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676)
- 2023(19374)
- 2022(16382)
- 2021(15206)
- 2020(12893)
- 2019(29622)
- 2018(29116)
- 2017(55637)
- 2016(29831)
- 2015(33501)
- 2014(32853)
- 2013(32594)
- 2012(29834)
- 2011(26586)
- 2010(26238)
- 2009(24203)
- 2008(23932)
- 2007(20804)
- 2006(18108)
- 2005(16169)
- 学科
- 济(126555)
- 经济(126420)
- 业(104216)
- 管理(97047)
- 企(91080)
- 企业(91080)
- 方法(60620)
- 数学(50561)
- 数学方法(49977)
- 农(36696)
- 财(36379)
- 业经(34744)
- 中国(33946)
- 农业(25479)
- 务(25267)
- 财务(25190)
- 财务管理(25150)
- 贸(24440)
- 贸易(24426)
- 技术(24304)
- 企业财务(23871)
- 制(23789)
- 易(23787)
- 学(22053)
- 地方(21817)
- 理论(21543)
- 和(21277)
- 划(19290)
- 策(18595)
- 环境(18424)
- 机构
- 学院(422440)
- 大学(422421)
- 济(177871)
- 经济(174380)
- 管理(173607)
- 理学(150350)
- 理学院(148859)
- 管理学(146491)
- 管理学院(145707)
- 研究(137041)
- 中国(106761)
- 京(89725)
- 科学(81932)
- 财(80516)
- 所(66749)
- 农(65807)
- 财经(65184)
- 中心(63113)
- 江(60885)
- 业大(60665)
- 研究所(60604)
- 经(59667)
- 北京(56722)
- 经济学(53943)
- 范(52422)
- 师范(51969)
- 农业(51327)
- 院(50001)
- 州(48923)
- 经济学院(48863)
- 基金
- 项目(288211)
- 科学(229133)
- 研究(212787)
- 基金(212312)
- 家(183965)
- 国家(182427)
- 科学基金(158975)
- 社会(136886)
- 社会科(129955)
- 社会科学(129921)
- 基金项目(111614)
- 省(109915)
- 自然(102436)
- 自然科(100174)
- 自然科学(100152)
- 自然科学基金(98420)
- 教育(96868)
- 划(92290)
- 资助(87870)
- 编号(86156)
- 成果(68488)
- 部(64343)
- 重点(63583)
- 创(61408)
- 发(60725)
- 课题(57630)
- 国家社会(57452)
- 创新(56883)
- 教育部(55834)
- 科研(54935)
- 期刊
- 济(190296)
- 经济(190296)
- 研究(122923)
- 中国(78133)
- 管理(66561)
- 财(63212)
- 学报(61390)
- 农(59437)
- 科学(58872)
- 大学(48060)
- 学学(45024)
- 教育(42125)
- 农业(41617)
- 技术(40435)
- 融(36050)
- 金融(36050)
- 财经(32015)
- 业经(31568)
- 经济研究(30948)
- 经(27540)
- 问题(24566)
- 业(24120)
- 图书(24082)
- 技术经济(23302)
- 贸(20645)
- 统计(20448)
- 科技(19959)
- 理论(19698)
- 现代(19543)
- 世界(19121)
共检索到6198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雷小清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资本深化和技术进步成为我国服务业发展中的主要趋势,并影响到服务业就业结构。利用2005—2015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服务业技术进步呈现出技能偏态性特征,高技能劳动力的相对需求增加,高低技能劳动力之间的工资收入差距也在扩大。同时,人力资本对技能需求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对外开放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服务业技能需求增长,出口效应大于进口效应。技术进步对服务业技能结构的影响在地区之间不平衡,东部地区为正向作用,中部地区为负向作用,西部地区没有显著作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陆雪琴 文雁兵
本文理论分析表明技能溢价同时取决于技术进步偏向、技能劳动与非技能劳动之间的替代弹性以及技能劳动的相对供给三个方面。利用1997—201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以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度量的技术进步对技能溢价的影响具有"溢价逆转"效应:①1997—2002年技术进步提高技能溢价,在全部样本区间技术进步对技能溢价的影响呈倒U型且样本数据大部分在转折点右边。2003—2010年,技术进步对技能溢价的影响呈正U型。②技能劳动相对供给对技能溢价的影响在全部样本时期符号为负但不显著,在1997—2002年显著为负,在2003—2010年为正但不显著。技能溢价反映了企业对技能劳动的需求与技能劳动供给之...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轶 曾春琼
基于要素构成变动与技术进步偏向之间的关联机制,对我国工业的资本深化与技术进步偏向性之间的关联效应进行了分阶段检验。结合1985—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研究发现:在持续的资本深化态势下,各省区工业技术进步在大部分年份呈现显著的资本偏向,同时,我国工业资本深化与技术偏向之间的关联仅在单一方向上成立,资本深化并非技术进步偏向的GranGer结果,相反是"外生"的资本深化引致了资本偏向的技术进步,导致各地区工业在要素构成与技术进步两个方面同时向资本方向偏移。故在对策层面,应针对性地控制资本深化过程,调整工业技术进步方向与速度,缓解两者作用造成的负面影响。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兰婷 韩立民 杨义武
渔业技术进步对渔民持续增收有何影响尚存争议。本文基于2004—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和门限面板模型分别对捕捞和养殖技术进步的增收效应展开检验。结果显示:①沿海地区捕捞和养殖技术进步均对渔民增收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内陆地区仅养殖技术进步增收效应显著,捕捞技术进步的增收效应不明显。②当地方人均GDP低于18792元时,捕捞和养殖技术进步的渔民增收效应不明显;当地方人均GDP高于18792元时,捕捞和养殖技术进步对渔民增收的积极效应开始显现,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捕捞和养殖技术进步的增收效应越来越大。③当城乡市场分割较为严重时,捕捞和养殖技术进步的增收效应不明显;当城乡市场一体化水平提升到一定程度,捕捞和养殖技术进步的增收效应显现。④捕捞和养殖技术进步增收效应的发挥以一定的城镇化率为门槛,当城镇化率高于0.460时,捕捞和养殖技术进步的增收效应显著。本文为如何贯彻实施"科技兴渔"战略,更好地促进渔民增收提供经验支持。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谭洪波
要素市场扭曲是否对具有不同特征的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选取2002~2012年中国31个省份的工业二位数行业和服务业一位数行业的面板数据,分别采用静态面板和动态面板计量分析方法,实证研究了要素市场扭曲对中国工业和服务业的影响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要素市场扭曲有利于工业的增长而不利于服务业的增长,要素市场扭曲呈现出偏向于工业的特征。本研究同时还发现中国的FDI以及出口主要集中在工业部门的原因之一是相关企业为赚取中国工业偏向型的要素市场扭曲所形成的"扭曲租"。这些研究结果也对中国产业结构中服务业相对滞后的现象给出了解释。
关键词:
要素市场扭曲 工业偏向 扭曲租 服务业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新安 李慧
制造业碳减排事关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利用我国2009—2018年制造业27个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在测算制造业技术进步偏向指数和碳排放基础上,运用面板回归模型和GMM动态面板模型对FDI引入、技术进步偏向与碳排放间的内在影响机理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FDI通过技术溢出、技术进步偏向等影响制造业的碳排放;FDI引入对我国制造业碳排放的整体影响为负相关关系,资本密集型制造业相较制造业整体,其FDI引入和技术进步偏向的交互项与碳排放显著正相关,表明FDI通过要素积累效应使技术进步方向偏向资本的程度进一步加深,对碳排放的促进作用更大,而对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二者的交互项系数并不显著;与常规认识不同的另一发现是,在样本期间,研发投入对制造业整体、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均表现出与碳排放正相关,且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研发增加反而促进碳排放量更多。基于上述研究,提出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应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群峰
在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的框架下研究教育投入影响收入不平等的作用机制,将其影响区分为要素结构效应和要素回报效应,采用Firpo提出的RIF回归分解方法,检验1995~2013年间教育的要素结构效应与要素回报效应对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教育的要素结构效应降低收入不平等,但教育的要素回报效应却在更大程度上扩大收入不平等,其总效果最终仍然为收入不平等程度上升,这种上升应该归因于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导致的高低技能劳动者之间收入差距扩大。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季宇 姜金涵 宋兰旗
低碳技术进步是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绿色信贷能够通过引导资源配置和激励技术创新,促进低碳技术进步。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自回归模型(SAR)分析绿色信贷对低碳技术进步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并在此基础上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特征,进一步分析上述影响的地区差异。研究结论显示:中国绿色信贷对低碳技术进步产生了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绿色信贷对低碳技术进步的影响存在显著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绿色信贷对低碳技术进步的影响存在差异。据此,从绿色信贷业务发展、省际合作等方面给出提高绿色信贷促进低碳技术进步效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江波
基于城镇化理论和产业经济理论的借鉴,本文利用中国2008-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中国城镇化与服务业空间分布之间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化与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分布呈现较强的U型关系,拐点在城镇化率为68. 4%;城镇化与生活性服务业空间分布呈现线性正相关关系,与公共服务业空间分布存在较明显的倒U型关系,拐点在城镇化率为48%,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水平随城镇化进程大大高于生活性服务业。从整体上看,城镇化与服务业空间分布存在一定的线性正相关性,服务业具有一定的集聚化趋势,这也印证了服务业结构存在向生产性服务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结构演变的规律。结合服务业空间分布趋势,应以城镇化为基础,合理引导各类服务业在空间上有序集聚和分散。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杨扬 杨冉璐
技术进步偏向引发的技能工资差距扩大引起了广泛关注。结合理论模型和实证分析探讨技术进步偏向对技能工资差距的影响效果,首先在双层嵌套的CES生产函数下构建技术进步偏向影响技能工资差距的理论模型,得出当资本和劳动呈替代关系时,技术进步越偏向资本,技能工资差距越小,技术进步越偏向劳动,技能工资差距越大的主要结论。然后,基于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S)微观数据,采用Heckman两阶段法实证分析技术进步偏向对技能工资差距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技术进步的资本偏向性越高,高低技能劳动力之间的技能工资差距越小。最后,为进一步探究技术进步偏向对技能工资差距的差异化影响,对不同产业类别、不同企业特征和不同区域的分样本进行回归,实证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偏向对技能工资的影响主要通过第三产业和非国有企业实现,并且在东部地区的影响尤为显著,在这三类样本中技术进步偏向均缩小了高低技能劳动力之间的技能工资差距。因此,政府应注重国有企业招聘市场化和透明化、注重对服务业中小型企业的扶持以及对低技能劳动者尤其是东部地区低技能劳动者的在职培训。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郑猛 杨先明
通过将有偏技术进步引入要素替代框架建立VES生产函数模型,对我国1985~2012年东、中、西部地区的要素替代弹性进行了估算。运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和两步差分GMM进一步考察要素替代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后发现,劳均资本对要素替代的正向作用呈现西高东低的分布,各地区的生产函数存在较大差异,而要素替代弹性的提高能够推动经济增长。上述结论表明,要素替代弹性应该作为一项政策目标得到更多的重视,这会使缩小地区经济差异成为可能。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董直庆 王芳玲 高庆昆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向来关注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但现代研究却普遍忽视技术进步对异质性要素发展可能产生的偏向性影响,特别是技术进步能否呈现技能偏向性并引致不同类型劳动者报酬分化问题。本文利用双层嵌套型CES生产函数和非线性似不相关方法估计中国技能溢价水平,研究发现我国资本和劳动替代弹性小于1而技能和非技能劳动替代弹性大于1,技术进步偏向性及技能和非技能劳动的替代效应明显,利用技术进步偏向性模型模拟的数据与真实值无明显差异,印证技能溢价源于偏向型技术进步且偏向性效应不断强化。同时,回归方法检验结果也发现,技术进步偏向性对技能溢价正向效应显著,验证出我国技能溢价现象主要源于技术进步偏向性作用的结果。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沈春苗
本文分别测算了制造业的垂直专业化分工程度和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水平,并利用制造业14个细分行业2001-2011年的面板数据就垂直专业化分工和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显示:垂直专业化分工促进了制造业的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我国制造业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发展缓慢是由制造业所处的垂直专业化分工深化促进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与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导致垂直专业化分工浅化的两难困境所致。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宋炜 周勇
本文在要素替代框架下构建了一个有关偏向型技术进步的超越对数成本函数模型,利用2000-2014年中国省级空间面板数据估计了偏向型技术进步对城镇化扭曲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资本和能源偏向型技术进步对城镇化均存在着显著的扭曲效应,劳动偏向型技术进步则对城镇化扭曲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中间品偏向型技术进步对城镇化的扭曲效应不显著。本文的研究表明,由单纯的要素驱动转向以创新驱动为主是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要求,技术进步遵循具有比较优势的创新资源,本质上是有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产业政策的潜在收益在于,若技术进步的要素偏向与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宋炜 周勇
本文在要素替代框架下构建了一个有关偏向型技术进步的超越对数成本函数模型,利用2000-2014年中国省级空间面板数据估计了偏向型技术进步对城镇化扭曲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资本和能源偏向型技术进步对城镇化均存在着显著的扭曲效应,劳动偏向型技术进步则对城镇化扭曲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中间品偏向型技术进步对城镇化的扭曲效应不显著。本文的研究表明,由单纯的要素驱动转向以创新驱动为主是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要求,技术进步遵循具有比较优势的创新资源,本质上是有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产业政策的潜在收益在于,若技术进步的要素偏向与城镇化发展之间的配置结构得以有效改善,则能够促进二者建立良性互促共进的长效机制,进而实现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技术进步适宜性与创新驱动工业结构调整——基于技术进步偏向性视角的实证研究
考虑技术进步偏向性的全要素生产率分解及其演变——来自1992~200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依据
交通运输业技术进步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服务贸易与中国服务业技术效率提升——基于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金融发展对技术进步的影响——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城镇化、城市偏向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中国28个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知识产权保护与中国技术进步的实证研究——基于1990~2007年省际面板数据
中国技术进步技能偏向性水平:1979—2010
市场化进程对技术进步与创新的影响——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