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74)
2023(12999)
2022(10715)
2021(9601)
2020(8172)
2019(18106)
2018(17909)
2017(34208)
2016(18983)
2015(20893)
2014(20687)
2013(20214)
2012(18332)
2011(16246)
2010(16358)
2009(15262)
2008(15284)
2007(13714)
2006(12180)
2005(11200)
作者
(53701)
(44861)
(44852)
(41931)
(28470)
(21327)
(20102)
(17313)
(16952)
(15985)
(15425)
(14915)
(14348)
(14325)
(13888)
(13762)
(13464)
(13299)
(13110)
(12814)
(11326)
(11104)
(10869)
(10234)
(10206)
(10065)
(9939)
(9931)
(8960)
(8777)
学科
(85450)
(76711)
企业(76711)
管理(74174)
(73094)
经济(72960)
方法(31220)
(30381)
业经(28011)
(27381)
数学(23306)
数学方法(23158)
(21436)
(21153)
财务(21133)
财务管理(21109)
中国(21089)
企业财务(20045)
农业(19636)
技术(18243)
(15185)
(14965)
(14514)
贸易(14507)
(14357)
(14159)
理论(14096)
(13375)
体制(13180)
(12038)
机构
学院(269273)
大学(262295)
(111262)
经济(109012)
管理(107848)
理学(93042)
理学院(92098)
管理学(90919)
管理学院(90422)
研究(83339)
中国(65463)
(54931)
(53799)
(50601)
科学(49391)
财经(42922)
(42485)
(41989)
业大(41385)
农业(39822)
(39009)
中心(38669)
研究所(37596)
经济学(33282)
北京(33127)
(32445)
财经大学(31520)
(31177)
师范(30784)
商学(30775)
基金
项目(177262)
科学(141428)
研究(130596)
基金(129655)
(112822)
国家(111720)
科学基金(97153)
社会(85130)
社会科(80587)
社会科学(80565)
(70980)
基金项目(69269)
自然(62544)
自然科(61158)
自然科学(61138)
教育(60941)
自然科学基金(60167)
(58973)
编号(53146)
资助(51001)
成果(41267)
(40430)
(40407)
重点(39758)
(39589)
(38600)
(37848)
创新(36901)
课题(36579)
国家社会(35087)
期刊
(126351)
经济(126351)
研究(73525)
中国(55913)
(47287)
(46728)
管理(43979)
学报(40771)
科学(37798)
农业(31786)
大学(31507)
学学(30119)
教育(28154)
技术(27539)
(24922)
金融(24922)
业经(23408)
财经(21968)
经济研究(19355)
(19100)
(18870)
问题(16514)
技术经济(14323)
财会(13678)
职业(13467)
商业(13211)
现代(13164)
(12934)
(12874)
世界(12361)
共检索到4034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段琪  
以个体的心理距离作为服务业员工职业倦怠的前因变量,建立了心理距离、情绪劳动策略与职业倦怠的关系模型,探讨心理距离对职业倦怠和情绪劳动策略的直接效用以及情绪劳动策略对于心理距离与职业倦怠关系的中介作用。以医疗卫生服务行业的医护人员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施测心理距离问卷、情绪劳动策略问卷、职业倦怠问卷,在检验问卷信效度及描述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理论模型及相应的假设。结果表明,心理距离对职业倦怠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心理距离对情绪劳动策略中的表层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深层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情绪劳动策略在心理距离对职业倦怠的影响中存在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果为探讨服务业员工对待服务...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志  张宇  
基于资源保存理论,以心理资本为中介变量,员工薪酬水平为调节变量,探究员工沉默与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通过问卷调查法对770名员工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员工沉默正向预测职业倦怠;心理资本在员工沉默与职业倦怠之间起中介作用;薪酬水平正向调节心理资本与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以及员工沉默与职业倦怠之间的间接关系。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蔡笑伦  叶龙  王博  
本文以心理健康为中介变量构建心理资本与职业倦怠的关系模型,用以探讨心理资本对职业倦怠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心理资本与职业倦怠呈现显著负相关;心理健康在心理资本与职业倦怠二者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在心理资本与情绪耗竭的关系中,心理健康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在心理资本与玩世不恭的关系中,心理健康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在心理资本与低自我成就感的关系中,心理健康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本文也试探性提出了在绝对积极变量与绝对消极变量作用机制中,中性变量的传导效应模型,希望得到研究者的关注和探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智华  刘军  朱彩弟  
文章实证检验心理资本在组织支持感与职业倦怠三个成分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职业倦怠三个成分之间的预测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组织支持感显著负向影响情绪衰竭和成就感低落,情绪衰竭显著正向预测非人性化;(2)心理资本完全中介组织支持感与情绪衰竭及组织支持感与成就感低落的关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智华  刘军  朱彩弟  
文章实证检验心理资本在组织支持感与职业倦怠三个成分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职业倦怠三个成分之间的预测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组织支持感显著负向影响情绪衰竭和成就感低落,情绪衰竭显著正向预测非人性化;(2)心理资本完全中介组织支持感与情绪衰竭及组织支持感与成就感低落的关系。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慧秀  张亚莉  徐祎飞  
通过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和分层回归分析对504份有效问卷进行了实证研究,验证了工作支持、员工价值认同和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分层回归的结果发现:在控制了人口统计学变量后,工作支持、员工价值认同对职业倦怠具有较强的预测作用;进一步的优势分析表明,预测职业倦怠时,工作支持的贡献更大,占已知方差的55.5%。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肖克奇  
当前我国中年员工普遍遭遇职业倦怠。本文从中年员工职业倦怠的表现、危害及其成因分析入手,从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员工个人四个层面提出重整中年员工工作活力的策略,以期科学地最大限度地开发中年员工的潜能,放大其对组织、社会的贡献。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晓春  
职业倦怠在当今的职场已成为普遍的现象,这一现象对企业和员工带来的危害也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本文讨论了职业倦怠的含义、成因,以及企业和员工应对职业倦怠的方法和措施。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赵金金  于水仙  王妍  
选取21家企业的416名知识型员工为调研对象,基于社会比较理论探索同事晋升对员工职业倦怠的影响机制,并引入情景妒忌和面子需要分别做中介和调节变量。结果表明:与晋升同事的表层相似性越高、权力差距越大,知识型员工情景妒忌越强烈,越易产生职业倦怠;表层相似性和权力差距通过情景妒忌影响知识型员工职业倦怠;面子需要能加强知识型员工与晋升同事表层相似性、权力差距对情景妒忌的正向影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赵金金  于水仙  王妍  
选取21家企业的416名知识型员工为调研对象,基于社会比较理论探索同事晋升对员工职业倦怠的影响机制,并引入情景妒忌和面子需要分别做中介和调节变量。结果表明:与晋升同事的表层相似性越高、权力差距越大,知识型员工情景妒忌越强烈,越易产生职业倦怠;表层相似性和权力差距通过情景妒忌影响知识型员工职业倦怠;面子需要能加强知识型员工与晋升同事表层相似性、权力差距对情景妒忌的正向影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何兴国  赵志群  
教师职业倦怠现象对教育教学工作具有潜在的不良影响。文章通过实证调查,探讨高职院校教师职业承诺、职业自我效能感和职业倦怠三者的整体作用机制,发现职业承诺和职业自我效能感对职业倦怠有显著负向影响,职业承诺对职业自我效能感有显著正向影响,职业自我效能感在职业承诺与职业倦怠之间存在着部分中介作用。为此,建议建立提高职业承诺和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制度,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峥  于泳红  
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不仅危害教师的身心健康,也不利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高水平人才的培养。目前已有研究中,尚未有师德和职业倦怠关系的探索。本文运用层次回归分析法,在探讨师德对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影响的基础上,考察心理健康在二者关系中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教师的师德水平越高,其职业倦怠程度越低;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越差,其职业倦怠程度越高;心理健康在师德与职业倦怠的关系中有显著的调节效应。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凤华  
本文从社会、组织和个人三个角度总结了影响高校政治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四个原因:角色冲突、角色模糊和角色超载、投入与报酬的不匹配、高成就动机与教育成果的"无形性"的矛盾和社会支持的弱化与职业认同的勉强。同时提出了防止辅导员职业倦怠蔓延的个体心理管理措施。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邱俊杰  何吴明  王馥芸  郑剑虹  
采用整群抽样对湛江市479名在岗特殊教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基于优势分析方法探究7个人口学变量以及幸福感、胜任力和社会支持3个心理因素影响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的相对重要性。结果发现,优势分析的全模型仅由幸福感、胜任力和社会支持3个心理因素构成,按照贡献力大小,依次为幸福感、胜任力和社会支持。建议从提升幸福感、培养胜任力和建构支持系统出发,缓解特教教师的职业倦怠。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顾远东  
本研究以宁波、顺德、南京等地的企业员工为样本,以Maslach的职业倦怠理论模型为基础,实证探究工作压力影响离职倾向的过程机制。研究结果验证了Maslach的职业倦怠理论模型,表明工作压力完全通过职业倦怠对离职倾向产生间接影响,R2达到0.51。在最终实证研究模型中,工作压力通过职业倦怠影响员工离职倾向有三条程度不同的路径,其中第一路径(工作压力→情感耗竭→犬儒主义→离职)的影响作用最强。研究还发现,过程机制中的三条影响路径都经过犬儒主义这一维度,即最终是犬儒主义直接引发了离职倾向,这给管理的重要启示是,可通过监控员工的犬儒主义这一最后环节降低员工离职倾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