经济(69143)
(67826)
企业(67826)
管理(63347)
业经(26613)
方法(25642)
(22758)
(22241)
中国(20835)
数学(17593)
数学方法(17403)
(17277)
财务(17251)
财务管理(17235)
农业(16924)
企业财务(16268)
技术(15897)
(14746)
环境(14723)
(14626)
(14091)
地方(13725)
理论(13376)
(13222)
(11384)
贸易(11374)
(11339)
(11305)
机构
学院(222050)
大学(217515)
(92577)
经济(90498)
管理(90369)
理学(76876)
理学院(76082)
管理学(74977)
管理学院(74576)
研究(69872)
中国(56583)
(46667)
(42969)
科学(42315)
(37501)
(35678)
(34655)
财经(33704)
中心(32599)
业大(31557)
研究所(30885)
(30527)
农业(29298)
北京(28960)
(28292)
经济学(27289)
(26765)
师范(26499)
(25541)
商学(25248)
基金
项目(143123)
科学(115020)
基金(105418)
研究(105382)
(90535)
国家(89680)
科学基金(79681)
社会(70009)
社会科(66301)
社会科学(66284)
(57007)
基金项目(56250)
自然(50871)
自然科(49800)
自然科学(49791)
自然科学基金(48938)
(46083)
教育(45834)
编号(42071)
资助(40787)
(33329)
成果(32885)
(32497)
(31779)
重点(31420)
(30411)
创新(29479)
国家社会(29027)
课题(28009)
(27547)
期刊
(112078)
经济(112078)
研究(64880)
中国(44656)
管理(38656)
(36404)
(35806)
科学(30824)
学报(30403)
农业(24525)
大学(24051)
学学(22659)
技术(20764)
业经(20417)
(20283)
金融(20283)
教育(18249)
财经(16993)
经济研究(16532)
问题(15745)
(15197)
(14887)
技术经济(13352)
现代(12730)
图书(12244)
商业(11349)
(11162)
世界(10961)
财会(10748)
科技(10080)
共检索到3421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武力超  罗湘衡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于产业结构调整,对于低碳城市化的进程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要积极探索高度城市化地区和服务业集聚区的低碳发展模式。在全球经济复苏缓慢的背景下,应从低碳经济入手推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寻找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调整产业结构与"低碳城市"的要求基本一致,迅速发展的生产性服务业在中国低碳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举足轻重。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智恒  杨雪儿  
文章通过对计量模型的分析,使用1983~2009年城市化、服务业综合发展以及人均GDP等的数据,运用Johansen协整、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等计量方法对三个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服务业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相互促进,经济增长带动城市化水平提高,但城市化水平对经济增长作用不明显,并进一步分析了在长期过程中经济增长对城市化水平、服务业发展的冲击响应。最后针对我国现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金洪  
城市化进程带动了社会的全面发展,同时产生了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副产品。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报告认为,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已从工业革命时期的280ppmv(相当于1立方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彭露露  
本文以城市流通系统为基础,运用实证研究方法,探讨流通业的发展对城市化发展的作用机理,着重研究城市流通系统下的两个子系统对城市化发展不同阶段的影响效果,深入了解该系统对于我国不同区域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差异化作用,研究结果可以为城市的转型升级提供借鉴。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林家彬  
强化政府公共服务是践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转变政府职能、体现执政为民理念的必然要求。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需要完善公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提高公众参与水平;必须把外来务工人员纳入视野;需要在公权力与私权利之间寻找恰当的平衡点;应当注重提高公共服务资源的利用效率。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姜达洋  
西方的工业化围绕着制造业的发展,实现资源与人口在地理区域的集聚,催生和促进了城市化。制造业获得专业化的生产性服务,延伸传统制造业的产业链,进而增加其产业增加值。工业化中后期的城市化伴随着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化而快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服务、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的技术进步,使得产业布局摆脱以往工业化时期对空间距离的限制,也使企业远距离获得资源与服务成为可能。另一方面,服务业产业化又促进产业在空间上的扩散,使产业布局在更为广阔的空间范围分布与协调,使单一的城市化转向城市群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娜  殷广卫  任可  
基于静态和动态的角度,探索江苏城市化与服务业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第三产业与城市化关系更密切;服务业滞后于城市化进程约5年时间;城市化与服务业之间显示出长期动态稳定均衡的特征,且城市化水平提高对服务业增长的促进作用更明显。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白云涛  张芬  
基于2005-2014年我国内陆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及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了区域城市化进程与服务业发展水平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与服务业发展水平之间存在互动关系,东北地区城市化进程对服务业发展水平具有单向因果关系。从长期来看,东、中、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对服务业发展水平具有明显推动作用,服务业发展水平也对城市化进程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不同区域互动弹性系数不同;从短期来说,东部地区城市化进程与服务业发展水平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中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与服务业发展水平因果关系不明显。最后,根据地区特征,提出促进城市化和服务业协调发展的建...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彭路  吕韬  林光祥  
从服务业"成本病"视角梳理了服务业集聚、服务业"成本病"和城市化三者间的关系,并阐释了三者间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理论分析框架并提出相应的研究假设。利用2003-2014年中国大陆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分析了服务业集聚与城市化的时空差异和相关性,进而采用面板门槛模型,探讨了服务业集聚对城市化发展的非线性影响及其相应的门槛效应。结果显示:存在两个服务业劳动生产率门槛值;在不同区间的劳动生产率下,服务业集聚对城市化具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即当劳动生产率较低时,服务业集聚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较弱,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彭路  吕韬  林光祥  
从服务业"成本病"视角梳理了服务业集聚、服务业"成本病"和城市化三者间的关系,并阐释了三者间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理论分析框架并提出相应的研究假设。利用2003-2014年中国大陆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分析了服务业集聚与城市化的时空差异和相关性,进而采用面板门槛模型,探讨了服务业集聚对城市化发展的非线性影响及其相应的门槛效应。结果显示:存在两个服务业劳动生产率门槛值;在不同区间的劳动生产率下,服务业集聚对城市化具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即当劳动生产率较低时,服务业集聚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较弱,而每当劳动生产率跨越更高的门槛值时,其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均有极大的增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高敏  
城市是服务业聚集发展的空间环境,也是影响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较低,制约了服务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如下:(1)农村城市化模式的聚集效应较差,不能带动服务业的发展。(2)控制大城市发展的城市发展道路有悖于生产性服务大城市聚集的发展规律,抑制了生产性服务的发展空间。(3)政府主导型城市化间接抑制了公共服务领域的市场化改革。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陶新  
探讨了中国城市化、经济发展、技术进步等与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与动态作用机制,并对中国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进行了预测和情景分析。结果表明:①城市化率、交通能源强度、城市居民消费水平和人均GDP对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的长期均衡弹性分别为0.93、0.73、0.68、0.44;②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的最大贡献者在中短期内是交通能源强度,长期内是城市化率;③人均GDP增长率的提高,短期内会促使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增长率提高,而长期又有助于使之降低;④中国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持续增长的趋势在相当长时期内不可避免;⑤不同的发展理念和政策与技术的组合,可以使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发生重大变化。基于研究,提...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国惠  韩克勇  
以资源型省份山西省为例,利用1978—2009年山西省服务业增长及城市化率的时序数据,采用回归系数分析法和相关系数分析法,实证分析了资源型省份的服务业增长与城市化水平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提出促进资源型省份服务业和城市化协调发展的途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为东  陈丽珍  陈健  
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重点分析生产服务业的集聚效应对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影响。结论显示,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化发展对现阶段城市化进程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而生产性服务业的竞争与多样性则均对城市化进程具有不利影响;对部分进入工业化后期的城市而言,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的作用相对减弱,而竞争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增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向  
上海在城市化进程和服务业发展上都具有典型意义。本文利用上海1949-2010年长时期城市化率与服务业占比数据,基于误差修正模型和向量自回归模型对城市化与服务业之间的动态互动关系进行了分析。分析得出,城市化进程在长期和短期两个方面对服务业比重产生影响,短期影响更为显著,从长期看,城市化进程对服务业作用可能存在先升后降中的拐点;在动态互动方面,城市化进程对服务业发展的影响要强于服务业发展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但是它们彼此的影响都具有持久性。最后,文章根据分析结论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