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302)
2023(18803)
2022(15799)
2021(14517)
2020(12118)
2019(27365)
2018(27420)
2017(52338)
2016(28426)
2015(31913)
2014(32121)
2013(31980)
2012(29689)
2011(26856)
2010(27324)
2009(25541)
2008(25092)
2007(22428)
2006(20339)
2005(18583)
作者
(84558)
(70255)
(69778)
(66286)
(44977)
(33327)
(31754)
(27476)
(26757)
(25394)
(24054)
(23724)
(22736)
(22704)
(21797)
(21381)
(20804)
(20509)
(20255)
(20164)
(17773)
(17501)
(17015)
(16268)
(15789)
(15738)
(15642)
(15578)
(14292)
(14067)
学科
(134419)
经济(134215)
(97353)
管理(92325)
(85217)
企业(85217)
方法(50129)
数学(39816)
数学方法(39440)
(36353)
业经(36140)
中国(35521)
(33724)
地方(31082)
(26252)
(25818)
农业(25180)
(22624)
财务(22528)
财务管理(22493)
理论(22440)
技术(22106)
(22062)
企业财务(21300)
(21175)
贸易(21158)
(20431)
(19632)
银行(19581)
(19266)
机构
学院(413798)
大学(411825)
(172961)
经济(169188)
管理(162631)
研究(143746)
理学(138175)
理学院(136626)
管理学(134599)
管理学院(133824)
中国(109937)
(89681)
科学(86970)
(79757)
(73457)
(69210)
研究所(66104)
(64379)
中心(64103)
财经(62297)
业大(59687)
北京(57300)
(56386)
(54267)
农业(53911)
师范(53731)
(52176)
(51741)
经济学(51423)
经济学院(45944)
基金
项目(268862)
科学(211112)
研究(199762)
基金(192998)
(167451)
国家(165919)
科学基金(142499)
社会(126048)
社会科(119242)
社会科学(119209)
(106286)
基金项目(101725)
自然(90704)
教育(90171)
自然科(88565)
自然科学(88543)
(87997)
自然科学基金(86986)
编号(82088)
资助(79105)
成果(67342)
(60827)
重点(59765)
(58391)
(57005)
课题(56993)
创新(52670)
国家社会(51438)
项目编号(50722)
科研(50376)
期刊
(207691)
经济(207691)
研究(128484)
中国(87178)
管理(65914)
(64291)
(62923)
学报(62722)
科学(58437)
大学(47519)
教育(46995)
学学(44531)
农业(44119)
(39265)
金融(39265)
技术(38548)
业经(34484)
经济研究(32507)
财经(31570)
(27241)
问题(26347)
(24341)
图书(23824)
技术经济(22756)
现代(20093)
(19533)
商业(19393)
理论(19339)
科技(19338)
世界(19321)
共检索到6442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于文武  姚亮  
服务业是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增长点,是缓解就业压力的主渠道。随着一、二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为其服务的服务业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我国服务业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存在着以下问题:发展缓慢、观念落后、内部发展不平衡、自身循环水平低、地区间服务业发展不协调等,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运用循环经济的理念思想,构建服务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行政、法律、经济、社会等保障体系。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惠茹  张凤巧  
面对循环经济这一新的经济形态和发展模式,必须构建一种新的制度框架,使人们充分地意识到生态环境对经济活动的限制,从而以少消耗不损害生态环境为目的,重新进行要素安排和组合,使分散的经济主体行为融入到循环经济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雷羡梅  
提出了城市经济保障体系的概念 ,认为经济保障体系是指城市政府为保证城市内部各项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而实施的一系列保护措施、制度、法规等。指出城市政府应不断完善经济保障体系 ,以减少城市内部的各行其是与无序竞争 ,降低城市经济的运作成本 ,提高城市的经济效益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昌桂  
90年代,农村经济开发已由解决温饱问题,转向以小康为目标的新阶段前进。建立区域支柱产业,发展规模经济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现实选择。建立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则是支持支柱产业的保障体系。区域支柱产业的发展是以一种或几种产业为主导,依靠科技进步进行专业化商品化生产的规模经济,其特点是有较高的专业化程度、应用先进的科技成果,较大的产品批量和较高的商品率。使生产经营者的经济利益系于一业一品,这样效益大,但风险也大。为了发挥效益,低销一些风险,迫切需要将产供销、农工贸、人财物等诸要素优化组合起来,形成较完备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这个服务体系,实际上是发展规模经济的保障体系,是发展规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许庆  封进  
2004年春天开始出现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民工荒”现象使得经济学界对民工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虽然某些地区出现了民工短缺,但就整个上海地区而言,目前并未出现所谓的“民工荒”。可是在今后的一段时期之内,上海如果要保持每年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在现有的人口出生率和机械变动率以及产业结构的前提之下,户籍劳动力将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每年都存在大量的劳动力缺口,而外来劳动力正是填补这一缺口、使得上海经济可持续、稳定增长的一个源采。因此,为了避免“民工荒”问题的困扰,上海应该在外来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给予外来劳动力合适合理的保护。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江里程,林枫,范国富,周恩泽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蒋和平  傅晨  
文章认为,在经济市场化的进程中,生产规模狭小,生产手段落后、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的农业在劳动生产率和比较利益方面必然处于劣势地位,而市场机制调节的结果又总是使各种生产要素从劣势产业流向优势产业。因此,为了使我国农业能持续、稳定地发展,政府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依靠制度和体系的力量,着力构建以政策保障、产权保障、耕地保障、价格保障、投入保障、科技保障、安全保障和生态环境保障为主要内容的农业保障体系。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姜安印  胡淑晶  
把循环经济的资金需求特点与具体融资方法结合起来,把政府的组织协调优势与金融的融资优势结合起来,把资金融通与体制创新结合起来,通过融资推动市场建设、信用建设、制度建设,以主动市场建设方式弥补市场自身的失灵、缺失与空白,打通融资瓶颈,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循环经济领域,有效解决循环经济发展的资金不足问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杜勇  肖勇  许浩然  
做好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是高校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多措并举,积极构建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有效解决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中的主要问题,有力地推升学生党员队伍的生机活力和学校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韩震  虞立红  李艳玲  张晓辉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当今经济、科技的飞速发展,以及我国建设知识强国和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均对高等学校,尤其是研究型大学提出了培养创新人才与发展学术研究并举的新需求。在高等教育规模迅猛扩张、高校更加致力于知识创新的今天,如何保证和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是社会及各高校普遍关注的重大课题,成为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而建立有效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确保人才培养质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冉晓醒   陈功  
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持续加剧,养老保障的重要价值日益凸显。在应然层面,养老保障是对老年人多维度、多层次需求的满足。老年群体具有的基础性经济保障需求、针对性服务保障需求以及发展性精神保障需求构成了我国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的逻辑起点。然而,在实然层面,我国养老保障政策含义模糊,在体系建设过程中基本养老保险被赋予过高价值期待、服务保障与精神保障不充分、多维养老保障内容相互割裂等问题突出。基于此,应通过嵌入发展理念,拓展养老保障内涵。以多元主体的协同,促进养老保障体系融合。发力普惠养老保障,扩大社会企业普惠养老服务供给。多措并举推动我国养老保障体系重构与动态化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龙玉其  
老年保障体系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老年保障体系的属性和政府的职能定位来说,需要充分发挥政府在老年保障体系发展中的作用。目前,老年保障体系还存在诸多问题,老年人的各类需求还难以得到满足,这与政府未能充分、合理地发挥作用息息相关。未来老年保障体系的发展,需要处理好政府与相关主体之间的关系,加强政府在老年保障体系发展中的宣传引导与统筹规划,进一步完善老年保障体系的相关法规与政策,完善政府对老年保障体系的财政投入机制,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实施与监督管理作用。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汤文巍,张金康  
为了向职工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障并满足多层次的医疗需求,根据我国国情和上海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和借鉴世界各国发展医疗保险的经验,有利于实事求是地构建补充医疗保障体系。上海市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目标是要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覆盖城镇全体劳动者、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逐步形成包括基本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社会医疗救助等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以下对发展补充医疗保障体系面临的市场空间、主体选择、体系构建等现实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